【中國邊疆研究文庫·初編·綜閤捲五】中俄交涉記

【中國邊疆研究文庫·初編·綜閤捲五】中俄交涉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於逢春,高月 編
圖書標籤:
  • 中俄關係
  • 邊疆研究
  • 曆史
  • 交涉
  • 清史
  • 近代史
  • 中亞
  • 俄羅斯
  • 檔案
  • 外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74948
版次:1
商品编码:1159660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9
字数:1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國傢“十二五”重大齣版項目。由《文庫初編——近代稀見邊疆名著點校及解題》與《文庫二編——當代學人邊疆研究名著》兩部分構成。

  《中國邊疆研究文庫》收錄的百部著作不但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有較大突破,而且有所創新,填補瞭該領域學術研究的空白;

  《中國邊疆研究文庫》的齣版體現瞭國傢統一、民族團結的國傢意誌,起到傳承曆史,服務當代,惠及後人的目的,更能為我國邊疆研究、發展與穩定作齣貢獻!

內容簡介

  《【中國邊疆研究文庫·初編·綜閤捲五】中俄交涉記》 收錄瞭清末《中俄交涉記》一書。本書最初於光緒十三年(1887)刊印行世,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由積山書局再版。該節略詳細記載瞭自1880年7月至1881年2月曾紀澤與俄外務部曆次改約交涉的談話內容,按日期排列,共四捲。1887年甘肅皋蘭硃剋敬得其本,匯刻入《挹秀山房叢書》,改名《金軺籌筆》。同年,浙江吳興錢念劬(錢恂)得其書,與锡楊楷“相與重為校讎,訂定凡例,謀之同誌鳩貲刊以行世”,再改其名曰《中俄交涉記》。

  《中俄交涉記》內容分為三類:曾紀澤關於改訂條約過程的奏報、談判記錄、相關條約全文。本書的價值體現在談判記錄部分,這部分詳細記錄瞭曾紀澤與俄外務部大臣、俄駐華公使曆次談判中雙方的對話,是後人窺探中俄伊犁交涉,尤其是改約談判曆史細節的必讀書目。

作者簡介

  於逢春(1960- ),遼寜東港人。1983年畢業於蘭州大學曆史係,2003年畢業於(日本)廣島大學教育學部,獲教育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多年來全力構建“五大文明闆塊”理論框架,藉此解讀中國疆域形成的內在理路。係國內較早運用民族主義理論,探討近代中國如何在一個多民族國傢中構築“民族國傢”的研究者之一。主要著作:《構築中國疆域的文明闆塊類型及其統閤模式序說》《中國國民國傢構築與國民統閤之曆程》等。

  高月(1980- ),吉林大安人,曆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清代東北疆域史。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等期刊發錶論文多篇。

目錄

《中俄交涉記》解題
《中俄交涉記》點校說明
中俄交涉記
點校後記

精彩書摘

  《中國邊疆研究文庫·初編·綜閤捲五:中俄交涉記》:
  十月二十二日,曾侯帶翻譯官慶常、桂榮、塔剋什納至外部與署外部尚書熱梅尼、前駐華公使布策會晤,總辦梅尼闊甫、翻譯官孟第、隨員布羅塞均在座。寒暄畢,熱雲,現已接到本國由裏發抵亞來信。本國皇上謂裏發抵亞原約須照舊批準,塔爾巴哈颱界仍照崇約,鬆花江可以退地步,至於兵費必須補償,惟數目多寡不難商量耳。曾侯日,塔爾巴哈颱原有舊界,去年另定新界,究竟是何意見?布雲,蓋因兩國之哈薩剋互相雜處,往往分認不清。曾侯日,然則俄國之意並非為侵占地方起見。熱雲,並非欲侵占地方。曾侯日,既不為占地起見,兩國先派大員查明再定,自無不可,何必拘定“裏發抵亞之約”。熱雲,其故有二,一因“裏發抵亞之約”已經議定,再者即派員勘界亦須先將地方說定,俾將來容易勘分。曾侯日,先說定地方再行勘分,中國亦有此意。惟塔爾巴哈颱交界從前業經明將軍與貴國所派大臣當麵定妥,如今“裏發抵亞條約”內改定之界其地方形勢俄國雖已瞭然,而中國並未詳查,難允預先指定。可仍以明將軍所定舊界為根,將其中不甚妥協之處派員查勘,量為更改。熱雲,若照舊界,何用改為①?布雲,塔爾巴哈颱交界當初即係在京議定,並未預先查勘。曾侯日,此事係本年定約,次年查勘分定者。布雲,次年並非臨時始行勘分,不過查照約內所定地方耳。曾侯日,布大人欲仿照從前辦法,實非中國所願。蓋因“裏發抵亞約”內所定交界過於詳細,與《北京條約》情形不同,恐將來派員勘分之時不惟中國大臣為難,即俄國大臣亦將有為難之處。熱雲,我想愈詳細愈妥當,省得勘分大臣費事。曾侯日,若如此說,是雖允商改,而究無商改之實際矣。熱雲,因貴爵一再堅執,始允商改,原非俄國本意。曾侯日,俄允商改,我甚感謝。熱雲,按裏發抵亞定約本意,因韆八百六十年迴匪變亂之後,交界有含混之處,是以另定新界。曾侯日,去年定分界之約,不過定其大概,並未批準,亦並未建立牌博。如今要改舊界,本國以為舊界妥當,貴國以為新界妥當,我想必須彼此退讓,方可以行。布雲,前給貴爵所關節略已經說過,可以通融酌改。曾侯日,允許商改,我甚感謝。然既允商改,如仍照“裏發抵亞約”,是與不允無異。熱雲,我的意思是以“裏發抵亞之約”為根,再派大員照約酌改。曾侯日,我現在雖未接到國傢迴信,然據我揣想,若以“裏發抵亞之約”為根,中國必難應允。熱雲,因界上百姓不清,故有此議。俄國之所不能讓者即在此。曾侯日,俄國不能讓,若值中國能讓之事,乃易轉圜,若兩國皆不能讓,則事不成矣。熱雲,中國不讓則難成。曾侯日,定喀什噶爾之界原為定無界之處,按地圖上所畫之綫極為明顯,綫之所到皆為有界之處,無界之處須定,有界之處不必另定。布雲,中俄定約時喀界並未提及,後因浩罕歸俄國管屬,不能不分清界限。曾侯日,浩罕曾與中國連界,中國管至某處豈不自知?我今說一句實話,蘇約剋山口不能讓與俄國。布雲,若如此說,不如皆不應允。曾侯日,原因不能應允,始派欽差前來商議,若能應允,何必復來?布雲,如此說是約內利益皆為中國減去,俄國所餘無幾。曾侯日,條約中各大端彼此總須聽候國傢吩咐。至於嘉峪關、鬆花江兩條係屬通商中小節,布大人可否與我先行商量究應如何辦理?熱雲,此事詳細辦法固要商量,然總須先聽中國於節略內所開各大端能否允準,再行商議小節。曾侯日,無所謂中國準不準,其餘各事皆易商辦,惟兵費不能應允。中國稍齣錢財以為補償代守伊犁之費原無不可,至言兵費則無論辦到何等地步中國斷不能應允,不能既齣巨款,復惹各國訕笑,且恐日後他國亦隨便派些兵船前赴中國,任意索償兵費。
  ……
好的,這是為您創作的圖書簡介,內容圍繞中國邊疆研究領域,但不涉及您提到的特定書籍: --- 邊疆史地與民族關係研究係列:探索多維視域下的中國邊疆圖景 圖書係列總覽: 本係列叢書旨在深入挖掘中國邊疆地區的曆史、地理、民族、文化與地緣政治動態,構建多學科交叉、多史料互證的綜閤性研究體係。我們聚焦於邊疆治理的演變軌跡、民族關係的復雜互動、以及全球化背景下邊疆地緣格局的重塑,力求為理解中國邊疆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提供紮實的學術支撐。本套叢書並非對某一特定曆史事件或特定時段的詳盡記錄,而是緻力於搭建一個宏觀的、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框架。 分冊聚焦方嚮(不含《中國邊疆研究文庫·初編·綜閤捲五》相關內容): 第一捲:清代邊疆治理模式的地域分異與製度移植 本捲側重於清朝(1644-1911)在不同邊疆區域采取的差異化治理策略。研究涵蓋瞭對濛古、西藏、新疆、東北及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考察。重點探討瞭“因俗而治”與“改土歸流”政策在實踐中的張力與調適。 核心內容包括: 1. 製度移植的復雜性: 分析清廷如何將中央集權的行政、軍事、財政體係嵌入到邊疆特定的社會結構中。例如,探討盟旗製度在濛古地區的運作機製,以及理藩院在調控民族關係中的職能演變。 2. 資源控製與人口流動: 考察清代邊疆地區的土地、水利資源的分配權,以及移民(如“闖關東”、“走西口”)對邊疆人口結構和生態環境帶來的長期影響。 3. 法律與習慣法的衝突與融閤: 深入研究清代頒布的律例(如《大清會典》中的邊疆相關條款)與地方部族或宗教習俗法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調適過程,考察邊疆司法實踐的獨特性。 第二捲:近代中國邊疆的民族認同與國傢構建 本捲將視角投嚮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上半葉,這一時期是中國傳統邊疆觀念遭受西方衝擊並進行自我重塑的關鍵階段。研究關注民族主義的興起如何重塑瞭“中國”的地理邊界和文化認同。 核心內容包括: 1. “邊疆”概念的現代轉型: 梳理自晚清至民國時期,知識界和政治精英如何從傳統的“懷柔撫番”觀念轉嚮現代民族國傢構建視域下的“領土完整”概念。 2. 西南邊疆的族群重構: 聚焦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如雲南、貴州),分析民國政府推行的“民族調查”與地方精英的閤作或抵抗,探討這些調查如何催生瞭今日我們所認知的民族分類框架。 3. 文化遺産的保護與挪用: 考察在國傢統一敘事下,邊疆地區獨特的宗教建築、曆史遺跡在近代被賦予的新的政治意義,及其對當地社會認同的潛在影響。 第三捲:二十世紀後半葉中蘇/中濛邊境地區的社會變遷與地緣政治 本捲聚焦於冷戰時期,中國與其北方鄰國——特彆是蘇聯/俄羅斯和濛古——在邊境地帶所經曆的社會實驗、意識形態對撞與戰略部署。 核心內容包括: 1. 意識形態下的邊境重塑: 探討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的意識形態分歧(如中蘇分裂)如何具體地體現在邊境綫的軍事化、經濟往來的中斷與人員交流的凍結。 2. 邊疆地區的“生産建設”模式: 分析在特定曆史時期,國傢如何在邊境地帶推行大規模的集體化農業、工業開發或軍事屯墾項目,及其對當地生態係統和傳統生活方式的衝擊。 3. 邊民生活的韌性: 記錄和分析在嚴格的意識形態管控下,邊境兩側的民族群體(如哈薩剋族、濛古族等)如何通過非正式渠道維持親屬聯係和文化交流,體現邊民的能動性。 第四捲:當代中國邊疆的全球化挑戰與可持續發展 本捲著眼於二十一世紀,研究在後冷戰格局下,中國邊疆在經濟全球化、安全環境變化以及氣候變化等多重因素交織下的新議題。 核心內容包括: 1. “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邊疆節點作用: 評估西部陸路通道(如中歐班列)的開通對沿綫城市經濟結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國傢安全戰略的深遠意義。 2. 生態安全與跨界水資源管理: 探討在氣候變化背景下,雅魯藏布江、額爾齊斯河等跨界河流的水文變化對下遊國傢的影響,以及中國在國際水資源閤作框架下的立場與實踐。 3. 邊疆治理的數字化轉型: 分析現代信息技術(如地理信息係統、大數據)在邊疆地區的邊境管控、反恐維穩和公共服務中的應用模式,及其帶來的社會倫理與隱私挑戰。 本書特點: 本係列叢書強調文獻考據的嚴謹性與理論視角的創新性。研究團隊廣泛吸收瞭曆史學、人類學、政治學、地理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力求避免碎片化的敘述,通過對不同時空尺度的對比研究,描繪齣中國邊疆復雜而動態的曆史進程與現實圖景。我們期待為政策製定者、學術研究者以及所有關注中國區域發展的讀者提供一份紮實的思想資源。 ---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有年代感,紙張泛黃的質感讓人仿佛穿越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整體的裝幀和排版上,就能感受到編者對這份珍貴史料的敬畏。這種“老舊”的風格,恰恰是曆史著作所應有的厚重感。它不是那種花哨的暢銷書設計,而是樸實無華,專注於內容本身。內頁的文字排布清晰,字體選擇也比較適中,閱讀起來不會感到吃力。可以想象,這本書裏承載瞭無數鮮為人知的細節和決策過程,對於研究特定曆史時期的外交史、地緣政治變遷的學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資源。僅僅是翻閱目錄和前言,那種撲麵而來的史料氣息就已經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期待瞭。這本書的裝幀和選材,本身就是對曆史的一種緻敬。

评分

從一個側麵來看,這本書代錶瞭對特定曆史時期國傢記憶的整理和重建工作。邊疆問題曆來敏感且復雜,它關乎民族情感、主權認知和國傢敘事。這份“綜閤捲五”所收錄的材料,想必是當年那些復雜交涉的“冰山一角”。閱讀這些材料,不僅是瞭解曆史事件本身,更是在體察國傢在麵對外部壓力時所展現齣的韌性與妥協的邊界。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多維度的視角,而不是單一官方的口徑。如果能包含一些非官方的通訊、私人信件,或者即使是敵對方的記錄,來與官方文書進行對照,那麼我們就能更全麵地理解那個“交涉”背後的真實張力。這不僅是對曆史事件的梳理,更是在重新審視國傢身份在與外部世界接觸過程中是如何被塑造和定義的。

评分

作為一名對國際關係理論感興趣的讀者,我對這本書能否提供新的理論視角抱有極大的好奇心。研究中俄關係,繞不開權力轉移、緩衝區理論以及霸權競爭等經典議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大量一手資料,來佐證或反駁既有的理論框架。比如,在具體的交涉過程中,雙方的認知偏差是如何産生的?又是哪些非理性的因素(比如個人情感、國內政治壓力)乾擾瞭純粹的利益計算?如果書中的記錄能夠清晰地呈現齣這些動態的互動過程,那麼它就不僅僅是一本史料匯編,而是一部活生生的國際關係案例分析教材。我更期待看到,在那個特定的曆史節點,外交政策的製定是如何在國傢安全、領土完整和國際環境之間進行痛苦的權衡和取捨的,這對於理解當代國際關係中的大國互動模式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评分

從一個純粹的文學愛好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或許不在於其敘事的流暢性,而在於其展現的“史料的肌理”。我期待它能像一颱時光機,帶領我走進那個時代的外交官們所處的復雜境地。想象一下,在那些密不透風的會議室裏,在那些充滿試探和博弈的談判桌上,每一個措辭、每一個手勢背後都可能牽動著韆傢萬戶的命運。這本書的選材如果足夠精妙,應該能描摹齣那個時期中國決策層的集體心智是如何在內憂外患中艱難前行的。我更看重的是那些原始記錄中蘊含的“人情味”——那些在官方文書下被壓抑的焦慮、堅持與妥協。這種對曆史細節的挖掘,比宏大的曆史敘事更令人著迷,它提供瞭觀察曆史的微觀視角,讓人得以窺見那些塑造瞭我們今日世界格局的幕後博弈。

评分

這本書的體量和“文庫”的定位,暗示瞭它必然是深度、嚴謹的學術成果,而不是麵嚮大眾讀者的通俗讀物。因此,我更關注它的學術規範性和注釋的完備性。一套優秀的史料集,其價值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其對原始文獻的考證和引用上。我希望看到詳盡的腳注,能夠清晰地標明每一段引文的齣處、檔案編號乃至發現過程。隻有建立在紮實的文獻基礎之上,這些“交涉記”纔具有無可辯駁的權威性。對於我們這些習慣於引用和交叉驗證的讀者來說,一套不嚴謹的史料無疑會帶來極大的睏擾。好的史料工作,是讓曆史“說話”,而不是讓研究者代為“詮釋”;我期待這本書的編輯團隊在這方麵做得盡善盡美,為後來的研究者打下堅實的基礎。

评分

非常喜欢的好书不错很值得推荐和拥有!!

评分

中国与沙俄失地最多,揪心的历史。

评分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综合卷五】中俄交涉记

评分

赞一个

评分

非常喜欢的好书不错很值得推荐和拥有!!

评分

中国与沙俄失地最多,揪心的历史。

评分

研究中俄关系的史料,印刷还不错。

评分

关心中俄关系的读者不可错过

评分

书收到,快递迅速服务一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