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法國攝影傢鏡頭下的文革影像
近百張珍貴的彩色照片
著名媒體人、圖片專傢楊浪深入解讀
新華社領銜編輯、攝影金像奬獲得者陳小波作序並鄭重推薦
內容簡介
繼美國通訊兵拍攝的大型抗戰圖片集《國傢記憶》後,漢唐陽光於2015年推齣另一部重要的圖片集——《中國記憶,1966》,所不同的是,這次攝像師鏡頭對準的和平年代,而且照片也從黑白變成瞭彩色。
1965年到1968年,二十來歲的法國姑娘索朗日·布朗來到中國駐法國大使館,作為工作人員,她穿行於北京、大同、南京、蘇州等地,抓取瞭一係列那段特殊年代裏的瞬間,街區拐角、無名小街、一張張大字報、以及日常的活動都沒有逃齣攝像師的鏡頭。
當然,索朗日拍攝更多的是那些民間景象,那些動作、錶情、服裝、房屋、道路,少有政治錶述,但這些卻清晰地傳達瞭中國特殊曆史環境以及中國人獨有的睏境。
雖然照片會說話,但這是對內行人來說的,相對於一般讀者,照片裏摺射齣來的信息畢竟有限,也限製瞭對照片的理解,好在這本書有一位熟諳那個年代的人做照片解讀,這人便是著名媒體人楊浪,在他的解讀下,每一幅照片都活瞭起來,所透露齣來的巨大信息量足以復原那個特殊年代裏的每一個場景,也因此,本書更有價值。
作者簡介
索朗日·布朗(Solange Brand),法國著名攝影傢。“文革”期間在法國駐華大使館任職,並藉由這樣的機緣拍攝瞭數目繁多的文革時代中國影像。這些圖片最後集結成書,反響巨大,已有法文、日文等版本。
楊浪,著名媒體人。上世紀80年代起先後在《中國青年報》、《三聯生活周刊》、《中國青年》雜誌、《財經時報》、《財經》雜誌任高級職務。1999年楊浪參與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財經時報》的創辦,同年任《財經時報》總編輯,主持《財經時報》全麵編輯業務。2001年7月任中國證券研究設計中心(聯辦)媒體事業部副總經理。2002年5月任《證券市場周刊》主編。2010年8月,受聘齣任海航集團海航新華文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海航集團藝術總監。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小索的圖片在說話,它告訴世界,發生在不久以前的關於中國的故事,它解開曆史不想說或者不能說的一些秘密場景——一個極端年代帶給中國人難以想象的睏苦與荒謬。而看似天方夜譚的東西不過就發生在纔過去不久的幾十年前。感謝她的“西方眼睛”和“自由的心靈”,在“普遍的睏惑中”存留下來的包含記憶的曆史。(釋圖者)楊浪當時隻有十二歲,他就站在那些人群中張望。今天楊浪用文字、也用自己少年時期所看所想來解讀小索的照片。
他避開宏大敘事的鋒芒,選擇比宣泄更隱忍更平靜的一種敘述方式。不鋪陳、不評價、不妄下斷語,溫吞吞地吐齣隻言片語,道齣的是平靜的苦痛、躲不過去的災難、比戲劇更誇張的日子、大規模的黑色幽默……楊浪和小索聯手,找到公共曆史與個人記憶的關聯。以自己的“私人敘事”來補史之闕,拉著我們一起記住傷痛,對抗健忘。
——新華社領銜編輯、著名策展人 陳小波 ★在北京,機緣巧閤,一個年輕姑娘因為工作關係,身處整個政治漩渦的中心。這位名叫索朗日·布朗的法國姑娘帶著相機,遊走在北京的街上,她的西方眼睛滿是年輕人的自由神情。對於這個古老的國傢,她茫然無知,隻因在法國大使館工作,纔使她根據政治形勢的演變,拼湊起信息的碎片。然而,她卻無心報道此事,她更喜歡的,是用鏡頭捕獲曆史瞬間,並在世人普遍的睏惑中留存曆史。她做得很好。她跳過那些政治的價值評判,給予街頭一角和天安門同樣的曝光機會。這種情況下的拍攝,讓一個曆史事件的報道具備瞭檔案價值。很少有外國人能不受時間限製,免除個人的、政治的或經濟的審查——這些審查通常主導著大眾傳媒。她的照片揭示瞭北京人——背後是全中國人——如何被捲入瞭一場革命。將近四十年後,我們可以分析她如何選擇典型的對象,如何強調畫麵控製,並發現她如何忠實地復原當代中國的這段曆史中透露的重要氣息和氛圍。
——法國著名學者 弗朗索瓦·德努瓦耶勒 目錄
序小索的圖片會說話
北京記憶
南京記憶
蘇州記憶
大同記憶
精彩書摘
小索的圖片在說話
陳小波/文
小索(楊浪把攝影者索朗日· 布朗稱為“小索”)拍攝的幾乎每張照片都讓我想笑更想哭啊——11頁上的老城牆,39頁上的時代歌舞,137頁、139頁的示威,149頁、151頁的日常街景,123頁後連續幾頁的串聯,147頁撿拾菜葉,177頁的補丁衣衫……小索的圖片在說話,它告訴世界,發生在不久以前的關於中國的故事,它解開曆史不想說或者不能說的一些秘密場景——一個極端年代帶給中國人難以想象的睏苦與荒謬。而看似天方夜譚的東西不過就發生在纔過去不久的幾十年前。
年輕的女外交官小索,1965年開始,抱著“對一些事物充滿好奇”並且“試著去明白”的心態,不經意地、隨性地拍攝齣記錄中國大時代的圖片。她在北京、南京、蘇州、大同幾個城市的街區拐角和無名小街看似漫無目的地遊逛和拍攝,留下的卻是令後人探究的謎團和令人敬畏之物。因為正是此時,全中國開始捲入一場“革命”。
幾十年後再讀這些照片,我們發現:好的照片像鹽巴與麵包一樣簡單,但它述說的卻是深刻的人文氣息與時代大變革大曆史。正是圖像,使寂滅的東西在時間深處得以存留,截留瞭文字無法錶達的人類生存的痕跡與信息。
小索拍攝更多的是那些民間景象,那些動作、錶情、服裝、房屋、道路,少有政治錶述,但這些卻清晰地傳達瞭中國特殊曆史環境以及中國人獨有的睏境。
在世界攝影版圖上,中國攝影注定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和中國有關的影像寫滿特定的時代印跡與氣息,濃到化不開。再沒有哪個國傢,影像如此這般與這個國傢曆史緊密相連,與大時代緊密相連,與人的命運緊密相連。
2010 年開始,我開始主持一個攝影項目:“國傢典藏”。這個項目是把中國老一代攝影傢的經典照片用國際收藏標準做齣來,交由中國照片檔案館永久性收藏。
20 世紀 50 年代初開始,遍布在全中國的攝影者為數有限,但這些攝影者盡可能多地拍攝他們經曆的曆史瞬間,完整地記錄新中國成立以後各個時期重要曆史事件與瞬間。把這些照片連起來看,可以看到文字難以代替的一部文獻。攝影的主要功能就是為曆史和文獻工作。當時很多攝影者完全可以看作曆史工作者。
我與數百萬張照片默然相對。在過往的圖片中,看一個國傢獨特的存在,看那些令我無法想象的瞬間。常常有人問我,你選擇什麼樣的照片進入“國傢典藏”?迴答是肯定的:那些有曆史痕跡的照片,那些解讀某一段特殊曆史的照片。這個時候,我早已不把攝影看成純粹的攝影,相機鏡頭、光影關係全部靠後站,曆史和社會發展之證據纔是我更關心的。
現在 1200 餘幅典藏圖片被學者認為是“重新認識中國”的重要史料。這些照片記錄瞭曆史的發展,更記錄瞭曆史的挫摺。將來,在把曆史挫摺變為曆史智慧的時候,這些照片會站齣來說話。
遺憾的是,中國當時拿相機的人太少太少,記錄下來的東西遠遠不夠。
今天,小索的圖片站齣來說話瞭。她的圖片述說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史,幫助我們迴到那些不能忘記的情景之中,近距離地觀看眾多個體的人的無奈且悲傷的生命狀態。她讓我們沉默,更讓我們反思。
攝影與文學、音樂一樣,是存放秘密的地方,也是解開秘密的地方。無法想象如果沒有攝影,曆史何以保存。攝影,最終要與文化和曆史站在一起:存留、作證、發言。沒有攝影,曆史可以隨意篡改塗抹。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有足夠理由感謝當年隻有二十歲的小索,感謝她的“西方眼睛”和“自由的心靈”,在“普遍的睏惑中”存留下來的包含記憶的曆史。
楊浪當時隻有十二歲,他就站在那些人群中張望。今天楊浪用文字、也用自己少年時期的所看所想來解讀小索的照片。他避開宏大敘事的鋒芒,選擇比宣泄更隱忍更平靜的一種敘述方式,細碎、還有些小嗦。他織連補綴,命題具體而微:中國人在睏境中的生存哲學。楊浪不鋪陳、不評價、不妄下斷語,溫吞吞地吐齣隻言片語,道齣的是平靜的苦痛、躲不過去的災難、比戲劇更誇張的日子、大規模的黑色幽默……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說:“當擺脫一切曆史記憶之後,人變得比大氣還輕,會高高地飛起,離彆大地亦即離彆真實的生活。他將變得似真非真,運動自由而毫無意義。這暴露瞭一個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墮落。這個世界賴以立足的基本點,是迴歸的不存在。因為在這個世界裏,一切都預先被原諒瞭,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許瞭。”
在中國,曆史敘述一段段地空缺。對國和傢的記憶,有多少的遺忘、遮蔽?有多少“失蹤的曆史”? 值得反省的曆史被白白浪費瞭多少?
史料的挖掘是學術研究極為重要的一環。楊浪和小索聯手,找到公共曆史與個人記憶的關聯。以自己的“私人敘事”來補史之闕,拉著我們一起記住傷痛,對抗健忘。
(陳小波:著名攝影理論傢、評論傢、策展人、新華社領銜編輯。曾獲中國攝影界個人成就最高奬——金像奬。)
……
中國記憶,1966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