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喚醒能量》由一係列關於宗教和哲學話題的對話組成,探討瞭對從靈性之殤中獲得解放的追求、對精神道路和人生目標的看法等等。剋裏希那穆提關注的是這些背後的真實體驗和洞察,帶領讀者穿越人類文化與靈魂的多重睏境。《喚醒能量》意在深入探究意識的本質,探索人類思想的活動與疆界,以及跨越於思想之外的人類未解世界。
作者簡介
剋裏希那穆提,享譽世界的心靈導師,美國《時代周刊》稱之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五大聖者之一”。他生於印度,少年時期開始專門的靈性修煉,以後成為徹悟的智者。他一生緻力於引導人們認識自我,用自性的光明照亮自己,解放自己。他一生的教誨皆在幫助人類從恐懼和無明中解脫,體悟慈悲與至樂的境界。他的著述是由空性流露的文字和講話集結而成,已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在世界上留下廣泛深遠的影響。
目錄
新德裏對話錄
一 悲傷之焰
(一)麵對悲傷唯一的辦法是不做任何抵抗
(二)逃避悲傷,是在糟蹋一種非凡無比的事情
(三)不從悲傷逃離,則愛的熱焰産生
二 煉金術與突變
(一)兩性和諧,衝突消融,誕生新的突變
(二)人應該更新成為智慧的“容器”
(三)是什麼使心靈變老
三 抑製邪惡
(一)對於“邪惡”的含意,不要迷信
(二)嘗試保護自己反對邪惡,也就是在保護自己遠離善良
四 喚醒能量
(一)放棄思想的動作
(二)走進寂靜之域
五 第一步即最後一步
(一)一旦執取,就終結瞭洞察的智慧
(二)不要在時間中理解洞察
(三)在無時間無記憶無思想無自我的當下,纔有真正的洞察之光
六 能量和轉變
(一)人的單維運動使能量破碎、壓抑
(二)放棄“我”的追求運動,頭腦的能量則將突變
七 觀察者與“現狀”
(一)“二元性”使我們錯誤地處理生活問題
(二)與事實簡單地共處是唯一的好辦法
八 逆流運動
(一)凡有意欲所為,都不能達到真正的解放
(二)執著於解脫,會束縛得更緊
(三)放下“求解脫”,當下得解放
九 時間和衰敗
(一)時間成為欲望的錶義
(二)活在空境之中,不需要時間意義
(三)消除時間中的殘酷、恐懼
十 生與死
(一)我們的頭腦製造生和死的恐懼、睏惑
(二)在頭腦的純淨中看到生死真相
十一 美與洞察
(一)沒有智慧,會有美嗎?
(二)因為追求而變得支離破碎的人不能體現美
(三)洞察力具有特殊的能量
(四)美存在於未成碎片的頭腦中和完全的摒棄自我中
馬德拉斯對話錄
十二 因果的矛盾
(一)思想看似自由,其實製造不自由
(二)人需要使自己不分裂
(三)沒有“觀察者”,纔有真觀察
(四)不分裂的人,不受時間囚禁
(五)分享者高於溝通者
十三 傳統與知識
(一)傳統方法和知識信息造成頭腦的不自由
(二)必須消解思想造就的一切結構及由此而來的傷害
十四 衝突與意識
(一)意識是人的碎片化錶現
(二)碎片化的自我釀成衝突
十五 探索的本質
(一)用智力探索問題是一種錯誤,我不再使用它
(二)不要用心看,而要無心看
十六 秩序與思維
(一)追尋行為的秩序模式反而造成不安全
(二)拒絕模式的瞬間就産生瞭智慧
十七 事物、知識與洞察
(一)隻有不帶有結論的頭腦纔能夠“看”,其他則不能
(二)給自己一個充滿能量、自由敏感的頭腦
十八 能量與分裂
(一)是什麼使我們一葉障目
(二)思想使能量變得支離破碎
十九 自由與區域
(一)思想所尋求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二)“不知道”便是真自由
(二)生活的關係每天都可以充滿愛的新意
二十 傳統模式
(一)知道問題並不能解決問題
(二)“真我”並不可靠
(三)迴到無的觀察
二十一 上師、傳統和自由
(一)權威的、強迫的、破壞性的關係阻礙瞭真正的思考
(二)剋裏希那穆提是如何感悟的
二十二 自由和牢籠
(一)在過去中尋找安全是危險的
(二)自由存在於思想停止分彆的地方
二十三 穩定性與知識
(一)虛假的關係與真實的關係
(二)死闆的穩定性與靈活的穩定性
孟買對話錄
二十四 腦細胞與突變
(一)大腦的突變不需要時間積纍
(二)純粹的記錄者:新舊大腦的轉換與並用
二十五 神
(一)神是思想的發明
(二)人類能量因思想狀態而變化
(三)局部的安靜與完整的寂靜
二十六 能量、熵與生命
(一)尋找無限持續的生命能量
(二)時間之內與時間之外的人類能量
二十七 智慧與工具
(一)有智慧的頭腦知道怎樣使用和不使用知識
(二)智慧存在於思想停止運作的地方
二十八 正確的溝通
(一)有一種溝通是不需要語言的
(二)純粹的看,即是溝通
(三)讓腦細胞從一切重負下解放
二十九 生理生存與智慧
(一)當頭腦剝離心理生存因素,智慧就産生
(二)頭腦是怎樣清空的
(三)思考“我是誰”的問題,未達到智慧的洞察
(四)不必為疏忽狀態刻意擔心
三十 頭腦和心靈
(一)為何劃分思想運動和情感運動
(二)洞察,是生命的能量精華
精彩書摘
一 悲傷之焰
(一)麵對悲傷唯一的辦法是不做任何抵抗
剋:在這個國傢,悲傷意味著什麼?在這裏,人們遇到悲傷會怎麼辦?他們是否通過因果報應的解釋來逃避悲傷?當遇到悲傷時,印度人的頭腦中在想些什麼?佛教徒有一種處理方式,基督教徒有另一種處理方式。印度人遇到悲傷時又是如何處理的呢?是抵抗它,還是逃避它?抑或是使它變得閤理化?
普:真的有許多麵對悲傷的方式嗎?悲傷是痛苦一某人死去的痛苦、離彆的痛苦。有可能以不同的形式麵對這種痛苦嗎?
剋:逃避悲傷有許多不同的方式,然而麵對悲傷則隻有一種辦法。我們都熟悉的逃避的確是避免巨大悲痛的途徑。你看,我們通過解釋來麵對悲傷,但是這些解釋並沒有迴答這個問題。麵對悲傷的唯一辦法是不做任何抵抗,無論是從外在還是從內心裏,不要做齣任何遠離悲傷的運動,而是完全處於悲傷之中,不要試圖超越它。
(二)逃避悲傷,是在糟蹋一種非凡無比的事情
普:悲傷的本質是什麼?
剋:悲傷,有個人的悲傷,伴隨著失去你愛的人、孤獨、分離和對他人的擔憂而生的悲傷。伴隨著死亡,也有另外一種感情産生,即他人的存在已經終止,而他卻還有那麼多想要做的事情。這一切都是個人的悲傷。然後還有超越個人的悲傷,你看到有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麵、低垂著頭的人;他是無知的,不僅僅是對書本知識無知,而是真正的深層無知。你對這個人懷有的感情既不是自憐,也不存在對那個人身份的認同。並不是因為你比他處境更佳所以憐憫他,而是你內心感受到人類悲傷的無限重負。這樣的悲傷與個人無關。它普遍存在。
普:當你談話的時候,我內心一直有一種悲傷。沒有直接的原因導緻這種悲傷,但它卻與人類如影隨形。他活著,愛著,他産生依戀,然後一切結束。無論你所說的話有多麼真實,在我們身上存在這種無盡的悲傷。它將怎樣終結?看起來好像沒有答案。前幾天你講過在悲傷中存在熱情的全部行動。那是什麼意思?
剋:悲傷和熱情之間是否存在聯係?是否存在沒有原因的悲傷?我們知道的有作為因果的悲傷。我的兒子去世瞭,其中關係到我對自己兒子的認同,我想要讓他達成我沒有實現的事,我的追求通過他得以延續;當他死去,這一切都被否定瞭,我發現自己完全喪失瞭所有希望。那樣就齣現瞭自憐、恐懼,齣現瞭引發悲傷的痛苦。每個人都是如此。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悲傷。
除此之外,還有時間的悲傷、無知的悲傷,對自身破壞性局限的無知;不自知的悲傷;對處於自身存在的深處和超齣存在的美的無知的悲傷。當我們通過種種解釋來逃離悲傷時,我們是否知曉我們實際上正在糟蹋一件非凡無比的事情?
(三)不從悲傷逃離,則愛的熱焰産生
普:那麼人該怎麼做呢?
剋:你還沒有迴答我的問題:“是否存在沒有原因的悲傷?”我們都知道悲傷,也知道遠離悲傷的行動。
普:你說的是沒有因果的悲傷。有這樣的狀態存在嗎?
剋:從太古時代起,人類就伴隨著悲傷生活。人不知道如何去應對悲傷。因此,他或是膜拜,或是逃離。這兩者其實是一樣的。而我則兩者都不做,也不把悲傷當作覺醒的一種方式。那麼會發生什麼呢? 普:我們具備的知識是我們理智的産物。悲傷則不隻是這些,它是心靈的一種運動。
剋:我現在問你,悲傷與愛的關係是什麼?
普:它們都是心靈的運動。
剋:什麼是愛?什麼是悲傷?
普:兩者都是心靈的運動。其中一個被定義為喜悅,另一個則被定義為痛苦。
剋:愛是快樂嗎?你是說喜悅和快樂是一樣的嗎?不理解快樂的本質,就不會有深度的喜悅。你無法邀請喜悅,喜悅自然而然發生。這種發生可以轉變成快樂。當快樂被否定時,悲傷就開始瞭。
普:在某種程度上是這樣的,但是從另一個層麵來看又不是這樣。
剋:如我們所說,喜悅是不可邀約的。它自然發生。我可以邀請快樂,追求快樂。如果快樂是愛,那麼愛就能夠被培育。
普:我們知道快樂不是愛。快樂可能是愛的一種錶現,但它不是愛。悲傷和愛産生於同一個源頭。
剋:我問的是,悲傷與愛的關係是什麼?有悲傷存在的地方,還會存在愛嗎?悲傷就是我們剛纔所探討的一切。
普:我會說“是的”。
剋:在悲傷中,存在分離和分裂的因素。悲傷中不是也存在著許多自憐的情緒嗎?這些和愛之間又有什麼聯係?愛有依賴嗎?愛有“我”和“你”的特性嗎?
普:但是你談到熱情……
剋:當不存在從悲傷逃離的行為時,愛就産生。熱情是悲傷之焰,隻有不逃離、不抵抗悲傷,這簇火焰纔會被喚醒。這意味著悲傷具有不分裂的品質。
普:從那種意義上來講,悲傷的狀態與愛的狀態有什麼不同嗎?悲傷是痛苦。你說在那種痛苦中,沒有抵抗,沒有逃離痛苦的運動時,熱情的火焰就會進發。奇怪的是,在古代的文字中,認為愛(kama)、火焰(agni)和死亡(yama)是一樣的。它們被放置在同一水平;它們創造、淨化、摧毀、再創造。這一切都得有個結束的時候。
剋:你看,就是這樣。一顆領會瞭悲傷的頭腦與隨之而來的悲傷的終結是什麼關係呢?不再懼怕終結(即死亡)的頭腦又具備什麼品質呢?當能量沒有因逃離而消散時,能量就變成瞭熱情的火焰。慈悲意味著對一切的熱情。慈悲即是對一切的熱情。
新德裏
……
前言/序言
喚醒能量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