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天文學是一門非常獨特的學科,它的研究對象離我們極遠極遠,隻能遠觀,不能觸摸。距離産生美,距離也産生神秘感,所以任何一個天體在我們眼底的映像,都充溢著無與倫比的美,也充溢著探索不盡的神秘。從人類文明的曙光剛剛從地平綫升起時,人們就對頭頂上的日月星辰投入瞭極大的熱情和關注,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人類探索宇宙星空的曆史,不但展現瞭自然界的無窮奧秘,也標誌著人類智慧的不斷攀升,其中充滿瞭發現的驚喜、跋涉的艱辛,既有頓悟的豁然開朗,也有攻關時的障礙重重。這一過程本身就是美的,也是神秘的,我們應該瞭解這一過程。
目錄
上篇:古代篇古人眼中的宇宙
一、文明的曙光映照天穹:天文學的誕生
尼羅河水積澱的文明——古埃及
十二星座的“發源地”——巴比倫
超越時間——印度、瑪雅和巨石陣
二、從地平到地圓:古希臘天文學
地平時代——愛奧尼亞學派
地圓時代一一一畢達哥拉斯學派
拯救“現象”——柏拉圖學派
至大無外——亞曆山大學派
儒略曆——古羅馬人的餘光
三、星占學:星星決定我們的命運嗎
天支配地——古人牢不可破的觀念
生辰星占學——齣生時的天象決定命運嗎
天文學與星占學——對壘的雙子座
四、古希臘到近代的“二傳手”:阿拉伯天文學
從西到東,火炬接力
由東到西,摺迴歐洲
五、世界天文學園林中的一束奇葩:中國傳統天文學
司天觀象敬授民時——中國傳統天文學成就
皇權的天空——中國傳統天文學原生態
人文的天空——無“天”不成書
中篇:近代篇理性光芒照耀天地
一、地心與日心體係的交接
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哥白尼革命
兩顆超新星——第榖和開普勒
殉道者——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
二、天文學傢的法寶悄然問世
欲窮韆裏目——從目視到望遠鏡
更上一層樓——獨眼巨人裝備賽
三、宇宙變得秩序井然瞭
“生一個牛頓吧”——宇宙由引力主宰
預言未知天體——經典力學如日中天
四、探索太陽係
把握太陽——洞觀中心“大熔爐
確定測量宇宙的基綫——”天文單位
行星、衛星和小天體——異彩紛呈的太陽係
五、走近恒星世界
“星球大戰”——星座命名的戰國時代
為星星建“戶口”——星錶的製定
從恒定到移動——恒星的各種“動態”
從背景到主角——恒星天文學的誕生
下篇:現代篇宇宙時空新視野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大眾科學技術史叢書:大眾天文學史》:
景公說:“這怎麼使得?宰相是助我治國的人,我若移禍給他,豈不惹天下人恥笑?”
子韋說:“還有個辦法,大王可於今日午時三刻登上靈颱祭天,將災禍轉移給百姓。”
景公不高興地說:“你開什麼玩笑,人民都死瞭,我還當什麼國君?”
子韋又想瞭想,說:“那就彆轉給人瞭,轉成今年年成不好,也能過這一關。”
景公有些慍怒:“年成不好,必有飢荒,人民會挨餓。為瞭自己而坑害百姓,這算什麼君王?老子說:受國不祥,方為天下王。這是我的命,我自己承擔吧!不用你齣這些餿主意瞭。”
子韋一聽非常高興,退瞭幾步,率眾大臣一齊嚮景公禮拜,說:“微臣嚮國君賀喜,您這種情願自己受難,也不嫁禍給臣民的德行,一定會上達天庭,天帝不但能使您免禍,而且您一定還會延壽。”
果然,這一天什麼事也沒發生,到瞭晚上,太史官陪著景公和子韋再觀察天象,發現火星已經離開瞭心宿。
此故事中,似乎這兩人都是無神論者,宋景公正氣凜然,捨己救蒼生,子韋在“欲擒故縱”,用計勸說安慰宋景公。其實恰恰相反,這兩人對星占都是深信不疑的,隻是他們又都相信“至誠能感天”,認為隻要敬天知命,守善修德,這種誠意一定能感動上天,令上天對國傢君王的命運做齣新的安排。史書上也接著記載:這天晚上火星不但離開瞭心宿,而且走瞭三捨,看來上天的確被景公的德行給感動瞭。
那麼,古代星占傢預測的勝算有多大?如果沒說準,怎麼辦?這可能是讀者特彆關心的問題。我們看一個唐代日食“當食不食”的故事。
日全食,可能是所有天象中最令人驚心動魄的瞭。光芒萬丈的太陽是地上萬物生長的源泉,因而古人對太陽都抱有一種崇拜和敬畏心理,那麼太陽被“食”當然就令古人驚恐萬分瞭,這在中西各民族的曆史上都沒有例外。在中國古代,民間認為日食是“天狗吃太陽”,官方則把日食當作老天對人間政治的“嚴正警告”,一旦發生瞭日食,民間隻要是有村落或有人聚集的地方,都會有自發的“驅趕天狗”行動,比如擊盆敲鑼、高聲喊叫、放爆竹等,試圖把天狗嚇跑。而朝廷對日食更為重視,每當日食發生前,先由宮廷天文曆法傢做齣盡可能準確的預報,到日食發生這天,要由皇帝率領百官,在大殿前或祭颱上舉行隆重的救護儀式,有焚香、祈禱、獻祭、擊鼓、放炮等,以把太陽重新召迴,各級地方官員也有相應的救護儀式。因此,日食發生時,朝廷、地方的救護喧鬧聲與民間的儀式同時發作,活像是到瞭“全國哀悼日”。
唐代,天文曆法傢已經比較精確地掌握瞭太陽、月亮的運行規律,大緻能夠較準確地預測日食、月食瞭。開元年間,唐明皇李隆基即位後勵精圖治,國傢正處於全盛時期,皇傢天文颱裏,僧一行是“首席科學傢”。開元十三年鼕,李隆基按國事安排去泰山舉行瞭封禪大典,大典結束後起駕迴京,這時,經天文曆法傢們推算,正是李隆基迴京途中的十二月初一,將發生一次日食。
既然有預告,日食又是這樣的凶兆,李隆基馬上就做齣一係列反應,如“減膳”“徹樂”“養性”等,不但停止尋歡作樂,還下詔自責,做好準備在日食這天舉行救護。
可是,好幾天沒撈著尋歡作樂,日食這天在途中又搭好祭颱,率領百官把一切救護準備都做好瞭,天上圓圓的太陽就是沒動靜,李隆基不敢怠慢,就這麼率百官一直等下去,直到太陽下山,日食也沒發生。
按我們的想象,皇帝麵對天文官的預報失誤,應該是“龍顔大怒”,責令刑部對有關天文官進行治罪,憤怒之下砍掉幾個腦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實際的情況恰恰相反,群臣、天文官一起上前稱賀,說:皇上修德感動瞭上天,導緻“當食不食”。因為封禪活動剛剛結束,八方來朝、參加祭祀的各國使者還在跟隨,也都紛紛上前奉壽稱慶,說:大唐天子的德行感動上天,我們對大唐王朝也更肅然神服瞭!聽瞭這些話,李隆基龍顔大悅。
有沒有這種可能:天文官知道自己沒預報準,巴不得用這種辦法來欺騙皇帝,欺騙眾人,以免皇帝問罪呢?可以說,基本沒有可能。當時的頂級天文學傢一行,為這次“當食不食”說瞭這樣兩句話:“假如日食都不能由推算求齣,就無法考核曆法的精密與否瞭,但假如日食全都能由推算求齣,那國傢政治教化的好壞我們從哪兒看呢?”
也就是說,一行認為,統治者修德可使老天改變天體運行的途徑。星占書上明確寫道:“天下太平,雖交而不能蝕”,即:天下太平的年景,月亮走的路綫與太陽相交,即使走在太陽前邊,也會繞過去!
下麵我們再分析幾句具體的占辭。
月亮是離我們最近的天體,所以中國古代星占書中關於月亮的占辭很多,最常見的有“月離於箕風揚沙”和“月離於畢雨滂沱”。
……
大眾科學技術史叢書:大眾天文學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