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1941:美國的恥辱日

珍珠港1941:美國的恥辱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卡爾·史密斯 著,吉姆·勞裏埃,亞當·鬍剋 繪,金鎧 譯
圖書標籤:
  • 珍珠港事件
  • 二戰曆史
  • 美國曆史
  • 軍事曆史
  • 太平洋戰爭
  • 曆史事件
  • 戰爭迴憶錄
  • 曆史研究
  • 軍事衝突
  • 1941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ISBN:9787502790653
版次:1
商品编码:117070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2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珍珠港1941:美國的恥辱日》1941年12月7日,二戰中最具決定性的一天——正是這一天使美國進入戰爭狀態。當高傲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珍珠港基地昏昏沉睡之時,六架日軍航母傾其所有兵力,對美軍發動瞭兩波攻擊。這次進攻是齣色地運用無畏的策略抑或是所謂友邦所犯下的空前欺詐罪行,取決於交戰雙方截然相反的觀點。本書修訂版涵蓋瞭最新的研究內容,揭示瞭此次攻擊中先前不為人所知的方方麵麵,消除瞭災難日所泛起的神秘色彩——這一天,富蘭剋林·羅斯福宣布為“國恥日”。

作者簡介

  卡爾·史密斯,一生對美國軍事史的方方麵麵極為著迷。他是擁有多年寫作經驗的專業作傢,在弗吉尼亞州工作和生活。戴維·艾肯早在九歲時就選購珍珠港事件方麵的書籍進行研讀。大量學生、研究人員、藝術傢、作傢、曆史學傢及博物館都藉閱使用過他收集的日軍飛機和珍珠港方麵的圖書資料。他在本書中貢獻瞭有關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最新研究。吉姆·勞裏埃,新英格蘭地區新罕布什爾州人。1974—1978年就讀於康涅狄格州哈姆登派爾藝術學院,成績優異。畢業後一直在美術和插圖領域從事專業工作,曾受托為美國空軍作畫,他的航空畫在五角大樓永久性展齣。亞當·鬍剋研究平麵設計,1983年開始擔任插圖畫傢,擅長詳細的再現史實,曾為魚鷹齣版物中的阿茲特剋人、希臘人、19世紀美國國民和世界防禦要塞係列圖書添加插圖,作品在世界展會和齣版物中占據重要地位。

目錄

引言 5

政治背景

雙方指揮官 9

美軍指揮官·日軍指揮官

大事記 23

日軍計劃 31

開局·夏威夷作戰·備戰·“攀登新高山”

第一波攻擊 45

第二波攻擊 73

戰役結果 98

日軍的戰果評估·美軍的實際損失

如今的珍珠港 113

如何抵達·遊客中心·相關信息

附錄 117

日軍第一波攻擊編隊

日軍第二波攻擊編隊·日軍組織機構

美軍組織機構·海軍部·夏威夷陸軍司令部

駐夏威夷陸軍航空隊·美軍太平洋艦隊

譯後記 124

精彩書摘

  《珍珠港1941:美國的恥辱日》:
  夏威夷作戰
  日本的軍事行動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計劃偷襲珍珠港,消滅美軍太平洋艦隊主力,將防綫嚮前推進到包括威剋島、吉爾伯特群島、北部的所羅門群島、新幾內亞大部(對澳大利亞構成威脅)、爪哇島、蘇門答臘島、馬來半島、緬甸(嚮東抵近印度邊界)、泰國、菲律賓和婆羅洲一綫。第二階段是要加強日軍在新防禦帶的軍事存在。第三階段是防禦性的,即保衛新防禦帶,消滅—切外來入侵。
  日本陸軍和海軍將同時嚮珍珠港、菲律賓以及馬來半島發動猛烈攻擊。陸軍將在菲律賓和馬來半島登陸,然後嚮爪哇島推進,並攻占威剋島、泰國、關島及香港。兩艘驅逐艦——“潮”號和“漣”號,將會炮擊中途島,而從珍珠港返迴的航空母艦則將消滅威剋島上的守軍。盡管沒有總指揮者,但陸軍和海軍的進攻仍將同時進行。發動閃電進攻,太平洋戰區的成熟果實將會落入日軍手中。
  ……
珍珠港1941:美國的恥辱日 序言 1941年12月7日,一個晴朗的星期日早晨,寜靜的夏威夷島被突如其來的爆炸聲撕裂。日軍偷襲珍珠港,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發動瞭毀滅性的打擊。這一天,永遠被載入史冊,成為美國曆史上“國恥日”。本書並非僅僅聚焦於戰役本身,而是深入剖析瞭這一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探討瞭其對美國政治、軍事、經濟以及國民心態産生的深遠影響,並以此為鏡,反思曆史,警示未來。 第一章:暗流湧動——世界格局下的太平洋 在20世紀30年代末,世界正被一股危險的軍國主義思潮所籠罩。日本,一個崛起中的亞洲強國,懷揣著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野心,將目光投嚮瞭廣闊的太平洋。其侵略性的擴張政策,與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産生瞭不可調和的矛盾。 軍國主義的崛起與擴張: 本章將迴顧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軍國主義如何逐漸滲透到其政治體係,並最終掌控國傢走嚮。從吞並朝鮮、侵占中國東北,到全麵侵華戰爭的爆發,日本的野心一步步暴露。我們將分析其國內的政治鬥爭、民族主義情緒以及經濟壓力如何促使其鋌而走險。 美國的亞太戰略與外交睏境: 另一方麵,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開放門戶政策、經濟利益以及對民主價值觀的推崇,使其不得不關注東亞的局勢。本章將梳理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曆史存在、經濟聯係以及其外交政策的演變。麵對日本的侵略,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與乾預主義思潮之間的拉鋸,以及其所麵臨的外交睏境,也將得到詳細闡述。 戰略重心的轉移與誤判: 隨著歐洲戰事的升級,美國的外交重心一度嚮歐洲傾斜。然而,其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尤其是駐紮在珍珠港的強大艦隊,卻成為瞭日本擴張的最大障礙。本章將探討美國對日本意圖的誤判,以及其在情報收集、軍事部署上的疏忽,這些都為後來的悲劇埋下瞭伏筆。 第二章:巨浪滔天——偷襲珍珠港之殤 1941年12月7日,一個注定載入史冊的日子。日本海軍齣動瞭龐大的航空母艦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發動瞭代號“虎之捲”的攻擊。 精心策劃的偷襲: 本章將深入剖析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整個計劃過程。從海軍聯閤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構思,到高層決策的艱難,再到訓練、偵察、情報傳遞等細節,都將一一呈現。我們將揭示日本為何選擇如此大膽而冒險的作戰方式,以及其對戰術的精妙運用。 災難性的後果: 爆炸聲、濃煙、熊熊烈火,珍珠港在一瞬間化為煉獄。本章將還原當時慘烈的現場,通過大量史實資料和幸存者的迴憶,描繪齣美軍士兵的英勇抵抗、平民的恐慌與無助。戰艦沉沒、飛機墜毀、人員傷亡,這場突襲給美國太平洋艦隊帶來瞭難以估量的損失,也給美國國民的心靈帶來瞭巨大的創傷。 戰術的勝利與戰略的失算: 從軍事角度看,日本在偷襲中取得瞭輝煌的戰術勝利,幾乎全殲瞭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雖然後來證明美軍的航空母艦當時不在港內),重創瞭戰列艦部隊。然而,本章也將分析,日本的勝利僅僅是暫時的。其未能摧毀珍珠港的燃油儲存設施和維修船塢,以及未能消滅港內的美軍航空母艦(這是當時很多日本海軍軍官的普遍認知),為美國日後的反攻埋下瞭隱患。 第三章:震蕩與覺醒——美國社會的反響 珍珠港的炮火,徹底擊碎瞭美國社會 long 期的孤立主義幻想。震驚、憤怒、悲痛,各種情緒如同海嘯般席捲瞭整個國傢。 “國恥日”的心理衝擊: 本章將聚焦於珍珠港事件對美國國民心理造成的深遠影響。曾經的和平與繁榮被突如其來的戰爭陰影所籠罩,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以及國傢主權受到侵犯的屈辱感,激發瞭美國民眾前所未有的民族主義情緒和參戰的決心。 政治上的急劇轉變: 珍珠港事件的發生,成為美國政治上的一個重要轉摺點。長期以來,在是否參戰問題上搖擺不定的美國政府,在全國民意的強烈支持下,迅速采取瞭行動。本章將分析羅斯福總統在事件發生後的錶現,國會的投票,以及美國正式嚮日本宣戰的曆史性時刻。 社會凝聚力的重塑: 麵對共同的敵人,曾經存在於美國社會內部的種族、階級、地域等隔閡,在戰爭的熔爐中被一定程度上消弭。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為戰爭的勝利而努力。本章將探討戰爭如何成為重塑美國社會凝聚力的催化劑,以及普通民眾在戰爭中的角色和貢獻。 第四章:曆史的迴響——戰爭的深遠影響 珍珠港的陰影,不僅籠罩在美國上空,也深刻地改變瞭世界格局。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最終將美國推上瞭世界舞颱的中心。 二戰的全麵爆發與轉摺: 珍珠港事件是美國全麵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本章將探討該事件如何改變瞭二戰的進程,加速瞭軸心國和同盟國的對抗,並最終促成瞭同盟國的勝利。我們將審視美國強大的戰爭機器如何被啓動,以及其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反攻曆程。 美國的世界地位: 戰爭結束後,美國一躍成為世界頭號超級大國。本章將分析珍珠港事件及其隨之而來的戰爭,如何加速瞭美國的崛起,使其在經濟、軍事、政治和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占據瞭主導地位。美蘇冷戰的格局,以及由此引發的地緣政治變化,都與二戰的結局息息相關。 對國際關係與戰略思想的啓示: 珍珠港的教訓是深刻而痛苦的。本章將從國際關係的角度,反思戰略誤判、情報失靈以及對敵方意圖低估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我們將探討其對現代國傢戰略決策、軍事防禦以及外交政策製定的長遠啓示,警示後人,和平需要警惕,安全需要實力。 曆史的記憶與反思: 縱使時間流逝,珍珠港的記憶依然鮮活。本章將探討美國如何銘記這段曆史,如何通過紀念館、博物館、影視作品等方式,傳承曆史的經驗和教訓。我們將思考,在紀念“國恥日”的同時,更應從中汲取力量,警惕和平時期的麻痹大意,以史為鑒,麵嚮未來。 結語 珍珠港1941:美國的恥辱日,不僅僅是對一場軍事襲擊的迴顧,更是對曆史深層動因的探索,對國傢命運的審視,以及對未來道路的思考。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以一種殘酷的方式,重塑瞭美國,也重塑瞭世界。唯有深刻理解這段曆史,我們纔能更好地走嚮未來,避免重蹈覆轍。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終於抽齣時間拜讀瞭《珍珠港1941:美國的恥辱日》,這本書給我的震撼遠超預期。作者以一種近乎電影般的敘事手法,將我帶迴瞭那個改變曆史進程的1941年12月7日。我一直對曆史的宏大敘事和微觀細節都頗感興趣,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不僅僅是羅列瞭事件的發生經過,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導緻這場災難背後錯綜復雜的因素。從戰略部署的失誤,到情報傳遞的滯後,再到政治博弈的陰影,作者抽絲剝繭,將一個完整的圖景展現在我眼前。我尤其被書中對海軍和空軍指揮官之間相互指責、推諉責任的描寫所打動,這讓我看到瞭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人性的復雜與脆弱。那些在襲擊中英勇犧牲的官兵,他們的故事被賦予瞭生命,他們的恐懼、勇氣和犧牲,讓我不禁潸然淚下。書中的一些曆史照片和資料,更是極具衝擊力,仿佛將我置身於當時的戰火之中。它讓我深刻體會到,曆史的教訓是如此沉重,但又是如此寶貴,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评分

《珍珠港1941:美國的恥辱日》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非常不一樣。它沒有那種闆著麵孔講道理的枯燥,也沒有那種誇張煽情的敘事。作者的筆觸非常冷靜,卻又充滿瞭力量。我一直對戰爭史有濃厚的興趣,但很多時候,看到的都是宏大的戰役和戰略。這本書卻把焦點更多地放在瞭“恥辱”這個概念上。它讓我思考,究竟是什麼讓一個國傢在遭受如此重創後,在國際舞颱上留下如此深刻的“恥辱”印記?書中對美國當時軍方高層的一些決策過程的分析,以及對情報失誤原因的探究,都讓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為,美國在二戰初期是積極備戰的,但這本書似乎揭示瞭一些不為人知的準備不足。那些關於預警信號被忽視、情報被低估的細節,都讓人感到扼腕嘆息。同時,作者也沒有迴避戰後美國國內對責任追究的復雜局麵。這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曆史的真相,也照齣瞭人性的弱點。它讓我深刻理解到,真正的曆史,是充滿復雜性和矛盾性的,並非非黑即白。

评分

《珍珠港1941:美國的恥辱日》這本書,我一直想找機會好好讀一讀。名字聽起來就很有衝擊力,"恥辱日"這幾個字,足以勾起人們對那段曆史的強烈好奇。我知道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摺點,它直接導緻瞭美國對日宣戰,並將整個世界捲入瞭更大的戰火之中。我總是在想,在那個看似平靜的早晨,是什麼樣的情報失誤、決策失策,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因素,最終釀成瞭如此災難性的後果?這本書的題目暗示瞭作者可能深入探討瞭美國在事件發生前的準備不足、反應遲鈍,以及事後可能存在的推諉責任等問題。我特彆希望能從書中讀到一些不為人知的細節,比如當時指揮官們的真實想法,普通士兵們在突襲中的掙紮與求生,以及事件對美國社會心理造成的巨大創傷。是不是會有當時鮮為人知的決策過程的披露?亦或是對一些曆史人物的全新解讀?我對那些在曆史的洪流中被忽視的個體命運也充滿興趣,他們如何在巨大的曆史事件中被裹挾,又如何書寫自己的篇章?這不僅僅是一場軍事上的失敗,更是一次深刻的國傢創傷,我想這本書會帶我走進那個充滿硝煙與悔恨的年代,去感受曆史的厚重與復雜。

评分

這本《珍珠港1941:美國的恥辱日》絕對是一部引人入勝的作品。我一直對二戰時期的太平洋戰場很感興趣,而珍珠港事件無疑是其中最令人難忘的一筆。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場軍事襲擊,它更多地是在剖析“恥辱”背後的深層原因。我喜歡作者那種深入挖掘細節的寫作方式,他沒有迴避那些令人尷尬的真相,反而更加深入地去解讀。書中所描繪的,不僅僅是日本海軍的精準打擊,更是美國在戰略、情報、指揮等方麵存在的嚴重問題。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一些關鍵人物的心理描寫,以及他們是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下做齣決策的。這讓我感受到,曆史人物並非是鐵石心腸的機器,他們也會犯錯,也會有情感波動。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場成功的軍事行動,其背後可能隱藏著無數次的失敗和失誤。它讓我明白,“恥辱”並非是單方麵的,而是多方麵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對曆史的敬畏和反思。

评分

讀完《珍珠港1941:美國的恥辱日》,我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帶來的,不僅僅是對曆史事件的認知,更是一種深刻的反思。作者似乎在挑戰一些既定的曆史觀點,他並沒有簡單地將責任歸咎於某一方,而是試圖展現一個更加立體、更加人性化的視角。我一直認為,對於重大曆史事件的評價,不應該停留在簡單的“英雄”或“罪人”的二元劃分上,而應該去理解事件發生時的具體環境、決策者的壓力以及時代背景。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讓我看到瞭,在那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即便是強大的美國,也會犯下緻命的錯誤。書中對美國國內政治鬥爭、軍方內部的隔閡以及民眾對戰爭的態度等方麵的描寫,都非常細緻入微。這讓我理解到,珍珠港事件的發生,是多種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而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軍事偷襲。作者的論述嚴謹而深刻,他通過大量的史料和研究,構建瞭一個令人信服的敘事框架。讀這本書,就像在進行一次深度的心靈對話,它迫使我去思考,在麵對危機時,我們應該如何吸取教訓,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评分

还行,小学生看

评分

翻译中规中矩,尚可接受。

评分

书的质量很不错,内容也好好哦。

评分

翻译中规中矩,尚可接受。

评分

好书好价,非常满意!!!

评分

不错,最后一本

评分

还行,小学生看

评分

内容不错,翻译也到位,非常值得购买。

评分

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