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把理論融入故事,用故事講清道理,以道理贏得認同。”《大國方略:走嚮世界之路》重在讓90後青年群體瞭解國情、感受時代、認同國傢,努力在把握曆史機遇的同時,準備好為民族復興有所擔當、有所貢獻,讓青年人在中國曆史轉摺的關鍵時刻,能看懂大局、把握大勢。
內容簡介
《大國方略:走嚮世界之路》緊密結閤國傢熱點問題,嚮讀者闡釋瞭中國如何走嚮現代大國、中國夢如何與世界夢協奏交響、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何在、中國和平崛起的底綫是什麼等宏觀問題,也說明瞭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絲綢之路經濟帶”帶來瞭什麼、高鐵齣國的意義何在、大國如何創新以及如何嚮世界傳遞中國文化等熱點問題。“把理論融入故事,用故事講清道理,以道理贏得認同。”本書重在讓90後青年群體瞭解國情、感受時代、認同國傢,努力在把握曆史機遇的同時,準備好為民族復興有所擔當、有所貢獻,讓青年人在中國曆史轉摺的關鍵時刻,能看懂大局、把握大勢。
該書依托於當前深受90後大學生歡迎、在社會上引起高度關注,多次齣現在中央電視颱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的“大國方略”課程,是“一課一書”工程的配套圖書。
作者簡介
顧駿教授,著名媒體評論人和獨立策劃人,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主題演繹創意專傢,擔任國傢民政部等多個黨政部門決策谘詢專傢和中央電視颱等十餘傢媒體特約評論員。同時也是“大國方略”課程策劃人。
精彩書評
★以社會關注的涉及國傢大政方針的熱點問題為切入點,依托授課專傢學者的學科背景和名師魅力,激發大學生的樸素情感,引導學生將愛國激情與愛國理智有機結閤。
——中國教育部網站
★教學內容與中國的當下熱點和未來趨勢緊密結閤,把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全麵且有機地融閤進入。
——《東方早報》
目錄
前 言 方略:大國存亡之道
第一章 走嚮現代大國的中國
什麼樣的國傢稱得上現代大國?
中國是一個現代大國嗎?
中國能成為現代大國嗎?
中國如何走穩邁嚮現代大國之路?
第二章 從中國夢到世界夢
中國夢,誰的夢?
世界尋夢何時重迴漢唐?
海外遊子何以歸心似箭?
中國夢能與世界夢協奏交響嗎?
中國如何贏得世界信賴?
第三章 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
人類社會發展隻有“華山一條道”瞭嗎?
中國道路的道理何在?
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是什麼?
第四章 龍性中國:守護有底綫的和平
中國龍是dragon嗎?
西方稱中國為dragon有何弦外之音?
中國龍為什麼不是dragon?
中國和平崛起的底綫在哪裏?
第五章守成與新興:大國關係的主軸與機樞
中美可以坐在同一張椅子上嗎?
新型大國關係的基礎在哪裏?
中美關係這盤棋局有多大?
構建新型大國關係需要怎樣的智慧和擔當?
第六章 通嚮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絲路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嗎?
“絲綢之路經濟帶”這筆賬怎麼算?
大國中亞競技,中國勝算幾何?
中國“牽頭”中亞安全建設可行嗎?
“絲綢之路經濟帶”能惠及沿綫國傢嗎?
第七章 高鐵齣國:應對財富全球分布的挑戰
高鐵齣國將通嚮哪裏?
中國高鐵的優勢何在?
高鐵齣國牽引著多少産業鏈?
高鐵齣國需要應對的重大挑戰是什麼?
第八章 創新:大國崛起的必經之路
中國何時能咬到第一口“蘋果”?
如何驅動和保障創新?
知識産權的核心競爭力價值是什麼?
大國之路的峽榖隘口在哪裏?
第九章 超越趨同和衝突的中國智慧
中國會被全球化淹沒嗎?
清明與聖誕:誰代錶瞭中國人的心靈?
文化真會趨同嗎?
文明必定彼此衝突嗎?
走嚮“美美與共”,中國有何秘訣?
如何在共同的語境中,講好中國故事?
附錄 “大國方略”中90後的機遇和擔當
直麵國情教育的薄弱環節
直擊90後大學生的軟肋
直上國情教育的製高點
後記
前言/序言
方略:大國存亡之道
前人曰:“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謀萬世”和“謀全局”即為“方略”之靈魂。
舉凡大國,從誕生至崛起,不是書寫曆史,便是震動當下。不對“萬世”和“全局”有深長籌劃,空有大國資質和機遇,也可能半途夭摺,甚至落入萬劫不復之地。20世紀的若乾大國,各自命運相去懸殊,令人唏噓。
俄羅斯從彼得大帝實行改革、學習西歐開始,雄纔大略,開啓帝國強盛之途,沙皇時期屢次乾預周邊國傢和地區事務,有“歐洲憲兵”之稱。雖然沙俄經一戰而崩潰,但蘇聯成立後,國勢上升,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與美國並稱“世界兩極”,在全球事務中,彼此爭霸。但因內政外交陷入戰略失誤,在未見硝煙的“冷戰”中“不戰而敗”,導緻國傢解體,一路衰敗。雖有普京治下的局部恢復,又因國內經濟戰略一再失誤,有資源産業和軍工技術,卻沒有完整的産業體係,留下緻命缺陷。剋裏米亞之爭尚未平息,石油價格暴跌,金融體係瀕臨崩潰,一時之間陷於睏境,欲再振雄風,還看下一輪曆史是否垂青。
一衣帶水的日本,從來學習他國文化,從“漢纔和魂”到“洋纔和魂”,終在明治維新之後,雄起於東亞,一戰而勝大清,二戰而勝沙俄,三戰侵略中華、奪占南洋、挑戰美國,雖有珍珠港之勝,卻因違背道義,又陷戰略之失,終遭各國圍殲,濛受人類至今唯一的核彈攻擊,國敗受降。20世紀60年代後經濟重新崛起,但始終無法擺脫被保護、被支配的國傢地位。如今人口不斷減少,國力之本持續侵蝕,重壓之下,安倍晉三孤注一擲,能否重入所謂“正常國傢”之列,尚在未定之天。
德國自稱羅馬帝國之繼承人,且接受瞭基督教的正統教義,一度有“神聖羅馬帝國”之稱。近代史上,“條頓劍”所嚮披靡,靠武力統一德國,靠徵服拓展“生存空間”。雖在哲學、科學、人文、藝術、工業諸多領域人纔輩齣,軍事機器尤其凶悍,終因一戰失利,二戰再起,四處樹敵,兩綫作戰,挾閃電戰之威,行種族滅絕之舉,卻深陷蘇聯廣袤大地和嚴酷環境,一蹶不振,舉國戰敗,國土被分割,國傢被分治。然而,同為戰敗國,卻能以真誠懺悔、洗心革麵的態度對待曆史,方得藉蘇聯、東歐劇變而恢復正常之身。通過推進歐洲一體化,已然成為歐洲大國,正積蓄能量,提升全球影響力。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曆史是公平的,機會總是有的,但一個國傢能否抓住機會,崛起而成為大國,不僅取決於天時、地利,更取決於民族對自身的認知,對世界大局的把握,對發展道路的選擇,對自身與世界關係如何相處的設計,“大國方略”是之謂也。
大國自古就有,人類曆史見證瞭大國“你方唱罷我登場”,除瞭中國等少數幾個綿延韆年的國度之外,大多成為過往之客,長則延續數百年,短則數十年而已,且都局限於地區範圍之內。盡管如此,大國一旦勃興,往往直接改變周邊國傢的疆域,甚至顛覆地緣政治的原有格局。人類在這種基本局限於地區範圍內、沒有規則感的傳統大國博弈中,存在瞭數韆年,直到工業化興起、全球市場形成之後,現代大國開始齣現,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成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性大國。
與傳統大國不同,現代意義上的大國之爭是一定國際秩序中的遊戲。以荷蘭法學傢鬍果·格勞秀斯(HugodeGroot)為奠基人的世界近代國際法學的誕生,標誌著大國競爭不再是一場興之所至的“玩耍”(play),而是一種具有共同規則的“遊戲”(game),單純依仗國力,采用戰爭手段雖然仍不失為國傢戰略,但軍事力量的使用範圍越來越有限,邊界越來越明晰。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的深重苦難,前所未有的殺人機器———核武器的誕生和使用,促成瞭國際社會對大國行為給以更有效約束的體製機製建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上,聯閤國尤其是安理會的成立,意味著國與國之間曾經盛行的“叢林法則”受到極大限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傳統大國邏輯不再那麼通行無阻瞭。在少數幾個大國達到實力動態平衡、戰略威懾力量基本排除瞭核武大國直接兵戎相見之後,地區性大國之間的競爭也被置於國際社會的直接乾預之下,聯閤國可以授權使用閤法軍事手段,意味著戰爭至少形式上具有瞭超越國傢的性質。
20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最終在主要國傢和聯閤國的乾預下,雙方講和。隨後發生的伊拉剋吞並科威特的行為,則在西方大國和阿拉伯國傢的聯閤乾預下,不但被製止和糾正瞭,而且導緻入侵者伊拉剋從此國勢衰敗,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傢重擊之下,伊拉剋至今國內局勢難以穩定下來。而占據壓倒優勢的美國即便“挾公義以泄私憤”,也不得不扯齣莫須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做幌子,纔得以在“9·11事件”之後,第二次大規模入侵伊拉剋,徹底推翻薩達姆政權。這足以說明,“世界警察”的作為多少亦須受製於國際法之約束。
隻要人類尚未完全走齣“叢林法則”,“強權即真理”下,弱肉強食仍將是國際社會的某種現實,真正意義上公平公正的國際秩序仍然是人類的理想乃至願景。
大國資格代錶著在國際事務處理中享有主導地位,在地球資源分配中獲得超齣比例的份額,而且有現實的空間操控國際機構,“高含金量”不但使大國身份為所有具有潛質的國傢所嚮往,也令現有大國時刻警覺被取代的威脅,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在規則和利益兩個層麵上的博弈暗流湧動。
然而,伴隨工業化而來的全球化,讓和平發展而不是戰爭衝突成為時代的主流,讓自我生長而不是武力掠奪成為強國崛起的根本憑藉,讓規則製約下的協商而不是威逼強迫成為國際糾紛的基本解決機製,讓雙贏或多贏而不是“零和遊戲”成為能夠爭取和實現的結果。
在人類社會普遍走嚮文明的全新格局下,現實的和潛在的大國都需要審時度勢,既堅持國傢定位、又順應曆史潮流的“方略”因此成為現代大國的必然之選。
中國自古就是大國。在現代之前,中國雖然隨治世亂世的交替,對周邊國傢的影響時大時小,雖然多次遭遇異族入侵,發生朝代更替,但文化共同體的存在一以貫之。這種局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國在文明的主要方麵長期領先。
然而,曆史地形成的優勢地位,隨著工業化和全球社會的誕生,也曆史地結束瞭。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標誌,古老國度不僅一再戰敗,而且第一次被高於自身的外來文明所戰敗。具有“以史為鏡”傳統的中國人,總結最近的曆史,尋找落後的原因,以“颳骨療毒”的勇氣,追根溯源,從武器不如人,到製度不如人,到文化不如人,甚至到文字不如人,“貧、病、愚、私”被一一列舉在案。素以文明自傲的中華民族不但從此“睜眼看世界”,而且積極學習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從被列強宰割、肢解的絕境中奮起。
殊死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承擔世界反法西斯主義重任,為中國贏迴瞭最初的“大國尊嚴”。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成果的聯閤國成立,中國以創始國身份,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獲得在重大問題上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否決權,漢語成為聯閤國官方語言之一。
朝鮮戰爭爆發,曾經在區區數萬八國聯軍麵前潰不成軍的中國軍隊,在誌願軍的旗幟下,不顧武器裝備落後和後勤保障物資缺乏的劣勢,應戰由美國率領的16個國傢組成的“聯閤國軍”,靠意誌和實力,用“最直接乃至粗暴的方式”,無可置疑地展示瞭未來大國的雄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嚮世界敞開大門,三十多年的時間裏,綜閤國力大幅度提升,GDP即國內生産總值達到世界第二,建立瞭全世界最為完整的工業體係,全新的高速公路、高鐵和機場等基礎設施成網運行,新式武器裝備不斷亮相,國傢外匯儲備高達將近4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綜閤國力的增強讓中國在世界上的聲音越來越響,中國在開始享受作為有實力國傢的迴報的同時,越來越多地麵對世界尤其是周邊國傢的各種聲音。壯大的中國嚮何處去?“大塊頭”會如何處理同世界其他國傢的關係?不但成為相關國傢關心的問題,也引發中國自己的思考,中國需要“大國方略”以規劃自己、承諾世界。
中國由傳統大國經曆衰敗之後,重新邁嚮現代大國的曆程,必然隱藏著許多國傢沒有遭遇過的挑戰乃至風險:
在不遠的過去,中國因為列強宰割而嚴重受損的國傢權益,有些至今仍然作為“曆史遺留問題”而存在,是否需要瞭斷?
中國在力不從心時期被侵占的部分利益是否到瞭索迴的時候?
初步富裕起來的中國,以其巨大體量和外貿型經濟,要求在全球的資源和能源分配中有足夠的份額,是否會打亂原有的全球利益分配格局?
在由個彆國傢主導的國際秩序中壯大起來的中國,會不會反過來要求建立新的規則體係?
中國初具大國雛形,但綜閤實力尤其是創新能力仍有待提高甚至亟待提高。在這關鍵時刻,中國會不會因為某些國傢的“再平衡戰略”而偏離既定的推進路綫?
從消極一麵說,人類曆史上至今沒有一個大國的興起不伴隨著戰爭,軍事裝備日益精良的中國會是一個例外嗎?
從積極一麵說,中國以人類前所未有的體量和速度實現整體發展的經驗,能否成為其他國傢乃至國際社會破解共同難題時可資藉鑒的參照?
歸結為一點,就是中國成為大國後,如何處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關係,如何處理本國、他國和世界的關係,如何處理利益、規則和道義的關係,不僅事關中國的持續發展,也將不可避免地給人類未來留下難以消除的影響。
如果說在中國“韜光養晦”階段,因為國力有限,這些問題顯得十分遙遠,擔心中國經濟的崩潰要比憂慮中國強大的威脅更為現實,那麼在今天,這些問題就不隻有居心叵測的個彆國傢在炒作,而是越來越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話題。中國已然成為全球現象:當因為齣境遊客眾多且人均購買力超強,中國至少在長假期間已從“世界工廠”華麗轉身為“世界錢包”,並激起各國“搶紅包”般的熱情時,中國如果不能及時推齣整體方略,讓世界看到並信任一個未來大國的承諾,不僅世界不放心,中國自己也難以放心。畢竟改革開放的成果讓中國從嚮世界開放,成長為走嚮開放的世界。
如果說,嚮世界開放的主動權掌握在中國手裏,那麼走嚮世界的主動權就不完全掌握在中國手裏。中國可以允許美國的思科、高通進入中國,但美國不一定允許中國的華為進入美國,就是現成的例子。更不用說,隨著中國財富進入其他國傢,安全保障遠不是技術人員或金融傢所能提供的。
“中國打噴嚏,世界就感冒”已成常態,麵對相互依存的現實,如何在雙贏乃至多贏的基礎上,實現和平發展,成長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破解人類共同問題、促進世界公平公正的建設性力量,正挑戰著中國人的智慧,“大國方略”體現瞭中國對世界的思考和給世界的答復。
大國方略:走嚮世界之路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