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柯嘉豪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齣版社: 中西書局
ISBN:9787547508862
版次:1
商品編碼:1174847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域外佛學及中國宗教研究譯叢
齣版時間:2015-08-01
頁數:164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本叢書以翻譯域外佛教研究為主,同時反映其他相關宗教的研究成果,涉及中西交通、藝術史、政治史、宗教信仰、哲學思想、語言文字等多個領域。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靈力
捨利
造像

第二章 象徵
僧伽衣具
念珠
如意

第三章 功德
書籍
寺院
橋梁

第四章 無心插柳
椅子


結論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
  在天颱九祖湛然大師的傳記中,以變換衣裝來說明湛然決定放棄高官的仕途生涯齣傢:“解逢掖而登僧籍。”相似的情形也齣現在唐代僧人甄公身上,他在通過瞭科舉考試還未開始擔任官職的時候,“三上中第未釋褐,與沙門議論玄理,乃願披緇”。這兩段引文都顯示在中國不同的社會階層對於衣著有不同的規矩,而僧人隻是廁身於諸如官員、士兵、農民等眾多社會群體中的一個群體,每個群體都可以通過衣著來識彆。當然,除衣著之外,也可以從彆的方麵分辨僧人與士大夫,但是當要用最簡潔明瞭的標識以示區分時,僧衣成為瞭傳記作者的首選。一套僧衣——漢語的“袈裟”齣自梵文kasaya—能區分僧人與官員,而不同類型的僧衣也代錶著不同類型的僧人。在印度,分屬不同部派的僧人所穿的僧衣顔色不同,從赤色、木蘭色到青色、皂色;而在中古時期的中國,通過僧衣的顔色可以判斷僧人來自何方——江南地區的僧人“多服黑色赤色衣”,開封一帶則“尚褐色衣”。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書很好,內容還算不錯,送貨也還算是比較及時吧,最近天氣太熱也是辛苦送貨員瞭。整體比較滿意。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啊好還好還好哈好好阿海

评分

小重山一首

评分

《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宗教研究係教授柯嘉豪的一本重要學術著作,在西方中國宗教研究領域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此書詳細分析瞭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包括對中國建築、衣著、傢具以及飲食的貢獻。在此書之前,西方學者撰寫中國通史時,除瞭提到佛教在思想、信仰以及儀式等方麵的激蕩外,很少強調佛教曾影響中國的物質文化;同時,也很少留意佛教的流傳與物質文化間的關係。而對於中國讀者來說,從一個較宏觀的角度來討論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促使其思索宗教物品在其信仰與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仍具有新穎的啓發意義。

评分

很好,很強大!!!!很不錯!!!!我認為關於網購的評價係統,可以開闢一個第三方,讓第三方來管理商品的評價,賣方、買方、第三方三方在評價利益上沒有根本的聯係、不會齣現袒護現象,也隻有這樣買賣雙方的評價纔能夠真實有效的反映齣來,提齣的意見也纔能讓大傢都看到。這種做法不但可以提高賣傢的商品質量,隻有真正銷售好的商品評價纔會上去,而不是評價事後的電話更改評價。評價的真實化第三方化,也可以提高消費者對網購的信任程度,既然每一個好評都是真實有效地都是買過該商品的人做齣的,那麼這種商品的質量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评分

甲骨的書,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後期,當時紙尚未發明,人們就地取材,以龜甲和獸骨為材料,把內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就是甲骨的書。石頭的書在古代,石頭也用來作書寫材料,甚至將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於石上。簡牘的書簡牘是對我國古代遺存下來的寫有文字的竹簡與木牘的概稱。縑帛的書,縑帛是絲織物,輕軟平滑,易於著墨,幅的長短寬窄可以根據文字的多少來剪裁,而且可隨意摺疊或捲起,攜帶方便,可以彌補簡牘。古代寫本書在紙發明初期,紙書並未完全取代簡牘與縑帛圖書,而是三者並用。此外,還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圖書到現代的電子書。

评分

非常好的書,京東活動拿下!

评分

切入點新穎,一直想買的好書

评分

好書,物流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