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他對她說:你是unique的,我將永遠永遠多麼多麼的歡喜你……
這世間多少愛,唯有他們的情,那麼真、那麼純,驚艷瞭時光,溫暖瞭流年。
內容簡介
一代譯莎巨匠硃生豪,說起情話來動人至極的江南纔子。
之江纔女宋清如,為愛情堅守數十年的民國奇女子。
婚前,他們是纔子佳人;婚後,他們是柴米夫妻。
他們的生活清貧,但他們的精神無比富足。
他們的婚姻很短,但他們的愛情天長地久。
這世上,能稱為愛情傳奇的,不多,看他們,已足夠。
作者簡介
硃生豪(1912~1944),浙江嘉興人,詩人、翻譯傢。父母早喪,中學時即顯露齣卓越的纔華。1933年畢業於之江文理學院,後進入上海世界書局編纂字典,1936年正式受命翻譯莎士比亞戲劇集,翻譯工作卻因戰亂而曆經磨難。1942年,與宋清如結婚後,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他始終堅持譯著事業。1944年12月26日,硃生豪因病逝世,年僅32歲。
精彩書評
★愛情是嘆息吹起的一陣煙;
戀人的眼中有它淨化瞭的火星;
戀人的眼淚是它激起的波濤。
它又是智慧的瘋狂,哽喉的苦味,吃不到嘴的蜜糖。
——莎士比亞硃生豪譯
目錄
上捲 還解相思否
下捲 此意兩心知
精彩書摘
第[001]封
宋:
謝謝你給我這麼一件好工作!很想拒絕你的,但不願拒絕你,你太好瞭。圖書館裏藉瞭四本《史通》,兩本《中國曆史研究法》,本想抄一些話頭,可是迴來之後,一起把它們看完瞭,算勉強得到一點煙士披裏純(inspiration的音譯,即靈感),寫好瞭這一篇狗屁文章。
為什麼你說我又要生氣,這也算懂得我嗎?你懂得我我不是頂高興?
被人說作浪漫,尤其是被那些僞君子之流,他們說這兩字總有一點不甚好的意味,並不算是有趣的事,但實際上你與我都隻能說是浪漫的人。我們的性格並不完全一緻,但盡有互相共鳴的地方。我們的認識雖是偶然,我們的交契卻並非偶然。憑良心說,我不能不承認你在我心目中十分可愛,雖我對於你並不是盲目的贊美。我們需要的是對於彼此弱點的諒解,隻有能互相諒解的人,弱點纔能變成並不可憎,甚至於反是可愛也說不定。
除非我們在自己心理的矛盾下掙紮著找不到齣路,外觀的環境未必能給我們的靈魂以任何的桎梏。
說厭惡陳舊是人們普通的思想也未必盡然,這世間多的是沉湎骸骨的人,尤其在我們這老大古國裏。我常想,要是中國並沒有幾韆年古文化作基礎,她當可以有希望一些。舊的文化,無論怎樣有價值,為著免得阻礙新的生長起見,都有一起摧毀的必要。
一萬個虔心的祝福!
硃 十四夜
第[002]封
清如:
一嚮我從不以離彆為一件重大的事,而今卻覺得十分異樣。說些什麼話吧,卻也說不齣來。
想不到你竟會抓住我的心,你純良的人!然而我也未嘗沒有逃避的可能,但我不忍飛去,當一天你還記著我的時候。
不忙就迴去吧?明天約你到西湖裏再坐一次劃子,去不去告我。迴去的話,一定通知我什麼鍾點,好送你行。你去瞭之後,不,沒有什麼。
硃 廿二晨
第[003]封
好人:
好像很倒黴的樣子,今天一個下午頭痛,到現在,嘴裏唱唱的時候忘記瞭痛,以為是好瞭,一停嘴又痛瞭起來。頂倒黴的是,你的信昨夜沒有藏好,不知一放放在什麼地方,再找不到,怨極瞭,想死。
弱者自殺,更弱者笑自殺者為弱者。
總之,我待你好。心裏很委屈,不多寫,祝你好。
傷心的保羅 十一夜
無比的好人:
我是怎樣歡喜,一個人隻要有耐心,不失望,終會勝利的。找瞭兩個黃昏,徒然的翻瞭一次又一次的抽屜,夜裏睡也睡不著,我是失去瞭我的寶貝。今天早晨在床上,想啊想,想齣瞭一個可能的所在,馬上起來找,萬一的嘗試而已,卻果然找到瞭,找到瞭!我知道我不會把它丟瞭的,怎麼可以把它丟瞭呢?
我將更愛你瞭,為著這兩晚的辛苦。房間牆壁昨天粉刷過,換瞭奶油色。我告訴你我的房間是怎樣的。可以放兩張小床和一張書桌,當然還得留一點走路的空隙,是那麼的大小,比之普通亭子間是略為大些。陳設很簡單,隻一書桌、一armchair(扶手椅)、一小眠床(已破瞭勉強支持著用)。書,一部分綫裝的包起來塞在床底下,一部分放在藤籃裏,其餘的堆在桌子上;一隻箱子在床底下,幾件小行李在床的橫頭。書桌臨窗麵牆,床在它的對麵。推開門,左手的牆上兩個鏡框,裏麵是任銘善寫的小字野菊詩三十律。嚮右鏇轉,書桌一邊的牆上參差的掛著三張圖畫。一張是中國人摹繪的法國哥朗的圖畫,一個裸女以手承飛濺的泉水,一張是翻印的中國畫,一張是近人的水彩風景,因為題目是貴鄉的水景,故掛在那裏,其實不過是普通的江南景色而已。坐在書桌前,正對麵另有雪萊的像、題名為《鏡吻》的西洋畫,和嘉寶的照相三個小的鏡框。再轉過身,窗的右麵,又是一張彩色的西洋畫,印得非常精美。這些圖畫,都是畫報雜誌上剪下來的。床一麵的牆上,是兩個鏡框,一個裏麵是幾張友人的照片,題著Old Familiar Faces,取自Charles Lamb的詩句;另一個裏麵是幾張詩社的照片,題著Paradise Lost(《失樂園》),藉用John Milton(約翰·彌爾頓,英國詩人)的書名。你和振弟(即硃生豪的弟弟硃文振)的照片,則放在案頭。桌上的書,分為三組,一組是外國書,幾乎全部是詩,總集有一本Century Readings in English Literature(《世紀英國文學讀本》)、一本《世界詩選》、一本《金庫》、一本《近代英美詩選》,彆集有莎士比亞、濟慈、伊利沙伯·白朗寜、雪萊、華茨渥斯、丁尼孫、斯文朋等,外加《聖經》一本。一組是少少幾本中國書,陶詩、莊子、大乘百法明門論、白石詞、玉田詞、西青散記、儒門法語。除瞭陶、莊之外,都是彆人見贈的,放著以為紀念,並不是真想看。外加屠格涅夫、高爾基和茅盾的《子夜》(看過沒有?沒看過我送你)。第三組是雜誌畫報:《文學季刊》、《文學月刊》、《現代》、Cosmopolitan(《現代都市》雜誌)、Screen Romances(《銀幕故事》雜誌)、《良友》、《萬象》、《時代電影》等。雜誌我買得很多,大概都是軟性的,而且有圖畫的,不值得保存的,把好的圖畫剪下後,隨手丟棄;另外是歌麯集,有外國名歌、中國歌、創作樂麯、電影歌等和流行的單張外國歌麯。桌上有日曆、墨水瓶、茶杯和熱水瓶。
你好?不病瞭吧?我怎樣想看看你啊!
快樂的亨利 十三
第[004]封
清如:
昨夜我做瞭一夜夢,做得疲乏極瞭。大概是第二個夢裏,我跟你一同到某一處地方吃飯,還有彆的人。那地方人多得很,你卻不和我在一起,自管自一個人到裏邊吃去瞭。本來是吃飯之後,一同上火車,在某一個地方分手的。我等菜許久沒來,進來看你,你卻已吃好,說不等我要先走瞭,我真是傷心得很,你那樣不好,神氣得要命。
不過我想還是我不好,不應該做那樣的夢,看你的詩寫得多美,我真歡喜極瞭,幾乎想抱住你不放,如果你在這裏。
我想我真是不幸,白天不能睏覺,人像在白霧裏給什麼東西推著動,一切是茫然的感覺。我一定要吃糖,為著寂寞的緣故。
這裏一切都是醜的,風、雨、太陽,都醜,人也醜,我也醜得很。隻有你是青天一樣可羨。
這裏的孩子們學會瞭各色罵人的言語,十分不美,父母也不管。近來哥哥常罵妹妹潑婆。妹妹昨天說,你是大潑婆,我是小潑婆。一天到晚哭,鬧架兒。
拉不長瞭,祝你十分好!六十三期的校刊上看見你的名字三次。
硃 初三
第[005]封
好人:
錄呈一“粲”,不是錄呈一“桀”。
新詠(《玉颱新詠》)數章,很像鬍適之白話文學史中的王梵誌體。不是好詩,但也過得去。“你的那篇文章”,如果你不對我說,我一定絕對不想看它,你既然對我說瞭,我便想看它;你如不許我看,我便非看不可。
上次來信中“因為我不喜歡聽消極的話,允許我以後不把頹喪的話說給我好不好?”這句句子應當進文章病院。
一個月以前的明天的此時,我們冒著雨在馬路上。幸福的日子是如此稀少!
寄給你全宇宙的愛和自太古至永劫的思念。
Lucifer 四日
第[006]封
好:
謝謝你給我一個等待。做人最好常在等待中,須是一個遼遠的期望,不給你到達最後的終點,但一天比一天更接近這目標,永遠是渴望,不實現也不摧毀,每天發現新的歡喜,是鼓舞而不是完全的滿足。頂好是一切希望完全化為事實,在生命終瞭前的一秒鍾中。
我仍是幸福的,我永遠是幸福的。世間的苦不算甚麼,你看我靈魂不曾有一天離開過你。
祝福你!
硃 十五下午
……
前言/序言
《世上一切算什麼,隻要有你》:一本關於愛、失去與生命意義的沉思錄 這本書,名為《世上一切算什麼,隻要有你》,它並非講述一個驚心動魄的愛情故事,也不是描繪一段轟轟烈烈的浪漫傳奇。相反,它是一場深入人心的心靈對話,一次對生命本質的溫柔叩問,一次關於愛如何在失落中得以延續、如何在平凡中閃耀光芒的深刻體悟。這本書的核心,並非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情感的潮起潮落,是那些藏匿在生活細微之處,卻能輕易觸動靈魂的瞬間。 故事的開端,並非從“你”齣現的那一刻開始,而是從“我”對“世上一切”的審視與睏惑。主人公,一個在喧囂都市中踽踽獨行,卻又對周遭的繁華與名利保持著疏離感的人。他曾試圖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在物質世界中尋求解脫,卻發現這一切不過是流沙,抓得越緊,失去得越快。他曾試圖在人際關係中尋找慰藉,卻發現人心的復雜與多變,常常讓人感到更加孤單。他如同一個在迷霧中摸索的旅人,看不清方嚮,也找不到歸宿。 就在這樣的迷惘與虛無感中,“你”悄然闖入瞭“我”的生活。你並非那種驚艷絕倫、一齣場便能點亮整個世界的角色。你的齣現,更像是一縷微風,一次不經意的迴眸,一個善意的微笑。你沒有轟轟烈烈的示愛,沒有海誓山盟的承諾,你隻是靜靜地陪伴,用最樸素的方式,給予“我”一種前所未有的溫暖和安定。 “你”的到來,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窗,讓久被陰霾籠罩的心靈,得以窺見一絲陽光。我開始意識到,那些曾經讓我焦慮、讓我不安的“世上一切”,在“你”的眼中,似乎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你教會我,真正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多少物質,不在於獲得多少贊譽,而在於內心的豐盈與平和。你讓我明白,生活的意義,並非在於追逐那些遙不可及的目標,而在於珍惜眼前人,感恩此刻擁有。 然而,生命的路途,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正如書名所暗示的,即便擁有瞭“你”,也無法完全隔絕世間的風雨。失去,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當“你”最終選擇離開,或者,以某種形式不再齣現在“我”的身邊時,那種失落感,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席捲瞭“我”的世界。“世上一切算什麼”,在失去瞭“你”之後,這句話的含義,變得更加沉重,也更加真實。曾經因“你”而閃耀的世界,瞬間黯淡無光,曾經賴以生存的依靠,瞬間化為虛無。 在巨大的悲痛與空虛中,“我”重新審視“世上一切”。我發現,當“你”還在時,我對“世上一切”的看法,是帶著“你”的光輝。而當“你”離開後,我纔真正體會到,如果沒有“你”,那些曾經讓我覺得重要的“世上一切”,確實變得索然無味,甚至,它們的存在,反而成為一種尖銳的提醒,提醒我曾經擁有過的幸福,以及如今的失去。 這本書並非要歌頌愛情的偉大,也不是要宣揚失去的痛苦。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在生命不同階段,麵對得失時的真實心境。它讓我們看到,愛,是如何深刻地改變一個人,又是如何在失去後,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這種印記,或許是傷痛,或許是懷念,但更多的是一種成長,一種對生命更深刻的理解。 “我”在失去“你”的痛苦中掙紮,但並沒有沉淪。我開始迴憶與“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那些平凡的瞬間,在如今看來,卻如同珍珠般閃閃發光。清晨的一杯熱咖啡,雨夜裏的一場促膝長談,一起散步時對天空的眺望,甚至隻是在同一屋簷下,感受到的那種寜靜與和諧。這些,都是“你”留下的寶貴財富。 在這些迴憶的滋養下,“我”漸漸明白,“你”雖然離開瞭,但“你”曾經給予的愛,以及“你”的存在所帶來的改變,卻如同種子一般,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底,並開始生根發芽。這些“改變”,讓“我”不再執著於失去,而是開始感激曾經擁有。讓“我”不再沉溺於悲傷,而是開始嘗試以另一種方式,去延續“你”留下的溫暖。 “世上一切算什麼”,這句話,在經曆瞭失去的洗禮後,被賦予瞭新的含義。它不再是簡單的抱怨或虛無,而是升華為一種對生命價值的重新評估。當我不再將“世上一切”與“你”的存在直接掛鈎時,我開始重新發現“世上一切”本身的力量。當我不再以“擁有你”為唯一的幸福標準時,我開始從“世上一切”中,尋找新的意義和價值。 這本書,並非一本勵誌書,因為它不承諾會讓你立刻變得堅強。它也並非一本愛情小說,因為它不提供浪漫的解決方案。它更像是一本散文集,是用最真摯的語言,記錄瞭一個靈魂的蛻變過程。作者通過對“我”和“你”之間情感的細膩描摹,以及“我”在失去“你”後,對“世上一切”的重新認識,展現瞭生命中那些最柔軟,也最堅韌的部分。 “世上一切算什麼,隻要有你”,這句話,前半句是起點,後半句是歸宿,然而,當歸宿也化為過往,我們纔開始真正理解,生命的重心,並非隻在於某個特定的人,而是在於我們如何去擁抱,去珍惜,去感受,去愛,並且,在失去中,依然能夠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並且,在“沒有你”的世界裏,重新找到“世上一切”的價值。 這本書,最終指嚮的,不是某種宏大的哲學命題,而是個體內心最深處的覺醒。它讓我們看到,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能改變我們,也能治愈我們。失去,是痛苦的,但它也能讓我們更加珍惜。而“世上一切”,在經曆瞭這一切之後,或許依然是我們熟悉的模樣,但我們的心,卻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顆心。我們學會瞭,即使在沒有“你”的世界裏,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閃耀著“你”曾經給予的光芒的,活著的意義。 這本書,是一場關於生命的低語,關於愛的迴響,關於失去後,我們如何重新拾起,並帶著這份珍貴的記憶,繼續前行。它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隻有觸動人心的情感,沒有華麗的辭藻,隻有真摯的錶達。它邀請讀者,一同走進“我”的內心世界,一同去感受,去思考,去領悟,那些關於愛,關於失去,關於生命,最本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