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嚮繁榮的戰略選擇》第1版齣版於1991年,其時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在這個大背景下,本書作者就如何進一步加快經濟改革,使中國經濟進入良性發展的渠道等問題,進行瞭全麵、係統和精闢的理論闡述,並就實踐的路徑進行瞭深如探討。盡管20多年過去瞭,重讀本書對於迴顧中國經濟改革以來的理論與實踐曆程,有不可多得的曆史意義。更為重要的是,本書內容對於解決當前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所麵臨的一係列問題,毫無過時之感,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作用。並且在公有製基礎上實現股份製的途徑、國有資産管理體製的改革、企業集團的組建、鄉鎮企業的發展、計劃與市場的結閤方式等問題上,要比作者之前齣版的各個著作中所闡述的具體的多,詳細的多。
厲以寜教授,1930年11月22日齣生於中國江蘇省。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係,後留校任教。1985-1992年任北京大學經濟管理係係主任,1993-1994年任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1994年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厲以寜教授現任九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民主同盟副主席,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閤作委員會中方委員、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中方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經濟學評議組成員、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等職。
厲以寜因為在經濟學以及其他學術領域中的傑齣貢獻而多次獲奬。其中包括中國經濟學界的高奬“孫冶方經濟學奬”、“國傢中青年突齣貢獻專傢證書”、“金三角”奬,國傢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奬,環境與發展國際閤作奬等。他曾多次被邀請到國內外多所大學與科研機構演講。
厲以寜已齣版著作50餘部,發錶論文100餘篇。1990年後主要著作有:《非均衡的中國經濟》《走嚮繁榮的戰略選擇》、《中國經濟改革與股份製》、《股份製與現代市場經濟》、《經濟學的倫理問題》、《環境經濟學》等。
前 言
第一章 經濟改革戰略的探討1
第一節 經濟改革戰略問題的提齣1
一、經濟改革戰略研究的必要性:改革實踐提齣的課題1
二、經濟改革戰略研究的現實性:對經濟改革周期性變動的思考5
三、經濟改革戰略的含義7
第二節 經濟改革的起點模式與目標模式8
一、起點模式的研究9
二、目標模式的研究10
第三節 經濟改革的過渡模式11
一、過渡模式的含義11
二、經濟運行機製改革的過渡模式12
三、企業改革的過渡模式13
四、對過渡模式的理論概括14
第四節 經濟改革的利益機製16
一、經濟利益機製:改革的動力與阻力16
二、運用利益機製的主要原則19
第五節 經濟改革的實施問題 21
一、經濟改革的徹底性與漸進性的統一21
二、總體目標的確定與階段目標的分解22
第二章 企業改革——經濟改革的主綫 25
第一節 企業改革與治理通貨膨脹的關係25
一、對近年來物價上漲問題的認識25
二、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麵來治理通貨膨脹28
第二節 企業具有充分活力是價格放開的前提33
一、正確對待戰後初期日本價格改革的經驗34
二、企業傢素質與價格改革39
三、價格放開的環境及其與企業改革的關係41
第三節 企業改革與宏觀經濟調節的關係44
一、宏觀經濟調節的基本方式44
二、宏觀經濟調節手段發揮作用的條件47
第三章 從企業承包製嚮股份製的轉變51
第一節 企業承包製的過渡性質51
一、企業改革的基本任務51
二、承包製隻是傳統企業體製的一種改良52
第二節 國營企業在公有製基礎上實現股份製的途徑56
一、公有製的界定56
二、國營企業在公有製基礎上實現股份製的六個途徑58
三、多種類型的股票交易和股票市場64
第三節 本企業職工入股與股份閤作製企業65
一、關於本企業職工入股的閤作經濟性質65
二、資産存量債權化或資産存量租賃製與股份閤作經濟67
第四節 企業基金會與企業基金股68
一、企業股——一個有爭議的問題68
二、企業基金會持股的可行性69
第四章 國有資産的管理71
第一節 國有資産管理體製的改革71
一、研究國有資産管理的意義71
二、近期的國有資産管理體製73
三、中期的國有資産管理體製76
四、長期的國有資産管理體製82
第二節 國有資産管理與資源配置85
一、資源配置的中心問題——效率與公平85
二、國有資産管理體製同效率與公平的關係86
第五章 企業集團的發展途徑90
第一節 關於企業集團的一般分析90
一、我國經濟改革中的企業結構重組90
二、資本主義經濟史上的企業重組91
三、企業集團是較高層次企業聯閤體的特稱93
第二節 我國企業集團的現狀分析95
一、企業集團的概念、特徵與內部結構95
二、企業集團的分類98
三、企業集團的産生途徑100
四、企業集團的經濟功能101
五、企業集團發展過程中的矛盾106
第三節 國傢對企業集團的導嚮與政策109
一、對企業集團的發展導嚮109
二、關於扶持企業集團的政策建議115
第六章 以增加科技投入的方式促進市場繁榮119
第一節 解決市場疲軟問題的對策選擇119
一、市場疲軟的結構性119
二、若乾治理市場疲軟的對策的分析121
三、啓動資金投入科技開發領域的作用123
第二節 把科技開發與解決市場疲軟問題結閤起來126
一、重視投入科技的資金的使用126
二、持續的市場繁榮有賴於科技開發投資的不斷增加130
三、增加科技投資,建立適閤我國國情的技術結構134
第七章 農村工業化:結構轉換中的選擇137
第一節 工業化進程的新變化137
一、與農村分離的工業化進程137
二、農村工業化目標的確定140
第二節 三元經濟結構的形成142
一、我國二元經濟結構的特殊性142
二、結構轉換的選擇144
三、農村工業部門的成長146
第三節 三元經濟結構的相互關係151
一、農村工業部門與農業部門的關係151
二、農村工業部門與城市工業部門的關係156
三、對三元經濟結構的總體性考察159
第四節 協調三元經濟結構之間關係的對策選擇161
一、推進三元經濟結構的發展161
二、促進三元經濟結構的協調162
三、協調農村工業與農業之間關係的對策165
四、協調農村工業與城市工業之間關係的對策166
第八章 計劃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結閤173
第一節 我國經濟的非均衡性質173
一、兩類經濟非均衡173
二、資源配置的市場方式的局限性174
三、資源配置的計劃方式的局限性175
第二節 計劃工作的內容以及計劃與市場之間的關係176
一、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的結閤176
二、計劃工作的三項主要內容177
三、提高計劃配額水平的必要性180
四、市場疲軟條件下的計劃配額183
五、計劃與市場之間關係的動態考察187
六、間接的計劃調節與直接的計劃調節190
七、兩條警戒綫與間接調節、直接調節的關係192
結束語:改革是不可阻擋的趨勢195
這本書的書名《走嚮繁榮的戰略選擇》無疑觸及瞭經濟學和戰略管理領域的核心議題。我設想,這本書會像一本詳盡的地圖冊,為讀者描繪齣一條條通往經濟復蘇和持續增長的可能路徑,並深入剖析每條路徑上的機遇與挑戰。我期待它能對“繁榮”的內涵進行多角度的解讀,不僅僅局限於GDP的增長,更可能包含對社會福利、環境可持續性、以及文化多樣性的考量。 在戰略層麵,我推測書中會詳細闡述國傢和企業如何應對不確定性。這可能涉及到如何構建更具韌性的供應鏈,如何進行有效的風險評估和對衝,以及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敏銳的洞察力。作者或許會藉鑒博弈論等理論,分析在復雜的競爭環境中,各方主體如何做齣最優的決策。例如,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國傢應該采取何種策略來最大化自身利益,又如何在維護全球貿易體係的穩定方麵發揮作用。 我對書中關於創新驅動的論述尤其感興趣。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創新無疑是引領繁榮的關鍵。我希望作者能深入探討,國傢和企業應該如何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如何進行有效的研發投入,以及如何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這其中可能涉及到知識産權保護、人纔培養體係的改革、以及産學研閤作模式的優化等諸多方麵。 另外,我認為“戰略選擇”必然伴隨著資源的有效配置。這本書很可能會探討,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國傢和企業應該如何做齣優先級排序。例如,在發展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方麵,應該如何平衡投入?在吸引外資和鼓勵本土企業發展之間,又該如何找到恰當的平衡點?作者或許會通過量化分析和模型推演,來揭示這些戰略選擇背後的邏輯。 總的來說,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幫助讀者理解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環境中,做齣最有利於實現可持續繁榮的戰略決策。它不應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應是對現實世界中那些引領時代潮流的戰略選擇的深刻洞察,從而為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嚮。
评分《走嚮繁榮的戰略選擇》這個書名本身就極具吸引力,它預示著這本書將是一場關於如何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深度探索。我猜想,作者可能會從曆史的長河中選取一些關鍵的節點,例如工業革命、全球化進程、或是數字化轉型,來分析不同時期人類社會在追求繁榮過程中所做齣的重要戰略抉擇。這些抉擇,或是推動瞭文明的進步,或是導緻瞭發展停滯,都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我期待書中會深入探討,在信息爆炸和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國傢和企業如何纔能有效地識彆並抓住新的增長機遇。這或許涉及到對新興産業的判斷,對顛覆性技術的應用,以及對全球價值鏈的重塑。作者可能會分析,那些成功實現産業升級的國傢,是如何通過前瞻性的戰略規劃,在技術創新、人纔培養和政策引導等方麵進行積極布局的。 同時,我也關注書中對“繁榮”的定義。它是否超越瞭單純的經濟指標,而包含瞭社會公平、環境可持續性、以及文化繁榮等更廣泛的維度?在追求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一些國傢可能付齣瞭沉重的環境代價,或加劇瞭社會分化。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如何實現“包容性增長”和“綠色發展”,從而構建一個更加和諧和公平的社會? 在“戰略選擇”這個核心概念上,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剖析不同決策背後的邏輯和可能帶來的後果。例如,在開放程度和産業保護之間,國傢應該如何權衡?在短期利益和長期發展之間,企業又該如何抉擇?作者或許會引用大量的案例研究,來論證不同戰略選擇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命運。 總而言之,這本書無疑是對當前和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的一次深刻洞察。它有望為讀者提供一套關於如何製定並執行有效戰略的係統性框架,幫助我們理解在復雜多變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做齣最有利於實現可持續繁榮的關鍵選擇,從而為個人、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指明方嚮。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聯想到瞭一係列關於經濟發展、市場競爭和企業決策的經典著作,不禁讓我好奇作者將如何解讀“繁榮”這個宏大的概念。通常,這類書籍會深入剖析曆史上的成功案例,比如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的騰飛,或是二戰後日本、韓國的崛起,從中提煉齣可復製的增長模式。作者或許會藉鑒宏觀經濟學理論,如供需關係、産業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以及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對國傢經濟戰略的影響。 在微觀層麵,我期待書中會探討企業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例如通過差異化競爭、成本領先戰略、或是聚焦於細分市場來獲取競爭優勢。同時,人力資本的積纍和教育體係的改革,也是一個國傢實現長期繁榮不可或缺的因素,作者或許會強調人纔培養、技術研發和創新機製的重要性。另外,良好的營商環境,包括健全的法律法規、有效的産權保護和開放的市場準入,也是吸引投資、激發活力的關鍵,這些方麵的內容在討論國傢戰略選擇時也常常被提及。 更進一步,我設想這本書會引導讀者思考,在多元化的價值體係和不同的發展階段下,何為真正的“繁榮”?它是否僅僅是GDP的增長,還是包括瞭社會公平、環境保護、文化繁榮和人民福祉的全麵提升?作者可能會挑戰一些傳統的、過於單一的經濟增長指標,提齣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發展理念。例如,一些發達國傢在經曆經濟高速增長後,也麵臨著貧富差距擴大、環境汙染等挑戰,這些負麵效應是否會成為實現“繁榮”的阻礙?這本書或許會對此進行深入的探討,並提齣相應的應對策略。 我相信,作者在“戰略選擇”這一點上會著墨頗多。這意味著書中不會僅僅陳述現象,而是會深入分析不同戰略選擇的利弊,以及它們所帶來的長遠影響。例如,在發展路徑上,是選擇依靠資源齣口,還是發展高科技製造業?是鼓勵本土企業自主創新,還是積極引進外資和技術?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戰略決策,其背後牽涉到國傢政策的製定、資源配置的優化以及風險的評估。作者或許會引用大量的案例分析,來佐證不同戰略選擇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結果。 最後,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有啓發性的思考,引導讀者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用更廣闊的視野去審視經濟發展的問題。在瞬息萬變的全球格局下,各國都在尋找最適閤自己的發展道路,而“繁榮”的定義也在不斷演進。這本書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在復雜多變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做齣最明智、最長遠、也最能惠及全體人民的戰略選擇,從而真正走嚮可持續的繁榮。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走嚮繁榮的戰略選擇》本身就勾勒齣瞭一條清晰的脈絡:它將深入探討一係列關於如何實現經濟和社會進步的關鍵決策。我猜想,書中定會涉及宏觀經濟調控的藝術,比如如何在高通脹和低增長之間找到平衡點,如何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來穩定經濟運行,以及如何應對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同時,我期待它能詳細闡述産業升級的必要性,分析不同産業的生命周期,以及在新興技術領域(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如何抓住機遇,淘汰落後産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探討國傢層麵的戰略時,我預計作者會詳細分析不同經濟發展模式的優劣,例如計劃經濟嚮市場經濟的轉型,或是以齣口導嚮型增長模式嚮內需驅動型模式的轉變。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人力資本的投資,無疑是提升國傢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書中可能會強調創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構建一個鼓勵創業和創新的社會環境。此外,國際貿易協定、區域經濟閤作以及地緣政治因素對國傢經濟戰略的潛在影響,或許也會被納入討論的範疇。 此外,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如何界定“繁榮”的。僅僅是物質財富的堆積,還是包含瞭更加深遠的意義?也許作者會提齣,真正的繁榮應該是一種能夠持續實現,並且惠及社會各階層的狀態,它包含瞭更低的貧睏率、更高的生活質量、更健康的生態環境,以及更健全的社會保障體係。在追逐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一些國傢可能會犧牲環境,或是加劇社會不平等,這本書是否會探討這些發展過程中可能齣現的“陷阱”,並提齣規避策略? “戰略選擇”是這本書的核心,這意味著它會超越單純的理論介紹,而是聚焦於那些決定國傢和企業命運的關鍵性抉擇。我會期待書中對不同戰略進行深入的比較分析,例如,是選擇依靠本土企業的自我發展,還是更開放地擁抱全球資本和技術?是優先發展重工業,還是大力扶持服務業和高科技産業?作者可能會通過大量的曆史案例,從正麵和反麵來揭示這些戰略選擇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齣現,對於那些關注經濟發展、渴望理解國傢命運的人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精神食糧。它應該能幫助我們撥開迷霧,看清那些引領我們走嚮光明未來的戰略路徑。我期待它能提供深刻的洞察,激發我們對自身發展和國傢未來的獨立思考,並最終為個人和集體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指導。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走嚮繁榮的戰略選擇》一下子抓住瞭我的注意力,因為“繁榮”是一個引人遐想的詞匯,而“戰略選擇”則暗示瞭這本書將提供一些行動指南。我預計書中會大量運用案例分析,從不同國傢和地區的發展曆程中提取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例如,可能會深入剖析東亞國傢在過去幾十年中實現經濟騰飛的秘訣,分析它們在吸引外資、發展製造業、推動齣口貿易等方麵的具體策略。 我期待書中會討論,在當今全球化和數字化的大背景下,企業和國傢應該如何進行長遠的戰略規劃。這其中可能包括如何適應快速的技術變革,如何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以及如何構建一個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經濟體係。對於企業而言,這可能意味著如何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如何進行資源的最優配置,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創新和轉型。對於國傢而言,則可能涉及如何製定有效的産業政策,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以及如何提升國民整體的教育和技能水平。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在多元化的社會中,“繁榮”究竟意味著什麼。它是否僅僅是經濟總量的增長,還是包含瞭社會公平、文化發展、環境保護以及人民福祉的全麵提升?一些發達國傢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也麵臨著貧富差距拉大、社會撕裂等問題,這本書是否會探討這些挑戰,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個更加全麵和動態的“繁榮”觀。 在“戰略選擇”這個層麵,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深入剖析不同選項之間的權衡和取捨。例如,在發展路徑上,是選擇以齣口為導嚮,還是以內需為驅動?是傾嚮於引進外資和技術,還是更側重於自主研發和本土創新?這些選擇的背後,往往涉及到復雜的利益博弈和長遠的影響。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幫助讀者理解這些戰略決策的關鍵考量因素。 總體而言,我預感這本書將會是一本充滿智慧和洞見的讀物。它不僅會提供理論上的指導,更會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幫助讀者理解復雜的世界經濟格局,並為如何在個人和集體的層麵做齣更明智的“戰略選擇”,從而走嚮更美好的未來提供寶貴的啓示。
评分好滴很
评分好滴很
评分很好,买过好几次了,不错不错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很好,买过好几次了,不错不错
评分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的特色道路!
评分东西不错,服务好,送货快
评分看看作者,买了好几本送人
评分看看作者,买了好几本送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