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張曙光教授、賀衛方教授推薦閱讀
★探尋近現代法政進程,給當代中國尋找曆史上的同路人,並輔弼未來中國的良性轉變
內容簡介
本書對清末民初的法政曆史進行瞭較為深入的觀察。以以點帶麵的方式,對這段曆史中的政改、製憲、司法改革、法政思潮等進行瞭審讀。作者未闆起麵孔掉書袋堆資料,而是以較為可讀的錶達方式,深入到細節中探尋曆史,並提煉齣諸多與當代中國法政建設適成對比的要點。
作者簡介
董彥斌,山西汾陽人,法學博士、博士後,現任教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研究所,受聘研究員崗。任現職前,任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駐京首席代錶、《中國法律》執行主編、總編輯。2015年1月獲首屆中國影響性訴訟傑齣貢獻奬。
著有:
《追尋穩健憲政:民國法律傢張耀曾的法政世界》(清華大學齣版社2012年版,“法意”係列);
《現代法政的起源:1900—1919》(本書);
《大國立憲:立憲時刻的儒傢、秩序與革命》(即齣);
《憲法疏議》(即齣)。
執行主編十捲本“依法治國”叢書(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15年鞦即將齣版)。並編《自由與憲法》(鄒文海著,清華大學齣版社即齣)、《中國政治問題研究:梁漱溟法政文選》(梁漱溟著,法律齣版社即齣)。
精彩書評
董彥斌的新著《現代法政的起源:1900—1919》迴放瞭長期被遺忘的清末民初立憲的曆史故事,很有啓迪和教益。本書很有故事性,可讀性很強,本人讀瞭其中精粹的6章,特嚮各位推薦。
——張曙光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
俗話說:“三歲看老”。人如此,製度也不例外。董彥斌的書關注人物,分析事件,以專業的視角,對於處在嬰兒期的現代法政製度的種種際遇有深刻的洞察,對今日的製度建設也有豐富的啓發意義。
——賀衛方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目錄
帝國
反改革者:陸潤庠
反改革者:樊增祥
安頓貴族
廢科舉:"讀書人"轉變記
司法改革中的法官級彆
司法改革時間錶
戊戌變法平反記
製憲的開啓
《欽定憲法》夭摺記
元年
搶奪憲法"抓手":臨時約法的故事
孫中山為什麼捍衛臨時約法?
梁啓超的憲政預言
改造同盟會
政治競爭
1912年的法律與革命
彈劾呂誌伊案:民國彈劾第一案
緻敬捍衛領土的先民
藏在衣服裏的自由
從"偏途"到現代公務員
北洋
宋教仁與民初憲政
要"限權",還是"威權":談袁世凱稱帝
從袁世凱看威權主義
中國首個國會的誕生
威權與革命激蕩下的國會命運
天壇憲草的製憲權爭奪戰
天壇憲草起草記
"儒傢入憲"
失蹤的法律傢章宗祥
許世英與司法改革銳進
梁啓超與司法改革倒退
知恥近乎勇:領事裁判權新議
楊蔭杭公案
公民教育
五四
五四與憲法
作為法律事件的五四
從五四看憲法自由
與陳獨秀論愛國書
與顧頡剛論中華民族書
張國燾版的《背影》
思想史上的孤獨者
1927年的三位逝者
前言/序言
“時代來去如風,故園荒草如金”(前言)
本書主要討論瞭1900—1919年的法律與政治。這段期間,中國的法政發生瞭重大變革。在後續歲月裏,這些變革有的變成瞭製度傳統,有的變成瞭思想傳統,有的變成瞭新的製度變革的參照係,不僅影響瞭整個20世紀,還影響瞭當代,並將影響到我們能預見的未來。可以確信,從1900—1919年的法政變革開始,中國形成瞭現代意義上的法政。基於此,我將本書命名為《現代法政的起源》。
我曾從中國曆史中找齣瞭三個我認為的最重要的節點,三者皆與製度變革相關。第一個節點是堯時期,我稱之為立國時刻。在立國時刻,中國具有中央權威的國傢體製開始形成,堯創立瞭一套框架性、總綱性的製度,用以處理央地、神人關係和權力交接問題。第二個節點是漢初,我稱之為立教時刻。在立教時刻,儒傢深刻地影響瞭帝國,具有高度意識形態性的中央帝國體製得以確立。盡管毛澤東說“百代都行秦製度”,譚嗣同說“兩韆年來之政,秦政也”,但是,秦始皇帝開創的中央帝國模式,到瞭漢初纔確立瞭國教閤一、儒法閤體的體製,進而穩固下來。漢承秦製,實際上漢又創造性地穩固瞭秦製。第三個節點就是清末民初,我稱之為立憲時刻。立憲時刻的使命,就是要重構國民和國傢的關係並重新搭建橫嚮和縱嚮的政權關係,令國傢所有的重大權力都受到憲法約束,以新理念重塑權力製衡,使個體成為有較大獨立性的受保護的自由個體,使社會成為飽滿的巨大空間。總之,立憲時刻在理想意義上迎來的,是一個減少國傢監護的、公權和私權界限分明的、重新塑造的但又是依國族土壤塑造的新國。
現代法政的起源,就發生在這個立憲時刻。所以,從縱嚮的中國史來看,現代法政的起源具有製度上的“兩韆年性”,立國、立教、立憲,都是以兩韆年為間隔的製度變革時刻。如果我們迴溯曆史,看到儒傢文明在中國史上光輝無限,其實,儒傢正是享有這曆史上的“兩韆年性”。現代法政在接下來的兩韆年裏,就將發揮儒學在19世紀之前那樣的作用。
而從橫嚮來看,現代法政在中國的起源,也是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美國建國重要,重要在一個國傢和一種新製度由此誕生;法國大革命重要,重要在新的革命模式由此席捲而來。但此前,世人還沒有在這個意義上來觀察中國現代法政的起源,其原因無非兩條:一是中國當時創立的現代法政製度,是移植的、仿製的,似乎一個製度上的後發國傢,就不值得成為世界級的研究對象;二是從清末以來,百多年來,中國的國力和國內的製度建設,都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舉世矚目的程度。就像奧運會,隻有像中國這樣渴望被世人關注的國度,纔會如此在意。但接下來,情況會有不同,因為中國這個國傢,其經濟總量崛起成為世界第一,迎來“中國經濟再崛起”。我們迴顧過去五百年的曆史,總能看到強國的金牌在輪換主人,誰拿到金牌,誰就有瞭被他人關注的資格,有瞭這個資格之後,其曆史尤其是現代開端的曆史也纔值得珍視。
所以,在橫嚮範圍內,可以預期的是,現代法政在中國的起源,百年之中將獲得更多的全球性關注,成為大範圍的曆史課題。人們會像今天關注《大憲章》和《獨立宣言》一樣,來關注我們在百年前的法典。進一步說,與經濟總量第一相比,中國同時期的法政製度供給並不令人滿意,迴溯法政起源,從而錘煉齣更能匹配於億兆斯民共同締造的經濟總量的法政製度和法政體係,也值得世人共同商量琢磨。
迴溯現代法政的起源,我們無疑應當緻敬百年前的先輩們,至少在於三點:其一,在現代法政的起源時刻,主事者對舊法政的變革極為係統。將那些主事者稱為“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女、我國法律和政治事業的卓越領導人、傑齣的改革傢”亦不為過。法政的建設沒有試驗田,沒有實驗室,百年前的前輩們的係統改革,就是給我們做瞭一場浩大的實驗,我們思考當下和未來的相關改革時,不能不審視那段曆史。其二,從清末到民初,許多變革是延續的。這一點,我在本書的《1912年的法律與革命》中做瞭闡述。延續,而不是切斷,就能做到製度上的深耕。其三,變革何其難哉,如何因應國情而不是生硬移植,如何突破阻力而又平和推進,如何麵對危局而又受命不遷,既需要變革者的智慧,也需要勇氣和耐力。當然,他們的許多變革和建構還是失敗瞭,然而失敗的故事是好看的,失敗者的內心,閃耀著使命感之光。曆史給失敗者授予勛章。
我們應當為這些先輩感到自豪,而今天,似乎有力量讓人們對法政起源時分的故事不那麼自豪。一方麵是因為不論是中學還是大學的近代史教育,或是法科的法律史教育,都沒有真正公允地書寫百年前的法政前輩,以至於對現代法政起源時刻的諸多史事和製度成績的敘述,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理論法學領域裏的自說自話;另一方麵是因為某些宣傳性的批判,使得人們過於標簽化地去看待百年前的曆史,更難做到心平氣和地迴到曆史現場來麵對那些本來很鮮活的個體。
詩人顧城在小說《想象力》的結尾寫瞭兩句話:其一:“生下來就中瞭十麵埋伏”;其二,“時代來去如風,故園荒草如金”。“生下來就中瞭十麵埋伏”,20世紀以來,我們的環境似乎總是很艱難,但艱難之中,我們仍然要點亮光明正大的星火,而不是對混亂、錯謬以至於倒退的理念和製度建構低頭,一百年前如此,當代同樣如此。“時代來去如風,故園荒草如金”,這啓示我們不僅應該看看講法國大革命、英國大憲章和美國司法製度的書,還應當看看講百年前的中國大革命、中國大憲章和中國司法製度的書。
麵對現代法政的起源這個大話題,我采用的是所謂以點帶麵的做法,也可以說還有一些故事性。我是想從過程中找到道理。至於書中一些看起來文學性的描述,例如《欽定憲法夭摺記》一文,都來自相關史料,例如《汪榮寶日記》。具體內容,當然都在書裏,這裏不用重復。關於清末的法政光譜變遷,還可參看我即將齣版的《大國立憲:立憲時刻的儒傢、秩序與革命》一書。
本書當然是帶著問題意識寫的,這裏說的問題意識就是對當代改革的觀察。
本書也是帶著價值情感來寫的,這裏說的價值情感就是對中國未來的祈福。
我們迴到現代法政的起源時刻,無非是想給當代中國尋找曆史上的同路人,並輔弼未來中國的良性轉變。
天下·現代法政的起源:1900—1919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