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思維

我們如何思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約翰·杜威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ISBN:9787516620618
版次:2
商品编码:11820618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4
字数:1500000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著名哲學傢、教育學傢約翰·杜威代錶作之一

被鬍適、潘傢洵、李小峰等學者推薦為“青年必讀書”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哲學傢、教育學傢約翰·杜威的代錶作之一。1925年1月,孫伏園主持的《京報副刊》發齣徵求啓示,邀請海內外名流學者推薦“青年必讀書十部”。眾多學者紛紛響應作答。本書被鬍適、潘傢洵、李小峰、邵元衝、楊四穆、羅德輝、許昂若等學者列入推薦書單。

本書探討瞭人類思維的本質。作者運用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詳細闡述瞭我們進行思維時的不同過程。全書共三部分:一部分“思維訓練的問題”,說明什麼是思維以及思維

訓練的重要意義;第二部分“邏輯的探討”論述瞭邏輯上概念判斷、推理、具象與抽象思維、經驗與科學思維等方法;第三部分“思維的訓練”討論瞭如何從活動、語言、觀察、課堂教學等方麵發揮兒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方法。

本書有助於我們瞭解思維的特性,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也有助於教師根據思維的發展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

約翰·杜威( John Dewey)

20世紀著名哲學傢、教育學傢,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之一。他的思想涵蓋、認識論、、教育學、社會哲學、美術和宗教。他的學術著作甚豐,僅目錄就達125頁,主要代錶作有《民主與教育》《哲學的改造》《人類本性及行為》《經驗與自然》《確定性的追求》《藝術即經驗》《人的問題》等

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杜威到中國講學,在北京、上海、山東、山西、江蘇、浙江等13個省市演講數十次,對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尤其是教育産生瞭重大的影響。鬍適曾說“自從中國與西洋文化接觸以來,沒有一個外國學者在中國思想界的影響有杜威這樣大。”


精彩書評

  

著名哲學傢杜威代錶作

鬍適推薦的青年必讀書


  

目錄

第一部分:思維訓練的問題

第一章:什麼是思維//3

第二章:思維訓練的必要性//17

第三章:思維訓練中的自然資源//33

第四章學校狀況與思維訓練//51

第五章智力訓練的手段和目的:心理與邏輯//62

第二部分:邏輯的探討

第六章完整思維行為的分析//77

第七章係統推理:歸納和演繹//88

第八章判斷:對事實的解釋//111

第九章意義:或概念和理解//129

第十章具象思維和抽象思維//149

第十一章經驗思維和科學思維//159

第三部分:思維的訓練

第十二章:活動和思維訓練//175

第十三章:語言和思維工具//191

第十四章:觀察和思維訓練知識//212

第十五章:講課和思維訓練//228

第十六章:一般性的結論//241

附錄杜威小傳//255


精彩書摘

什麼是思維一、這一名詞的幾種不同的含義由廣到窄的四種含義人們的最常用詞之一就是“想”,即“思想”,“思維”。它用得十分頻繁,有時真難以明確它究竟是什麼意思。本章的目的是要探求“思維”一詞的一種連貫的含義。讓我們先考慮一下最常見的幾種用法,也許會有所幫助。首先是一種廣泛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嚴謹的用法:凡是腦子裏想到的,都可以說是思維。第二種,是指我們對於自己並未直接見到、聽到、嗅到、接觸到的事物的想法。第三種含義則是更窄一點,指人們根據某種徵象或某種證據而得齣自己的信念。這一種含義又可以再區分為兩種:在某些情況下,人們並沒有多想甚至完全沒有去想根據何在,就得齣自己的信念。在另一些情況下,人們則是用心搜尋

尋證據,確信證據充足,纔形成信念。這一思維過程就叫做思考,思索。隻有這種思維纔有教育意義,因而也就是本書的主題。

下麵,我們再簡短地探討一下“思維”的這四種含義。

偶然的和隨便的想法1�貝幼畈謊轄韉暮�義來說,思維包括我們頭腦裏有過的任何想法。一個便士讓你産生一點想法,但拿它做不瞭什麼大交易。將此時所想稱為思維,你不會指望它有多大程度的尊嚴、邏輯或道理。任何隨心的遐想、零碎的迴憶或一掠而過的感觸,均是如此。做白日夢,建空中樓閣,閑暇無事之際偶爾漂浮過腦際的星星點點遐思,均可視為漫無定規的思維。在我們一生當中,總會有很大一部分時間——超過我們所願意承認、哪怕隻是自我默認的許多時間——是消磨在這樣的閑散瑣碎的隨感或期盼之中。

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傻子白癡也有思維。有一個故事就說到新英格蘭有一個遐邇聞名的笨人也想競選市鎮公職,他對街坊鄰居說,“我聽說你們覺得我沒有足夠的知識來擔任公職。告訴你們吧,其實我總是在思考著這件事那件事呢。”然而,思維隻是隨心所欲、毫不連貫地東想西想,

是不夠的。有意義的思維應是不斷的、一係列的思量,思維不隻是一串想法,而應是連貫有序的連貫有序,因果分明,前後呼應。思維過程中的各個部分不是零碎的大雜燴,而應是彼此應接,互為印證。思維的每一個階段都是由此及彼的一步——用邏輯術語說,就是思維的一個“項”。每一項都留下供後一項利用的存儲。連貫有序的這一係列想法就像是一趟列車,一個鏈條。

思維限於非直接感受到的事物2�奔詞故譴庸鬩宓慕嵌瓤此嘉�,思維也通常是僅限於並非直接感受到——並非見到、嗅到、聽到或接觸到——的事物。有時我們問一個講故事的人:“這是你看見到的嗎?”他可能迴答說,“不,這隻是我想到的。”故事是編齣來的,不同於忠實的觀察記錄。此時最重要的是一係列想象的事件和情節,它們有一定的連貫性,聯結在一條綫索之上,既不是萬花筒式的雜亂繽紛,也不是導嚮一個結論的環環緊密相扣。孩子們講的故事,其情節連貫性高低不等,有的支離破碎,有的節奏分明。這些情節聯結到一起時,會激發思索。它們通常是齣自邏輯思維能力。這種富有想象力的構思往往會成為嚴謹思考的前奏,為之鋪平道路。然而,它們並不是緻力於知識,但思維的目的在於獲取信念不是緻力於獲取關於事實或真理的信念。因此,盡管它

們極像是思維,卻仍然算不上是思維。錶達這些想法的人並不想做到所言之事確鑿無疑,而隻是要構想齣精彩的情節或巧妙的高潮。他們産生齣好的故事,但通常産生不齣知識。這種思維隻是感覺的綻放,目的是強化人們的心情或感受,其聯結的紐帶則是感情的連貫。

思維以兩種方式歸結齣信念3�本退嘉�的下一種含義來說,思維所要指稱的是立足於某種根據的信念,這種根據並非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然而是真實的知識,或是被信以為真的知識。這種思維的特點是接受看來可信的事物或者拒絕看來不可信的事物,確立自己的信念。但信念所賴以確立的根據,又存在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其根據本身並未經受檢驗,另一種則是其根據已經受過檢驗。這一差異在實際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

當我們說“人們曾經以為世界是平的”,或是說“我以為你曾從這房屋旁邊走過”,這都是錶達一種信念。信念是人們持有的、確認的、默認的、經過瞭證實或未經過證實的見解。信念的根據可能是充足的,也可能是不充足的。但人們有可能並未考慮根據是否實在,就接受某種見解,使之成為自己的信念。

未曾想過信念是否正確就接受下來,這樣的思維是不自覺的,是從某種方麵——我們自己也可能不知道是從什麼方麵——傳遞而來。它們從某些濛嚨不清的方麵,通過我們也許不曾注意到的渠道,不知不覺之間就被我們接受下來,成為我們的思想的一部分。形成這種見解的原因包括傳統、教誨或模仿——它們來自某種權威,或是投我所好,遂我心願。這種見解是先入之見,而不是先弄清它有無實在根據再經過判斷而形成的信念。本書下一章中還將專門論述這種缺乏用心調研的思維。

4�斃緯梢桓魴拍睿�應該經過認真思維,有意識地思考這一信念的性質、條件和意義。這不能是自娛自樂的幻想,例如想象鯨魚或駱駝騰雲駕霧。但相信世界是平的,是認為實在的事物具有實在的特性,不是對莫須有的東西進行隨心所欲的想象。相信世界是平的,就會以相應的一定方式考慮其他一些相關的事物,例如天體和對蹠點,以及航海問題。持有這一信念的人就會按照他對相關事物的認識,來安排他的行動。

一個信念會給另一些信念及行動帶來十分重

要的後果。因此,人們不得不認真考慮自己的信念有無根據或理由,其閤乎邏輯的後果又將是如何。這就意味著思索,使思維進到更深的層次。

人們曾經以為這世界是平的,而哥倫布卻認為它是圓的。人們原先持有那種看法,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或者沒有勇氣對他們周圍的人都接受和宣揚的信念質疑,更何況他們所感受到的事實似乎也證實瞭那一信念。哥倫布的看法則是經過理智推論而得齣的結論。它標誌瞭更進一步研究事實,重新審視客觀證據,推敲各種不同的假說的含義,將這些理論的結果彼此加以對照,並以已知的事實加以核對。哥倫布並沒有毫不猶豫地接受當時流行的傳統的理論,而是對之提齣懷疑,加以探索,因此他纔得齣瞭他自己的見解。他對長期以來似乎已確鑿無疑的信念抱懷疑態度,敢於設想那似乎不可能的事情,堅持思索,終於找齣瞭證據來證明自己的信念和懷疑是有道理的。這樣,即使結論最後被證明有誤,那也是與原先的傳統信念截然不同的信念,思考的定義因為它是以一種不同的方法得齣的信念。對任何一個信念或假定的知識,均以積極的、執著的和用心的態度考慮它所依據的根據是否成立,若能成立,再考慮它所

導緻的進一步的結論,這就構成思考。前麵所說的三種思維都有可能引齣思考;但思考一旦開始,它就是一種自覺的和自願的思維活動,是要在可靠理由的基礎之上樹立起信念。

二、思維的中心因素

幾種思維活動都有共同的因素然而,上述的幾種思維活動彼此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分界綫。它們會在不知不覺之間彼此交錯。倘若不是這樣,養成正確思考的習慣就會容易得多。迄今為止,我們已談到的每種思維活動都是相當極端的例子,是為瞭說得清楚一些。現在讓我們反過來,看看一種很基本的介於用心思考和隨便想象之間的思維活動。一個人在溫暖的一天走著路。他看過天空是晴朗的,一邊走著一邊想著另外一些事情,但忽然注意到空氣變得陰涼瞭。他想到恐怕要下雨瞭,抬頭一看,已見烏雲蔽日,於是他趕緊加快瞭腳步。這當中,有沒有能稱之為思維的活動呢?走路不是,抬頭見雲也不是。但想到下雨的可能,是一個推測。他感到瞭陰涼,想到瞭看天,推測到快要下雨瞭。

再設想一下在同一情況下,這個人抬頭看雲,

這共同因素就是想到並未觀察到的事物覺得它像是一個人的形狀,像人的臉。這兩種情況下,都是一個人看到瞭一樣東西(天上的雲),聯想到並未看到的事情(天要下雨,雲像人臉),都是由此及彼。這是一個共有的因素。但二者又顯然有區彆。看到雲而想到臉,但並不會相信那真是天上一個人的臉,不會相信那是事實。因此這隻是隨便的想象,但思考還包括預示的關係而不是思考。相反,見烏雲而想到要下雨,是從觀察到的一個事實推測到可能齣現的另一個事實。感覺到陰涼,再抬頭見烏雲,就想到它們與下雨的關係,得齣天要下雨的信念。前者就可以說是後者的依據。

因此,想到一件事物預示或顯示齣另一件事物,從而考慮一件事物能在多大程度上被視為對另一事物的信念的根據,這一功能就是動腦筋思索或思考的中心功能。在這裏與“預示”或“顯示”的意思相同的動詞還包括指明、指齣、錶示、錶明、象徵、暗示、提示等等。當說到由一個原則或原理聯想到對另一個原則或原理的信念,還常用implies(意味著)一詞。

根據跡象思考和判斷因此,思考意味著對某種事物建立信念(相信它或是不相信它),不是根據對這一事物的直接觀察,而是通過其他的事物,將其作為自己信念

的依據、理由、憑證或證據。以下雨為例,有時我們是直接感受到下雨;有時則是看到地麵和草坪濕潤而推斷齣下過雨;有時是注意到氣溫變涼和烏雲密布而推斷齣將會下雨。又如看人,有時我們是直接看見一個人(或是認為我們直接看見的就是那個人);但有時我們隻能根據一些相關的跡象思索,判斷我們看不清的人影是某個人。

因此,本書所談的思維,就是指這樣一種思想活動,即由觀察到的事物推斷齣彆的事物,將前者作為對後者的信念的依據或基礎。此時信念還不是百分之百有把握。說“我想是這樣”,意味著我還不是確知是這樣。推斷而來的信念也許在後來會得到證實,正確無誤,但在此刻它總還是帶有一定的推測的成分。

三、思考過程中的要素

上麵談到的是思考這一思想活動的比較外在的和明顯的錶現。下麵再談談思考過程中的一些次級過程。它們是:(1)一種睏惑、猶豫、懷疑的狀態; (2)一番思索或考察,要查明進一步的事實,藉以證實或否定所想到的信念。

捉摸不定之感(1)在我們上麵說到的例子中,一個人在晴天齣門,走到半路上突然感到陰涼,一開始他是覺得納悶,睏惑,至少在一瞬間是這樣。因為這是齣乎他意料之外的,讓他感到驚訝和突然,需要弄明白是怎麼一迴事。氣溫的突然變化構成瞭一個問題,不論嚴重不嚴重,總是一個問題。這種突然的變化讓他原先對天氣的信念受到挑戰,變得捉摸不定。

查明情況之舉(2)他抬頭舉目看天,就是為瞭迴答那突然的陰涼所帶來的問題。他最初的感覺是睏惑,馬上想到的是會不會變天瞭,所以抬頭觀看天上的陰雲。要說這就是調查研究,也許顯得有點言過其實,但這是為瞭查明情況,解決心中的問題。這種研究的結果,可能是證實瞭自己的推測,也可能是否定瞭這一推測。抬頭觀天是為瞭掌握和感知新的事實,查明是不是真的要變天瞭。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活动相当便宜的,便宜的不止一点点

评分

探讨了人类思维的本质。作者运用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我们进行思维时的不同过程。对我们日常思维非常有启示意义。

评分

质量很好,非常经典的书……

评分

很准时,发票也有很正规

评分

便宜,好评,京东快递就是快!

评分

很好的封面,印刷和纸张

评分

送货速度快,工作人员态度好。

评分

ok

评分

正版,质量好。书是比较枯草的,需要慢慢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