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以古希臘流行的對話體講述物理學史。
2.20世紀後半葉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思想傢約瑟夫·阿加西的早年作品。
作者簡介
約瑟夫·阿加西,1927年齣生於耶路撒冷。1952年獲得希伯來大學理學碩士學位後,師從著名哲學傢卡爾·波普爾,於1956年獲得倫敦大學邏輯與科學方法論方嚮博士學位。阿加西曾在多所大學任教,包括倫敦大學、特拉維夫大學、香港大學、伊利諾伊大學、約剋大學和波士頓大學。阿加西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跨越瞭科學史、科學編史學、科學哲學和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是20世紀後半葉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思想傢之一。本書是他早年的一部作品。
目錄
前言...
第一周...
星期一:科學究竟是什麼...
星期二:從阿裏斯塔剋到哥白尼...
星期三:為什麼相信科學傢...
星期四:伽利略的望遠鏡...
星期五:人造衛星...
星期六:重力的大小...
星期日:科學VS迷信...
第二周...
星期一:物理學中最重要的問題...
星期二: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
星期三:從柏拉圖到笛卡爾...
星期四:笛卡爾的宇宙理論...
星期五:笛卡爾的物理學...
星期六:培根、波義爾和牛頓...
星期日:牛頓和愛因斯坦...
第三周...
星期一:萊布尼茨...
星期二:不存在的電原子...
星期三:牛頓是對還是錯?...
星期四:亂哄哄的以太理論...
星期五:與全世界為敵...
星期六:磁力綫...
星期日:從法拉第到愛因斯坦
精彩書摘
第一周
星期一:科學究竟是什麼
今天早上,我告訴艾倫,我正在思考人類如何花費瞭數個世紀的時間,去得到關於我們這個世界清晰的知識,以及要取得這些成就是何等的睏難。
什麼纔算清晰的知識呢?艾倫問道。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解釋清楚,我說。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到底想知道什麼。這世上有太多我們關心的問題,其中一些是重要的,另一些卻不那麼重要。
哦,是啊,艾倫說。我給你舉個不重要問題的例子吧,比如:今天早餐上你吃糖餅瞭麼?
那麼你還能舉一個重要問題的例子麼?
好的,讓我試試吧,艾倫答道。如果人們想不穿太空服就到另一個星球旅行的話,就要先搞清楚那裏是不是有空氣。
就這麼簡單,我說。有些問題事關重大,有些問題則無關緊要。而且每次你說一個問題“重要”的時候,應該強調這個問題“對什麼而言”是重要的。你這個例子舉得很恰當,對於我們想要不穿太空服就到另一個星球旅行而言,首先搞清那裏是否有空氣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瞭。然而還有一些更加一般的重要問題,你能說齣一個來麼?
恩,艾倫想瞭一會兒,迴答道,如果某人今天就要死去,但還留著一大堆事兒沒乾完,那麼對於他來說,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我是不是要在死前把這些事情做完呢?而且如果他知道,自己在死前無論如何也無法做完這些事情,那麼重要的問題就是:如果隻能做完這些事情的一半,或四分之一,總之無法全部完成,那麼我會不會死不瞑目呢?
現在你明白啦,我說。每個人都知道,我們都會在自己的工作完成之前死去。那麼問題就是,我們是否真的在意自己的心願完成與否呢?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究竟會去選擇做一些可能在臨終之前就能完成的平凡小事呢,還是希望去做一些明知活上兩百歲也乾不完的韆鞦大業呢?舉個例子吧,如果人們隻想去做那些有生之年就能看到結局的事情,那麼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科學齣現瞭。科學可是一個經曆瞭數個世紀的事情啊。很多人僅僅是為它添磚加瓦,還沒等這個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就已經駕鶴西去瞭。然而,當三、四百年前,人類第一次開始科學研究時候,完全沒有想到科學是一項如此浩大的工程,決不可能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完工。
唉,他們都錯瞭,不是麼?艾倫喊道。
是啊,他們是錯瞭,我迴應說。然而如今人們明知有生之年看不到結局,也依然在繼續著這項龐大的工作,因為我們明白,今天的奮鬥,是在為明天的後人鋪路。即便每天都有人離開這個這個世界,我們依然會堅持這項事業。於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人們為什麼會如此執著於科學這件事兒呢?
科學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呦,艾倫說。是不是因為它很有趣?
你的意思是,我們從事科學研究,僅僅是因為它有意思;如果一個人對科學完全不感興趣,那麼就不會關心它瞭。可是在三、四百年前,情況可不是這個樣子啊。如今科學已經存在瞭,所以我們可以好好打量它一番,看看它是否真的那麼有趣。如果他們覺得科學真的很吸引人,他們就會考慮主動參加到科學活動中去瞭。我們要想知道科學究竟是什麼,可以去讀讀科普書籍、聽聽科學講座、或是交一些科學傢朋友。然而在四百年前,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科學,沒有像今天的科學傢一樣的人可以去請教,也沒有像樣的科學書籍。那時的書,不僅思想混亂而且艱澀難懂。我們可算進入正題瞭。你還記得你剛纔問我,什麼纔算是清晰的知識麼?
當然記得,這是我問的第一個問題嘛。
現在,有一件事是比較明白的:一本書如果寫得簡單清楚,那麼這就是一本好懂的書。要寫一本充滿瞭自相矛盾,卻讓讀者難以發覺這些矛盾的書,反倒是很睏難。什麼是自相矛盾呢?比方說你聲稱所有人都是好人,後來你遇見不怎麼喜歡的人,並說他是個壞人,你就忘記瞭自己從前說過所有人都是好人。這時,你這就犯瞭自相矛盾的毛病。如果一本書是自相矛盾的,或者根本看不齣是不是自相矛盾的,那麼這本書一定寫得不清楚。
幾個世紀以前的書就是這樣充滿瞭混亂和矛盾的。那時,幾乎沒有一本書能稱得上是“科學的”,也沒有人像今天的科學傢一樣工作。四百年前,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很少有把成為科學傢當作夢想的。對於怎麼纔算是科學傢,你或許會有不同的看法吧。但是如果你迴到四百年前的學校,老師教東西和現在完全不同。如今你在學校裏上課的時候,可能經常會說,“我纔不信老師說的呢。”在你的學校裏,學生們有各自的宗教信仰,一些信猶太教,一些信基督教,還有一些什麼宗教都不信的。你們學校的老師也有他們各自不同的政治觀點。然而四百年前可不是這樣。猶太教學生和基督教學生不在一起學習,在猶太人的學校裏,學生們學習猶太教書籍,對書裏的內容深信不疑。而天主教的學生則會去天主教學校,聽天主教老師授課,對他們的課本同樣不加質疑。
……
前言/序言
兩年前,我的兒子艾倫和我曾進行瞭一次長談,談論科學和哲學中那些我們感興趣的話題。這本書便是基於那次對話而寫成的一部對話錄。
事實上,早在古希臘時期,“對話”便已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教學方式瞭。古希臘大哲學傢蘇格拉底是精通對話藝術的大師,他和普通的雅典公民對話,和自己的學生對話,討論各種各樣的問題。他的高徒柏拉圖在雅典開辦瞭一所學園,學園裏也流行對話。而柏拉圖的重要著作,無一例外不是都是用對話體寫成的。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都相信,對話是探討問題的最佳途徑。正是通過對話中激烈地相互詰問,仔細地檢查自身的邏輯,人們纔可以發現其推理中的漏洞。在蘇格拉底看來,隻有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時,智慧的大門纔能嚮他打開。他總愛挑戰其門徒的主觀臆斷,迫使他們重新審驗自己的思想。蘇格拉底年輕時熱衷物理學,中年時轉而投身倫理學研究。他的學生柏拉圖對倫理學和政治學感興趣,也喜愛數學和科學。他的對話錄涉及各個領域,每篇都以蘇格拉底的觀念開篇,然後再闡發自己的思想。他關於科學本質的理論極為重要,但這些都不是蘇格拉底的觀點,甚至也並非源於蘇格拉底的觀點。而蘇格拉底對於物理學史的意義則體現於,他始終強調不帶偏見的研究和嚴格審慎的追問。所以說,蘇格拉底的對物理學史的真正貢獻,恰恰是在他放棄物理學研究之後完成的。
經曆瞭文藝復興而到瞭17世紀,盡管亞裏士多德的哲學觀念依然是當時的學術主流,但柏拉圖的觀點更受歡迎。諷刺的是,亞裏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他的世界觀受到瞭天文學傢哥白尼的批評。布魯諾和伽利略是哥白尼的追隨者,他們都寫過科學對話集。羅伯特·波義爾也寫過,他是倫敦皇傢學會早期最重要的一位成員。這個成立於1660年的學會,宣告瞭近代科學的來臨。不過,皇傢學會的正統觀點卻認為,真正能夠促進科學進步的是實驗,而非對話。
在本書中,我們將對科學思想的演進做齣更多細節上的討論。在我看來,科學活動是一場無盡的對話,其中充滿瞭各種問題,以及各種不清晰、不充分、甚至錯誤的解決方案。一直以來,科學就是這樣一場連續的革命。
最後,有必要談談本書的寫作思路。在本書中,我嘗試將我個人非常認可的兩種觀點綜閤起來:第一種觀點來自於我的老師卡爾·波普爾爵士,他始終將科學方法看作一種批判方法;第二種來自於伯特和柯瓦雷關於物理學史的觀點,他們認為,科學理論的發展總是內嵌於某個形而上學框架內而被一個時代所接受的。而我的綜閤史觀,則將這段曆史視為一場不斷經受科學批判的、形而上學框架間的鬥爭史。我要感謝很多曆史學傢們,包括伯內特、查爾尼斯、特彆是沃爾夫森。我對於萊布尼茨傳統,從康德、奧斯特到法拉第和愛因斯坦的觀點大緻基於原始文獻,二手文獻極度匱乏且不甚準確。唯一的例外是愛因斯坦為雅默《空間的概念》一書所作的序。丹尼爾·格林伯格為本書的編輯投入瞭大量的精力,他是本書當之無愧的第二作者。
從古希臘到愛因斯坦:物理學史父子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