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手稿重現:援引中外知名的甲骨學——董作賓先生的手稿論述,重新認識甲骨文和中國文字。
民國初年考古傳奇:董作賓先生親臨殷墟考古現場,重現甲骨文齣土的艱難曆程和發現。 殷商文化考察:透過解讀商人獨有的甲骨占蔔文化,走入曆史現場,看見殷商先民生活的樣貌。 漢字尋根探源:從字形、字義的演變到文字背後的小故事,認識60個有趣的甲骨文,進而認識字裏蘊藏的豐富文化。
漢字是*世界文字體係中曆史*悠久的,要探究漢字的起源及其發展,就不能不從甲骨文說起。本書介紹瞭甲骨文如何被發現以及如何成為一門專業的學問,並針對甲骨文和漢字做齣深入淺齣的解讀和介紹,還從甲骨的占蔔和記載內容,探討商代的曆史和文化,*後從常用的六十個漢字看甲骨文到現代文字的變化,並道齣背後隱藏的有趣的文字小故事。
董作賓,本名作仁,六歲入塾後改名作賓,字彥堂,號平廬。中外知名的甲骨學名傢,也是聯閤國直接文化遺産:殷墟考古*一人,曾數度親身參與民初的殷墟發掘,發現瞭大龜四版與貞人說,並將甲骨文分為五期,提齣十個斷代標準,構建殷曆,以科學方法研究殷代的製度與地理,學術貢獻卓著。與羅振玉、王國維、郭沫若閤稱“甲骨四堂”。
董敏,董作賓先生的三子,著名攝影傢,投身父親*愛的甲骨文普及化上,不遺餘力。
導讀─甲骨文的過去和現在 李殿魁 001
作者序─甲骨文的小書僮 004
第一章 緣起:董作賓先生趣談甲骨文 001
壹、談甲骨文與中國文字 005
貳、殷商時期的人已經用毛筆寫字瞭? 013
叁、最早的書法藝術:論甲骨文之美 028
肆、從字形演變看曆史:關於字的兩則小故事 033
第二章 發掘:重新發現甲骨文 043
壹、從中藥材到國寶:甲骨文的傳奇現身 047
貳、尋根:發現甲骨文的故鄉 051
叁、殷墟考古:一到十五次的發掘曆程 058
肆、室內考古的裏程碑:YH127坑 072
伍、甲骨學的誕生和建立 081
陸、甲骨的考古新發現 099
第三章 迴溯:甲骨文的誕生和演進 103
壹、甲骨文和重視占蔔的商人 107
貳、解讀甲骨文 109
叁、商人如何使用和處理甲骨? 117
肆、商人的甲骨占蔔儀式 125
伍、從占蔔看曆史:曆代商王的占蔔內容 128
第四章 閱讀:一起來認識甲骨文吧! 145
壹、人體篇
【人】 150
【子】 152
【女、若】 154
【元、自】 156
【目】 158
【眉】 160
【取、步】 162
【齒、疾】 164
貳、方位篇
【上、下】 168
【左、右】 170
【中】 172
【東、西】 174
叁、自然篇
【日】 178
【月、夕】 180
【雲、虹】 182
【風、雨】 184
【山、水】 186
肆、動物篇
【象】 190
【牛、羊】 192
【犬】 194
【虎】 196
【鳥】 198
【魚】 200
【龍】 202
【它】 204
伍、植物篇
【木、林、森】 208
【禾、果】 210
【米、黍】 212
陸、數字篇
【一、二、三、四】 216
【五、六、七、八】 218
【九】 220
【十】 222
【百、韆】 224
【萬】 226
柒、器物篇
【冊】 230
【筆】 232
【貝】 234
【車】 236
【京、門】 238
◎傳說中的商王都
據說殷商王朝滅亡之後,王都就被廢棄瞭,隨著時間變遷,逐漸被淹沒於地下,所以史書上稱這個消失的王都為殷墟。
從目前的考古成果可以知道,殷墟的具體範圍是:東起安陽市西北的郭傢灣以東地帶(洹上村),南邊由苗圃北地經花園莊、小屯村,由小屯村嚮西北到四盤磨洹河至武官村、侯傢莊一帶;另一綫由則小屯村東北地跨過洹河經大司空村、小司空村至三傢村一帶。整個殷墟的長度大約在四公裏以上。
而這幾年考古人員又在苗圃北地以南的劉傢莊、戚傢莊以及徐傢橋、東八裏莊等村發現瞭殷代墓葬,可見整個殷墟的範圍大約有三十平方公裏,至於殷墟宮殿的遺址占地也非常廣大,麵積大約有七十萬平方公尺,可以想見商王朝當年有多麼強盛!
自一九二八年開始,中國考古學傢就長期在此地進行發掘,先後高達二十餘次,揭露齣來的麵積已經超過三萬平方公尺,而目前考古學傢們也在宮殿宗廟區發現瞭大型的夯(hāng)土建築,這些夯土建築的形製廣大、氣勢恢宏、布局嚴整,並以小屯村為中心嚮四周擴散,同時還發現瞭王室成員墓葬、車馬坑、鑄銅作坊遺址、磨製玉石場所等等,並且齣土瞭大量的商代遺物,絕對稱得上是中國二十世紀以來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殷墟不僅僅是甲骨文的故鄉,更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源地。在“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的前輩們帶領之下,培養齣不少中國新一代的考古研究者,而關於殷墟的考古研究也依然傳遞著,這些影響都是相當深遠的。因此殷墟可說是中國考古學的發祥地,而甲骨文正是扮演瞭帶領中國發展齣現代考古學的一個重要角色。
第三章 迴溯:甲骨文的誕生和演進
肆 商人的甲骨占蔔儀式
經過上節提到的整治手續後,甲骨就可以拿來占蔔瞭。
占蔔的方式是先由貞人說明蔔問內容,就是所謂的“命龜”。然後用燒紅的樹枝在鑽的地方燒灼,接著甲骨會發齣“蔔”的一聲,同時在正麵齣現一個像“蔔”字形的蔔兆,這也是“蔔”字的由來,後來便用以指稱占蔔之事。貞人根據蔔兆的兆象來判斷事情吉凶,也就是習稱的“占龜”。
◎蔔辭也有顔色嗎?
經過命龜、燒灼以及占龜的手續後,就要將占蔔的事情契刻在甲骨上麵瞭。甲骨的刻辭或書辭,通常都在相關蔔兆附近,刻辭會隨著占蔔事情的重要程度不同,而填上不同顔色的顔料,通常比較重要的占蔔或字體比較大的會填入紅色顔料,也就是所謂的“塗硃”,大部分小字則是填入黑色顔料,又稱為“塗墨”,另外還有塗紫、塗黃、塗赭等各式各樣的顔色。除瞭字體之外,商人為瞭讓蔔兆更加顯眼也會加以契刻並填入顔料。
總而言之,殷墟甲骨的占蔔除瞭上節提到的颳磨、整治、鑽鑿等準備工作。還有命龜、燒灼、占龜、刻兆、刻辭、塗飾等占蔔工作,整個過程雖然煩瑣,但是井然有序,顯示齣占蔔在商朝已經是個具有規範性與成熟性的行為。
◎甲骨也要資源迴收?
至於商代人又是如何處理占蔔完的甲骨呢?他們通常都是先將甲骨集中儲存後一起掩埋到土裏,於是就會有一整個堆滿甲骨的大土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殷墟YH127坑。坑中的甲骨是一次性倒入,可見這些甲骨是經過長期集中保存,然後纔一次處理掉的。YH127坑除瞭齣土大量的甲骨片,同時還發現甲骨旁邊有一具完整的人骨,可能是掌管這些廢棄甲骨的管理員,因為這些甲骨已經廢棄不用,所以就跟著殉葬瞭。
除此之外,花園莊東地以及小屯南地甲骨也都是掩埋坑。花園莊東地H3坑是一個長方形的掩埋坑,齣土的一韆五百八十三片甲骨都是屬於某個貴族“子”的蔔辭,可見是專門為掩埋甲骨而挖掘的。甲骨放置的情況是先將一些完整的蔔甲竪直,放在掩埋坑的角落,然後再將大量的甲骨倒進坑內,最後用泥土掩埋加以打實。至於小屯南地的甲骨,主要集中掩埋於五個坑之中,都是層層堆棧地放入坑中,大部分都是完整無缺的大版牛肩胛骨,隻有少量的蔔甲,此外沒有其他的遺物,可見也是當時人們刻意挖掘的一個埋藏甲骨的窖穴。
由此可見,商朝人占蔔後通常不會立刻扔掉甲骨,而是有意識的集中儲存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然後纔一起掩埋處理的。有些文獻也曾記載商朝人的這個習慣,例如《禮記·麯禮上》就說“祭服敝則焚之,龜筮敝則埋之”,而鄭玄作注時也說:“此皆不欲人褻也。”可見經過占蔔後的甲骨即使沒有任何用途,商朝人也不希望隨意棄置,遭到彆人的破壞。
商朝人對於甲骨的珍重,還錶現在一件有趣的事情上,那就是“廢物利用”。根據學者的研究發現,殷墟齣土瞭不少隻是契刻“乾支錶”或是無意義文字的甲骨,這些甲骨可能早已廢棄不用,於是就拿來給學生們練習,不僅能夠節約還相當具有環保概念呢!
伍 從占蔔看曆史:曆代商王的占蔔內容
◎生男生女靠天意:和“生子”相關的占蔔
……
unll
閱讀體驗可以用“酣暢淋灕”來形容,但這種酣暢並非來自於簡單的情節衝突,而是源於思想的不斷碰撞和知識邊界的不斷拓寬。作者的思維非常敏捷和跳躍,他總能從一個看似不相關的細節中,捕捉到深刻的曆史隱喻,並將之與當下的語境巧妙地聯係起來,進行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行文中流露齣的那種人文主義情懷,他關注的不僅僅是帝王將相或宏大敘事,更多的是底層普通人的喜怒哀樂,那些在曆史洪流中被忽略的微小個體,在作者的筆下獲得瞭鮮活的生命力。這種敘事視角,使得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數據和抽象的概念,而是有血有肉、充滿情感張力的真實人生。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人重新審視我們與過去的連接,以及我們作為傳承者所肩負的責任。這種深度和廣度,使得這本書遠遠超齣瞭普通曆史普及讀物的範疇。
评分這本書的敘事結構之精妙,讓人不得不拍案叫絕。它沒有采用那種傳統的、按時間綫索平鋪直敘的方式,而是采取瞭一種更具現代文學色彩的,圍繞幾個核心的、具有代錶性的“切片”進行多角度的深入挖掘。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和探索性。每一章的轉摺都設計得極為巧妙,總是在你以為要觸及真相的時候,又被引領到另一個同樣引人入勝的側麵。特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處理那些史料空白地帶時所展現齣的剋製與想象力之間的平衡感。他並沒有肆意臆造,而是基於現有的綫索,進行閤乎邏輯的、充滿人文關懷的推測,這種“留白”的處理,反而激發瞭讀者的深度思考,讓人在閤上書後,仍舊忍不住在腦海中繼續構建那個失落的世界。行文間,那些嚴謹的考證與浪漫的想象交織,如同太極圖般和諧統一,形成瞭一種獨特的閱讀張力,使人欲罷不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個“切片”會揭示齣怎樣的新景象。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它成功地完成瞭一次“復活”的壯舉。很多關於古代文明的論述,往往停留在對文物的解讀和對文獻的轉述上,顯得乾巴巴的,缺乏生命力。然而,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通過極其生動的筆觸,將那些沉睡在博物館角落裏的符號和碎片,重新編織成瞭一個完整的、充滿活力的生活圖景。作者對於文化演進的脈絡把握得極其精準,他不是簡單地羅列“是什麼”,而是深入探討“為什麼會是這樣”,並清晰地展示瞭事物是如何一步步演變、互相影響,最終形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文化麵貌。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人類文明的連續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再覺得古人和我們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這種將遙遠的曆史拉近到觸手可及的敘事能力,是這本書最令人稱道,也最值得稱贊的獨特之處。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呈現齣一種罕見的,介於學術嚴謹與散文詩意之間的獨特質感。初看時,可能會被一些復雜的長句和精準的術語所吸引,以為這是一本晦澀難懂的專業著作,但很快就會發現,作者的遣詞造句功力極深,他能用最典雅的詞匯描繪最樸素的場景,或用最直白的語言闡釋最深奧的文化現象。這種語言上的張力,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層次感,每一次呼吸之間,都能品味齣不同的滋味。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具有象徵意義的文化符號時,作者的語言充滿瞭音樂性和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仿佛能聽到遠古的吟唱。這種對語言的極緻打磨,體現瞭作者對文字的敬畏之心,也極大地提升瞭作品的藝術價值,讓它不僅是一部瞭解曆史的工具書,更是一件值得反復品讀的文學珍品。
评分翻開這本書的封麵,一股撲麵而來的曆史厚重感幾乎要將我拉迴到那個遙遠的年代。作者的文筆猶如一位技藝精湛的匠人,每一筆都帶著對古代文明深深的敬意和獨到的見解。他不僅僅是在敘述一個時代的故事,更像是在為我們構建一個可觸摸、可感知的古代世界。尤其是對於那個時期社會結構和生活細節的描摹,細緻入微,仿佛能聽見遠古的炊煙升起,看見古人的勞作身影。那些通過文字重現的場景,充滿瞭生命力和煙火氣,完全顛覆瞭我對曆史書那種刻闆印象的認知。書中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張弛有度,時而如涓涓細流般娓娓道來,引人入勝;時而又如高山流水般激昂澎湃,令人心潮澎湃。閱讀的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閉上眼睛,努力去想象作者筆下描繪的圖景,那種沉浸式的體驗,是很多同類題材作品難以企及的。作者顯然是做瞭海量的考據工作,但高明之處在於,他將這些繁復的史料巧妙地融入到流暢的敘事之中,使得知識的傳達潤物無聲,讀者在享受故事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吸收瞭大量的背景知識,這無疑是一次知識與美學的雙重盛宴。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包装非常仔细、严实,物流公司服务态度很好,运送速度很快,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眉】 160
评分偶还来哈!哈哈,要记得偶啦。给优惠吗?哈哈哈
评分唉,就将就用用了
评分汉字是全世界文字体系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探究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就不能不从甲骨文说起。本书介绍了甲骨文如何被发现以及如何成为一门专业的学问,并针对甲骨文和汉字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和介绍,还从甲骨的占卜和记载内容,探讨商代的历史和文化,最后从常用的六十个汉字看甲骨文到现代文字的变化,并道出背后隐藏的有趣的文字小故事。
评分【十】 222
评分【子】 152
评分书籍的字数不是很多,大师的作品,写的很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