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收錄數十位風格各異的民國大師的經典作品;民國大師們都有著非凡的經曆與成就,令人敬仰,引人好奇;讀者能從這套書中看到民國精英們的生活,領略民國時期的獨特韻味。
本套書為精裝32開本,適閤攜帶;選擇優質紙張,鎖綫裝訂,更適閤廣大讀者收藏,也是饋贈禮品的極好選擇。
內容簡介
《一指流沙,我們都握不住的那段年華(精裝)》 瀋從文是現代著名文學傢,其作品尤其是描寫湘西民間風情的小說備受推崇,瀋從文憑一顆誠心,一支筆,用乾淨的文字塑造瞭純美的湘西世界。他的作品,滿是自然的美麗和人性的純粹。在充滿焦慮甚至苦難的現實中,他筆下的世界,給我們的心靈開闢瞭一方淨土。本書精選瞭瀋從文的《邊城》《三三》等精美文章,這裏有永恒的文學之美,原就是這樣立於種種不同的時代,卻在任何時代都會讓人深深為之沉醉。
《此去經年,誰許我一紙繁華(精裝)》 鬍適是當代中國學術、思想、輿論界的領袖、宗師,在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論影響力無人能齣其右。鬍適的學問與為人堪稱知識分子的典範,李敖、唐德剛、季羨林等曆史學傢都對鬍適極為推崇。本書收錄瞭鬍先生二百多篇文字,追憶母親,朋友,信仰,旅行,人生種種思考,內容鮮活、語言質樸,文字中見親切,讓人感動。關於文學思想的闡述又精闢入裏,入木三分。本書是作者成長和思想精髓的集閤,是瞭解鬍適生平與思想的必讀本。
《陌上誰人依舊,固守流年(精裝)》 梁實鞦是民國時期著名文學傢,其散文以描寫日常生活為主,筆調輕鬆歡快,讀梁實鞦先生的文章,我們不僅欣賞其文字的優美、語言的幽默,更從中體悟到其豁達、寬厚的個性,以及其人格精神和魅力。本書精選瞭梁實鞦的《雅捨小品》等精美文章,文章所取都是生活瑣事,有人間煙火,也有世情風俗,經他描繪卻彆具風趣。梁實鞦散文是現代文學公認的典範,智慧、風趣、有學問和見解,卻不闆起麵孔,真正做到深入淺齣,是文學愛好者不可不讀的經典。
《風彈琵琶,凋零瞭半城煙沙(精裝)》 魯迅是著名的民國作傢,其人備受尊重,其文章也廣為流傳,曾有大傢這樣評價:“ 粗鄙的時代讀魯迅,你會風雅;娛樂的時代讀魯迅,你會智慧;功利的時代讀魯迅,你會悲憫;變革的時代讀魯迅, 你會清醒。” 本書精選瞭魯迅的 《朝花夕拾》等精美文章,魯迅將這些不朽篇章帶入文學殿堂。這些文章處處體現著魯迅先生思想和智慧的光芒,希望通過這樣一種編排形式讓讀者更加全麵地瞭解魯迅先生的文學創作曆程和作品風貌, 深刻體悟魯迅先生的文學精神與人文思想。
《傾城春色,終隻是繁華過往(精裝)》 鬱達夫是一個愛國主義者,也是一個跟隨時代一道前進的作傢。他的文學作品真實而深刻地反映瞭民國時期的部分精神麵貌。 鬱達夫的作品,多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和感傷情調,具有獨特的浪漫主義風格。本書收錄瞭鬱達夫小說和散文的代錶作,這些作品已被幾代讀者認可,是我們不得不讀的精品。
《笙歌唱盡,闌珊處孤獨嚮晚(精裝)》 硃自清被公認為現代文學史上成就卓著的文學傢。硃自清的散文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典範。他的散文華麗卻不浮躁,充實而不做作,為白話美文提供瞭典範,為培養文學青年和繁榮散文創作提供瞭寶貴的藝術經驗。代錶作《匆匆》《春》《背影》《荷塘月色》等入選各地中小學教材。本書精心收錄瞭硃自清具有代錶性的散文作品,這些作品是永遠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抹去光彩的,值得我們用心去細細地品味。
《時光阡陌,你一直未曾走遠(精裝)》 周作人是魯迅先生的弟弟,更是一位備受爭議文學傢,其散文韻味十足,屬於“ 耐看” 的一類,在當時,周作人聲名遠遠高於同代的作傢,有不少評論傢認為,周作人的文學成就要高於魯迅。 他將思想傢的意緒和藝術傢的靈感匯於一身,以小品文的麵目齣現,敘天下經緯,議紅塵舊事,形成瞭獨立的文風。本書精選瞭周作人的《初戀》等精美散文,篇篇精到,讓讀書觀字之你我,隨其恬淡之語感其情調之綫,在枯燥的文學和曆史中,找尋一點點光亮。
《煙花易冷,那些我們不曾懂得的愛情(精裝)》 徐誌摩是民國時期受歡迎的詩人,其詩歌與愛情故事都廣為流傳,戴望舒、劉半農、聞一多也都是民國時期重要詩人,他們的詩歌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本書精選瞭徐誌摩、戴望舒、劉半農、聞一多的詩歌和散文,這些都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忘記的經典之作。 《煙雨紛繁,負你一世紅顔(精裝)》 張恨水是著名章迴小說傢,也是鴛鴦蝴蝶派代錶作傢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迴小說大傢”和“通俗文學大師”,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張恨水無疑是多産的作傢之一,在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共完成作品不下三韆萬言,中長篇小說達一百一十部以上,堪稱著作等身。本書精選瞭張恨水的《兩都散記》等精美小品文,讀者可以通過這些文章瞭解當時社會及大師的思想,並在文章中瞭解大師的人生。
作者簡介
瀋從文(1902~1988)現代著名作傢、曆史文物研究傢、京派小說代錶人物,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 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東大學任教,1946年迴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曆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曆史的研究。
鬍適(1891.12.17~1962.2.24)徽州績溪人。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鬍適,字適之,取達爾文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義,筆名天風、藏暉等。鬍適是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學者、詩人、曆史學傢、文學傢、哲學傢,共擁有36個博士學位。
梁實鞦(1903~1987)中國著名的散文傢、學者、文學批評傢、翻譯傢,國內首先研究莎士比亞,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傢筆戰不斷,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瞭兩韆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瞭中國現代散文著作齣版的紀錄,代錶作《雅捨小品》《英國文學史》《莎士比亞全集》等。
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9.25~1936.10.19)漢族,浙江紹興人,字豫纔,原名周樟壽,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4 年初,入仙颱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産生瞭深刻的影響。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傢、思想傢、革命傢,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鬱達夫(1896.12.07~1945.09.17)原名鬱文,幼名蔭生,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傢、散文傢、詩人。1927年定居上海,曾參加“左聯”。1933年遷居杭州。抗日戰爭期間在南洋從事抗日救亡宣傳活動。代錶作《沉淪》《故都的鞦》《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
硃自清(1898 ~ 1948)原名自華、號鞦實,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現代著名散文傢、詩人、學者、民主戰士。硃自清一生著述豐厚,尤其以散文見長,其散文樸素縝密、清雋沉鬱、語言洗練、文筆清麗、極富有真情實感。
周作人(1885~1967)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傢、文學理論傢、評論傢、詩人、翻譯傢、思想傢,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齣代錶。著有自編集《藝術與生活》《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等三十多種,譯有《日本狂言選》《伊索寓言》等。
"徐誌摩 (1897~1931)徐誌摩是新月派代錶詩人,其詩歌深受歐美詩歌影響,浪漫而唯美,是民國著名文學大傢。 戴望舒(1905-1950),中國現代派象徵主義詩人,其《雨巷》是被讀者廣為傳誦的名作,他因此被譽為雨巷詩人。 劉半農(1891-1934),近現代史上中國的著名文學傢、語言學傢和教育傢,他一生著作甚豐,所作新詩多描寫民間生活,語言通俗清麗。 聞一多(1899-1946),新月派代錶詩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聞一多提齣瞭著名的“三美”理論:“詩的實力不獨包括著音樂的美,繪畫的美,並且還有建築的美。"
張恨水(1895~1967)中國現代作傢。原名張心遠,筆名愁花恨水生、恨水,取南唐李煜詞《烏夜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祖籍安徽潛山,生於江西廣信。一生緻力於通俗文學寫作,成就卓著,創作瞭《金粉世傢》《啼笑因緣》《紙醉金迷》《夜深沉》《巴山夜雨》等中長篇小說一百多部,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目錄
《一指流沙,我們都握不住的那段年華(精裝版)》《此去經年,誰許我一紙繁華(精裝版)》《陌上誰人依舊,固守流年(精裝版)》《風彈琵琶,凋零瞭半城煙沙(精裝版)》《傾城春色,終隻是繁華過往(精裝版)》《笙歌唱盡,闌珊處孤獨嚮晚(精裝版)》《時光阡陌,你一直未曾走遠(精裝版)》《煙花易冷,那些我們不曾懂得的愛情(精裝版)》《煙雨紛繁,負你一世紅顔(精裝版)》
精彩書摘
《一指流沙,我們都握不住的那段年華》 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 我能正確記憶到我小時的一切,大約在兩歲左右。我從小到四歲左右,始終健全肥壯如一隻小豚。四歲時母親一麵告給我認方字,外祖母一麵便給我糖吃,到認完六百生字時,腹中生瞭蛔蟲,弄得黃瘦異常,隻得每天用草藥蒸雞肝當飯。那時節我就已跟隨瞭兩個姐姐,到一個女先生處上學。那人既是我的親戚,我年齡又那麼小,過那邊去念書,坐在書桌邊讀書的時節較少,坐在她膝上玩的時間或者較多。 到六歲時,我的弟弟方兩歲,兩人同時齣瞭疹子。時正六月,日夜皆在嚇人高熱中受苦。又不能躺下睡覺,一躺下就咳嗽發喘。又不要人抱,抱時全身難受。我還記得我同我那弟弟兩人當時皆用竹簟捲好,同春捲一樣,竪立在屋中陰涼處。傢中人當時業已為我們預備瞭兩具小小棺木擱在廊下。十分幸運,兩人到後居然全好瞭。我的弟弟病後傢中特彆為他請瞭一個壯實高大的苗婦人照料,照料得法,他便壯大異常。我因此一病,卻完全改瞭樣子,從此不再與肥胖為緣,成瞭個小猴兒精瞭。 六歲時我已單獨上瞭私塾。如一般風氣,凡是私塾中給予小孩子的虐待,我照樣也得到瞭一份。但初上學時我因為在傢中業已認字不少,記憶力從小又似乎特彆好,比較其餘小孩,可謂十分幸福。第二年後換瞭一個私塾,在這私塾中我跟從瞭幾個較大的學生,學會瞭頑劣孩子抵抗頑固塾師的方法,逃避那些書本去同一切自然相親近。這一年的生活形成瞭我一生性格與感情的基礎。我間或逃學,且一再說謊,掩飾我逃學應受的處罰。我的爸爸因這件事十分憤怒,有一次竟說若再逃學說謊,便當砍去我一個手指。我仍然不為這話所恐嚇,機會一來時總不把逃學的機會輕輕放過。當我學會瞭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不同社會中去生活時,學校對於我便已毫無興味可言瞭。 我爸爸平時本極愛我,我曾經有一時還作過我那一傢的中心人物。稍稍害點病時,一傢人便光著眼睛不睡眠,在床邊服侍我,當我要誰抱時誰就伸齣手來。傢中那時經濟情形還很好,我在物質方麵所享受到的,比起一般親戚小孩似乎都好得多。我的爸爸既一麵隻作將軍的好夢,一麵對於我卻懷瞭更大的希望。他仿佛早就看齣我不是個軍人,不希望我作將軍,卻告訴我祖父的許多勇敢光榮的故事,以及他庚子年間所得的一份經驗。他因為歡喜京戲,隻想我學戲,作譚鑫培。他以為我不拘作什麼事,總之應比作個將軍高些。第一個贊美我明慧的就是我的爸爸。可是當他發現瞭我成天從塾中逃齣到太陽底下同一群小流氓遊蕩,任何方法都不能拘束這顆小小的心,且不能禁止我狡猾的說謊時,我的行為實在傷瞭這個軍人的心。同時那小我四歲的弟弟,因為看護他的苗婦人照料十分得法,身體養育得強壯異常,年齡雖小,便顯得氣派宏大,凝靜結實,且極自重自愛,故傢中人對我感到失望時,對他便異常關切起來。這小孩子到後來也並不辜負傢中人的期望,二十二歲時便作瞭步兵上校。至於我那個爸爸,卻在濛古、東北、西藏各處軍隊中混過,民國二十年時還隻是一個上校,在本地土著軍隊裏作軍醫(後改為中醫院長),把將軍希望留在弟弟身上,在傢鄉從一種極輕微的疾病中便瞑目瞭。 我有瞭外麵的自由,對於傢中的愛護反覺處處受瞭牽製,因此傢中人疏忽瞭我的生活時,反而似乎使我方便瞭好些。領導我逃齣學塾,盡我到日光下去認識這大韆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萬匯百物的動靜,這人是我一個張姓錶哥。他開始帶我到他傢中橘柚園中去玩,到城外山上去玩,到各種野孩子堆裏去玩,到水邊去玩。他教我說謊,用一種謊話對付傢中,又用另一種謊話對付學塾,引誘我跟他各處跑去。即或不逃學,學塾為瞭擔心學童下河洗澡,每到中午散學時,照例必在每人手心中用硃筆寫個大字,我們尚依然能夠一手高舉,把身體泡到河水中玩個半天。這方法也虧那錶哥想齣的。我感情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離。我的學校可以說是在水邊的。我認識美,學會思索,水對我有極大的關係。我最初與水接近,便是那荒唐錶哥領帶的。
《此去經年,誰許我一紙繁華》 我的母親 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我母親也不準我和他們亂跑亂跳。小時不曾養成活潑遊戲的習慣,無論在什麼地方,我總是文縐縐地。所以傢鄉老輩都說我“像個先生樣子”,遂叫我做“穈先生”。這個綽號叫齣去之後,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兒子叫做穈先生瞭。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裝齣點“先生”樣子,更不能跟著頑童們“野”瞭。有一天,我在我傢八字門口和一班孩子“擲銅錢”,一位老輩走過,見瞭我,笑道:“穈先生也擲銅錢嗎?”我聽瞭羞愧的麵紅耳熱,覺得大失瞭“先生”的身分! 大人們鼓勵我裝先生樣子,我也沒有嬉戲的能力和習慣,又因為我確是喜歡看書,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過兒童遊戲的生活。每年鞦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裏去“監割”(頂好的田,水旱無擾,收成最好,佃戶每約田主來監割,打下榖子,兩傢平分),我總是坐在小樹下看小說。十一二歲時,我稍活潑一點,居然和一群同學組織瞭一個戲劇班,做瞭一些木刀竹槍,藉得瞭幾付假鬍須,就在村田裏做戲。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劉備一類的文角兒;隻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榮一箭從椅子上射倒下去,這算是我最活潑的玩藝兒瞭。 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隻學得瞭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麵,不能不算是打瞭一點底子。但彆的方麵都沒有發展的機會。有一次我們村裏“當朋”(八都凡五村,稱為“五朋”,每年一村輪著做太子會,名為“當朋”)籌備太子會,有人提議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隊裏學習吹笙或吹笛。族裏長輩反對,說我年紀大小,不能跟著太子會走遍五朋。於是我失掉瞭這學習音樂的唯一機會。三十年來,我不曾拿過樂器,也全不懂音樂;究竟我有沒有一點學音樂的天資,我至今還不知道。至於學圖畫,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紙濛在小說書的石印繪像上,摹畫書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見瞭,挨瞭一頓大罵,抽屜裏的圖畫都被搜齣撕毀瞭。於是我又失掉瞭學做畫傢的機會。 但這九年的生活,除瞭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瞭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就把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瞭多久瞭。她看我清醒瞭,纔對我說昨天我做錯瞭什麼事,說錯瞭什麼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隻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險,齣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她纔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傢裏;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傢裏去敲門。先生傢裏有人把鎖匙從門縫裏遞齣來,我拿瞭跑迴去,開瞭門,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瞭,我背瞭生書,纔迴傢吃早飯。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彆人麵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瞭事,她隻對我一望,我看見瞭她的嚴厲眼光,就嚇住瞭。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時纔教訓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靜時,關瞭房門,先責備我,然後行罰,或跪罰,或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齣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藉此齣氣叫彆人聽的。 有一個初鞦的傍晚,我吃瞭晚飯,在門口玩,身上隻穿著一件單背心。這時候我母親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傢住,她怕我冷瞭,拿瞭一件小衫齣來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說:“穿上吧,涼瞭。”我隨口迴答:“娘(涼)什麼!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剛說瞭這句話,一抬頭,看見母親從傢裏走齣,我趕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聽見這句輕薄的話瞭。晚上人靜後,她罰我跪下,重重的責罰瞭一頓。她說:“你沒瞭老子,是多麼得意的事!好用來說嘴!”她氣的坐著發抖,也不許我上床去睡。我跪著哭,用手擦眼淚,不知擦進瞭什麼微菌,後來足足害瞭一年多的眼翳病。醫來醫去,總醫不好。我母親心裏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我母親二十三歲做瞭寡婦,又是當傢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齣一萬分之一二。傢中財政本不寬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經營調度。大哥從小就是敗子,吸鴉片煙,賭博,錢到手就光,光瞭就迴傢打主意,見瞭香爐就拿齣去賣,撈著锡茶壺就拿齣去押。我母親幾次邀瞭本傢長輩來,給他定下每月用費的數目。但他總不夠用,到處都欠下煙債賭債。每年除夕我傢中總有一大群討債的,每人一盞燈籠,坐在大廳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齣去瞭。大廳的兩排椅子上滿滿的都是燈籠和債主。我母親走進走齣,料理年夜飯,謝竈神,壓歲錢等事,隻當做不曾看見這一群人。到瞭近半夜,快要“封門”瞭,我母親纔走後門齣去,央一位鄰捨本傢到我傢來,每一傢債戶開發一點錢。做好做歹的,這一群討債的纔一個一個提著燈籠走齣去。一會兒,大哥敲門迴來瞭。我母親從不罵他一句。並且因為是新年,她臉上從不露齣一點怒色。這樣的過年,我過瞭六七次。 大嫂是個最無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個很能乾而氣量很窄小的人。她們常常鬧意見,隻因為我母親的和氣榜樣,她們還不曾有公然相罵相打的事。她們鬧氣時,隻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她們對我母親鬧氣時,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這一套,後來也漸漸懂得看人的臉色瞭。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陌上誰人依舊,固守流年》 男人 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髒!當然,男人當中亦不乏刷洗乾淨潔身自好的,甚至還有油頭粉麵衣裳楚楚的,但大體講來,男人消耗肥皂和水的數量要比較少些。某一男校,對於學生洗澡是強迫的,入浴簽名,每周計核,對於不曾入浴的初步懲罰是宣布姓名,最後的斷然的處置是定期強迫入浴,並派員監視;然而日久玩生,簽名簿中尚不無浮冒情事。有些男人,西裝褲盡管挺直,他的耳後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於種麥!襪子手絹不知隨時洗滌,常常日積月纍,到處塞藏,等到無可使用時,再從那一堆汙垢存貨當中揀選比較乾淨的去應急。有些男人的手絹拿齣來硬像是土灰麵製的百果糕,黑乎乎黏成一團,而且內容豐富。 男人的一雙腳,多半好像是天然的具有泡菜黴乾菜再加糖蒜的味道,所謂“濯足萬裏流”是有道理的,小小的一盆水確是無濟於事;然而多少男人卻連這一盆水都吝而不用,怕傷元氣。兩腳既然如此之髒,偏偏有些“逐臭之夫”喜於腳上藏垢納汙之處往復挖掘,然後嗅其手指,引以為樂!多少男人洗臉都是專洗本部,邊疆一概不理,洗臉完畢,手背可以不濕,有的男人是在結婚後纔開始刷牙。“捫虱而談”的是男人。還有更甚於此者,曾有人當眾搔背,結果是從袖口裏麵摔齣一隻老鼠!除瞭不可挽救的髒相之外,男人的髒大概是由於懶。 對瞭!男人懶。他可以懶洋洋坐在鏇椅上,五官四肢,連同他的腦筋(假如有),一概停止活動,像呆鳥一般;“不聞夫博弈者乎……”那段話是專對男人說的。他若是上街買東西,很少時候能令他的妻子滿意,他總是不肯多問幾傢,怕跑腿,怕費話,怕講價錢;什麼事他都嫌麻煩,除瞭指使彆人替他做的事之外。他像殘廢人一樣對於什麼事都願坐享其成,而名之曰“室傢之樂”。他提前養老,至少提前二三十年。 緊毗連著“懶”的是“饞”。男人大概有好胃口的居多。他的嘴,用在吃的方麵的時候多。他吃飯時總要在菜碟裏發現至少一寸見方半寸厚的肉,纔能算是沒有吃素。幾天不見肉,他就喊“嘴裏要淡齣鳥兒來!”若真個三月不知肉味,怕不要淡齣毒蛇猛獸來!有一個人半年沒有吃雞,看見瞭雞毛帚就流涎三尺。一餐盛饌之後,他的人生觀都能改變,對於什麼都樂觀起來。一個男人在吃一頓好飯的時候,他臉上的錶情硬是在感謝上天待人不薄;他飯後銜著一根牙簽,紅光滿麵,硬是覺得可以驕人。主中饋的是女人,修食譜的是男人。 男人多半自私。他的人生觀中有一基本認識,即宇宙一切均是為瞭他的舒適而安排下來的。除瞭在做事賺錢的時候不得不忍氣吞聲地嚮人奴顔婢膝外,他總是要做齣一副老爺相。他的傢便是他的國度,他在傢裏稱王。他除瞭為賺錢而吃苦努力外,他是一個“伊比鳩派”,他要享受。他高興的時候,孩子可以騎在他的頸上,他引頸受騎;他可以像狗似的滿地爬;他不高興時,他看著誰都不順眼;在外麵受瞭悶氣,迴到傢裏來加倍的發作。他不知道女人的苦處。女人對於他的殷勤委麯,在他看來,就如同犬守戶雞司晨一樣的稀鬆平常,都是自然現象。他說他愛女人,其實他不是愛,他是享受女人。他不問他給瞭彆人多少,但是他要在彆人身上盡量榨取。他覺得他對女人最大的恩惠,便是把賺來的錢全部或一部分拿迴傢來,但是當他把一捲捲的鈔票從衣袋裏掏齣來的時候,他的臉上的錶情是驕傲的成分多,親愛的成分少,好像是在說:“看我!你行麼?我這樣待你,你多幸運!” 他若是感覺到這裏不復是他的樂園,他便有多樣的藉口不迴到傢裏來。他到處雲遊,他另闢樂園。他有聚餐會,他有酒會,他有橋會,他有書社畫會棋會,他有夜會,最不濟的還有個茶館。他的享樂的方法太多。假如輪迴之說不假,下世僥幸依然投胎為人,很少男人情願下世做女人的。他總覺得這一世生為男身,而享受未足,下一世要繼續努力。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原是人的通病,但是言談的內容,卻男女有彆。女人談的往往是“我們傢的小妹又病瞭!”“你們傢每月開銷多少?”之類,男人的是另一套。普遍的方式,男人的談話,最後不談到女人身上便不會散場。這一個題目對男人最有興味。如果有一個桃色案他們唯恐其和解得太快。他們好議論人傢的陰私,好批評彆人的妻子的性格相貌。“長舌男”是到處有的,不知為什麼這名詞尚不甚流行。
《風彈琵琶,凋零瞭半城煙沙》 風箏 北京的鼕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於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齣憔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在在那裏呢?四麵都還是嚴鼕的肅殺,而久經訣彆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瞭。 但我是嚮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並且嫌惡它,因為我以為這是沒齣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隻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齣神,有時至於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瞭,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瞭,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瞭,但記得曾見他在後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嚮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瞭他。他嚮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瞭起來,失瞭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鬍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瞭。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瞭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齣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摺斷瞭鬍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瞭。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齣,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裏。後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然而我的懲罰終於輪到瞭,在我們離彆得很久之後,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瞭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纔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瞭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瞭。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於斷絕,他隻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著,跑著,笑著。——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瞭鬍子瞭。 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嗬。”那麼,我的心一定就輕鬆瞭,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迴,我們會麵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刻瞭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自說少年時代的糊塗。“我可是毫不怪你嗬。”我想,他要說瞭,我即刻便受瞭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鬆瞭罷。 “有過這樣的事麼?”他驚異地笑著說,就像旁聽著彆人的故事一樣。他什麼也不記得瞭。 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瞭。 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隻得沉重著。 現在,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瞭,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迴憶,而一並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鼕中去罷。——但是,四麵又明明是嚴鼕,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傾城春色,終隻是繁華過往》 沉淪 一 他近來覺得孤冷得可憐。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擠到與世人絕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與他的中間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築愈高瞭。 天氣一天一天的清涼起來,他的學校開學之後,已經快半個月瞭。那一天正是九月的二十二日。 晴天一碧,萬裏無雲,終古常新的皎日,依舊在她的軌道上,一程一程的在那裏行走。從南方吹來的微風,同醒酒的瓊漿一般,帶著一種香氣,一陣陣的拂上麵來。在黃蒼未熟的稻田中間,在彎麯同白綫似的鄉間的官道上麵,他一個人手裏捧瞭一本六寸長的Words worth的詩集,盡在那裏緩緩的獨步。在這大平原內,四麵並無人影;不知從何處飛來的一聲兩聲的遠吠聲,悠悠揚揚的傳到他耳膜上來。他眼睛離開瞭書,同做夢似的嚮有犬吠聲的地方看去,但看見瞭一叢雜樹,幾處人傢,同魚鱗似的屋瓦上,有一層薄薄的蜃氣樓,同輕紗似的,在那裏飄蕩。 “Oh,you serene gossamer!You beautiful gossamer!” 這樣的叫瞭一聲,他的眼睛裏就湧齣瞭兩行清淚來,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緣故。 呆呆的看瞭好久,他忽然覺得背上有一陣紫色的氣息吹來,息索的一響,道旁的一枝小草竟把他的夢境打破瞭。他迴轉頭來一看,那枝小草還是顛搖不已,一陣帶著紫羅蘭氣息的和風,溫微微的噴到他那蒼白的臉上來。在這清和的早鞦的世界裏,在這澄清透明的以太中,他的身體覺得同陶醉似的酥軟起來。他好像是睡在慈母懷裏的樣子。他好像是夢到瞭桃花源裏的樣子。他好像是在南歐的海岸,躺在情人膝上,在那裏貪午睡的樣子。 他看看四邊,覺得周圍的草木,都在那裏對他微笑。看看蒼空,覺得悠久無窮的大自然,微微的在那裏點頭。一動也不動的嚮天看瞭一會,他覺得天空中有一群小天神,背上插著瞭翅膀,肩上掛著瞭弓箭,在那裏跳舞。他覺得樂極瞭。便不知不覺開瞭口,自言自語的說: “這裏就是你的避難所。世間的一般庸人都在那裏妒忌你,輕笑你,愚弄你;隻有這大自然,這終古常新的蒼空皎日,這晚夏的微風,這初鞦的清氣,還是你的朋友,還是你的慈母,還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與那些輕薄的男女共處去,你就在這大自然的懷裏,這純樸的鄉間終老瞭罷。” 這樣的說瞭一遍,他覺得自傢可憐起來,好像有萬韆哀怨,橫亙在胸中,一口說不齣來的樣子。含瞭一雙清淚,他的眼睛又看到他手裏的書上去。 Behold her, single in the fild, You solitary Highland lass! 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 Stop here, or gently pass!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 Oh, listen! for the vale profound is overflwing with the sound. 看瞭這一節之後,他又忽然翻過一張來,脫頭脫腦的看到那第三節去。 ……
前言/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