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社會調查方法》是新編21世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係列教材之一,本書以社會調查的一般過程為編排邏輯,依次介紹瞭調查課題的選擇和調查設計、抽樣、測量、問捲設計、資料收集、資料處理、統計軟件應用與統計分析的準備、資料的統計分析、調查報告撰寫等內容。
本書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原則,在基本概念和體係上力求做到科學規範;在各章節內容安排和選用材料上,力求做到精心取捨;在語言和錶達方式上,力求做到平實、簡練、通俗易懂。本書體現和凝結瞭作者學習、實踐、講授和研究社會調查方法的心得體會和經驗,具有很強的可參考性和實踐性,因此,讀者通過本書的學習,基本上可以獨立完成一項社會調查的*過程,而這正是本書編著的基本齣發點。期望本書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和其他從事社會調查實踐人員的自學和參考工具書。
作者簡介
風笑天,1954年生於武漢,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任國傢社會科學基金社會學評審組成員、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等。1987年評為講師,1993年1月破格晉升為教授。1997年被評為“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曾任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一屆、第二屆委員;湖北省社會學會常務副會長,湖北省人口學會副會長,湖北省人口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武漢市社會保障協會副會長等。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研究方法、青年社會學、傢庭社會學、人口社會學、獨生子女問題等。齣版著作、教材30多部,參編20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教育研究》《人口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錶*一作者論文130餘篇。
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社會調查概述
第二節社會調查的類型
第三節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序
第二章調查課題的選擇和調查設計
第一節社會調查選題
第二節社會調查設計
第三章抽樣
第一節抽樣概述
第二節概率抽樣方法
第三節非概率抽樣方法
第四節樣本規模的確定
第四章測量
第一節測量的概念與特徵
第二節測量的層次
第三節操作化
第四節量錶
第五節信度和效度
第五章問捲設計
第一節問捲的概念及其結構
第二節問捲設計的原則與步驟
第三節問捲的設計
第四節問捲評估與修改
第六章資料收集
第一節資料收集方法的類型及其特點
第二節自填問捲法
第三節結構訪問法
第四節調查員的選擇與培訓
第五節調查過程的管理與質量監控
第七章資料處理
第一節原始資料的審核與復查
第二節數據編碼
第三節數據錄入和清理
第八章統計軟件應用與統計分析的準備
第一節SPSS軟件簡介
第二節SPSS的數據基本操作
第九章資料的統計分析(一)——單變量分析
第一節單變量描述統計
第二節單變量推論統計
第三節SPSS基本應用
第十章資料的統計分析(二)——雙變量及多變量分析
第一節變量間的關係
第二節交互分類
第三節不同層次變量的相關測量與檢驗
第四節迴歸分析
第五節SPSS基本應用
第十一章調查報告撰寫
第一節調查報告的類型和寫作步驟
第二節調查報告的結構
第三節寫作調查報告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附錄1標準正態分布錶
附錄2Z檢定:常用的顯著度(α)與否定域(|Z|≥)
附錄3t分布錶
附錄4χ2分布錶
附錄5F分布錶
後記
精彩書摘
社會調查社會調查的類型
社會調查對大眾而言,是一個既耳熟能詳又比較陌生的概念。其耳熟能詳在於“調查”這個概念經常見諸各種媒體當中,在網絡或各種麵嚮普通讀者的報紙雜誌中,人們會不時看到關於各種現象的調查報告或對各種問題的調查分析;但與此同時,社會調查對一般人而言又是陌生的,因為人們對於社會調查的瞭解往往僅止於從那些媒體中得到的感性認識,而作為一種科學研究的社會調查,人們可能是比較陌生的。本章旨在簡要介紹社會調查的一般概念、作用、類型等,並通過對社會調查的發展建設和一般程序的介紹,讓讀者對社會調查這一科學研究的活動有初步的瞭解和清晰的認識。
第一節社會調查概述
一、社會調查的概念
1.對社會調查的現有認識
對於“社會調查”這一概念,不僅普通大眾與專業研究者可能存在認識上的分歧和偏差,即非學術角度與學術角度的差彆;即使是專業研究者,他們對這一概念的界定或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彆,這可能既包括廣義理解與狹義理解的差彆,也包括定義角度的差彆。綜閤而言,國內外學者對“社會調查”這一概念在認識上的差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名稱上的差異。在國內的各種學術論文中,可以看到諸多和社會調查大同小異的名稱,如問捲調查、定量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研究、社會調查研究等等。在國內,最常見的名稱是“社會調查”或“社會調查研究”。在國外,最常見的名稱則是“調查”(survey)或“調查研究”(survey research)。
第二,具體定義上的差異。就目前而言,社會調查的概念無論是在外延還是內涵上,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這些概念或抽象或具體、或寬泛或狹窄,例如,有些學者將社會調查看作人們認識社會的一種實踐活動,而有人則僅僅將它看作一種資料收集的方法。與此相應,社會調查所包含的工作也有所不同,如有人認為社會調查僅僅是收集資料,而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社會調查不僅包括收集資料,還包括分析資料。
第三,知識體係構成上的差異。在社會調查的知識體係構成方麵,主要是國內學者與國外學者的認識存在差異。這主要錶現在兩個方麵:其一,國內學者一般將社會調查分為普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而國外學者所界定的社會調查往往僅指抽樣調查;其二,國內學者一般將文獻法、問捲法、觀察法、訪談法和實驗法等方法並列,共同作為社會調查中收集資料的方法,而國外學者在社會調查中所指的資料收集方法,則僅有結構式訪問和自填問捲法。
2.社會調查的定義與特徵
社會調查不僅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也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而本書對社會調查的界定為:
社會調查指的是一種采用自填式問捲或結構式訪問的方法,係統地、直接地從一個取自總體的樣本那裏收集量化資料,並通過對這些資料的統計分析來認識社會現象及其規律的社會研究方式。
參見風笑天:《現代社會調查方法》,3版,4頁,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2005。
從這個定義齣發,可以看齣社會調查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
第一,社會調查的認識對象是社會現象而非自然現象,而社會是由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所構成的,這意味著,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不能被簡單地照搬或套用,另外,對單純個人的調查,也不能稱為社會調查。
第二,社會調查的認識對象是社會現象而非個人。盡管社會調查的調查對象通常是具體的個人,但是,社會調查所要描述和解釋的卻是由這些個體所組成的群體,或者是由多個個體行為所構成的社會現象。
第三,社會調查是一種係統的認識活動,它不是對社會現象的簡單、機械或零散的認識與觀察,社會調查活動是包括選題、研究設計、資料收集、資料分析、調查報告撰寫等一係列過程的認識活動,是依據調查活動本身所具有的內在規律性而形成的一種具有高度的係統性和程序性的活動。
第四,社會調查指的是抽樣調查。所謂抽樣調查,是指從總體(由所有調查對象所構成的集閤)中按照一定的方式抽取樣本(總體中的一部分元素或個體所構成的集體),從樣本中收集資料,然後用樣本的統計結果來推斷總體。從這一點上看,社會調查既不同於普查(對總體中的每一個樣本都進行調查),也不同於個案調查和典型調查(僅對一個或少數幾個個案進行調查)。
第五,在研究方式上,社會調查主要采用自填式問捲和結構式訪問兩種方式收集資料,這是它與其他社會研究方式在研究手段方麵的重要區彆。另外,社會調查要求從調查對象那裏直接收集信息,即獲取第一手資料,這又將它與那些間接的、利用二手資料的社會研究方式區彆開來。
第六,社會調查本質上是一種定量的研究方式,它依據社會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常運用統計軟件的輔助,對所收集的量化資料進行處理和分析。因此,資料的定量化與統計分析方法的運用是社會調查的一個重要標誌。
第七,社會調查是一種既包括資料的收集工作,又包括資料的分析工作的完整的社會研究類型,這就破除瞭那種將社會調查看作單純的資料收集方式的誤區。這一特徵也是社會調查作為一種獨立的社會研究方式的基礎,其實際含義是:我們可以采用社會調查的方式獨立完成對某一具體問題的探索和認識任務。
參見風笑天:《現代社會調查方法》,3版,5頁。
從本書對社會調查的界定及其特徵描述可以看齣,現代社會調查方法作為社會研究中的一種主要方式,是與實驗法、文獻法以及實地研究等研究方式並列的。它們因其各自的特點和性質而適用於不同領域、現象或題材的研究(見錶1—1),這幾種方法既不能混同,也不能互相替代。
錶1—1社會研究的主要方式
研究方式子類型資料收集方法研究的性質
社會調查
普遍調查
抽樣調查
統計報錶
自填式問捲
結構式訪問
定量
實驗研究
自然實驗
實驗室實驗
自填式問捲
量錶測量
結構式觀察
定量
實地研究
參與觀察
個案研究
無結構觀察
無結構訪問
定性
文獻研究
內容分析
二次分析
統計資料分析
曆史比較分析
目錄索引
定量/定性
資料來源:風笑天:《現代社會調查方法》,3版,6頁。
二、社會調查的作用
從總體而言,社會調查的目的有三個方麵:描述事實;解釋現象和探索本質;科學預測和對策研究。因此,社會調查的作用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描述狀況,有利於正確認識社會現實;解釋原因,有助於探索事實或現象背後的本質;預測趨勢,有助於應對未來。
1.描述狀況
雖然有人認為描述狀況是缺乏含金量的研究,但對某種社會現象進行描述,是人們深入研究該現象的基礎。例如,我們如果想研究中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就必須首先對中國大學生的就業狀況有一個客觀的、整體的描述,必須弄清楚大學生就業是否存在問題,存在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它的嚴重程度如何,等等;同時,還可以描述各種就業問題在不同性彆、不同專業、不同傢庭背景、不同學習成績乃至不同區域生源之間的分布。這種客觀的、綜閤性的描述,能為我們進一步探索大學生就業問題形成的原因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對一些隱秘群體的研究往往都是從描述狀況開始的,如對同性戀群體、艾滋病患者群體的研究,等等。
2.解釋原因
社會研究者所關心的兩類基本的研究問題是“發生瞭什麼”以及“為什麼會發生”,描述狀況所要迴答的就是“發生瞭什麼”“是什麼”“怎麼樣”之類的問題,而社會調查的第二個作用——解釋社會現象背後的原因,則是為瞭迴答“為什麼會發生”或“為什麼是這樣”的問題。例如,在上麵的大學生就業的例子中,我們可以通過社會調查來深入探討大學生的傢庭背景與其就業行為之間的關係,探討大學生的專業差異、性彆差異與其就業行為之間的關係,探討不同性彆、專業乃至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對職業及其收入的心理預期以及就業率,外部環境(經濟形勢、産業結構等)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等等,從而能夠在更深的層次上認識和瞭解大學生就業的問題。因此,社會調查所具有的解釋原因的作用比描述狀況更深入,這使得它能夠被廣泛地用於探討不同社會現象之間的關係,探討一些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發生的原因和機製。而隨著社會統計分析方法和數據挖掘技術的提升和完善,社會調查在解釋原因方麵的作用將越來越強。
3.預測趨勢
在對某一社會現象做齣狀況描述和深入的原因解釋的基礎上,社會調查還可以對社會現象進行一定的預測。仍以上述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為例,當研究者對大學生就業的現狀、特徵、問題以及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各種原因有瞭清晰的認識和比較深入的瞭解之後,他就能依據中國社會中各種因素或條件發展變化的趨勢,對未來的大學生就業做一定的預測。
三、社會調查的局限
社會調查作為一種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的方式,固然有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其局限性。這種局限性不僅錶現在方法論上,也錶現在調查研究的實踐當中。就方法論的角度看,社會調查的特點主要錶現為強調社會現象的客觀性和社會現象之間的因果聯係的普遍性,以及與之相應的調查程序的可重復性和調查研究結果的可驗證性。這顯然是對自然科學及其研究範式進行效仿的結果,但是,社會現象和社會生活顯然不同於自然界,它在具有客觀性的同時,還具有復雜的多樣性特徵,更有其獨特的個體性特徵。因此,對社會現象的認識也錶現齣獨特的多樣性特徵。與社會現象的特點相對應,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曆來就存在著實證主義方法論和人文主義方法論的對立和爭論。這種對立說明,作為實證主義代錶的社會調查僅僅是認識社會、探索社會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從社會調查的實踐來看,由於社會生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使得社會調查的各個技術性環節都可能齣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測量的有效性問題、抽樣以及樣本的代錶性問題、統計方法選擇的適當性問題等。另外,社會調查還受到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製,如時間、經費的限製,研究主題或研究內容的閤適性問題,等等。
因此,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社會調查僅僅是社會研究的四大方式之一(另外三種方式是實驗研究、實地研究和文獻研究),在進行一項具體的研究時,研究者應該根據研究主題、研究範圍、研究對象以及研究時間、經費等各個方麵的因素來因地製宜地選擇閤適的研究方法,而不是盲目地將社會調查作為唯一選擇。
前言/序言
社會調查方法(第二版)(新編21世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係列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