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早起五招自測,看看你中瞭幾條!
起床時頭昏腦脹,濕重如裹?
小腿肚子酸沉無勁,身沉乏力?
大便溏軟排不淨,三五張紙還搞不定?
一刷牙就犯惡心,天天都像“有情況”?
舌苔白厚濕潤、發黃發膩、赤紅無苔?
升陽有道——輕鬆祛濕陽氣旺!
邊看電視邊做養生樁,每天10分鍾帶來大健康!
簡單食材大功效,薏米紅豆湯喝起來!
5分鍾捏脊,寶寶不哭不鬧,爸媽活蹦亂跳!
內容簡介
著名中醫師、百萬暢銷書作者武國忠暖心迴歸!曆年養生研究成果全新噴發,從節氣、體質、飲食、運動、穴位按摩、針灸等多個層麵,詳細介紹養陽秘方,深刻解讀常見病的自診自療訣竅。讀者通過這本書,就能詳細瞭解自己的身體,學會養陽的方法,讓身心感受無處不在的陽氣牽引,體會“大鵬展翅”的暢快淋灕!
作者簡介
武國忠,北京謙之堂醫館名醫工作室首席專傢、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傳統醫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電視颱《養生堂》《健康生活》養生嘉賓。湖南衛視《百科全說》、山東衛視《養生》、北京電視颱《悅讀會》等節目特聘中醫養生專傢。著有《黃帝內經使用手冊》《人體自有大藥》《活到天年》《人體通補手冊》《美味纔能養生》等。
精彩書評
“陽氣”嚮來是看不見又摸不著的,它的作用總是為我們所忽視。唯有武老師能把陽氣寫得如此生動活潑,裏外透著股讓人歡喜的調皮勁兒,將它與我們五髒六腑的關係解釋得深刻透徹。陽氣足瞭,健康有瞭保障,纔能活齣生命的質量。
——於謙
武老師不僅教授讀者通過保養自身陽氣帶來身體上的解脫,還希望大傢能夠解除精神上的桎梏。武老師是中醫名傢,一邊懸壺濟世,一邊著書立說。這種奉獻精神正契閤瞭悲智雙運、福慧雙修的大境界,實在功德無量!
一一著名文化學者於曉非
目錄
序言固護陽氣為哪般隻因陰邪太猖狂 / 001
第一章 好風憑藉力,風箏飛上天
1.陽氣有多足,你的路就有多長 / 002
2. 濕邪,你這個罪魁禍首! / 010
3. 為什麼有的人不怎麼生病呢 / 019
4.秒懂你體內的濕氣 / 025
5. 艾灸熏一熏,治病又益壽 / 031
6. 春夏養陽,地久天長 / 038
7.“三陽開泰”——身體健康的風嚮標 / 046
第二章 吃得巧,陽氣跑不瞭
1.飲食的最高境界 / 052
2. 薏米紅豆湯,養顔除濕好妙方 / 062
3. 米飯損陽不用愁,古法新招好幫手 / 068
4. 道傢秘傳的“養腎食療”法 / 075
5. 藥酒一杯,補氣又升陽 / 080
6. 花椒鹽水——除濕升陽的良方 / 088
第三章 按摩穴位長陽氣,穴穴有大藥
1.八大最安全的穴位通治百病 / 094
2. 公孫穴——讓你不再經痛、胃疼的第一溫陽大穴 / 098
3. 內關穴——打開心結,養顔養心的美麗穴 / 103
4. 臨泣穴——一生守護身體陽氣的“小柴鬍湯” / 108
5. 外關穴——瞬間恢復聽力的“聰耳神穴” / 111
6. 後溪穴——治療一切頸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 / 116
7. 申脈穴——體貼身寒多病者的純陽大藥田 / 121
8. 列缺穴——專治落枕、偏頭痛的隨身醫師 / 126
9. 照海穴——告彆咽痛和失眠的強腎降火妙穴 / 129
第四章 全傢一起保陽氣:修好傢庭健康學分
1.寶寶體質好,從媽媽肚子裏開始 / 134
2. 月子坐得好,女人永不老 / 140
3. 順應陽氣養寶寶 / 146
4. 嚮陽氣要美麗 / 153
5. 心疼老公,就要讓他這樣養陽 / 169
6. 孝順老人先從關心他們的身體開始 / 175
第五章 養好陽氣,常見病簡單自療
1. 保養生命先要辨彆自己的體質 / 184
2. 挺起健康的脊梁 / 190
3. 遠離糖尿病的根本手段是固護陽氣 / 199
4. 調肺補氣,控製好身體的大氣壓 / 209
5. 感冒事小,不可小瞧 / 215
6. 彆拿胃痛不當迴事 / 220
7. 擺脫痛苦的便秘 / 224
8. 遠離鼻炎的煩惱 / 229
第六章 時下風行“養生樁”:悟性就在腳下
1. 激發陽氣的養生樁 / 236
2. 站樁可牢牢鎖住體內陽氣 / 245
3. 持之以恒,體會由然而生的站樁喜樂感 / 250
4. 養生樁四大疑惑解謎 / 259
精彩書摘
固護陽氣為哪般隻因陰邪太猖狂
新書《為我的身體養陽氣》終於跟讀者朋友見麵瞭!
自《人體自有大藥》和《黃帝內經使用手冊》齣版以來,我收到瞭不少讀者的來信,詢問我這幾年忙什麼去瞭,甚至有讀者韆裏迢迢從外地到北京來找我,問我有沒有什麼新書是他們沒有看到的。
感謝讀者朋友們的厚愛,我也能夠理解讀者們急切的心情,對於外地的讀者來說,每周都來北京就診不太現實,而且很多讀者隻是為瞭保養身體,並非有什麼實證。這些朋友更希望在書裏學到實用性強的養生保健知識。需要和大傢解釋的是,這幾年來,我並非沒有思考齣版的問題,隻因不敢忘記恩師鬍海牙先生當年對我的教誨,希望能做到“厚積薄發”“有的放矢”。
2015年,我也齣版瞭新作《美味纔能養生》,作為一名醫生,談“吃”似乎有些不務正業,但我認為,美味是人類與食物達成的默契,隻有美味纔能滋養我們的身體和精神。這是我長年進行中醫研究和日常養生的心得,也希望能給讀者們帶來不同的飲食體會。
這幾年的問診過程中,我越來越發現,現在的讀者、患者們的養生常識、醫學知識比以前有瞭長足的進步,對求醫問診也不再是茫然無知。在日常的門診中,經常就有患者問我:“武大夫,您的中醫學傳承是不是火神派、扶陽派呀?”我就奇怪瞭:“何以見得呢?”患者答曰:“我看您開的處方中有很多附子、乾薑、麻黃、細辛……這不是火神派的路數嗎?”患者雖然有瞭對中醫的興趣,卻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通常會迴答:“吾眼中沒有火神,隻有陰陽,我一天門診下來還用瞭很多石膏、生地呢,你隻不過沒有看到而已。”能夠這樣針對藥方進行對話的患者在門診已不是少數,由此也引發瞭我一些新的思考,為什麼患者們齣現的問題都如此雷同呢?
迴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講一段我學醫的感悟。眾所周知,我追隨恩師鬍海牙先生學習瞭多年醫術。在追隨鬍海牙老師學醫之初,老師給瞭我一本他珍藏多年的醫書《治病法軌》,讓我抄錄學習,這本書的作者王雨三先生是民國時期江南非常著名的中醫師,他開瞭很多傢藥房,自己製作中成藥,效果斐然。讀王氏之書我始知溫補療病盛行的緣由,清末民初,時勢使然,溫病學崛起,對整個中醫學界影響甚大,很多中醫開始利用偏於寒涼的溫病學原理來問診看病,挽救瞭很多患者的生命,然而,有一些醫者卻食古不化,將溫補法棄而不用,一味崇尚寒涼攻伐,傷人無數,救人卻不多。王雨三先生反其道而行,用溫補之法治病救人,功德無量。
鬍海牙老師對此書精讀細品,領悟頗深,將其理法用於臨床,亦是效如桴鼓、立竿見影。恩師還時時教導吾輩要用心研究王先生所述溫補之法。在老師的教導和啓發下,我對於溫補之法始終較為留心和關注,仔細閱讀瞭清代名醫鄭欽安所著的三部經典作品《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和《傷寒恒論》。這三部書也是老師告訴我的,他對這三部醫書十分推崇。他的一位好友,著名學者王利器轉贈給他一本唐步祺先生校注的《醫理真傳》,上麵蓋有唐步祺先生的圖章,老師一直珍藏得很好。後來唐老將三書閤並一起齣瞭精裝本,我還特地給老師買瞭一套,老人傢非常開心。
讀鄭欽安先生著作的時候,正是我剛開始獨立看診的時候,不能時時刻刻求教於老師,難免心有惴惴!幸虧有鄭欽安先生的著作在手邊,時時翻閱,常有茅塞頓開之喜。這三部書幫我解開瞭很多問診的難題,治好瞭臨床上很多疑難雜癥,我內心由衷地感激他老人傢的菩薩精神,把這麼好的學問記錄下來,讓後世的醫者們救治瞭眾多病患。
縱觀鄭欽安、王雨三兩位大傢的學術思想,不難發現,他倆都懸壺濟世於清末溫病學說盛行時期,秉持溫補觀點,而其二人的溫補觀點也主要在於糾時代之偏,帶領後學迴歸醫統正脈,領略仲聖先師“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神髓。
迴到我前邊的問題上來,為什麼患者們年齡不同、性彆不同、體質不同、病癥不同,但我開齣的藥方,卻有如此大的相似性呢?我認為問題的根本,就在於現代人身體齣現的通病——陽氣不足,陰邪猖獗!而要說清楚為什麼現代人會齣現這樣的通病,大傢則要先瞭解何為陰陽。
陰陽是古代先人對於事物規律認知的一種方法和手段,陰和陽分彆是指二類不同特性的事物,具有不確定性的特徵。黃帝內經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又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韆,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這幾句話說得比較泛泛,單從這幾句話裏我們無法認識到陰陽的內涵。具體到有所指我們纔能明確感知到陰陽的存在形式。先輩們為瞭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中醫陰陽的概念,對陰陽的特性做瞭係統的歸納:
凡是事物或現象,具有火的炎熱、乾燥、升發、蒸騰、運動等特點的,它們皆屬於陽。如溫熱的、明亮的、上升的、活動的、外在的、功能的、機能亢進的等,統屬於陽。
相反,具有水的寒冷、濕潤、沉降、凝聚、寜靜等特點的,它們皆屬於陰。如寒涼的、晦暗的、下降的、沉靜的、內在的、物質的、機能衰退的等,統屬於陰。
除瞭對陰陽二者的基本區分,我們還要知道,陰陽不單單是相反對立的,還是互根互用的。所謂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對立的事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依賴,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陰陽雙方均以對方的存在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條件。陰陽所代錶的性質或狀態,如天與地、上與下、動與靜、寒與熱、虛與實、散與聚等,不僅互相排斥,而且互為依存。陽根於陰,陰根於陽,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陽蘊含於陰之中,陰蘊含於陽之中。陰陽一分為二,又閤二為一,既對立又統一。故曰:“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陽互根深刻地揭示瞭陰陽兩個方麵的不可分離性。正可謂:“陰陽不二,而又非一。”對這種關係最形象的圖形展示就是太極的陰陽魚圖案。基於以上陰陽的概念,我相信聰明的讀者此時一定會明白我前麵迴答患者的意思瞭。
我在給患者開齣的藥方中用到瞭相同的“升陽”的藥材,歸根結底也是因為“陽虛”成為瞭現代人的通病!按理說來,現代人的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與古人相比有瞭很大的改變,人們能夠吃得好、穿得暖、住得安,應該不會有那麼多陽虛的問題齣現纔對。但事實卻是臨床上陽氣不足的患者在就醫的各類人群中均占多數。我經過多年不斷的思考和總結,提煉齣瞭如下五條造成陽虛的原因。
1.運動失衡導緻的太過與不及,太過傷陽,不及傷陰。
2.精神壓力過大,暗耗陰精,損及陽氣。
3.飲食油膩寒涼,耗損傷及後天脾陽之氣。
4.睡眠不足,房事過度,暗耗陰精,傷及先天元陽之氣。
5.外在風寒濕邪侵襲,傷及人體陽氣。
當我們不小心招惹上邊的一條或者幾條之後,就會導緻體內的陽氣受損,而陰邪之氣過盛,陰陽就開始不平衡瞭!此時身體就會齣現一係列的問題,如疲勞無力、抑鬱、萎靡不振、飲食乏味、反復感冒、失眠多夢、陽痿早泄、月經不調、早衰……一係列的不適嚮我們的身體發齣警報,疾病開始敲門瞭。
為瞭防止這些原因損害我們的健康,我與此書的編輯們多次進行探討,對原來齣版的《黃帝內經使用手冊》一書的主題重新進行發掘和提升,圍繞著固護陽氣,激發人體內大藥的方法來展開,加入這些年的新思考和新認識,形成瞭《為我的身體養陽氣》這本全新健康讀物。
為瞭便於讀者領會,在書中,我用風箏飛天來比喻人體陽氣的強弱,好風藉力,風箏則飛得高,人體也是,如果陽氣足,百病不生,陽氣弱,則百病纏身。所謂養生,不僅要把身體養好,而且還要養齣神采,養齣氣質。要養氣質,就得從升發陽氣入手。
如何升發陽氣呢?節氣、飲食、運動、穴位按摩、針灸等方法眾多,讀者們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最適閤自己的升陽大法。任何疾病都可以說是陽氣不足所緻,所以我也介紹瞭從陽氣自護的角度對常見病進行自診自療的訣竅,適閤各年齡段讀者和傢庭閱讀參考。
自從齣版瞭《黃帝內經使用手冊》,我的診室已不僅是謙之堂醫館的方寸之地,我所思考的,也不僅是每天麵對的數名病人。我希望能通過一支筆、一颱電腦,讓更多不能親至的人也學會健康養生的方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我作為一名醫者最大的心願。希望更多的人能從此書獲益,找迴本屬於自己的健康!
武國忠
丙申年陽春
於京郊通惠河畔聽息樓
前言/序言
《為我的身體養陽氣》(隨書附贈:五大體質調養攻略)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