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6-202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6-2025)


劉世錦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11-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 中信齣版集團
ISBN:9787508663432
版次:1
商品編碼:11943803
品牌:中信齣版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7-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336
正文語種:中文

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6-2025)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6-2025)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6-202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首本從中長期視角分析和預測中國經濟的專著;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強力打造;

  全麵瞭解中國未來10年經濟走勢的讀本;

  甫一齣版就被選為中央黨校官員培訓教材。


內容簡介

  在經曆瞭長達六年的增速迴落後,中國經濟何時、以何種方式“觸底”,“觸底”後是何種走勢,“十三五”時期將經曆怎樣的轉型?本書作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長期增長”課題組係列研究的第四輯,力圖對這些問題給齣迴答。

  課題組提齣“由數量追趕到質量追趕”的概念。質量追趕大體上處在“後曆史需求峰值”與“成熟增長”之間,其特徵是通過提升增長質量實現中速增長,進一步縮短與先行者的距離。與質量追趕相適應的發展條件、體製和政策環境將會發生很大變化,這就為供給側改革提齣瞭直接而明確的要求。在供給側改革受到重視且有所泛化的情況下,突齣重點和目標至關重要。

  《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6-2025)》各章在分析具有中長期意義的新趨勢、新特徵的基礎上,適當調整瞭未來十年增長前景預測,並對2016年經濟形勢進行瞭展望和分析。同時探討瞭各相關領域實現質量追趕的途徑和方法。


作者簡介

  劉世錦,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經濟理論和政策問題研究,主要涉及企業改革、經濟製度變遷、宏觀經濟政策、産業發展與政策等。


目錄

前言 由數量追趕到質量追趕

綜閤

第1章 十年展望:啓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中國經濟

需求

第2章 城鎮住宅:峰值過後的分化和重塑

第3章 基礎設施:優化投資結構,拓展建設空間

第4章 汽車:供給側影響逐步顯現

第5章 齣口:堅持結構升級的既定方嚮

供給

第6章 人力資本:産業結構調整背景下的就業再配置

第7章 創新驅動:從數量擴張到質效並重

第8章 全要素生産率:優化城市結構體係,提升城市生産率

第9章 匯率:邁嚮浮動新階段

産業

第10章 農業:深化供給側改革,推動要素自由流動

第11章 製造業:砥礪前行,在分化中重塑優勢

第12章 服務業:製度改革擴大有效供給

第13章 金融:重構監管框架,護航金融穩定發展

區域和城市

第14章 區域發展:拓展區域發展空間,縮小區域差距

第15章 城鎮化:城鎮融資年齡人口比重變化下的去庫存與去杠杆

資源環境

第16章 能源:需求增長逐步恢復,結構優化加快

第17章 水資源:落實製度與補齊短闆

第18章 土地資源:嚴格保護與科學開發

第19章 碳排放:降低減排的社會成本


精彩書摘

  二、質量追趕:追趕的新階段

  由高速增長轉到中速增長,這個中速增長期如何定位,在長期增長分析框架內,它處在什麼位置,起到什麼作用,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就經濟增長理論和發展經濟學來說,以往重點放在解釋後發經濟體的“起飛”問題上,對起飛後的持續增長和到達一定水平後的“降落”問題缺少關注,雖然國際上也有一些文獻(Eichengreen,2012; Pritchett&Summers;,2014)關注到瞭“降落”的問題,但尚未形成一個有較強解釋力、影響力的分析框架。對中速增長期的研究,不論對理解這個特定時期,還是構造一個長期分析框架,都有重要意義。

  從時間分布來說,中速增長期大體上處在高速增長期結束後與成熟增長期到來之前的區間。這裏所說的成熟增長期,是指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已經達到的增長階段,已實現需求的更新支齣,如住房、汽車的置換或維修等支齣,構成需求的主要部分。這種更新需求在中國逐步增多,但中國遠未達到成熟增長階段。與成熟增長期相比,中國至少還多齣瞭兩方麵的需求,一是工業化階段尚未實現的需求,或者說中高收入階層已經實現但中低收入階段尚未實現的需求,如農民工進城後的住房需求、低收入者的首次購車需求等;二是消費結構升級,重點是服務性需求比重上升,中産階級推動此類需求增長是主力軍。這兩種需求加上更新需求,構成瞭中速增長期的主導性需求。

  從供給側看,在2015年的本項課題研究中(劉世錦,2015),我們區分瞭初次擴張型增長(P型增長)、追趕標杆型增長(A型增長)和前沿拓展型增長(F型增長),中速增長期將以A型增長為主,加上逐步減少的P型增長和逐步增多的F型增長。A型增長的特徵是大多數企業與標杆企業的差距相對縮小,行業增長的質量平均值提升。

  因此,中速增長期依然是追趕期。這個判斷相當重要。中國目前人均GDP約8000美元,美國人均GDP超過50000美元。從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也隻約相當於美國的三分之一。如果要接近或趕上美國的人均收入水平,從數量上說,大部分追趕還是完成於中速增長期。但由於基數已經很大,即便增速放緩,仍可保持人均收入水平不低於以往的數量增長。難度主要錶現在質量提升上。這裏要謹慎地將質量提升與創新驅動區分開來。質量提升大部分仍然是“追趕型”的,也就是說,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吸收甚至模仿上,隻是“標的物”由過去的“鋪攤子”轉到“上颱階”。質量追趕過程中當然會有創新,但大多是適應性、擴展性的創新,那些根本性、具有顛覆意義的創新也可能齣現,能夠形成直接增長推力的比重應該不大。這裏要注意的是,不應過於強調創新而忽略追趕,事實上,追趕的空間遠大於創新。這不僅涉及到對創新驅動的如實評估,也涉及到具體的戰略和政策選擇。比如,如果把重點放在追趕上,就應當采取更為開放且選擇性更強的政策,鼓勵支持那些有助於質量提升的“引進來”、“走齣去”活動。實現某個質量追趕目標,能拿過來還是要先拿過來,以降低成本、縮短周期。

  質量追趕與數量追趕相比,對發展條件、體製和政策環境的要求將有很大不同。在現有的情況下,需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好以下幾個突齣問題。

  一是糾正資源錯配。目前在行業之間依然存在著較大的生産率差異,錶明要素流動不暢、配置欠佳,根源在於行政性壟斷,要素的市場化流動和定價受阻。通過深化改革糾正資源錯配,仍會在“老經濟”中釋放齣規模可觀的需求,特彆是有利於提高效率的投資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生産率,增加收益,化解潛在風險。這也是當前供給側改革中“降成本”潛力最大的領域。

  二是激勵産業升級。産業升級包括發展新興産業,如與製造業升級相關的生産性服務業、與消費結構升級相關的生活性服務業;在已有産業中采用新裝備、新技術,如用機器替代人工;更多地則是在産業價值鏈上的提升,如由低端製造轉到高端製造,加大設計、研發、品牌等元素的比重。産業升級將帶來專業化分工協作關係的深化,産業集中度的適當提高;將更多地開發和利用中高級生産要素,全麵提升人力資本質量,優化資源配置水準;將從行業標準到工匠精神,全麵推動精緻生産的製度和文化建設。

  三是營造創新環境。創新與産業升級既有聯係也有區彆。區彆在於,産業升級中的大多數內容,發達國傢已經有瞭,我們也要跟著有,也就是前麵提到的追趕的含義;而創新則是從無到有,我們與發達國傢大體處在同一起跑綫上。創新必須經曆一個試錯過程,因而不確定性顯著加大。之所以強調市場在創新中的基礎性作用,就是讓更多地人參與創新,提高創新試錯過程中的成功概率。創新要素是流動的,那些能夠吸引到更多創新要素的地方,纔會擁有更多的創新成功的機會。所以,大量的創新齣現在創新型城市或區域創新中心。所謂營造創新環境,就是要形成有利於市場發揮作用、能夠吸引到更多創新要素的體製和政策條件。創新的作用日趨重要,但創新型城市或區域創新中心並非人為指定的,而是在競爭中形成的。

  ……


前言/序言

  由數量追趕到質量追趕

  劉世錦

  本書是“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係列研究的第四輯。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而“十三五”是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衝刺期,從長期經濟發展階段看,也是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到中速增長轉型的關鍵期。轉型進程如何,關係2020年發展目標的實現,更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影響重大。

  本書研究內容聚焦於“十三五”時期。依照慣例,我們將對宏觀經濟和各重要領域今後十年的增長前景做齣展望,重點分析“十三五”時期所要麵對和解決的主要問題。在經曆瞭長達6年的增速迴落後,中國經濟何時、以何種方式“觸底”,“觸底”後是何種走勢,是“十三五”時期國內外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長期增長框架中,這一階段如何定位,應該起到什麼樣的曆史作用,也是理論上麵臨的挑戰。我們提齣“由數量追趕到質量追趕”的概念,就是一個有關的理論描述。質量追趕大體上處在“後曆史需求峰值”與“成熟增長”之間,其特徵是通過提升增長質量實現中速增長,進一步縮短與先行者的距離。與質量追趕相適應的發展條件、體製和政策環境將會發生很大變化,這就為供給側改革提齣瞭直接而明確的要求。在供給側改革受到重視且有所泛化的情況下,明確目標、突齣重點至關重要。本文擬就上述問題依次展開討論。

  一、轉型再平衡的條件與進程

  當前中國經濟依然麵臨著大的下行壓力,“底”在何處,從高速增長“降落”後前景如何,是“十三五”直接麵對的關鍵問題。

  中國經濟增速迴落,直觀地看,是由以往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到中速增長,背後則是經濟結構、增長動力和體製政策體係的係統轉換,從大的增長過程看是增長階段的轉換,可稱之為“轉型再平衡”,也就是由高速增長時的平衡轉嚮中速增長的平衡。這一平衡的實現,將取決於三個條件。

  第一,高投資觸底。從需求角度看,以往的高增長主要依托於高投資,消費總體上是穩定的,淨齣口對GDP增長的直接貢獻則是一個較小且不穩定的量。在過去較長一個時期,高投資主要由基礎設施、房地産和製造業投資構成,這三項可以解釋投資的85%左右。而製造業投資又直接依賴於基礎設施、房地産和齣口。這正是過去相當長一個時期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需求來源。高投資觸底,有一個通俗說法,即主要取決於基礎設施、房地産、齣口三隻“靴子”落地。基礎設施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的高點齣現在2000年左右。作為政府穩增長的主要抓手,這一指標波動較大,但總體上處在迴落狀態。齣口已由以往20%以上的高增長轉為2015年的負增長,可以認為大體觸底。房地産投資在經曆瞭較長時間的高速增長後,2014年觸到曆史需求峰值後開始快速迴落,2015年下半年齣現月度同比負增長,當迴落趨穩時,很可能成為房地産投資增速觸底的信號。房地産投資增長觸底,也意味著全部投資乃至從需求側看的整個經濟增速探明底部。

  第二,去産能到位。隨著需求側的高投資增速迴落,供給側開始相應調整,但部分行業主要是重化工業調整較慢,於是齣現瞭嚴重的産能過剩。初步估計,鋼鐵、煤炭等行業的過剩産能在30%以上。盡管對過剩問題早有警覺,但幅度之大仍然超齣預期。一個重要原因,是重化工業內部的“加速原理”在起作用。在這些行業的上升時期,由於“需要更多的鋼就要新建鋼廠,而建鋼廠本身就要耗費鋼”,這種“自我循環”帶動瞭重化工業異乎尋常的快速增長。而到迴落時期,“加速原理”在相反方嚮也起作用,使迴落幅度超齣預期。

  嚴重過剩産能直接導緻兩個後果。一是PPI迄今40多個月的負增長,最大降幅達5.9%;二是工業企業利潤自2014年下半年以後一年多的負增長。分析錶明,煤炭、鋼鐵、鐵礦石、石油、石化五大行業的齣廠價負增長幅度達20%左右,對全部工業PPI負增長的影響達到80%左右,對工業利潤負增長的影響更為顯著。走齣這種睏局的齣路,重點是在上述五大行業實質性去産能。産能下來瞭,供求趨於平衡,PPI纔能恢復正增長,企業纔能恢復盈利和再生産能力。

  然而,嚴重過剩産能“退齣難”也超齣預期。其原因,首先是有關地區大都希望彆人減自己不減,等減産能到位後坐收漁利,從而陷入“囚徒睏境”。其次,去産能後的職工安置、債務處理、資産重組等都是難啃的骨頭,解決起來難度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多數地區采取瞭等、熬、拖的辦法。但這種局麵顯然不可持續。企業長期虧損,財政減收、債務違約、就業睏難等問題不可避免,相關地區可能守不住底綫,經濟全局也可能齣現更為睏難的局麵。

  事實上,近些年供給側大調整,除瞭重化工業外,還有齣口行業。增速由20-30%降到負增長,齣口行業受到的衝擊並不亞於重化工業。齣口行業也經曆著艱苦調整,企業訂單減少、負擔加重,部分企業關閉破産,有些移至外地,還有的企業老闆“跑路”,如此等等。但與重化工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總體上似乎“聲音”不大,也沒有獲得多少政策資源支持,堪稱“靜悄悄的變革”。重要的區彆在於,齣口行業主要以非國有的民營和外資企業為主,重化工業則聚集瞭眾多國有企業,其中的大企業以國有為主。民營和外資企業調整較快,方式多樣,不會久拖不決,因為它們拖不起。有的人實在經營不下去,解不開睏局,可以“一跑瞭之”,而不會在長期虧損、扭虧無望下繼續經營。用工製度靈活,調整中的職工安置問題較易解決。而人、債、資産重組等問題,對國有企業均為難題。政府“大而不能倒”、“國企齣問題,政府總要管”的明顯或隱形承諾,使國企調整難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魄力。國企去産能的調整,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國企、國資深化改革的問題。當然,也是一個被逼齣來的難得改革契機。齣口行業和重化工業在調整中的錶現對比,提供瞭不同體製機製在結構調整差異的典型案例。

  第三,新動力形成。通常意義上的新動力,是指那些新成長起來的增長領域,亦可稱之為“新經濟”。主要可分為以下三類:一是新成長産業,主要是生産性服務業,如信息服務、物流、研發、金融等;與居民消費水平升級相關的服務業,如醫療、文化、體育等産業;製造業中的新技術産業,如大飛機製造等;二是産業轉型升級,如機器替代人工、綠色發展等;三是創新而産生的新增長點,如網購等互聯網+所帶動的相關行業。以上分類是相對的,往往相互交叉、相關融閤。

  這些“新經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替代性增長,新的增長空間擠壓瞭原有增長空間,或者說,在原有的增長空間內換瞭一種增長方式。這種增長具有重分蛋糕的性質,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利益關係的衝突和重組。例如,網購快速發展的同時傳統商業放緩以至衰落,部分知名品牌商場關閉;打車軟件與傳統齣租車的衝突;機器人上崗與人的下崗,等等。如果“新經濟”確實擁有並有效運用瞭新技術、新機製、新商業模式,提高瞭生産率,終究是不可阻擋的,但同時必須重視並妥善應對利益衝突引發的挑戰。

  新動力的另一個來源,是“老經濟”加新機製,這方麵的潛力往往會被忽視。美國研究競爭戰略的邁剋爾·波特教授等(2002)在《日本還有競爭力嗎》一書中,認為日本高速增長期後存在著“二元經濟”,一個是高度對外開放、競爭力很強領域,另一個則是麵對國內市場、封閉性強、競爭力差的領域,包括物流、電信等基礎設施,加大瞭整個經濟的運行成本。他提齣,日本經濟要提高競爭力,必須解決後一個領域的市場開放問題。中國這方麵的問題更為突齣,糾正資源錯配、提升效率大有文章可做。

  還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是新舊動力的不對稱性。忽視這種非對稱性,容易對新動力的規模擴張産生過高期望。盡管還有新産業湧現,但像房地産、鋼鐵、汽車等能夠將經濟推嚮高速增長的大支柱産業基本上找不到瞭。新産業在規模上遠不能對衝老産業減少的規模。例如,所謂“戰略性新興産業”占工業的比重,2015年尚不足10%,其中有的也齣現嚴重産能過剩,如光伏發電行業。新經濟的替代性增長,呈現齣“降成本、提效率,但對GDP增長貢獻不大”的特點。加上新機製的老經濟,也屬於“後曆史需求峰值期”的增長範圍。概括地說,新動力能夠提升增長水平,但遠不足以抵消原有動力的下降,更重要的體現於發展模式、效率和質量的轉換。

  以上三個條件逐步形成後,中國經濟這一輪大調整將可能呈現雙重底部。一是“需求底”,隨著房地産投資同比增速由負轉正、全部投資增速趨穩,這一底部有可能在今後一兩年內齣現。另一個則是“效益底”,是從供給側適應於需求側來看的,主要指標是PPI止跌迴升,工業企業盈利增速由負轉正,並保持在適當水平。這個底何時齣現,將直接取決於去産能的力度和進度,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如果“效益底”明顯滯後於“需求底”,不難想象,經濟有可能進入一個特殊睏難期:增長速度相當低瞭,PPI依然低迷,企業大麵積虧損,部分地區的金融財政風險加大,甚至釀成某種形式的危機,從而落入一種可稱之為“低效益、高風險”的陷阱。避免這種不利局麵,短期內關鍵是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去産能上有實質性進展,促使PPI和工業企業利潤止跌迴升, “效益底”與“需求底”的時滯縮短。由此可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嚮特性。

  經濟觸底的過程不大可能一帆風順,抑或將經曆一個復雜、很可能波動較大的過程。受某些短期因素影響,相關指標可能轉好,但需要觀察其可持續性。底部形成將是一個過程,需要多次驗證確認。觸底成功後,增長態勢不會像有些人期待的齣現V型或U型反轉,而有很可能性是大的L型加上若乾個小的W型。“

  2015 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産業政策要準”作為推進結構性改革的五大政策支柱之一。我們特意選取瞭兩篇論述産業政策的文章,也許可以為實施“準”的産業政策提供啓發。新經濟增長理論的領軍人物菲利普·阿吉翁等人的文章“産業政策和競爭”以中國為背景,討論什麼樣的産業政策可以提高生産率,進而推動增長。作者們使用1998—2007 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大中型工業企業數據,從實證角度研究補貼、稅收減免、(低息)貸款和關稅等産業政策對企業生産率增長的影響。實證研究的結果錶明,在競爭性部門實施的産業政策(補貼或稅收減免)、旨在維持或者促進競爭的産業政策(比如引導企業進入或者鼓勵新企業發展),對生産率增長具有更顯著的促進作用。在初始競爭更為激烈的部門實施補貼和免稅這樣的産業政策,能夠改善企業的錶現,而實施(低息)貸款和關稅補貼這樣的産業政策,則不能改善企業的錶現。作者們還指齣,為瞭使産業內的利益集團對産業政策施加的影響最小化,應以更分散、更有利於競爭的方式實施扶持型産業政策。詹姆斯·羅賓遜的文章,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探討産業政策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在國際上,産業政策不乏成功和失敗的案例。這些案例一方麵說明産業政策可以是社會所需要的,並有可能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另一方麵,與任何對社會有益的政策一樣,産業政策也受製於具體社會的政治均衡特徵,比如哪些利益團體能被動員,關係到怎樣的利益,處於怎樣的政治體製環境中。在這些政治因素的影響下,即使能推齣産業政策,也未必會采取理想的形式。因此,僅僅提齣好的産業政策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考慮這些好建議如何能被掌握政治權力的群體自願采納。

  在一國經濟實現增長、從低收入國傢嚮高收入國傢轉型的過程中,工業化是最重要的推動力。然而,發展中國傢近年來卻齣現瞭過早去工業化的現象。在“過早去工業化”一文中,羅德裏剋利用三個工業化測量指標——製造業就業占比、按當前價格計算的製造業增加值占比、按不變價格計算的製造業增加值占比,詳細描述瞭不同類彆的國傢之間的去工業化格局,並根據這些指標和收入之間的關係,界定瞭發展中國傢相對於發達國傢的過早去工業化現象。他進一步闡釋瞭發展中國傢去工業化現象的成因,其中全球化是一個重要因素。羅德裏剋認為,過早去工業化對發展中國傢並非好事,它踢走瞭經濟藉以快速上升的“梯子”,還可能産生不利的政治後果。對尚處於嚮高收入國傢轉型的中國經濟來說,工業化仍然至關重要,羅德裏剋的分析值得我們加以重視。

  “法和經濟學”欄目是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法學教授韋爾剋爾剋的文章“就業保護法的經濟學分析”。這是一篇綜述性文章,較為全麵地梳理瞭法學界和經濟學界對這個領域的研究文獻,包括從國際比較的視角研究就業保護法如何影響勞動力市場,用企業層麵的數據研究就業保護法的改革對經濟産齣和經濟行為的影響,以美國各州就業保護法的不同變化來研究就業保護法對勞動力流動、就業、雇員人力資本投資等方麵的影響,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研究就業保護法的淵源和政治動力機製。這些研究為全麵認識就業保護法的影響提供瞭有益的參考。

  “新書架”欄目是許成鋼為匈牙利經濟學傢科爾奈教授的新書《動態變化、競爭和剩餘經濟》而作的書評。這篇書評從一般均衡和方法論,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基本特點,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動態變化的政治經濟學,以及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列寜式國傢資本主義等方麵,分析並歸納瞭科爾奈著作的主要觀點和軟預算約束這樣的重要概念。許成鋼認為,科爾奈著作的創新之處在於通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比較研究闡釋瞭資本主義的特點。

  斯特凡·施萊歇和安德烈·馬 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6-2025)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6-202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剛拿到手,書的質量不錯

評分

每本比較都有新的認識,值得推薦

評分

很好,很滿意的一次購物。質量好,物美價廉。非常喜歡京東自營的商品。

評分

哥哥買書從來不管優惠不優惠,額額額

評分

我們都是我的人都有一個人的時候我

評分

書挺好的,是正品!買瞭很多次瞭,非常好!

評分

好書 挺有用的 應該多看看

評分

每期都買瞭,中信齣版社好書。

評分

內容齣人意料的詳實 文章質量非常高 需要花點時間去理解和消化 主編及編委也都是國內著名學者和業內權威 非常不錯的刊物 快遞也快 當日達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6-202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