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是經濟學曆史上偉大的裏程碑式著作。在《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中,奈特提供瞭關於新古典經濟學的標準錶述,緻力於解釋完全競爭並不必然消除利潤的原因。奈特認為,即使在長期均衡中,企業傢也會因為承擔瞭不確定性而獲得作為迴報的利潤。
目錄
初版前言
再版前言
1940年重印增記
1948年版前言
1957年版前言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經濟學理論中利潤與不確定性的地位
第二章 利潤理論,與利潤相關的變化與風險
第二篇 完全競爭
第三章 選擇理論與交換理論
第四章 閤作生産與資本化
第五章 在缺失不確定性條件下的變化和進步
第六章 完全競爭的小前提條件
第三篇 因風險與不確定性而導緻的不完全競爭
第七章 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含義
第八章 應對不確定性的諸種組織結構和方法
第九章 企業和利潤
第十章 企業和利潤(續)支薪經理人
第十一章 不確定性與社會進步
第十二章 不確定性和利潤的社會諸方麵
索引
精彩書摘
經濟學,或更為準確地說,理論經濟學,是社會科學中唯一的一門渴望以嚴謹著稱於世的學科。在某種程度上,作為一門嚴謹的科學,人們在分享與其有關的榮耀的同時,也必須接受它的一些局限性,即它會因為力求嚴謹而變得像物理學或數學一樣,必然具有幾分抽象性和不現實性。事實上,它的嚴謹程度與物理學不同,因為雖然它不能弄得如物理學般嚴謹,但齣於某些特殊原因,卻會以更大程度的不現實性為代價,保證瞭其中等程度的嚴謹性。嚴謹科學的概念涉及抽象性,它的完美體現在分析方法上,分析和抽象實際上是一對同義詞。我們交給自己的任務就是對大量復雜而相互關聯的變化進行歸納和整理,也就是說,把這些復雜而相互關聯的變化當成具有同一性,即所謂有規律的一連串事件或行為進行分析,並將各種基本的連續事件相互分離開來,以分彆加以研究。
有時候,我們能感覺到,各種復雜現象的基本構成本質上就是完全或部分分離的;有時候,人們可能會單獨地,或附帶一些易於控製的條件,設想齣一些虛構的經驗。當然,後一種方法是物理學的典型做法。但將其應用於産業社會的研究,通常是行不通的。一般而言,我們必須探尋一下,在不同的結閤條件下,復雜現象中不同因素的錶現形式,或者,依賴於對一般原理的直觀知識,並藉助於邏輯方法來探尋一連串個彆事件的先後運行過程。
應用於任何一類問題上的分析方法總是非常不全麵的。用這種方法來處理從數字上就占有極大比例並構成一般真實狀況的各種復雜的因素,比如說,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必須應付的各種復雜問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方法的價值取決於這樣一個事實,即在大多數問題中,各種情況的某些因素是共同的,這些因素也不僅僅隻在每種單獨情況中齣現。而且,這些因素雖說數量很少,但其重要性卻大得足以主宰控製整個情況。因此,少數這類因素的規律,使我們對這一總體情況的規律有瞭大緻的瞭解。它讓我們得以說明,在“理想的”條件下,即那種存在大量而多變、但不太重要而且我們的規律並不加以考慮的“其他事情”完全不存在的條件下,什麼因素“會”有用或“可能”有用的問題。
這樣,如果我們在物理學的模型和嚴謹的自然科學的範型中假設瞭經過簡化的條件,並排除瞭所有讓人煩惱的因素,很少幾條切實可行的規則或原理就能告訴我們所要發生的事情。該簡化條件包括對規模、質量、形狀、光滑度、硬度、彈性的明確說明,以及通常作用於物體的參數(properties)和通常在事實上完全不可能認識到但絕對必須去認識的特定性質的說明。而“令人不安的因素”則是任何沒有包括在說明中的因素,或許,實際排除這些因素和認識這些因素大概同樣是不可能的,因此,同樣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假設。唯有如此,我們纔能得到“規律”,即對不同現象和不同行為的原理進行描述。當然,這類規律在任何特定的情況下都不能準5確無誤地繼續適用,因為這些規律並不全麵,並沒有將所有因素都包括在內。
……
前言/序言
本書初版售罄之後,倫敦經濟學院給瞭筆者極大的榮譽,將本書列為重印係列中的一種。另外,他們還惠允我撰寫新版前言。我想,與其詳述本書的由來或是糾正一些錯誤,我寜可科用這一機會,就本書所陳述的經濟學理論作一些評論,而且我還認為,按照被普遍接受的經濟學原理進行思考的思路,也需要發展及修正。當然,我是假定這種努力還在繼續進行。現在,我想提齣幾個問題以供本書現在的讀者討論。
一
首先,正如本書內容所揭示的,我對經濟學的興趣從一開始就特彆集中在理論的含義、理論推論所必需的先決條件,以及理論前提與現實的偏離上。本書的大部分內容在1915~1916年康奈爾大學的博士論文中首次得到瞭體現,此後,本人的這一興趣還在增長。這些年來,我的時間都花在大學課堂的“理論”課上瞭。如果說,這一時期的一般趨勢是盲目地反對“古典主義”,那麼,美國的情況尤為明顯。這種環境加上歐洲民主國傢疏遠自由主義的政治趨嚮以及經濟學的受寵,再加上還要嚮一大幫沒有什麼學術興趣或社會興趣的學生灌輸經濟學——所有這一切都激發瞭我的思考和質疑。我一直特彆緻力於弄清經濟學前景看好的各種“分析方法”,而對這一問題有這麼多令人費解的議論。我頗為不安地承認,這是某種方法論“體係”,或各種方法論造成的結果。雖然用其他研究來替代經濟學價格理論的提議似乎都站不住腳,但在某種程度上我也贊成與之相反的看法,我希望就價格理論能乾什麼和不能乾什麼,有一個完整的闡述,並且就相同論題提齣的其他分析方法進行適當的考察。
基於功利主義假設的經濟學理論,即從“經濟學”一詞的本義所說的所有經濟學理論,是一種純粹抽象和形式化、且沒有實質性內容的學說。一般來說,它討論的是某種規範的“經濟”原則,並不涉及要利用什麼或是如何利用的問題;更具體地說,價格經濟學討論的是一種社會製度,在這種社會製度中,每個個人隻把其他所有人和社會作為他自己這一個人經濟的手段和條件、一種魯濱遜經濟的機械組織來對待。它討論的是給定的“所有者”,根據給定的技術體係對給定資源的使用以滿足給定的欲望的過程,如何通過完全的市場體係組織起來。任何在給定時間和地點所發現的問題,諸如資源和技術等,都一定會在製度史上找到答案,因為與市場關係本身的客觀體係一樣,所有這類事情都顯然是文化史的産物。(確實,在某種意義上,“經濟”動機和過程意味著,通過在每種易於産生“收益遞減”的投資途徑上,對資源正確配置的努力,使給定資源條件下的給定收益最大化,這種努力或許也是文化史的組成部分。參見下文。)
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