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十談十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王輝,主業非常單一與保守:每天工作超過八小時的城市與建築設計者,有時兼職做建築教育者。他可以自定義為“知識分子型的建築師”,基於兩個方麵。一方麵是一直對知識有莫名的好奇與渴求,在專業領域,對哥特建築和早期現代建築有所鑽研與心得;在非專業領域,對哲學、古典音樂等一直迷戀。另一方麵,是藉助知識與經驗的武器,對所從事的工作一直有種批判性的懷疑與衝動。《十談十寫》揭示瞭王輝在建築上的關注點,尤其是所選的寫作文本,集中體現瞭他對庫哈斯式的建築操作的理解與批判,這也是構成他前十年設計觀的一個源泉。
範淩,《十談十寫》記錄的是範淩在2008年至2012年間的言論和文章,在錶達觀點的同時,隱約錶達瞭對建築和城市設計、理論、研究的一些焦慮。正是這些焦慮,讓範淩在2012年後的觀念逐漸轉嚮:先是研究互聯網和數字科技建構的虛擬環境而不僅是物理環境所帶來的社會、人文結果,隨後在2015年初開始互聯網創業,期望通過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切實地帶來可持續的社會改良。但本質上,範淩還是把自己定義為一個“知識分子”。
王輝擅迴顧,範淩喜瞻望。問答之間,呈現齣兩位建築人激烈的思考狀態。
——城市筆記人
這本書揭示瞭一個時代命題:對於當下中國建築,是談有意義,還是寫更有意義?換句話說,是錶達觀點重要,還是研究問題重要?我想,王輝、範淩兩位作者分彆給予瞭我們具有說服力的答案。
——鬍恒
如今,文字廉價,評論之言也多受輕視。每當我們試圖用新思想填補已有的差異時,新的差異也隨之産生。範淩與王輝的對話雖是以代溝為綫索,但他們實際上是從意識的角度去填補所有廉價並受到輕視的差異,正是這些差異削弱瞭我們作為建築創造者的敏感觸覺。黑格爾說“每一種意識都在尋求另一種意識的滅亡”,而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如此的滅亡勢必帶來復興,而如此的復興則將重振我們對建築這一藝術實踐的信念。
——鬍如珊
結構對稱、橫竪排版、代溝對話:遲到的形式主義。
——李振宇
直指建築核心的懇切對談及書寫。
——阮慶嶽
思想的呈現不僅是關於內容的,呈現的形式也至關重要。尋求思想內容和呈現形式的雙重突破正是這本書的迷人之處。
——王駿陽
有一個古老的阿拉伯寓言:一匹飛馳的駿馬,左耳和右耳上各立著一隻跳蚤在相互爭論。一隻跳蚤說這匹馬要嚮左跑,另一隻跳蚤說要嚮右跑,就在它們喋喋不休的爭論中,駿馬已經跑得不知去嚮。
在時代這匹狂奔的野馬上,左耳和右耳之間看似代溝深壑,但無論是從左耳還是右耳的視角嚮馬頭望去,前進的方嚮都殊無大異。智慧的阿拉伯人告訴我們,重要的不是左耳和右耳間的差距,重要的是站穩馬耳彆掉下來——隨馬一路狂奔比探討馬的行跡更為關鍵。十談,十寫,讀者不妨當作從左右耳分彆傳來的兩路聲道,而左右閤鳴的立體聲,或許可以參差記錄馬蹄踢踏的來路行狀。
——周榕
《十談》部分
01 建築作為開放的作品 Architecture as Open Work
02 空間的質量 The Quality of Space
03 物質性和圖像性 Materiality and Imageability
04 邊緣到中心,前建築到建築 From Edge to the Center, From Pre-Architecture to Architecture
05 新 Novelty
06 社會性 Sociality
07 教育和批判 Pedagogy and Criticism
08 世界和本土 Local and Global
09 可以預見的未來 Now Future
10 可能的十年 What These Ten Years has Made Possible
《十寫》部分
01_迷狂的北京(王輝)
02_誤讀《大躍進》(王輝)
03_解讀OMA西雅圖圖書館和波爾圖音樂廳的原型(王輝)
04_挑戰密斯——庫哈斯的伊利諾理工學院校園中心(王輝)
05_失重的實驗建築(王輝)
06_解圖伊利諾理工學院麥考密剋論壇學生活動中心(範淩)
07_閱讀物質性的三個當代切麵(範淩)
08_展示還是顯現?——閱讀磯崎新設計的中央美術學院當代美術館(範淩)
09_實踐者的思想性實踐:超越“數字”或“建構”(範淩)
10_過去的未來:富勒、亞曆山大、尼葛洛龐帝(範淩)
摘自《對話06:社會性》
範淩_我關心社會性,並不是說一個建築一定要長得像社會性建築。對我來說,蓋裏的畢爾巴鄂美術館的社會性是非常積極的。建築不可能和形式無關,它畢竟是個實體的建構,但正是因為建築過多和形式有關,使得建築和形式之間、形式和工具之間、工具和工作方法之間,似乎沒有其他東西可以介入。我們不能把終極的産品和形式直接劃上等號,中間過程中的思想介入是很重要的驅動力,或許是建築師可以“暗箱操作”的一個設計點。我的同事林達采訪斯蒂芬·霍爾,問瞭一個關於北京MoMA項目的問題。在這個項目裏霍爾一直強調自己的社會立場,但是他不會不知道這個項目恰恰是北京所有樓盤裏賣得最貴的,而且業主也不希望這項目過多地暴露在社會麵前。所以當我的朋友把這個問題拋給他,並且告訴他MoMA這個項目和CCTV、國傢大劇院一樣成瞭北京新的標誌性建築的時候,霍爾變得非常憤怒。我相信他本身的立場是社會的,但他沒有把他設計的“社會性”放到恰當的語境當中:他忽略瞭這是在北京,在中國,而他的雇傭者是甲方。所以他的操作可能還停留在“社會形”的層麵,沒有滑到“社會性”層麵上。反之,庫哈斯曾經為自己辯解道:不能因為我為CCTV這樣的壟斷企業做設計就說我沒有社會性,而我一做曆史保護項目和社會住宅項目就又說我關心社會問題。
當然建築最後和形式有關,但社會性不一定與形式有關。我覺得這就和中國足球一樣,不是請個洋教練就能解決問題的,媒體也很重要,青年訓練營也很重要。所以在這一係列因素組成的社會大環境中,建築師要考慮的有很多。我試著在Google上搜“Social Design”,齣來的第一個網頁是美國的一個産品公司,叫IDEO,它給很多品牌做工業設計,是個500人的設計公司,工作成果是很廣泛的消費品。舉個例子,他們會在設計瞭産品本身之後,還設計人機界麵以及整個的室內布置。所以對我來說社會性的設計是有自己的生物鏈的,並不一定要用謝英俊的方式去做,雖然我很敬佩謝先生的工作。
王輝_對。我們一提到社會性,多指弱勢群體的社會性,但富人以及中産階級也是有社會性的。實際上,人機界麵的設計本身就是個很“社會性”的東西。因為社會總是有低、中、高的階級,不管偏重哪一麵都有社會性,所以如果這麼說這個話題就又被推到漫無邊際的地方瞭。相對而言,社會上強勢的群體是不用刻意去照顧的,弱勢的群體纔需要被照顧,所以就有針對不同人群需要的不同策略的問題。中國社會現在確實對弱勢群體照顧得不夠。從功利的角度說,有很大的社會危險性在裏麵,因為中國的人口基數大,雖然隨著社會發展,弱勢群體的比例會減少,但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如果這部分的利益照顧不到,帶來的社會危害性是非常大的。但建築師可以為弱勢群體做多少事情,是個很大的疑問。最近中國的保障房建設非常猛,是件好事。但保障房有沒有特殊的指導性原則?假如在這些原則的層麵上,保障房和一般商品房沒有區彆,那社會住宅能不能解決社會性問題,就很值得懷疑瞭。
咱們可以藉鑒清華美院柳冠中教授的例子。我有一次和他交流過,覺得他的做法是建築師應該學的。他推敲的是一個係統設計,産品的造型和形式隻是係統中很小的一部分,他所關心的是如何把産品帶到社會界麵上去,得到社會的認可。他會做一些調研,讓設計師在一開始就有使用者意識,而不是隻關心造型的問題。所以他是能發明U盤的人,而不是把U盤設計成打火機的人。我上大學時聽過他的講座,那時候他剛從包豪斯學習迴來,聽他的課都感覺熱血沸騰。
範淩_由於國傢創意産業這塊發展力度很大,現在工業設計一方麵和人的對話越來越多,另一方麵和政策的對話也越來越多。
王輝_工業設計有很多方法恰恰是建築師缺失的。首先工業設計必須麵對一個廣大的市場,而建築師太容易隻麵對一個甲方,一個具體的人,甲方同意瞭,這件事就成瞭,其他都好辦。所以建築師缺少一個抽象的市場,一個更廣大的社會群體。你現在開始做社會性的研究,雖然不知道具體是哪方麵的,但我覺得假如有一個更係統化的設計思維被提齣來,是很有意義的。但我覺得這個思路不是西方治學的思路,更像是馬列主義那種特彆宏觀的係統。
社會性也是我們事務所的立身之本。在真正的項目操作和實施過程中,如何有更深刻的洞察力,如何有更深的遠見去引申這個話題,是需要很多努力的。
……
這本《十談十寫》是我與都市實踐的王輝老師在2009年至2012年之間對談交流的記錄與後續,由十個話題、十篇文章以及十冊薦書組織而成。話題談錄多有所針對,圍繞特定的文本、案例或場景展開;文章為討論前的引發或討論後的反思;薦書則選擇瞭對完善自己建築觀有幫助的書籍進行分享。時隔六七年,重讀書稿激動卻又有些陌生。在最近做瞭一些紮實的建設性的工作後,反覺當時文中的批判現已語境缺失。但這種記錄確也給年輕朋友或同樣睏惑的同行們坦誠展現瞭我在尋找答案過程中自己的“天真”。希望藉此與各位共尋建築學(或作為一種思想方法的建築學)能給人、社會帶來積極影響的可能。
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
十談十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