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本書傳主張正芳,是上海戲校的一代傳人,中國京劇藝術教育史上一位女教授,她不僅是一代名伶而且是京劇教育者和布道者,其從業、授業的人生經曆代錶瞭自民國以來大多數戲麯行業從業者的真實狀況。
內容簡介
京劇是中國的國劇,和時代脈搏緊密相連。本書主人公張正芳,作為上海戲校的第一代傳人,中國京劇藝術教育史上未有的女教授,其從業、授業的人生經曆代錶瞭自民國以來大多數戲麯行業從業者的真實狀況。本書由點及麵,通過深入講述一個人的人生故事,為反映中國20世紀的京劇變遷、時代精神和曆史選擇提供瞭全新的視角,也對當下京劇的傳承、傳統文化的保護等具有一定的啓示和藉鑒意義。
作者簡介
沙垚,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著有《土門日記:華縣皮影田野調查手記》《新農村:一部曆史》兩本專著。
精彩書評
我收藏著當年上海戲劇學校部分師生的一張珍貴閤影,每當我看到這張照片,總是思潮起伏,不能平靜。整整70年瞭,當年那生龍活虎般的學藝生涯雖已時過 境遷,但一想起來,仍曆曆在目。從前童心稚氣、朝夕相處的小夥伴兒們,眼下俱都鬢發蒼白,而且分處天涯海角。他們當中,有的僑居歐美,有的寄身港颱,在不 同的國度和地區,各自播撒著中華民族的京劇藝術種子,這是我們上海戲校的驕傲,也是中國京劇界的驕傲。
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們這些當年 親如手足的同學們難得走到一起,難得重逢團聚、共話當年瞭。現在我已八十多歲瞭,一種使命感常常撥動著我的心弦,我感覺有責任、有義務將這一段珍貴的曆史 挖掘齣來,為瞭錶達我們這些“正”字輩老學子們對母校、對恩師們的感恩之情,為瞭給我們的京劇曆史積纍一些有用的資料,也為瞭追尋我們童年學藝的苦樂年 華。
——張正芳
目錄
第一章 戲校生活........................................
一、十裏洋場...........................................
二、報名戲校...........................................
三、創辦戲校...........................................
四、戲校上課..........................................
五、因材施教..........................................
六、名角親授..........................................
七、初見荀師..........................................
八、登颱公演..........................................
九、戲校停辦..........................................
第二章 生活苦難.......................................
一、婚姻睏境..........................................
二、短暫的重返舞颱.................................
三、好同學顧正鞦....................................
四、走齣傢庭..........................................
第三章 重登舞颱.......................................
一、紅旗青年京劇團.................................
二、張正芳京劇團....................................
三、唱紅煙颱..........................................
四、京劇的傳統與創新..............................
第四章 丹東歲月......................................
一、試辦入團.........................................
VII
張正芳評傳目錄前言(終稿).indd
16-6-15 上午10:
目錄
二、熱火朝天排新戲................................
三、春風得意在丹東................................
四、嚮組織靠攏......................................
第五章 繼承和發揚荀派藝術......................
一、拜師荀慧生......................................
二、荀先生說戲......................................
三、臨彆贈言.........................................
四、荀派培訓班......................................
五、替祖師爺傳道...................................
第六章 "文革"風暴................................
一、一夜之間.........................................
二、下鄉勞改.........................................
三、重迴劇團.........................................
四、離彆丹東.........................................
第七章 投身教育......................................
一、初到北京.........................................
二、《楊排風》......................................
三、《百花贈劍》...................................
四、《掛畫》........................................
五、奉獻終身.........................................
附錄一:不同尋常的"正"字輩同學演齣盛會......
附錄二:故友情兮音未絕
-讀顧正鞦《十八拍兮麯雖終》有感...........
附錄三:"正"字輩同學的世紀聚會..................
附錄四:"好同學張正芳"............................
附錄五:"正"字輩的學生們...........................
VIII
精彩書摘
《一個人的京劇史:張正芳評傳》:
在中國曆史上,1929年是個相對冷靜的年份:北伐戰爭已經結束;中原大戰還未打響。這一年,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中,發現瞭北京人頭蓋骨。
這一年齣生的宋梅珍,兒時也過著平靜而小康的生活。
她傢住上海法租界聖母院路蓀吉裏五號,聖母院路後來改為象山路,也是現在的上海人熟悉的瑞金二路。梅珍的親生父親當時在上海黃金交易所工作,母親是一位賢能的傢庭婦女。梅珍齣生前,這個傢庭已經有瞭三個男孩:大哥宋興元,屬狗,比梅珍大七歲;二哥宋隆元,後改名叫宋承憲;三哥宋宏元,屬兔的,比梅珍大兩歲。
作為這個傢庭迎來的第四個孩子,也是第一個女孩子,本就喜歡女兒的母親特彆寵愛於她。梅珍幼年時傢庭條件很好,有一個照顧母親和孩子的保姆,還有一個負責做飯的傭人。梅珍齣生後,傢裏又專門為她請瞭奶媽,斷奶後還請過一位保姆,專職照顧這位小女兒的起居。
“生活真的很優越。”盡管時間已經遠去,但張正芳的記憶依然清晰。她還記得,四五歲時自己就進人傢附近的幼稚園接受西式教育;稍年長後,又在傢馬路斜對過的陪元小學讀書。
平靜優渥的生活,就這樣分分秒秒走到瞭1937年。這一年的7月7日,中國人不會陌生。
晚年的顧正鞦,在迴憶錄中寫道:
對上海來說,戰爭早已開始。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持續瞭近三個月;11月9日,國軍撤退;11月12日,進入“孤島時期”,那段期間,上海的工廠被毀5255傢,實業界的損失高達8億元。1918年由姚伯鴻先生所建,占地60餘畝的上海名園“半淞園”,也被日軍濫炸、洗劫,完全損毀。死的人,傷的人,流離失所的人,齣走到香港或重慶的人……黃浦江忙碌依舊,上海也仍是冒險傢的樂園。戰火在世界許多角落燃燒,也在中國的許多角落燃燒;然而,“孤島上海”維持著錶麵的繁榮,“戰時的和平”……
這一段,曆史書上往往隻有簡單的一句:淞滬會戰曆時3個月,國民黨軍隊傷亡30萬人,粉碎瞭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
但很少有人想,抑或不敢去想:在宏大戰爭麵前,一個普通傢庭,一個平凡女孩的命運,會發生怎樣的轉變?!
“七七事變後,我的父親失業瞭……”
這個傢庭之後所有的命運轉摺,大概就是從父親帶迴失業消息的那天開始的。
失去瞭經濟來源後,宋傢辭退瞭保姆,兄妹四人因交不起學費也全部停學。當時,梅珍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第一學期,如何纔能既幫傢裏減輕負擔,又不中斷文化課學習呢?
她從原本無憂無慮的童年,走進瞭半工半讀的生活。
白天,她到食品工廠去當包糖的童工。把吃的糖放在糖紙裏捏起來,再扔進筐子裏——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梅珍一天要重復數百次。當時的她實在太過年幼,工廠的案子都上不去。隻能在工廠的大闆凳上再放個小闆凳,纔勉強夠到工作颱。工廠采用計件製,每包一斤糖給兩毛錢,每天下班時按筐子裏包好的糖的重量發錢。梅珍記得,鼕天的早晨天不亮就要齣門,七點開始工作,晚上七點纔能下班。往往腰酸背痛一整天,隻能掙個“塊兒八毛”的。中午飯就在工廠裏啃大餅油條,簡單一吃。
“都這麼艱難啊!”如今的張正芳感慨,但她也很欣慰,“至少可以幫助媽媽維持生活嘛。”
……
一個人的京劇史——張正芳評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