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薄一本,論文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與推薦
评分由於硃子學傳人日本,正值日本戰亂頻仍的戰國時代,民間的儒傢學問大都寄托於僧院寺廟之中,德川傢康開國(1603年)後,重用褪去佛學色彩的硃子學者藤原惺窩(1561—1619)以及林羅山(1583—1657),硃子學有瞭官方的護身符。然而民間儒者不久卻也衍生齣許多門派,反對官方意識形態的硃子學。
评分日本人研究中華文化圈總有不一樣的視覺,
评分在東亞國傢中,中國與日本以及韓國、越南無疑是儒傢文化圈中最具特色的典型國傢。近幾年來,研究“東亞”文化課題者漸多,①本書選擇以日本德川時代儒者所關懷的“王道”政治論課題,作為探究中國儒學在日本被吸收、轉化之餘,産生瞭何種質變,並藉此一窺彼此之間民族文化性格的差異。
评分好
评分挺薄一本,論文
评分有此書日文版,看看中譯本如何,發現譯得不好,行文阻滯,書中引用的原文都沒查對,比如121頁引《南郭先生文集》的話,竟譯作“自己有些不自量,妄對經世大業發錶議論,一心期待有所成”,原文可是漢文啊,隻是作者用訓讀文的方式引用。原文很容易找到,譯者不經心可見一斑。
评分日本學者的焦慮與雄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