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雷達電子戰係統射頻注入式半實物仿真》重點討論瞭雷達電子戰係統射頻注入式半實物仿真相關技術,並給齣瞭相關的工程實例。全書內容主要包括:概論,雷達電子戰,射頻注入式半實物仿真總體技術,真實電磁環境模擬技術,目標模擬技術,雷達模擬技術,無源乾擾模擬技術,雷達電子戰對抗效果評估技術等。
《雷達電子戰係統射頻注入式半實物仿真》總結瞭作者多年來在雷達電子戰係統射頻注入式半實物仿真研製工作的經驗,對於從事雷達電子戰裝備研製、試驗及其效能評估研究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雷達電子戰係統射頻注入式半實物仿真》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進行相關課題研究、試驗、評估的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仿真的分類
1.2 雷達電子戰仿真分類
1.3 半實物仿真技術
1.3.1 半實物仿真的定義與特點
1.3.2 半實物仿真係統中的相似性原理與相似方法
1.3.3 半實物仿真係統的組成
參考文獻
第2章 雷達電子戰
2.1 電子戰概述
2.1.1 電子攻擊
2.1.2 電子偵察
2.1.3 電子防護
2.2 雷達係統
2.2.1 雷達類型
2.2.2 雷達的原理框圖
2.2.3 雷達距離方程
2.2.4 影響雷達作用距離的主要因素
2.2.5 雷達調製
2.2.6 脈衝調製
2.2.7 連續波和脈衝多普勒雷達
2.2.8 閤成孔徑雷達
2.2.9 逆閤成孔徑雷達
2.3 組網雷達
2.3.1 組網雷達的定義
2.3.2 組網雷達的特點
2.3.3 雙/多基地雷達
2.3.4 雙基地雷達特點
2.3.5 雙基地雷達探測性能分析
2.3.6 雙基地雷達的目標特性
2.4 雷達電子戰
2.4.1 雷達電子戰概述
2.4.2 雷達偵察
2.4.3 雷達乾擾
2.5 雷達電子戰效能仿真與評估
2.5.1 概述
2.5.2 雷達電子戰效能的檢測和評估技術
參考文獻
第3章 雷達電子戰射頻注入式半實物仿真總體技術
3.1 概述
3.2 射頻注入式半實物仿真試驗係統的優勢及應用
3.2.1 試驗係統的優勢
3.2.2 試驗係統的應用
3.3 雷達電子戰態勢和交戰要素分析
3.3.1 針對雷達的交戰模擬需求說明
3.3.2 針對ESM係統的交戰模擬需求說明
3.3.3 針對ECM係統的交戰模擬需求說明
3.4 射頻注入式半實物仿真試驗係統組成
3.5 模擬各要素所需要的關鍵技術
3.5.1 雷達目標模擬關鍵技術
3.5.2 雷達發射信號模擬關鍵技術
3.5.3 雷達無源乾擾模擬關鍵技術
3.5.4 雷達接收機模擬關鍵技術
3.5.5 雷達電磁環境輻射源模擬關鍵技術
3.5.6 天綫波束模擬關鍵技術
3.6 典型工程案例
3.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真實電磁環境模擬技術
4.1 概述
4.2 真實電磁環境模擬對象的特徵
4.2.1 雷達輻射源信號
4.2.2 雷達有源乾擾信號輻射源
4.2.3 通信信號源
4.3 典型電磁環境模擬係統組成
4.4 信號産生及閤成技術
4.5 到達方嚮模擬技術
4.6 到達幅度模擬技術
4.6.1 天綫方嚮圖
4.6.2 天綫掃描方式模型
參考文獻
第5章 目標模擬技術
5.1 概述
5.2 目標雷達截麵積建模與計算
5.2.1 目標雷達截麵積
5.2.2 定標體及典型目標的RCS
5.2.3 復雜目標的RCS
5.2.4 雷達目標極化特性
5.2.5 目標RCS起伏模型
5.3 雷達目標信號模擬的技術及途徑
5.3.1 雷達目標迴波模型
5.3.2 目標信號幅度模擬技術
5.3.3 目標時域特性及其模擬技術
5.3.4 目標頻率特性及其模擬技術
5.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雷達模擬技術
6.1 概述
6.1.1 雷達概念
6.1.2 雷達功能及應用
6.1.3 模擬雷達方法
6.2 射頻注入式雷達模擬係統的組成
6.2.1 係統主要功能
6.2.2 組成部分說明
6.2.3 工作原理
6.3 射頻注入式雷達模擬係統的實現方式
6.3.1 雷達發射信號模擬單元的實現方式
6.3.2 雷達天綫波束模擬單元的實現方式
6.3.3 AD變換和數字下變頻器的實現方式
6.3.4 雷達數字信號處理單元的實現方式
6.3.5 本振信號産生單元的實現方式
6.4 常用雷達信號樣式
6.5 雷達信號處理技術
6.5.1 AD變換及AGC調整
6.5.2 數字下變頻與濾波抽取
6.5.3 匹配濾波與脈衝壓縮
6.5.4 MTI/MTD處理
6.5.5 脈衝積纍
6.5.6 CFAR及目標檢測
6.5.7 距離測量
6.5.8 速度測量
參考文獻
第7章 無源乾擾模擬技術
7.1 概述
7.2 雜波
7.2.1 雜波簡介
7.2.2 麵雜波
7.2.3 體雜波
7.2.4 雜波信號模擬
7.3 箔條乾擾的一般特性
7.3.1 箔條乾擾概述
7.3.2 箔條的有效散射麵積、遮擋效應以及尺寸對有效散射麵積的影響
7.3.3 箔條的極化效應
7.3.4 箔條的頻率響應及迴波信號頻譜
7.4 雜波和箔條模擬工程實現
7.4.1 信號采集模塊
7.4.2 長延遲組件
7.4.3 高分辨延遲組件
7.4.4 多普勒調製組件
參考文獻
第8章 雷達電子戰對抗效果評估技術
8.1 概述
8.2 雷達電子戰對抗效果評估的內涵和基本準則
8.2.1 雷達電子戰效果評估的內涵
8.2.2 雷達電子戰效果評估的基本準則
8.3 雷達電子戰射頻注入式仿真試驗數據的預處理
8.3.1 仿真數據錄取
8.3.2 仿真數據預處理
8.4 單部雷達電子戰係統對抗性能評估
8.4.1 搜索階段評估指標的模型
8.4.2 確認階段評估指標的模型
8.4.3 跟蹤階段評估指標的模型
8.4.4 失跟與再截獲階段評估指標模型
8.4.5 多假目標評估指標模型
8.5 組網雷達電子戰係統對抗性能評估
8.5.1 組網雷達的固有評估指標
8.5.2 搜索階段評估指標
8.5.3 確認階段評估指標
8.5.4 跟蹤階段評估指標
8.5.5 識彆階段評估指標
8.6 雙/多基地雷達電子戰係統對抗性能評估
8.6.1 雙/多基地雷達的固有評估指標
8.6.2 搜索階段評估指標的模型
8.6.3 跟蹤階段評估指標的模型
8.6.4 識彆階段評估指標
8.7 雷達電子戰對抗係統評估實例
8.7.1 單部雷達評估係統
8.7.2 組網及雙/多基地雷達評估係統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雷達電子戰係統射頻注入式半實物仿真》:
雷達水平極化是不變的,但是箔條水平姿態是變化的。因此對雷達水平極化,箔條又變成斜極化瞭,錶明還有垂直分量,這樣箔條雲迴波水平極化分量和垂直極化分量就趨於平衡瞭。試驗結果呈水平占優勢,這是因為雷達本身沒有真正的垂直極化。
另外,我們一直假定箔條在空間是隨機取嚮的,就是說在4π立體角內等概率分布。對綫極化天綫來說(水平極化或垂直極化),箔條極化與天綫極化的相對位置也是等概率的,因此箔條迴波對水平極化和垂直極化也是一樣的。就是說,箔條、箔片由於形狀不同,當時當地的氣象條件不同,因此下降模式是各種各樣的,還不能簡單地分為水平和垂直下降。綜閤起來,水平極化和垂直極化迴波分量基本趨於一緻。
箔條的交叉極化是指當雷達發射水平極化波時,箔條迴波極化除水平極化分量外還有垂直極化分量。當雷達發射垂直極化波時,箔條迴波除瞭有垂直極化分量外還有水平極化分量。當箔條與電場矢量平行時感應最強,就是散射最強。箔條與電場矢量正交時散射為零。就是說當箔條與電場矢量夾角由0°變化到90°時,散射由最強變化到零。雷達發射垂直極化波,垂直箔條散射最強,水平箔條散射為零;雷達發射水平極化波,水平箔條散射最強,垂直箔條散射為零。以上是理想情況,實際上箔條在空中的姿態是隨機分布的,因此交叉極化不可能為零。
當箔條與垂直極化波電場矢量的夾角等於45°時,對於入射的垂直極化電磁波,斜極化箔條的散射波垂直和水平極化分量相等。當箔條與垂直極化波電場矢量的夾角小於45°時,散射的垂直分量大,而水平分量小;而大於45°時,垂直和水平分量都小;如果成90°,則都等於零。
……
雷達電子戰係統射頻注入式半實物仿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