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傳統文學史的書寫主要著眼於文學現象産生的社會背景、作傢生活的具體境遇、具體文學作品的分析等方麵,這種書寫方式具有綫性的特徵,比較直觀和簡潔,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全景式地展示文學的生態。文學活動作為人類的一種精神現象具有係統性的特點,它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展開,傳統的文學史可以從縱嚮的時間方麵考察文學的發展與演變,地域文學可以從橫嚮的空間來考察文學的橫嚮分布與演變,對二者結閤的研究使文學史的研究步入一個嶄新的研究階。
《中華文化傳承學術叢書 終南文化書院:明清時期關中士人生存境遇與文學生態》對明清關中士人的生存狀態與文學之間的關係進行較為詳盡的考察,進而全景式地展示明清關中文學的演變軌跡,較為全麵反映明清關中文學的地域特色。通過研究,為方興未艾的關中地域文化的研究在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提供新視野和新思路。
作者簡介
常新,1971年齣生,甘肅靖遠人,曆史學博士,文藝學博士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年、2016年國傢社會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傢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傢,國傢博士後基金項目評審專傢。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文化哲學,在《中國哲學史》、《倫理學研究》、《孔子研究》、《人文雜誌》等高級彆刊物發錶文章近50餘篇,數篇文章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哲學原理》全文轉載,獨立完成專著3部。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文學實力的消長與文學的地域性
第一節 明清關中文學版圖
一 明清關中的經濟與文運
二 文學力量的傾斜
三 文學流派中的關中詩派
第二節 地域性與文學風格
一 文學地域性的文化學考察
二 關中士人文學的地域意識
三 漢唐氣象的遺韻
第三節 明清關中文學生態
一 本地文學環境的封閉性
二 文學的風氣與接受
三 文學體裁的傳統性
四 “秦風”與“婉麗清雅”
第四節 “西北之音”與“東南之音”
一 復古運動中的“南北”問題
二 東南文人的地域優越感
三 服膺“西北之音”的東南文人
四 “西北之音”與東南文學的論爭
第五節 “西北之文”與河洛文學的互動
一 明清關中與河洛文學的同質性
二 復古運動中的關中士人與河洛士人
三 李夢陽與何景明的論爭
四 李夢陽傢居時與河洛的文學團體
第二章 地域文學發展的文化土壤
第一節 科舉與文學風氣
一 科舉與士人的身份
二 關中士人的科舉狀態
三 八股文與文學
第二節 基層書院與文學
一 明清關中地區書院的復興
二 書院的學術
三 書院與科舉
四 書院與文人之風氣
第三節 刻書、藏書與文學
一 經濟、閱讀與刻書的宏觀考察
二 明清關中的刻書狀況
三 官宦士人與民間士人作品的刊刻形式
四 刻書與文學作品的傳播
第四節 商業活動與文學
一 明清關中的商業與民俗狀況
二 士人對待商業的態度
三 士人與商人的交往
四 作品的種類、風格與商業的關係
第五節 文學領袖對士人的奬掖
一 明清與關中士人相關的文學領袖
二 關中士人與文學領袖的交往
三 文學領袖對關中文人的延譽與奬掖
第六節 地方官員與文學
一 振興文學的自覺意識
二 文學人纔的發掘與培養
三 地方官員與地方士人的交往
第三章 士人活動的空間與文學
第一節 結社與文學
一 明清的文學結社
二 關中士人京城結社與文學活動
三 明清關中的結社考察
四 寓居江南關中士人的結社
第二節 宴集與文學
一 士人宴集的社會背景
二 宴集與文學創作的契機
三 宴集與文學創作形式
四 宴集文學作品的內容與價值
第三節 流寓與文學
一 關中士人的流寓類型
二 關中士人流寓的心境
三 流寓過程的文學活動
第四節 逆旅與文學
一 逆旅中的經濟與居住問題
二 逆旅中的孤寂與貧病
三 逆旅中的文學意象
四 逆旅中的現實主義文學
第四章 士人的身份與文學
第一節 明清關中士人傢世與文學
一 明清關中文學傢傢世分布
二 明清關中的文學傢族-
三 境遇的變遷與文學
第二節 緻仕之後的境況與文學
一 緻仕後的文學活動
二 黜落官員的心態與詩文
三 緻仕後的山水與村居文學
四 歸田文人的交遊
第三節 遊幕與文學
一 清初關中文人遊幕的背景
二 遊幕文人的境遇
三 幕府中的文學活動
第四節 遺民與文學
一 易代之際關中遺民的齣處
二 遺民文學作品的曆史意識
三 遺民文學作品的逃世思想
四 遺民與山水田園文學
第五章 公共事件與文學
第一節 曆史的際會與文學力量的崛起
一 文學復古運動前夕的文學
二 關中士人的性格與擔當意識
三 “復古運動”中關中士人及其後繼者
第二節 “劉瑾事件”與關中文學的命運
一 劉瑾與李東陽的關係
二 關中士人與劉瑾的關係
三 “劉瑾事件”的實質
四 政治生命與文學生命
第三節 博學鴻詞科與文學
一 清初的文治政策與士風、文風的轉變
二 被徵召中的關中士人及其態度
三 士人在京城的文學活動
四 對關中士風、文學聲譽的影響
第六章 與文學相關的其他文化形式
第一節 關中理學與文學
一 傳統關學學者的文學態度
二 亦理亦文的士人傳統
三 文與道、文與情
四 對士風與文風的批判與反思
第二節 明代關中修誌與文學
一 明清關中的修史之風
二 地方誌的文學色彩
三 地方誌中的人物誌與藝文誌
四 明代關中士人修誌的社會影響
第三節 明清關中的戲麯與演劇
一 演劇的土壤與條件
二 明代關中演劇的地位
三 關中演劇的形式
四 關中麯傢與南派麯傢的比較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中華文化傳承學術叢書 終南文化書院:明清時期關中士人生存境遇與文學生態》:
經世緻用,是我國史傢的優良傳統。史傢寫史都是想從曆史的成敗得失、榮辱興衰中瞭解並吸取經驗教訓,這就是史傢以史為鑒的目的。在各捲“人物”條目下,他都要為傑齣之士立傳,以旌昭仁賢、顯善懲惡,我國曆代史誌文獻中,人物傳、人物誌、人物捲嚮來占有重要地位,顯示齣重要作用。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就是以人物為中心的,全書130篇,人物列傳70篇,加上記載帝王的“本紀”12篇,記載貴族王侯的“世傢”30篇,約占全書篇幅的86%。藝文誌是曆代地方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地方誌記載藝文內容的曆史來看,最早在漢代就已經齣現瞭。如漢章氏的《三秦記》、《秦地圖》,應劭的《地理風俗記》等,一為記地,一為記人,記載瞭大量曆史文獻資料。晉摯虞的《畿服經》,不僅誌書體例有重大突破,而且增加瞭社會和人文方麵的內容。北齊、北周間人宋孝王的《關東風俗傳》中專置《墳籍誌》,“其所錄皆鄴下文儒之士,讎校之司,所列書名,唯取當時撰者”,開後世地方誌係統記載藝文的先河。地方誌首用“藝文誌”者當推《太平寰宇記》,曆代方誌必將藝文視為重要內容。
……
中華文化傳承學術叢書 終南文化書院:明清時期關中士人生存境遇與文學生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