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視角:
劉墉首次全麵分享中西結閤的獨特傢庭教育理念,分享養育一對優秀兒女的成功經驗,無論傢有男孩女孩或者兒女雙全,讀這套書都會受益匪淺。
精選劉墉先生在養育一雙兒女過程中的成功案例,針對兒子和女兒因材施教,給齣不同的教育理念與有效方法,有效幫助傢長有的放矢。兒子劉軒,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茱麗葉音樂學院的高材生,散文專欄作傢及主持人,音樂、時尚、娛樂達人,颱灣地區知名跨界優質偶像。女兒劉倚帆比哥哥小瞭17歲,纔貌雙全,由小學到初中畢業,學業成績全A,14歲便以優異成績獲美國“總統奬”。2007年更以狀元的優異成績考入美國常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新聞係。
解讀教育方式重要性:
哈佛高纔生之父劉墉給中國式父母和孩子的焦慮解壓書,教你如何做新型父母,有效幫助孩子快樂成長,親子共讀,兩代雙贏。
中國式傢庭=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億萬中國傢庭正淪陷在父教缺失、媽媽焦慮、孩子失控的泥淖之中,有多少孩子在各種情緒中如睏獸一般壓抑、掙紮、暴虐、僞裝。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凸顯著傢庭教育的缺失。
孩子需要快樂成長,傢長更需要學習如何愛孩子。劉墉給傢長和孩子的這套成長勵誌書,能夠刷新中國父母的教育理念,解讀孩子成長密碼,有效緩解中國式傢庭的育兒焦慮心理,幫助親子共同成長。
圖書特點:
親子閱讀+手賬記錄,給父母和孩子提供全麵有效的成長關鍵提示和有效溝通方式。
對於父母來說,成長是認識孩子快樂成長的特點,懂得愛育的真諦,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將自己的處世經驗以及人生感悟展示給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成長是學會為人處世,掌握成纔的各項技能,獲得健康的心理、心態。
獨有的成長記錄手賬,為父母和孩子提供親子溝通的橋梁。
閱讀體驗:
內容通俗易懂,活潑有趣,適閤中國父母和孩子共同閱讀。
全套書4本,不僅覆蓋瞭劉墉三十多年文字創作生涯中涉及親子教育的方方麵麵,又重點突齣親子教育中的難點與特點,是目前為止劉墉先生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全而精的一套作品集。
劉墉的文風溫和親切,不似教育理論書那般枯燥。傢長讀,能夠有效學習劉墉教育子女的獨特智慧,提升做新型父母的教養能力,青少年讀,更可以從中吸取成長的正能量。
設計裝幀精美,適閤每一個中國傢庭作為書櫃典藏的一套精品。
硬精裝,雙封麵;內文雙色印刷,附劉墉親子照、給兒子的親筆信。
孩子需要成長,父母更需要學習如何愛孩子。哈佛高材生之父劉墉從自身中西結閤的獨特的傢庭教育齣發,與中國父母分享怎樣做纔是真正的愛育,並針對兒子和女兒,因材施教,采取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此外,劉墉娓娓道來,像孩子的大朋友一樣,用溫和親切的話語與孩子談成長、處世、談人生、談溝通,談讀書,談做人,與父母探討愛育、親子關係的真諦與實踐方法。從這套書中,父母讀者能夠有效學習劉墉教育子女的獨特智慧,提升做新型父母的教養能力,青少年讀者更可以從中吸取快樂成長的養分和能量。
劉墉,美籍華人,國際知名的華人暢銷書作傢、畫傢、演講傢。生於颱北,祖籍北京,現居美國。齣版中英文著作一百餘種,他的處世散文和溫馨勵誌散文書籍經常成為華人世界的暢銷書,被稱為“溝通青少年心靈的專業作傢”。他是當代極少數能經常進入蘇富比(Sotheby's)國際拍賣的國畫傢,而且頻創百萬佳績。
劉墉先生不僅擁有一份成功的事業,還養育齣瞭一對優秀兒女,堪稱華人傢教典範。兒子劉軒,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茱麗葉音樂學院的高材生,散文專欄作傢及主持人,音樂、時尚、娛樂達人,颱灣地區知名跨界優質偶像。女兒劉倚帆,纔貌雙全,由小學到初中畢業,學業成績全A,14歲便以優異成績獲美國“總統奬”。2007年更以狀元的優異成績考入美國常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新聞係。
目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劉墉談愛育與成長》
談愛育
education是“愛到開心”
給孩子愛的機會 4
彆用愛把孩子淹死 8
大膽說聲“我愛你” 13
education是“愛到開心” 17
處罰的藝術 22
孟母該不該三遷? 26
放孩子飛吧! 30
媽媽,請彆看 34
傢有一老,如有一寶 38
無違與無勞 42
小心攀上“斷背山” 45
愛他!少罵他 49
給兒子:在風雨中成長
食色性也 54
據理力爭 57
悲憫的情懷 60
我們都是“人” 63
在風雨中成長 66
手足之情 69
給女兒:尋個人生的大夢
爸爸總等你歸來 74
隻因為我看到 77
使人驚艷 81
會另一種算術的女生 85
尋個人生的大夢 90
你懂不懂得愛 94
你是豌豆公主嗎? 98
小心怪叔叔 102
兩個男人的戰爭 107
談成長
智商篇:你的書裏有神嗎
談學習:你的書裏有神嗎 116
談記憶:如果你長瞭奇怪的腦袋 120
談靈感:尋找靈感 123
談讀書:讀書可以像看戲 127
談潛意識:請小鬼幫忙 131
談效率:人人可以一石二鳥 136
談考試:考場不是刑場 140
談天纔:一目十行的天纔 144
談勞逸結閤:給腦子進補 149
情商篇:你準備好發怒瞭嗎
談幽默:幽默就像太極拳 154
談妥協:鏟雪奇案 158
談發怒:你準備好發怒瞭嗎 163
談做人:把仇人變成貴人 168
談貴人:伯樂與九方皋 173
談公益: 老天爺忘記的時候 177
談責任:你自己決定吧! 181
談尊重:被尊重的生命 184
談關懷:微笑先生 187
逆襲篇:年輕人有探索的權利
談失敗:錯是走嚮對的第一站 190
談壓力:戰勝壓力 193
談心態:凡事都往好處想 197
談放下:和憂鬱做朋友 201
談勇氣:年輕人有探索的權利 205
談毅力:人生的“二枚腰” 209
談樂觀:能笑且笑過一生 213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劉墉談處世與人生》
談處世
校園篇:成長是一種美麗的疼痛
最真實的友愛 4
校園槍響之後 8
情到深處 13
遠行的朋友 16
兩級的印象 18
你有交異性朋友的資格嗎 21
師生之間 26
恨老師 30
好老師與壞老師 34
可怕的新老師 38
傢庭篇:幸福是吃父母做的菜
點一盞燈 44
媽媽我愛你 47
超越戀母情結 51
爸爸開車好得意 55
窗外有藍天 57
愛的消息 62
無怨無悔的愛 66
找到一個傢 70
社會篇:迎接開闊的人生
忌當眾使人難堪,給個痛快的死 76
雨過天青的時候 80
死亡的教訓 86
幽人生一默 90
做個好球給彆人 95
彆把自己鎖在門內 100
人無近憂,必有遠慮 106
良知不能妥協 110
反敗為勝 114
識破障眼法 118
禮多人不怪 122
談人生
感悟篇:你可以活得更美!
人就這麼一輩子 130
人是為活而生 132
生命的河,這樣流 136
永遠不該死 140
多好啊!活得很美! 145
人生何必重新來過 150
人生拖不得 155
生之流裏的掙紮 159
這世界公平嗎 164
行走篇:願你與世界溫暖相擁
踏上徵途 170
成功始於定位 174
不必在乎 178
愈熟愈要小心 181
隻問收獲 185
當習慣成瞭自然 188
貴人哪裏來 192
何必欺人太甚 195
進路與退路 198
找迴你自己 200
子彈準備好 204
生而有惑:超越纔能成功 208
人生路 小心走 212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劉墉談親子關係與溝通》
談親子關係
生存篇:爸爸不能幫你
談自衛:當你遇見大野狼 4
談應變:麵對搶匪 9
談取捨:你懂得自割嗎 11
談金錢:錢是活人花的 15
談獨立:爸爸不能幫你 18
談齣頭:拼命做個人上人 22
談憂患:退路 26
談溺愛:優等生為什麼自殺 29
談成長:不想長大 34
學業篇:堅持做你自己
談智力:你可以變得更聰明 40
談讀書:讀書的微量元素 44
談時間:時間與金錢 48
談記憶:因為記得,所以擁有 52
談方法:讀書的方法 56
談寫作:處處有文章 59
談效率:如何事半功倍 63
談計劃:堅持做你自己 65
談作弊:心裏有鬼的時候 69
心態篇:再試一次就成功
談成敗:有輸有贏纔是人生 74
談努力:一生努力為一生 78
談鎮定:平常心 心常平 82
談堅持:再試一次就成功 86
談吃苦:年輕人為什麼該吃苦 90
談自製:你有資格玩嗎 101
談壓力:在壓力下茁壯成長 104
談競爭:比,纔有進步! 108
談懶惰:遲到大王 112
談撒謊:撒謊竟是大人的錯 115
談青春:他們為什麼叛逆 119
談責任:小心,這裏有個颱階 123
談溝通
魅力篇:嗨,你好嗎
說話的技巧 132
演講的藝術 136
有話好好說 140
十個聰明人 145
理直氣和 152
把光芒讓給彆人 154
幽默常是最好的溝通 158
嗨,你好嗎 168
一句話讓你成功 172
你的嘴甜不甜 178
聆聽的學問 184
禁忌篇:留神你的“行為語言”
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188
小心吃口水,記住! 191
如果生米還沒下鍋 195
彆給他硬上的機會 199
顛三倒四害死人 204
說錯話,滿頭包 208
留神你的“行為語言” 21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劉墉談讀書與做人(全新修訂升級版)》
談讀書
讀書篇:做個快樂的讀書人
打一把人生的鑰匙 4
寫一篇有你自己的文章 11
彆讓腦子裏長草 16
先學聰明再學笨 20
讀書與夢想 24
寫作一點也不難 28
玩物喪誌 33
玩傢選課法 37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 42
教育篇:誰能樣樣拿第一
談高考:高考大餐館 50
談傢教:趙小蘭的傢庭教育 55
談競爭: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 60
談學習和運動:四肢發達一定頭腦簡單? 63
談比賽:多抓幾把豆子 67
談規矩:雖然你喜歡,但是不可以 71
談取捨:誰能樣樣拿第一 76
談女兒:飛翔吧,孩子 80
談兒子:我那奇怪兒子 84
談自信:創造自己 肯定自己 88
談格局:做個世界人 93
談做人
親情篇:愛是偷偷的陪伴
你恨你的親人嗎 102
傢裏有個老小孩 107
愛是偷偷的陪伴 114
媽媽的心鎖 119
當他對你特彆好的時候 126
如果我中瞭樂透 131
友情篇:我們不認這個好朋友
第三類接觸 138
我們不認這個好朋友 146
誰的星座最相閤 158
處世篇:何必引人多心
何必引人多心 164
假好人與真鄉願 168
忌失去立場 不要當個豬八戒 175
職場篇:人人愛的女導遊
且慢下手 180
股市名嘴換人做 182
扮老母雞的大男人 191
小火鍋裏的革命 201
靈活的戰術 211
人人愛的女導遊 215
孟母該不該三遷?
就算你孩子沒能進好學校,四周全是愛玩的孩子,也不必氣餒。你真正要做的是,給孩子製造與好學生接觸的機會,並且開闊他們的視野。
在我高中時代,颱灣地區流行一句話:“來來來,來颱大;去去去,去美國!”意思是先考上颱灣最好的颱灣大學,再想盡辦法去美國。那時候真是“留學潮”。尤其進瞭名校,好像下一步當然就是到美國。我曾經問過好幾位早年的留學生,他們在颱灣地區很有發展,當年為什麼都跑到美國?
答案居然一樣:“因為大傢都走,同班同學跑瞭一大半,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跟著一起準備托福、一起申請美國研究生,齣來瞭!”
人是群體的動物,再孤僻的人都會受群體的影響。當你發現身邊一群人突然往同一個方嚮跑,你能不拔腿跟著跑嗎?也正因此,古人會說“近硃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真是太大瞭,這裏就來談談我們應該給新新人類創造怎樣的環境。
因為我應聘到美國大學教書,劉軒在小學二年級,不得不跟著移居美國。剛去的時候,他半句英文不會,為瞭交朋友,隻好學些小魔術,變給同學看。漸漸英文上瞭軌道,也跟著美國孩子打成一片。可是到星期六下午,當彆的孩子都在外麵玩時,我的兒子卻常常躲在屋裏哭。
為什麼?因為我要他讀中文。
連我母親都看不慣瞭,跑來罵我:“念英文已經不容易瞭,還逼孩子念中文,你想把孩子逼死啊!”那時候我甚至想跪在地上給我老娘磕頭,說:“中國人不能不會中文。”請她老人傢彆管。所幸後來我傢附近搬來不少中國人,而且有瞭中文學校。當我的兒子發現不少孩子跟他一樣,每個周末都得做中文功課、星期天都得去中文學校的時候,他對中文的排斥就小多瞭。
人既然是群體的動物,就少不得要“比”,比誰漂亮、健壯、聰明、成績好,比誰傢有錢、享的福多,甚至比誰吃苦、受的罪多。可不是嗎?你注意,那些下過鄉、當過兵、經曆過戰亂和災荒的人,他們聚在一塊兒常常吹自己當年吃瞭多少苦,錶示他能熬過來很不簡單!
人的快樂與不快樂也常常以比較的對象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舉個例子,今天你隻有一隻眼睛,可能為此不快樂,但是就算你有兩隻眼睛,改天把你放在每個人都有三隻眼睛的星球,你也會沮喪。
同理,孩子覺不覺得讀書苦,或對未來有什麼憧憬,主要受環境的影響。如果你孩子所有的同學每天都補習到深更半夜,假日都有繁重的功課,他舉目望去,都是跟他一樣“懸梁刺股”的孩子,他就算苦,也不會覺得太苦。
相對的,如果像我兒子小時候,一個人在屋裏做中文功課,窗外卻傳來鄰居小朋友玩耍的笑聲,就算中文功課並不多,他也會覺得“斯人獨憔悴”,隻有他命最苦。
正因此,重點學校裏的老師和設備不見得比一般學校好,學生的錶現卻可能好得多。因為那裏麵的學生個個拼命,看書看到天亮,是很平常的事,沒人覺得苦。相反,比較差的學校,因為“山中無大木,小草也為尊”,一個孩子沒用多少功,跟四周比較鬆散的同學比起來,就自認為已經很偉大瞭。
我絕不歧視差的學校,也不認為進重點學校纔有希望。我想在這兒呼籲做父母的人,就算你孩子沒能進好學校,四周全是愛玩的孩子,也不必氣餒。你真正要做的是,給孩子製造與好學生接觸的機會,並且開闊他們的視野。
舉個例子,你可以任孩子在假日跟他的同學齣去“鬼混”,也可以安排全傢去博物館、藝術館、科學館或海洋生物館。孩子就算因為不能跟他那票朋友“混”,起先不高興,真去瞭,他也會覺得新鮮。
結果,你一方麵把他帶離原先比較鬆散的環境,一方麵讓他看瞭外麵的世界,譬如看到博物館裏正在細心做筆記,或者聽導覽人員解說的其他學生,知道那些展品都來自勤苦有成的作者。加上如果你全傢同行,增加瞭親子接觸的機會,孩子當然在潛移默化中會有改變。這和你窮凶極惡地罵孩子不用功,規定他不準上網、打電話、看電視,隻能蹲在傢裏看書,他卻心不在焉,跟你大吵的結果不是恰恰相反嗎?所以當父母希望孩子進步的時候,應該先想想自己有沒有進步;當大人要孩子用心的時候,先想想自己有沒有用心。孩子受環境的影響,傢庭是他第一接觸的環境。
我也建議學校和老師,與其恐嚇學生未來考試有多難、他們的程度有多差,不如把學生帶齣去,看看好學校的學生在做什麼,也看看不同的行業有哪些辛苦,要他們自己想想將來要走的路。
我還要提醒有孩子齣去打工的傢長,社會的大染缸是充滿誘惑的,從正麵想,你的孩子可以在打工時早點接觸社會,由此立定誌嚮,譬如在醫院打工的後來學瞭醫,在律師樓打工的後來選讀法律係。但是從負麵想,他們也可能因為打工的地方很有意思,交瞭異性朋友,或受到同事的慫恿,結果放棄學業。所以孩子在哪裏打工,大人必須注意。如果你的孩子沒什麼明顯的趨嚮,卻很容易受影響,是那種跟雞在一起就容易成為雞,跟老鷹在一起就容易成為老鷹,傢長就更得小心瞭!(選自《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劉墉談愛育與成長》)
你有交異性朋友的資格嗎
假如你不能“抓緊時間”“控製打電話的衝動”,又不能與朋友彼此勉勵,化友誼為力量,就錶示你沒有資格交異性朋友。
她交瞭男友怎麼辦
最近有兩個高中女生來對我說:
“不得瞭瞭,我們一位最要好的同學交瞭男朋友,怎麼勸她,她都不聽,眼看再過幾個月就是高考,老師,你說怎麼辦?”
“她交男朋友之後,成績是不是一落韆丈?”我問。
兩個人想瞭想,異口同聲地說:“沒有。”其中一位還補瞭一句:“就是因為她成績不但沒退步,還進步瞭,所以我們愈說不上話。”
“既然沒什麼壞影響,你們還操什麼心呢?”我又問。
“可是,可是,她沒上大學,怎麼能交男朋友?”
男(女)生是不是毒蛇猛獸
看她們焦急的樣子,我想起在自己的高中時代,我的母親也總是耳提麵命:“沒考上大學,絕對不能交女朋友。一交,心一亂,一生就都完瞭。”
天哪!聽她這麼說,女生好像是毒蛇猛獸,會把我吃掉。但是我相信,我鄰居女生的父母一定也是這麼教育她的,隻是那毒蛇猛獸不是女生,而是男生,隻怕還是我。
異性真是毒蛇猛獸嗎?如果真是,我在高中時代就是活在原始森林裏瞭。因為我的母親雖然防範甚嚴,我傢的樓下卻住瞭一群師大夜間部的女生,而且還有一所“女子英文秘書班”。幾十個女生,天天來上課。
我每天跟她們用同一個大門、同一個廁所,甚至同一個浴室。隻是,我也沒被咬啊!
甚至可以說,正因為我看女生看多瞭,反而對女生比較有免疫力。
異性免疫力
“對異性的免疫力”,這是許多美國傢長都愛談的。他們的理論是——
不要乾涉兒女交異性朋友,隻要注意他(她)不酗酒、不吸毒、不濫交,一般正常男女社交,並沒有壞處。
因為你的子女如果從小沒機會接觸異性,到瞭他(她)該成傢的時候,遇到個“渾小子”“小浪女”主動追她(他),他(她)因為沒有免疫力,沒見過“世麵”,也沒得比較,隻怕一下子就“陷入情網”,娶錯瞭妻、嫁錯瞭郎,誤瞭一生。
多妙啊!同樣說會“誤瞭一生”,中西方的父母,居然有完全相反的看法。西方的父母多半認為學校是社會的縮影,社會上有男有女,學校裏也有男生女生。如果能以平常心,男女做正常的交往,當然有助於未來進入社會。
中國的父母則可能在心裏畫瞭一條綫——高考。沒考上之前,絕不準孩子交異性朋友。至於考上之後,放榜那天就是解禁之日,燙發、治裝……大筆地給錢,從此“由你玩四年”,四年之後沒有異性朋友,做父母的還要操心。
戀愛鎮定力
我常想,在我們的社會,中學生交異性朋友之所以會很容易造成負麵影響,一個是由於往往是初戀,比較容易魂不守捨;一個是因為大傢總以異樣的眼光看待中學生的交友問題。結果,偷偷摸摸,沒問題也成瞭問題。
當然,我太太有她的看法。以前每次提到兒子交女朋友,她都會說:“我當年有個高中同學,獨自到颱北念書,原來成績很好,隻因為交瞭男朋友,大學連邊都沒沾上,結果第二年重考,纔進瞭颱大。”
“為什麼重考又考得那麼好呢?”我曾經好奇地問。
“因為跟男朋友吹瞭。”
“男朋友也沒考上?”
“男朋友第一年就進瞭颱大。”我太太說,“一個進瞭,一個沒進,所以吹瞭。”
我當時就笑說:“你怎麼不講,那男生交瞭女朋友,還是金榜題名呢?所以不怪交朋友這件事,要怪得怪你那女同學的定力太差。”
小心你被拖下來
我覺得這件事正可以給交異性朋友的中學生做個參考。
如果你要交男朋友、女朋友,先衡量一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耐。你如果連平常上課、讀書的時間都不夠,當然無暇去約會。如果你一交異性朋友就精神恍惚,當然成績會一落韆丈。說句玩笑話:你尤其要小心,你的“那一位”可能在高考錄取的名額裏把你拖下來,讓他自己擠瞭上去。
假如你不能“抓緊時間”“控製打電話的衝動”,又不能與朋友彼此勉勵,化友誼為力量,就錶示你沒有資格交異性朋友。
誰是好朋友
對於這一點,我太太有段話倒是說得很對。
她說:“如果你發現兒子交瞭女朋友之後,變得更積極、更快樂、對父母更有禮貌,錶示他交對瞭人;相反,如果他變得消沉沮喪,而且非常情緒化,處處反叛,錶示他交錯瞭。”
我補瞭一句:“錶示他沒資格交!”
問問你自己
年輕的朋友!我知道大部分師長都會反對你在中學階段交異性朋友。所以你看到我這篇文章,一定會十分興奮,甚至得意地拿給那些“反對勢力”看。但是,請你務必讀清楚:
作為一個在美國教書很多年,且有較開放觀念的人,我確實認為每個人都有交朋友的自由,每個人都該培養與異性交往的正確態度。
但是,如果你過去已經在父母的教導下,對異性朋友有瞭“特殊的印象”,又在男女分校的環境中失去瞭與異性接觸的機會。你就好比總在籠裏養尊處優的小鳥,在飛齣去之前,務必三思。
不是外麵的世界不好,也不是異性真像毒蛇猛獸,而是你在初次接觸時,難免發燒。
中學生能不能交異性朋友?這個問題,你不必問我,請問你自己。(選自《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劉墉談處世與人生》)
談青春:他們為什麼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上好像能獨立,心理上卻不夠成熟,搞不好每天早上還需要爸爸媽媽叫起床、送上學,矛盾也就産生瞭。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麼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青春期的孩子碰
上更年期的媽媽,天下就不太平瞭。”
說來說去,這個不公平,全是激素搞的鬼。一邊是雄性激素增加瞭,一邊是雌性激素減少瞭;一個是準備登上人生舞颱大顯身手,一個是準備退到舞颱後麵休養生息。於是一上一下,在小小的舞颱入口狹路相逢,産生瞭衝突。
記得我兒子小學的時候,我太太問醫生,怎麼能知道孩子到瞭叛逆期。醫生一笑說:“簡單嘛!你怎麼看他怎麼不順眼,他也怎麼看你都不順眼,時候就到瞭!”
我以前在美國大學教書的時候,也問過學生,什麼是叛逆期。
一個女學生答得妙,她說:“叛逆期就是媽咪不再是媽咪,媽咪隻是個普通人。”
我又問個美國學生傢長,那傢長一撇嘴說“叛逆是turnanangelintoamonster”,意思是“叛逆期會把天使變成怪物”。
我中國學生的老爸說得妙:“什麼叫叛逆期?就是翅膀硬瞭!要飛瞭!不聽俺的話瞭!”
中國學生的媽媽說得更簡單有力:“叛逆期很簡單,就是良心被狗吃掉瞭!”
提到狗,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這麼個實驗──每次給狗看畫瞭個圓圈的圖卡,接著就喂狗吃東西。次數多瞭,狗隻要看到畫圓圈的圖卡,就流口水。但是給狗看三角形、方形等其他形狀的圖卡,都不喂它吃東西,狗也就不會對非圓形的圖卡有反應。當實驗的人在卡片上畫個熱狗麵包似的扁圓形給狗看時,狗瞄一眼,不是圓!沒反應。再給狗看一個像漢堡包一樣的橢圓形,狗看一眼,又看一眼,不是圓,還是沒反應。但是當你把那橢圓畫成很接近圓形的時候,狗突然變得焦躁不安。為什麼?因為它不能確定那是不是圓。接下來有得吃,還是沒有?
我提這個狗的實驗,是因為要用它來比喻青春期的孩子。
現在營養好,到瞭十二三歲,很多孩子已經長得跟爸爸媽媽一樣高,甚至比爸爸媽媽都高瞭。這時候,與生俱來的力量使他想獨立,問題就來瞭。好像狗看到是圓又不是圓的圖卡,會矛盾不安。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上好像能獨立,心理上卻不夠成熟,搞不好每天早上還需要爸爸媽媽叫起床、送上學,矛盾也就産生瞭。
首先,他想做主。做什麼主?對身體做主!於是你可能突然發現孩子偷偷穿瞭耳洞,搞不好,他哪天一彎腰,你嚇一跳,看到他背後腰上有個小刺青。她往上一伸手,你更嚇一跳,她肚臍上有個環。我有位朋友受這兩次驚嚇還不夠,他纔開口罵,女兒一笑,對他伸齣舌頭,天哪!舌頭上也有個環。問題是,那女生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高纔生。
其次,青春期的孩子要故作成熟,他們可能找老爸年輕時穿的破夾剋,或把好好的褲子故意剮破。乾什麼?裝“酷”!錶示他是“老鳥”,不是“菜鳥”。
當然,為瞭吸引異性的注意,他們更要錶現。於是你會發現他們總是偷偷照鏡子、擠痘子、變發型,再不然,一離傢門、一齣校門,就把裙子往上捲,硬把原先長到膝蓋的裙子捲成“迷你裙”。他們也可能偷偷畫眼影,甚至粘上假睫毛。然後,還可能偷偷遞情書、交網友、看色情網頁。
既然要獨立,青春期的孩子當然變得非常重視朋友。因為“在傢靠父母,齣外靠朋友”,打算齣去闖天下,能不拉幾個姐妹和哥們兒嗎?而且哥們兒之間能沒有江湖義氣嗎?
於是麻煩瞭!他們開始結黨,臭味相投地聚在一起,畫齣小圈圈。也就是“凡我族類”,可以“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凡被他們認為不上路、不夠意思或者看不順眼的,都要排斥。於是組織幫派和打鬥的事就可能齣現瞭。
不過說實話,這票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青少年,他們內心是很惶恐的,隻是錶麵裝酷。所以你注意,青春期的孩子反而愛看星相、算命、玩塔羅牌,甚至算姓名學。他們也可能偷偷看報上或電視上的醫療、美容、減肥廣告。注意彆人的腿長得如何,自己的腿長得直不直、細長不細長,鼻子挺不挺,眼睛大不大。男生則可能每天鍛煉。在美國,我還看過孩子喝一種高蛋白的營養品,為的是長齣漂亮的肌肉。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對宗教挺熱衷,因為他們開始走上人生的旅途,容易迷失方嚮,還可能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尤其那些自小被逼著死讀書的孩子,會開始懷疑自己在為誰活,人生的目的又是什麼。
當然,青少年最容易跟父母衝突的原因,常常是意見不閤,他們開始發錶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他們也變得好像不可理喻,或被大人稱之為“沒有良心”。也就是明明是白的,他要說是黑的;你叫他往左轉,他偏偏往右轉;你告訴他某人是不良少年,離遠一點,他偏偏專找那傢夥。而且,你不能多批評他的朋友,你罵瞭他朋友,他可以跟你翻臉。他答應朋友的事可以“一諾韆金”,答應父母的話“韆諾也值不瞭一金”。
青春期可有意思瞭!(選自《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劉墉談親子關係與溝通》)
玩傢選課法
最聰明的學生不是那些誌氣過人,每學期把課程填得自己喘不過氣來的超級書蟲,也不是那些投機取巧,隻選容易課的“玩傢”,而是懂得如何運用那本“評分集”,選齣營養最豐富的課程,又不會讓自己吃不消的學生。
購物時間
九月,當仲夏的暖風正吹在哈佛校園的樹蔭下,而草地上的太陽還帶著暑假的殘夢,新學期便開始瞭。
在教堂低沉的鍾聲下,校園裏穿梭著新麵孔,從課堂趕到課堂。我總覺得這時校園裏的氣氛特彆熱鬧,有點像聖誕節前的百貨公司。也難怪這段日子在哈佛叫作“購物時間”。
“購物時間”還有另一個原因。在開學的第一個星期,學生不必馬上選課,可以四處隨便試聽。舉例來說,如果你對心理學感興趣,但不知道是否值得花整個學期研究,就不妨上一堂心理課看看。如果一堂課之後發現不閤興趣,就不必迴去。相反的,如果走過某教室,發現教授講的東西很有意思,則可以留下來旁聽。
有個原本學醫,後來轉學美術係的同學說,他有一天,看到一位長發飄逸的女孩快步走進教室,他一股衝動之下跟瞭進去,旁聽瞭一堂希臘美術史。女孩子聽一半就走瞭,他卻留瞭下來。
學生給教授的評單
開學的時候,見到的每個學生一定手裏握著兩本厚厚的書:
第一本是八百多頁的課程介紹,薄薄的紙,小小的字,像聖經似的,裏麵列有一韆多門課程的介紹,實在能說是“擲地有聲”。從A(Archaeology——考古學)到Y(Yidish——伊地語),有些專門到連名稱都很難讓人理解。
第二本書更有趣。它是一本統計報告,也可以說是一本“評論集”。學生們則稱它為“救星”。
每年學期結束之前,教授們會在課堂上發齣一疊藍色的“意見錶”。這些錶格的目的是讓學生們對校方反映,寫下他們對那門課的看法、批評和建議。功課會不會太多?競爭是否太激烈?教授是否講理?任何抱怨、任何不滿或任何可誇可贊的,都可以不記名地寫在這些意見錶中。當然,學生們都利用這機會盡情發錶意見。學校每年收集這些錶格之後,加上統計和整理,便齣版一本“課程指南”,跟“課程介紹”一起發給新生。
你可能想,學校何必花這個功夫?萬一某教授人緣不好,在意見錶上被學生“痛宰”怎麼辦?答案:照樣登齣來!如果教授能給學生打分數的話,學生當然也可以給教授評分。有些“惡名昭彰”的教授,知道學生的反映之後,極力改變作風,使他們的課程有很大的進步。
但會不會有很多學生照這本“指南”,在選課時故意挑最容易的課?當然!
我記得在大學二年級,有一門叫《研究米開蘭基羅》(米開朗琪羅)的美術課,在評估中獲得1.0(最少功課)的評分,並被上屆學生贊為“好玩又容易”。據說開學第一年,原本隻夠幾十人的教室擠得人山人海,連教授都沒辦法進去。結果那一年教授給的功課特彆重,隔一年,又隻有幾十個學生瞭。
好成績的秘訣
要在哈佛拿好成績,“聰明選課”是成功的一半。因為功課經常很重,在選課時必須講究“平衡”;如果選瞭一門特彆睏難的課,就最好搭配一個容易點的。最聰明的學生不是那些誌氣過人,每學期把課程填得自己喘不過氣來的超級書蟲,也不是那些投機取巧,隻選容易課的“玩傢”,而是懂得如何運用那本“評分集”,選齣營養最豐富的課程,又不會讓自己吃不消的學生。
哈佛雖然有相當的選課自由,也有必修課的限製。根據“博學”的教學理念,每個學生都必須要選一些曆史、科學、文學和“異國文化”的課。當然,對某些文科的學生,“科學”是最可怕的兩個字;但相對地,有些擅長理工的天纔,麵對滿黑闆的程式可以粉筆飛舞,麵對一張畫卻可能目瞪口呆。
如何培養多方麵的興趣與知識,使學生能夠“博學”,而不強迫他們“薄學”,是哈佛也很難對付的教育問題。不過我懷疑,哈佛的入學部在錄取新生時,已經考慮到瞭這一點。他們歡迎多纔多藝的學生,但同時也非常重視一個人的“特色”。光做到會念書、會考試的好好孩子,是不夠的。
我在硃麗葉學鋼琴的時候,哈佛還隻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當時我認識一個學長,除瞭功課好、琴彈得好、SAT1540(1600為滿分)之外,還是高中遊泳隊的隊長。他提前被哈佛錄取瞭。
這位學長有個比他小一歲的弟弟,也是鋼琴高手、功課棒,甚至SAT分數比他哥哥還高。當我們正擔心進不瞭好大學時,他已經胸有成竹地寄齣瞭哈佛申請書。大傢都想,哥哥弟弟一起上哈佛,是理所當然的事。
過瞭幾個月,齣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居然沒被錄取。
後來,這位同學上瞭耶魯。哈佛從來不公布他們決定的原因,所以大傢隻能猜想:大概正因為弟弟跟哥哥太像瞭,所以哈佛不認為他有什麼傑齣。不過到哈佛之後,又有人對我說,可能因為哈佛當時缺的“鋼琴高手”已經有瞭他哥哥,所以不需要這個弟弟。
很多人聽說我上哈佛,都會說“你一定很聰明”或“你一定很會念書”。事實上,我的高中成績並不是最好,而且史蒂文森是頂尖的學校,同學都很聰明。
我想,如今我能上哈佛,是因為我在音樂和寫作上的興趣與成績。我在高中寫的短篇作品、翻譯的文章和硃麗葉演奏的錄音帶,都是我申請書的補充資料。
奇妙的是,當初幫助我進入哈佛的東西,也正是我在哈佛校園裏能嶄露頭角的。我主持的廣播節目、擔任DJ的techno舞會和我為學校雜誌寫的文章,都塑造瞭我如今的身份。本來自己培養的興趣,現在很可能連貫我一生。
不知道,當我老爸老媽嫌我的電子音樂“吵死瞭”的時候,他們有沒有想到這一點。
……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评分还行,比看电话强,快递给力
评分刘墉伴我成长!O(∩_∩)O
评分一般般,破损了
评分经典著作,在网上看到评论就买了。
评分人生的智慧涉及到了----如何应对世道、命运、人生总则等问题,还论述了年龄对人生境界的影响,阐述了人生四季的优势和特点,本书是追求幸福人生的典范;
评分还行,比看电话强,快递给力
评分包装完好精美,书本精致,印刷清晰,纸质好。小孩成长丛书,育人先育己。
评分买回来就放书柜躺着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