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4
與父母和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父母不隻給你基因,也給你命運!
原生傢庭帶來的種種,如同烙印刻在我們心底,塑造我們的性格,左右我們的感情。我們在社會關係中産生的各種衝突,即是我們早期與父母關係的投射。因為在每段關係裏都有6個人:你、我和我們的父母。
與記憶中的父母和解的過程,就是我們學會接受社會和自我接受的過程,也是解決一切心理問題的第一步。若對原生傢庭問題毫無意識或感受模糊,童年的創傷就會指引我們不自覺地把麻煩帶進每一段社會關係中,甚至延續到下一代身上。
能夠用語言錶達,創傷纔有瞭療愈的契機。作者許皓宜幫我們梳理愛恨糾纏的情緒,把我們說不齣口的感受,用溫婉、清晰的文字呈現齣來,帶領我們從理解父母到自我覺察。不再把原生傢庭當作不肯成長的藉口,改變我們的內在,纔能真正收獲外在順遂的關係。
許皓宜
颱灣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颱中教育大學谘商與應用心理係助理教授、心理谘詢師。長期耕耘於婚姻與傢庭治療訓練領域,具有颱灣輔導與谘商學會認證閤格谘商督導資格。
隨著年歲往上攀爬,皓宜越來越體會到:人們在關係與自我的探尋中,內心所盼所求,不過“真誠”二字而已。所以,她離開谘商專業係所的教學,真誠地迴到自己初衷所愛的書寫——以一種麵對人心的深刻與同理。她的口吻直接而犀利,筆調溫暖而幽默,從自己、父母到周圍的人,以及許許多多的關係,寫齣瞭發生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故事,也記錄瞭我們記憶中不同典範的父母親。
我們這輩子都在努力和自己的父母整閤關係並學習自我接受。我喜歡皓宜這麼真誠而自然地“自我揭露”,她縮短瞭我們的自我探索之路。這本書對她而言,是自我療愈的分享;對讀者而言,則是“有為者亦若是”的精神助力。
——情緒管理專傢 吳娟瑜
我特彆喜歡皓宜提齣“父母病”的觀點,將錯誤推給父母,隻會落入無止境的負嚮循環,發現和解的療愈力量,纔能感受寬容與愛的美好。
——親職教育專傢 楊俐容
父母的DNA是人生重要的天賦來源。皓宜總是可以引用簡單理論,輔以實務案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完全外行的我,時而哈哈大笑,時而眼眶泛淚,並産生很多共鳴。
——環宇電颱主持人、商周專欄作傢 謝文憲
推薦序一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吳娟瑜
推薦序二 找到寜靜的美麗與平和的歡喜 楊俐容
前言 治愈我們身上的“父母病”
和解前的自我覺察:喚醒活在心底的16種內在小孩
·解除“信任危機”
為何與人相處會有睏難
為何無法在人前示弱
Test 1 厘清自己:也許我們沒有想象中那麼不在乎
為何無法感覺自己的感受
Test 2 啓動感覺係統:每個行為背後都與感受相連
為何常常無端對人發火
·放下對“全能感”的執著
為何不願意接受現實
為何總是看彆人不順眼
Test 3 勇敢嚮父母抗爭:把父母的責任還給他們
為何無法控製地依賴彆人
為何會自我感覺良好
Test 4 照顧內在小孩:對曾經脆弱的自己說話
·承擔“自主”的代價
為何對小事缺乏膽量
為何不敢拒絕彆人
為何難以自我控製
為何不敢追夢
Test 5 放下不屬於你的遺憾:扛起屬於自己的責任
·與心理分裂的睏境共處
整閤他人身上的好與壞:愛恨交織的矛盾
整閤自己身上的天使與惡魔:麵具之下黑暗的我
整閤關係中的好與壞:傢庭裏的三角關係
整閤內在的男性和女性特質:被壓抑的性彆特質
Test 6 揮彆幻想中的完美父母:不完美,纔是真實人生
理解父母:認識12種父母的真實模樣
·母親是調節情感的“容器”
壓抑的“冰箱母親”
情緒化的“氣象颱母親”
強勢的“獅子母親”
過分嘮叨的“直升機母親”
製造傷痛的“刀子母親”
缺席的“透明母親”
·父親是勇闖人生的“燃料”
權威的“國王父親”
停留在青春期的“半熟父親”
暴力的“教鞭父親”
缺席的“隱形父親”
不同調的“顛倒父親”
退化的“孩子氣父親”
後記 珍惜有限的小孩時光
為何與人相處會有睏難
被拋棄的孩子,突然醒來,他恐懼的目光環顧四周一切,隻尋找他看不見的、迎上來的關愛眼神。——喬治·艾略特
我從自己的經曆裏,深刻體會到“眼神”與“信任感”的關聯。
在學習心理學之前,我其實是一個非常害羞內嚮的人,對於上颱說話有一種莫名的恐懼。但我卻在大一那年,成為需要上颱說話的纔藝班老師。進入心理學領域以後就更不用說瞭,我的工作必須常常麵對一群年紀大我一截的聽眾。猶記得第一次上颱前,我焦慮地躲在廁所不斷地深呼吸、與自己對話、搓揉雙手、用手指在手掌心反復畫著“人”字(據說這樣可以緩和緊張,帶來好運)。
隨著講課經驗越來越多,我從原本一上颱就羞紅臉,逐漸練就到讓這種羞紅的感覺褪到脖子以下,以掩飾自己的窘迫不被人發現。但我知道,自己呼吸背後的恐懼仍然存在。
於是,我開始透過上颱的機會,在每一次恐懼中思考:讓我不安的是什麼?
多年後,我終於找到答案:是眼神。
當我們與他人四目相交時,眼神就像一麵鏡子,我們可以從彆人的眼裏看到自己。我們對於眼神的恐懼,來自對方的瞳孔,反射齣我們的心,呈現齣我們對自己的不肯定與不相信。
所以,要檢視自己內在的信任感是否厚實,首先要關照“眼神”對我們的意義。
彆人的眼神,是我們內在世界的投影
想象一下,如果眼前有一道目光正注視著我們,在那瞳孔的聚焦下,我們會有什麼感受?
關愛、理解、包容、溫暖、接納、喜愛、專注……
檢視、批評、打分數、不屑、輕視、不諒解、不喜愛……
嘆息、傷心、失望、難過、氣餒、憂鬱、無可奈何……
這些感受都是我們內在的投影,也是我們在與他人接觸時,最容易從彆人眼神中抓取的訊息。當我們對彆人的信任感越低時,越容易從對方的眼神裏抓取到負麵訊息;而當我們對彆人的信任感越厚實時,則越容易從對方的眼神中讀取到正麵訊息。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每個人的心裏都裝著一麵鏡子,這麵鏡子就是我們看待外在世界的投影。
那麼,這麵鏡子的“投影內容”是如何構成的?
早在我們尚在繈褓中,躺在母親懷裏與她對望的那一刻起,透過母嬰之間“相互凝視”的過程,母親就把她眼中的投影傳送到我們眼裏。母嬰之間的相互凝視,是我們建立信任感的最早起源。
孩子透過母親的凝視確認自己的存在,這是生命早期就發展齣來“被凝視”的需要。如果從小沒能被母親“看夠”,成年後就會不自覺地去尋覓彆人的眼神和目光;如果從小被母親“看著”的感受不夠美好,成年後對於真正信任彆人就會産生睏難。
親密關係中往往潛藏著信任危機
一位安靜寡言的女孩,講話非常輕柔,但她總是喜歡找特彆多話的男孩相處。後來果真交瞭一位愛講話的男朋友,每次約會,總是男孩滔滔不絕,女孩微笑點頭。女孩說她喜歡這種感覺:兩個人眼對眼交談,感覺整顆心被填滿,既溫暖又充實。
兩人結婚後,女孩纔發現,這個原本特彆多話的男孩其實相當安靜。更讓她難以忍受的是,男孩的眼神逐漸從她身上轉移到電腦屏幕上,或者電視播放的棒球比賽上。
看到男孩如此轉變,女孩心裏産生莫名的焦慮和躁動。於是,她開始說很多話,想要男孩把眼神重新轉移到自己身上。慢慢地,原本安靜的女孩變得“很吵”,但這種吵鬧已經不是戀愛時熱絡的談天分享,而是大吼大叫地責備男孩怎麼可以如此欺騙她。
“我欺騙你什麼瞭?”男孩不解,眼神仍然盯著電腦。
“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其實你很安靜?”女孩生氣地說,“你給我把臉轉過來!”
沉靜下來,厘清關係危機背後的童年故事
女孩和我談起這件事時,把焦點完全放在“安靜與多話”這件事情上,她非常沮喪,因為覺得自己“被騙瞭”,而且無力改變現狀。
女孩真正在意的似乎是“被騙”這件事,而且她的描述中多次提到“眼神”的重要性,我認為這是和信任感相關的議題,而不隻是伴侶溝通的問題。
於是,我請女孩彆急著睏在“安靜”與“多話”的爭奪戰裏,先靜下來想想:“把臉轉過來”,對她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女孩想起瞭生命中第一個讓她想要大叫“把臉轉過來”的人,是她的母親。
原來,這個安靜的女孩小時候其實“很吵”,可是爸爸媽媽老是在忙,忙起來就會嫌她吵:“你真的好吵!你先去旁邊玩!”“乖,先讓媽媽安靜一下。”
但事實上,哪個小孩不吵呢?嬰兒的哭聲、語言,和其他自然發齣的聲響,原本就是用來獲取父母關注的工具。母親聽到嬰兒的吵鬧後,隻要好好地給予凝視和撫慰,嬰兒就能透過母嬰之間的眼神接觸,感覺自己被愛的美好。
可惜,女孩不曾有過被母親“好好凝視”的經曆,反而大多是她用眼神去追逐母親身影的記憶。她最常看見母親忙碌的側臉,每當母親在傢忙碌時,她總喜歡靜靜待在母親身旁,看著她優雅的下巴弧綫(她總是看不到母親的正麵)。在她心裏,母親是她最崇拜、最敬愛的人。她想,如果要成為像母親那樣美麗優雅的女人,就是要這樣安安靜靜的吧!
慢慢地,女孩逐漸隱藏自己的“吵”,變得越來越安靜。安靜的背後,其實隱藏著她總是用眼神追逐母親、母親卻不曾迴頭好好看她的哀傷。
所以,當男孩的眼神從女孩身上轉移到屏幕上時,這個舉動勾起瞭女孩童年時期沒能被母親“好好凝視”的遺憾。因為不曾被母親好好凝視,也就不曾從那瞳孔的反射中確認母親對自己的愛。
這個安靜的女孩內心其實相當不自信,她無法肯定彆人眼中的自己是否討人喜歡。
“如果我真的討人喜歡,他就不會這樣把臉轉開瞭吧?”女孩說。
說的是男孩,也是母親。
承認渴望,信任感萌芽於足夠的凝視
當我們發現自己在某段關係中,總是被生氣、難過、討厭的情緒淹沒,這段關係的背後,肯定隱藏著我們早年與父母相處時的缺憾。所以,在一段關係中遭遇挫摺時,我們往往需要沉靜,否則就不容易看到期待與失落的背後並非如錶麵看到的那麼簡單。
女孩真正沉靜下來後,終於理解“被好好凝視”是滋養她內在信任感最重要的養分之一。於是,她要求男孩認真地聆聽(而且要看著她的眼睛)她和母親之間的故事,聽她訴說童年時期對母親的期待與失落。當女孩在男孩的凝視中,自由錶達齣自己童年時對母親不隻崇拜、敬愛,其實還有“沒能被好好凝視”的憤怒、遺憾時,纔能真正承認自己對彆人的眼神有多麼渴望。
承認渴望,也就理解瞭自己想要尋找的方嚮。
治愈我們身上的“父母病”
童年時期,父親時常因為工作不在傢,母親難免有事要外齣,記憶中,我在南部老傢四層樓高的透天厝裏,度過瞭許多獨自守傢的夜。猶記得,每當母親齣門前,總會叮囑某些事情,然後我會看著她的眼神點點頭,目送她離傢的背影,並透過落地玻璃門的縫隙,竪起雙耳聆聽她騎車遠去的聲音。
對分離的不安,來自親子關係中不穩定的依附
在那個幼時的記憶裏,時間對我來說並沒有任何意義。即使看著時鍾的長短針交錯走過,仍然無從判斷,時針落在何處,纔是母親迴來的時機,隻能憑印象估算母親究竟齣去瞭多久。
但自我的主觀感覺是抽象且不可靠的。比方說,母親纔齣去半小時,對當時不安渺小的我而言,卻好像有一種看不到時間盡頭、需要無盡等待的恐慌。所以我常常在母親齣門後,朝著她離開的方嚮跪地雙手閤十,低著頭呼喚我所知的各方神靈、菩薩、上帝:“不管是什麼神啊!求求你們,請讓我媽媽一路平安,彆齣意外。”我常常這樣邊呼喚,邊哭泣,直到聽見母親的摩托車聲在巷口響起,纔趕緊收起眼淚,裝作沒事地迎接她進門的身影。
學瞭心理學之後,我纔明白這種對分離的不安,來自親子關係中不穩定的依附關係,而那種一分離就仿佛死亡即將降臨的恐慌,可能是傳襲自傢庭的陰影。
成年後,我花瞭很多時間認識自己,並且探索父母的故事與處境。我逐漸理解:如同我這樣等待著母親,母親也如此等待著父親。身為警察眷屬的母親,從小就生活在“父親離傢齣勤,母親膽戰心驚”的狀態中,所以當她遇上隨興不羈、工作需要喝酒應酬,又常得自己開車的丈夫,童年時的心理狀態在婚姻中便轉換成:丈夫齣門應酬,妻子膽戰心驚。
生長在這樣的傢庭中,我自然從小就嗅齣這樣的氛圍。雖然我不曾與父母談論過,但那些過去的印象、每個瞬間在父母臉上閃過的錶情,早已如同烙印般刻畫在我心底,左右著我的情感,也影響著我成年後的性格。
所以,在彆人麵前,我看起來總是堅強的,更年輕時的我,性格甚至非常剛強。走過心理分析之路,我纔漸漸理解自己需要用這樣的方式,來預備這個世界上可能隻剩我一個人的日子。母親也因為活在潛在的死亡焦慮中,齣門時總會叮囑我,她和父親的死亡保險單放在哪裏。
因此,那個跪在地上無助地呼喚神靈的我,逐漸長成堅強麵對生離死彆的我。但其實,許多情緒和感受,我早已習慣一個人默默消化。
麵對鏡頭的恐懼,來自怕被看透的不安
在發現自己總是默默承擔感受之前,我一直遊走在“冷靜乖巧”及“直率衝動”之間(要知道,這兩者是我童年時賴以生存的要件)。我在這種雙重情感的夾攻下常常覺得難以呼吸,所以常常混在人群裏,透過喧鬧的談笑聲,忽略自己內在的矛盾。
童年時獨自在傢的夜晚,我看瞭不少文學作品。我常趁父母不在的時候,溜到樓與樓中間的夾層,在父親的書房裏找個陰暗的角落,在昏黃的燈光下,偷偷翻閱書櫃裏那些泛黃的老書,伴著遠處地下室傳來的蟋蟀叫聲,在偌大的房子裏,靜靜咀嚼小說中的故事情節。
在成為心理谘詢師之前,我其實是個就讀中文係的大學生,愛文學、電影,喜歡獨自唱歌、在舞颱上演戲。我曾經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錶演工作者,詮釋所熟知的故事情節,或者將心理矛盾分裂的情感投射在舞颱上。直到大四的戲劇課,老師發現我有“眼神聚焦”的睏難——我沒辦法把眼神放在一個定點上好好地說話和演戲。我甚至發現自己麵對鏡頭有睏難,但後來我竟然成為需要上媒體麵對鏡頭的人。
學瞭分析心理學後,我不斷尋求自己麵對鏡頭恐懼的答案。我發現,鏡頭之於我,就像眼睛。我感到睏惑:難道是怕被看透什麼嗎?是的,現在我終於可以承認:我真的很怕被看透。外錶看似堅強的我,內心其實充滿不安。
比起害怕被不相乾的人看透,我更害怕被認識的人看透。直到現在我終於明白,這種害怕是怕他們失望,而這個“他們”,正是我的父母。
“如果他們一定得齣門,我又怎麼忍心讓他們擔心傢裏這個其實一點也不堅強的獨生女兒呢?”這是埋藏在我心底最深處的聲音。
人際關係不順利,是因為我們都得瞭“父母病”
誠實以對,自我坦承後的覺察,一開始並沒有讓我比較好過些。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活在對父母的怨懟裏:我生氣他們沒有給我任何手足,怨恨他們不經意的缺席製造瞭我的孤單。於是,我引爆許多衝突:離傢、叛逆、對父母大吼……直到發現,原來我染上瞭“父母病”——把問題統統推到父母身上,以為自己沒有問題,卻往往在與父母的關係中留下更多口是心非的遺憾。染上“父母病”的我們,常常對父母感到失望和生氣,抱怨童年的缺失與渴望,但這樣的情緒往往讓我們體會不到真實的自己,也看不到真實的父母。
我從2007年開始在心理谘詢領域學習,逐漸從個人谘詢轉嚮傢庭治療,在長期的傢庭治療實務工作中,聽過形形色色的傢庭故事。直到2013年,我再度把焦點從傢庭轉到個人身上。我想,這都是為瞭治愈自己身上的“父母病”,纔展開這段與父母的和解之路。
如果可以,我們也許能相互陪伴,一起踏上這場療愈之旅。這可能會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
瀏覽瞭一下,不是我喜歡的書。
評分適閤每個父母都看看,以免犯下錯誤。
評分書的裝幀很漂亮,插圖精美,內容也令我受益匪淺,推薦
評分瀏覽瞭一下,不是我喜歡的書。
評分挺滿意的,喜歡京東,買瞭很多書。
評分內容還不錯的
評分還是很不錯的,包裝也很好!
評分物流很給力,第二天就到瞭
評分不錯
與父母和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