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本 任正非商業的本質+華為管理法+工作法+內訓+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下一個倒下的

7本 任正非商業的本質+華為管理法+工作法+內訓+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下一個倒下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孫力科,黃繼偉,黃衛偉 等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南弘道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社 ,
ISBN:9787505739789
商品编码:12154427565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7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任正非:商業的本質    9787550290792    39.8元

華為管理法        9787505739789    39.8元

華為工作法        9787511360229    39.8元

華為內訓            9787505738430    39.8元

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終極版)        9787508678719    58元

以奮鬥者為本: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綱要    9787508647791  68元

以客戶為中心    9787508662718    68.0元

《任正非:商業的本質》從一個隻有2萬元資本、市場份額為0的小公司,成長為一個年營業收入突破800億美元的超級大公司,華為隻用瞭20多年的時間。誰也不會否認這是一個商業的奇跡!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華為的總裁——任正非。他重新定義瞭中國企業的商業精神,被人們譽為教父級的企業傢。作為華為的創始人和實際掌控者,任正非依靠其獨特的個人魅力和卓越的經營管理方法,帶領華為一步步走嚮*。

本書全麵講述瞭任正非的商業思維和經營理念,以真實的案例和任正非的口述及其親筆文章為切入口,深刻剖析華為狂飆式發展背後的商業邏輯和規律。任正非總結70餘年的商海心得,從經營策略、營銷要領、管理真相,到處世之道、人生哲學,條分縷析,娓娓道來,高屋建瓴而通俗易懂,樸素簡潔而直達精髓。讀完讓人不禁豁然開朗,驚嘆不已,頓時洞悉經營的要訣和商業的本質。

《華為管理法》

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甚囂塵上,百度、騰訊、*三大巨頭你爭我奪的商界,華為的存在顯得有些孤獨清冷。然而這個不在聚光燈之下的巨頭卻在不斷壯大、飛速發展的狀態下走過瞭近30年的時間。從一個隻有6個人,注冊資金2萬元的小公司,發展到擁有17萬名員工,營業額達5200億的超級巨頭。華為成功的核心因素是什麼?靠的正是其獨特的企業理念和強大的管理方法。

   本書作者多次深入華為,從高管到普通員工,從深圳總部到贊比亞分公司,曆時五年,掌握數十萬字*手資料,刪繁就簡,不斷提煉,從而著成此書。本書全麵涵蓋華為的團隊管理、人纔管理、績效管理、項目管理、細節管理等多個方麵。

   跟隨作者深入淺齣的文字,你將走進華為龐大而有序的內部世界,洞悉其核心管理思想。讀完這本書,不斷體悟,反復咀嚼,你將造就像華為一樣的成功。

 《華為內訓》

翻開《華為內訓》,您將步入一個炫目恢宏的商業世界,由此洞悉華為內部獨特的管理經營機製。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躋身於世界企業之林的超級公司,華為目前在全球擁有員工17萬人,年營收超800億元,年納稅337億元,年利潤279億元,擁有1萬多名博士和數百位科學傢。華為在全球150多個國傢擁有500多傢客戶,有超過20億人每天在使用華為的通信設備,即便是在4G技術領先的歐洲,它也有著過半的市場占有率。華為重新樹立瞭中國企業在世界的形象,締造瞭世界商業史上偉大的傳奇。

本書作者黃繼偉先生多年來深入研究華為,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為突破口,站在華為高層的整體視角去觀察、剖析華為內部體係,梳理華為多年來騰飛之道,尋找華為成功的真正原因。

全書對華為管理經營的內部手冊進行大公開,保證原汁原味,一字未增,一字未刪。從企業的哲學思想到乾部培養,從管理理念到創新意識,從企業文化到市場營銷等,通過真摯有趣的語言,把華為發展過程中的一件件事例串聯起來,作者將華為本質的方法和理念、邏輯和盤托齣。

《華為工作法》

二十餘年間,華為從一個作坊式小企業成為全球知名企業,靠的正是它不斷堅持的核心價值觀和秘而不傳的工作方法。

為什麼華為的工作效率很高?為什麼華為員工的執行力如此強?華為核心競爭力是什麼,依靠什麼來獲得發展?為什麼你努力工作卻收效甚微?為什麼工作總是越做越忙,越忙越亂?為什麼工作中的錯誤總是越做越多?為什麼公司的業績始終不見起色?為什麼管理得很嚴格,卻總是難以起到應有的效果?讀完這本書,您將豁然開朗。

本書立足於華為公司的實際情況,從發展過程中的案例、華為人的經驗與任正非本人的內部演講齣發,著重講解瞭華為公司的目標管理、工作執行、工作原則、工作經驗等方麵,從中提取、整閤相關的工作法則和實操方法,從而幫助閱讀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工作的本質和精髓。

《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終極版)》內容簡介:

過去的20多年,華為從未一帆風順,今後的20年,華為也將睏難重重。

是什麼驅使著10多萬知識分子在全世界攻城掠地、開疆拓土?

又是什麼支撐著華為強大的思想力量和意誌力?

為什麼發展如火如荼的華為一直思考著“生存與死亡”的問題?

“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這正是本書期待解開的謎題!

《以客戶為中心》

企業的長期戰略本質上是圍繞怎麼成為行業領導者、怎麼作行業領導者展開的。華為從成立至今,二十幾年來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聚焦核心,不為其他利益誘惑所動,力齣一孔,利齣一孔,長期艱苦奮鬥,終於進入瞭世界信息與通信技術産業領先企業的行列。

本書是之前齣版的《以奮鬥者為本: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綱要》一書的續集,將從業務管理方麵,揭示這一成長曆程所遵循的理念、戰略與機製。

本書分為三篇。*篇,以客戶為中心。這是貫穿華為業務管理的主綫。在開宗明義地提齣“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理由”的命題的基礎上,分彆闡述瞭華為的價值主張、質量管理戰略、“深淘灘、低作堰”的商業模式,以及將客戶滿意度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準繩的理念。第二篇,增長。圍繞長期有效增長這一價值創造主題,係統闡述瞭華為的業務管理戰略和政策。第三篇,效率。圍繞未來的競爭是管理的競爭這一命題,闡述瞭華為在組織設計與運行、端到端流程持續改進,以及建設數字化企業方麵的政策和原則,並深入討論瞭華為管理變革的指導方針。

《以奮鬥者為本: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綱要》

自1988年至今20多年,華為公司成長為全球通信設備産業的領先企業。靠的是什麼?

靠的是競爭力。華為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它的核心價值觀,即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當把15萬知識型人纔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你纔會深切地感到,盡管技術很重要,資本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人力資源管理。

本書由華為管理層聯閤編著,取材於任正非及其高管的人力資源管理思想精髓,是對《華為公司基本法》的繼承與創新。

內部讀物,公開齣版,以期吸收社會各界的真知灼見,也為提供可參考之經驗!


目錄

序.言./ XIX

第一篇以客戶為中心

第一章.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 003

1.1.華為的成功就是長期關注客戶利益./ 005

1.1.1 天底下給華為錢的隻有客戶./ 005

1.1.2 要以宗教般的虔誠對待客戶./ 006

1.2.客戶永遠是華為之魂./ 007

1.2.1 客戶是永遠存在的,以客戶為中心,華為之魂就永在./ 007

1.2.2 要警惕企業強大後變成以自我為中心./008

1.3.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 009

1.3.1 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歸根結底是滿足客戶

需求./ 009

1.3.2 麵嚮客戶是基礎,麵嚮未來是方嚮./ 010

1.4.以服務定隊伍建設的宗旨./ 011

1.4.1 服務的意識應該貫穿於公司生命的始終./011

1.4.2 以客戶為中心,反對以長官為中心./ 012

1.5.以客戶為中心,以生存為底綫./ 013

1.5.1 以客戶為中心就是要幫助客戶商業成功./013

1.5.2 華為的最低綱領是活下去./ 014

1.5.3 公司的最終目標是商業成功./ 016

第二章.華為的價值主張./ 017

2.1.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是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堅持自我批判,是自我糾偏的機製./ 019

2.1.1 核心價值觀是我們的勝利之本./ 019

2.1.2 圍繞以客戶為中心長期艱苦奮鬥./ 020

2.1.3 成功不是引導我們走嚮未來的可靠嚮導./023

2.2.客戶的價值主張決定瞭華為的價值主張./025

2.2.1 質量好、服務好、價格低、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是客戶樸素的

訴求./ 025

2.2.2 為客戶提供及時、準確、優質、低成本的服務,是我們生存下去的唯一齣路./ 025

2.3. 華為在市場競爭中,不靠低價取勝,而是靠優質的産品和服務

取勝./ 026

2.3.1 以優質的産品和服務打動客戶,惡戰、低價是沒有齣路的./ 026

2.3.2 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端到端為客戶提供服務./ 027

2.4.以客戶痛點為切入點,幫助他們解決麵嚮未來的問題./ 028

2.4.1 要讓客戶看到華為能引領這個社會如何變化./028

2.4.2 緻力於提供麵嚮未來的客戶體驗./ 030

2.5.在客戶麵前,我們要永遠保持謙虛./ 031

2.5.1 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傾聽客戶的心聲./031

2.5.2 重視普遍客戶關係./ 032

2.5.3 優質資源嚮優質客戶傾斜,構築戰略夥伴關係./033

第三章.質量是華為的生命./ 035

3.1.質量是我們的生命./ 037

3.1.1 韆古傳唱的歌纔是好歌./ 037

3.1.2 質量不好、服務不好,必是死亡一條路./038

3.2.絕不走低價格、低成本、低質量的道路./040

3.2.1 以質取勝./ 040

3.2.2 我們的價值觀要從“低成本”走嚮“高質量”./041

3.3.建立大流量的大質量體係./ 043

3.3.1 大數據流量時代,要高度關注大質量體係的建設./043

3.3.2 對大質量體係的認識,要有一個全球視野的大的構架./ 044

3.3.3 藉鑒日本和德國的先進文化,最終形成華為的質量文化./ 045

3.4.品牌的核心是誠信,誠信的保證是質量./046

3.4.1 用誠信換取客戶對我們的滿意、信任和忠誠./046

3.4.2 品牌就是承諾./ 047

第四章.深淘灘,低作堰./ 049

4.1. “深淘灘,低作堰”是華為商業模式的生動寫照./051

4.1.1 節製自己對利潤的貪欲,賺小錢不賺大錢./051

4.1.2 華為要成為世界主流電信設備供應商,價格一定是低重心的./ 053

4.1.3 華為隻賺取閤理的利潤,讓利於客戶、供應商和閤作夥伴./ 053

4.2 .不斷挖掘內部潛力,確保對未來的投入./054

4.2.1 不斷挖掘內部潛力,消除不給客戶創造價值的環節./ 054

4.2.2 降低內外交易成本,緊緊抓住大地./ 055

4.2.3 確保對未來的投入,增強核心競爭力./056

第五章.客戶滿意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準繩./ 059

5.1.客戶滿意是華為生存的基礎./ 061

5.1.1 客戶的利益所在,就是我們生存發展最根本的利益所在./ 061

5.1.2 讓客戶滿意,我們纔有明天./ 062

5.2.公司的一切行為都是以客戶的滿意程度作為評價依據./ 063

5.2.1 以提高客戶滿意度為目標,建立以責任結果為導嚮的價值評價

體係./ 063

5.2.2 成就客戶的成功,從而成就華為的成功./064

第二篇增長

第六章.追求長期有效增長./ 067

6.1.發展是硬道理./ 069

6.1.1 華為必須保持閤理的增長速度./ 069

6.1.2 在前進中調整,在擴張中消化內部矛盾./071

6.2.不為短期利益所動,緊緊圍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發展./ 071

6.2.1 在一些與企業核心競爭力不相關的利益前,要經得住誘惑./ 071

6.2.2 以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支持持續增長./072

6.3.從以規模為中心,轉嚮有效益的增長./072

6.3.1 對於有效增長的考核,不能光看銷售額,還要看大客戶銷售比例的

提升./ 072

6.3.2 持續有效增長要從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方麵來衡量./ 073

6.4.追求一定利潤率水平上的成長./ 074

6.4.1 要在增長和利潤之間取得閤理的均衡./074

6.4.2 人均效益提高的基礎還是有效增長./ 075

第七章.産品發展的路標是客戶需求導嚮./ 077

7.1.以客戶需求為導嚮./ 079

7.1.1 要認識客戶需求導嚮這個真理./ 079

7.1.2 産品路標不是自己畫的,而是來自於客戶./080

7.1.3 聚焦客戶關注的痛點、挑戰和壓力./ 081

7.2.深刻理解客戶需求./ 082

7.2.1 首先要搞清楚客戶是誰,客戶需要的是什麼./082

7.2.2 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錶及裏./083

7.2.3 要研究客戶的基本需求,把握住關鍵要素./085

7.2.4 市場營銷的定位是“兩隻耳朵,一雙眼睛”./ 086

7.2.5 要多與客戶交流,不能關起門來搞研發./087

7.3.客戶需求導嚮優先於技術導嚮./ 089

7.3.1 技術領先不能擺在一個最高的位置./ 089

7.3.2 産品發展要防止技術導嚮./ 090

7.3.3 反對孤芳自賞,要做工程商人./ 092

7.4.客戶需求導嚮對戰略選擇的意義./ 094

7.4.1 圍繞最終客戶來考慮做什麼、怎麼做、如何持續發展./ 094

7.4.2 在市場布局上要聚焦價值客戶與價值國傢./095

7.4.3 嚮端到端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是對我們很大的挑戰和變革./ 096

7.5.滿足需求與引領需求./ 098

7.5.1 既要關注客戶的現實要求,也要關注他們的長遠需求./ 098

7.5.2 要敢於創造和引導需求./ 098

第八章.創新是華為發展的不竭動力./ 099

8.1.隻有創新纔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101

8.1.1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101

8.1.2 創新雖然有風險,但不創新纔是最大的風險./102

8.1.3 鼓勵創新,反對盲目創新./ 103

8.2.客戶需求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 104

8.2.1 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做産品,以技術創新為中心做未來架構性的

平颱./ 104

8.2.2 公司要從工程師創新走嚮科學傢與工程師一同創新./ 105

8.2.3 領先半步是先進,領先三步成先烈./ 106

8.3.開放閤作,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108

8.3.1 不開放就會死亡./ 108

8.3.2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110

8.3.3 以自己的核心技術體係成長為基礎開放閤作./111

8.3.4 開放閤作,實現共贏./ 113

8.4.鮮花插在牛糞上,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114

8.4.1 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不要過分狹隘地自主創新./ 114

8.4.2 無邊界的技術創新有可能會誤導公司戰略./116

8.4.3 基於存在的基礎上創新,更容易取得商業成功./116

8.4.4 要敢於打破自己的既有優勢,形成新的優勢./117

8.4.5 我們應該演變,有所準備,而不要妄談顛覆性,我們是為價值而

創新./ 118

8.5.創新要寬容失敗,給創新以空間./ 120

8.5.1 要使創新勇於冒險,就要提倡功過相抵,給創新以空間./ 120

8.5.2 在模糊區中探索,要更多地寬容失敗./121

8.5.3 要肯定反對者的價值和作用,允許反對的聲音存在./ 122

8.6.隻有擁有核心技術知識産權,纔能進入世界競爭./123

8.6.1 未來的市場競爭就是知識産權之爭./ 123

8.6.2 誕生偉大公司的基礎是保護知識産權./125

8.6.3 有瞭知識産權,也不要強勢不饒人./ 126

第九章.更多地強調機會對公司發展的驅動./ 127

9.1.抓住戰略機會擴張,敢於勝利纔能善於勝利./129

9.1.1 大數據流量可能將呈超幾何級數增長,這是我們麵臨的最核心、最大的

機會./ 129

9.1.2 抓戰略機會,要敢於投入,堅持投入./131

9.1.3 抓住機會與創造機會./ 132

9.2.對高科技企業來說機會大於成本,用機會牽引資源分配./ 133

9.2.1 抓住瞭戰略機會,花多少錢都是勝利;抓不住戰略機會,不花錢也是

死亡./ 133

9.2.2 要更多地強調機會對資源分配的牽引./134

9.3.基於優勢選擇大市場./ 135

9.3.1 隻有大市場纔能孵化大企業./ 135

9.3.2 在大市場中,要搶占製高點./ 136

9.3.3 要利用我們的獨特優勢進入新領域./ 137

9.4.集中優勢資源撕開市場的突破口./ 138

9.4.1 一定要把戰略力量集中在關鍵突破口上./138

9.4.2 在模糊的情況下必須多條戰綫作戰,當市場明晰時立即將投資重心轉到主綫上去./ 139

9.4.3 我們做戰略決策的時候,不能隻把寶押在一個上麵./ 140

9.5.抓住産業調整期奠定長期市場格局./ 141

9.5.1 錯開相位發展,加大對未來機會的投入./141

9.5.2 要在世界競爭格局處於拐點的時候,敢於“彎道超車”./ 142

9.5.3 在大機會時代,韆萬不要機會主義./ 142

9.6.不放棄低端市場./ 144

9.6.1 低層網是戰略性金字塔結構的基礎./ 144

9.6.2 低端産品要在標準化、簡單化、免維護化上下功夫./ 145

第十章.聚焦主航道,堅持“壓強原則”./ 147

10.1.聚焦主航道、主戰場./ 149

10.1.1 要成為領導者,一定要加強戰略集中度,在主航道、主戰場上,集中力量打殲滅戰./ 149

10.1.2 在主航道,要做戰略上不可替代的東西./151

10.1.3 聚焦在主航道上創新,不畏艱難,厚積薄發./152

10.2.有所不為纔能有所為./ 153

10.2.1 收縮核心,放開周邊./ 153

10.2.2 隻有敢於放棄,纔有明確的戰略./ 156

10.3.堅持“壓強原則”,力齣一孔./ 157

10.3.1 堅持“壓強原則”,要麼不做,要做,就極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實現重點突破./ 157

10.3.2 力齣一孔,柔弱勝剛強./ 159

10.3.3 優先保證研發和市場的投入比例./ 161

10.3.4 預研投入的錢不允許挪作他用./ 162

10.4.搭大船過大海,堅持在大平颱上持久地大規模投入./ 162

10.4.1 未來的競爭是平颱的競爭./ 162

10.4.2 要在平颱建設上有更多的前瞻性,以構築長期的勝利./ 163

10.4.3 搭大船,過大海,跟著主潮流走./ 165

10.4.4 通過大規模市場營銷,加速研發高投入的良性循環./ 165

10.5.戰略競爭力量不應消耗在非戰略機會點上./166

10.5.1 主力不應消耗在局部目標上./ 166

10.5.2 要把戰略能力中心,放到戰略資源的聚集地去./167

第十一章.開放、競爭、閤作,構建良好的商業生態環境./ 169

11.1.堅持開放的道路不動搖./ 171

11.1.1 不開放就是死路一條./ 171

11.1.2 像海綿一樣不斷吸取彆人的優秀成果./172

11.2.從上遊到下遊産業鏈的整體強健,是華為生存之本./ 173

11.2.1 未來企業間的競爭是産業鏈之間的競爭./173

11.2.2 真誠地善待供應商,構建産業鏈的整體強健./173

11.2.3 多栽花少栽刺,與閤作夥伴共贏./ 175

11.3.建立有利於公司發展的商業生態環境./176

11.3.1 建設商業生態環境,要有戰略性思維./176

11.3.2 與友商共同發展,共同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177

11.3.3 以土地換和平,犧牲的是眼前的利益,換來的是長遠的發展./ 178

11.3.4 依法納稅,閤規運營,保障客戶利益./179

11.3.5 善待媒體,永遠不要利用媒體./ 180

11.4.做國際市場秩序的維護者和建設者./ 181

11.4.1 我們決不做市場規則的破壞者./ 181

11.4.2 做産業領導者要自律./ 183

第十二章.業務管理的指導原則./ 185

12.1.堅定不移的戰略方嚮,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187

12.1.1 生生之謂易./ 187

12.1.2 用烏龜精神,追上龍飛船./ 188

12.1.3 根據環境隨時變化陣形./ 189

12.1.4 有取有捨纔叫戰略./ 190

12.2.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 190

12.2.1 領袖要戰略方嚮清晰,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 190

12.2.2 能否抓住主要矛盾,關鍵在於是否有明確的戰略目標./ 191

12.2.3 抓主要矛盾,要加強對共性化的東西的歸納和規範./ 192

12.3. 亂中求治,治中求亂./ 193

12.3.1 公司管理結構是一個耗散結構./ 193

12.3.2 亂中求治,精細化管理的目的,是為瞭擴張不陷入混亂./ 194

12.3.3 治中求亂,打破平衡繼續擴張./ 195

12.4 .擴張的同時必須能控製得住./ 197

12.4.1 在激勵中約束,在約束中激勵,取得激勵與約束的平衡./ 197

12.4.2 不要盲目地鋪攤子,企業不可穿上“紅舞鞋”./198

第三篇效率

第十三章.未來的競爭是管理的競爭./ 203

13.1.公司未來的生存發展靠的是管理進步./205

13.1.1 推動公司前進的最主要因素是機製和流程./205

13.1.2 我們需要紮紮實實建設好一個科學管理的大平颱./207

13.2.企業從必然王國走嚮自由王國的關鍵是管理./209

13.2.1 通過有效管理構建起一個平颱,擺脫對資金的依賴、對技術的依賴、對人纔的依賴./ 209

13.2.2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 211

13.2.3 我們能夠留給後人的財富就是管理體係./212

13.3.嚮管理要效益./ 214

13.3.1 提高效益的潛力在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關鍵在改進管理./ 214

13.3.2 提高人員效益應當是管理改進的一個重要目標./215

13.3.3 實事求是地設置針對性的人均效率改進目標,牽引業務單元改善投入産齣./ 217

13.3.4 提高效率,不是要增加勞動強度,而是要減少無效工作./ 217

第十四章.企業管理的目標是流程化組織建設./ 219

14.1.建設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的流程化組織./222

14.1.1 所有組織及工作的方嚮隻要朝嚮客戶需求,就永遠不會

迷航./ 222

14.1.2 按照主乾流程構建公司的組織及管理係統./223

14.1.3 基於流程分配責任、權力以及資源./ 224

14.1.4 在組織與流程不一緻時,改組組織以適應流程./226

14.2.建立“推拉結閤,以拉為主”的流程化組織和運作體係./ 227

14.2.1 把指揮所建在聽得到炮聲的地方,“讓聽得到炮聲的人呼喚

炮火”./ 227

14.2.2 地區部要成為區域的能力中心與資源中心,有效組織和協調遍布全球的公司資源為客戶服務./ 232

14.2.3 未來公司的建製,前端是對付不確定性的精兵組織,後端是對付確定性的平颱和共享組織./ 235

14.2.4 總部從管控中心嚮支持、服務、監控中心轉變./239

14.2.5 以全球化視野進行能力中心建設,滿足全球作戰需要./ 241

14.3. 從以功能為中心嚮以項目為中心轉變./243

14.3.1 未來的戰爭是“班長的戰爭”./ 243

14.3.2 項目是經營管理的基本單元和細胞./ 245

14.3.3 項目成本核算是各級組織優良管理的基礎./246

14.3.4 實行項目全預算製和資源買賣機製./ 247

14.4.管理體係建設的導嚮是簡單、實用、靈活./248

14.4.1 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來看待整體管理構架的進步./ 248

14.4.2 簡單就是美./ 250

14.4.3 管理體係隻要實用,不要優中選優./ 252

14.4.4 均衡發展,就是抓短的一塊木闆./ 254

14.4.5 授權、製衡與監管./ 255

第十五章. 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

實現流程貫通./ 261

15.1. 建設“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的端到端流程體係,提高運營效率和效益./ 263

15.1.1 例行管理要堅決貫徹流程化管理./ 263

15.1.2 流程化就是標準化、程序化、模闆化,但不是僵化./ 266

15.1.3 確立流程責任製,纔能真正做到無為而治./268

15.1.4 堅決把流程端到端打通./ 272

15.1.5 主流程要清晰,末端係統要靈活開放./275

15.2. 規範麵嚮市場創新的流程體係,製度化地快速推齣高質量

産品./ 277

15.2.1 堅定不移地推行ipD,這是走嚮大公司的必由之路./277

15.2.2 既要有十分規範、卓有遠見的長遠項目評審體係,也要有靈活機動、不失原則的短綫評價機製./ 281

15.3.貫通麵嚮客戶做生意的流程體係,實現有效益的擴張./ 283

15.3.1 ltc主乾流程一旦突破,公司整個流程係統就貫通瞭./283

15.3.2 打通ltc流程的關鍵是全流程的數據要打通./ 285

15.3.3 好的閤同條款是實現高質量交付和盈利的基礎./286

15.4.創建敏捷的供應鏈和交付平颱./ 288

15.4.1 計劃是龍頭./ 288

15.4.2 供應鏈麵嚮客戶縮短貨期、快速響應需求,提升客戶滿意度,不一味追求最低供應成本./ 290

15.4.3 一次把事情做好./ 292

15.5.以客戶體驗牽引服務流程體係的建設./293

15.5.1 服務將成為未來市場競爭的製勝法寶./293

15.5.2 通過非常貼近客戶需求的真誠的服務取得客戶的信任./ 294

15.6.加強戰略規劃、經營計劃與預算的閉環管理./295

15.6.1 戰略驅動業務計劃,業務計劃驅動預算,預算保證戰略

落地./ 295

15.6.2 預算管理的主要作用是牽引公司前進,而不是有多少資源做多少事./ 297

15.6.3 實行計劃預算核算的閉環管理./ 298

第十六章.打造數字化全連接企業./ 301

16.1.要想富,先修路./ 304

16.1.1 華為的潛力在管理,而管理的重要工具是it./304

16.1.2 公共平颱性投入要適度超前./ 306

16.2.我們的目標是建設世界最優質的IT網./ 308

16.2.1 要用“歐美磚”來建一座萬裏長城./ 308

16.2.2 it係統建設要有長遠眼光及結構性思維./ 309

16.2.3 我們的it不能追求盡善盡美,要適用,要簡便,否則反而束縛瞭我們./ 311

16.3.用互聯網方式打通全流程,降低內外交易成本./313

16.3.1 公司不要炒作互聯網精神,應踏踏實實地夯實基礎平颱,實現與客戶、與供應商的互聯互通./ 313

16.3.2 用互聯網的方式把公司內部流程打通./314

16.4.數據是公司的核心資産,流程通最根本是數據要通./ 316

16.4.1 數據是公司的核心資産,信息係統是公司生死攸關的

係統./ 316

16.4.2 流程通最根本是數據要通,數據治理要正本清源./317

16.5.基於數據和事實進行科學管理./ 319

16.5.1 互聯網時代,科學管理沒有過時./ 319

16.5.2 嚴格的數據、事實與理性的分析,是科學管理的

基礎./ 320

16.6.信息安全關係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321

16.6.1 我們要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各級乾部要加強員工的思想

教育./ 321

16.6.2 信息安全是公司重大的係統工程,要有構架性思考,從整體看如何構建未來安全環境./ 323

16.6.3 加強內部開放,重點防護核心資産./ 324

第十七章.管理變革的方針./ 327

17.1. 引進世界領先企業的先進管理體係,要“先僵化,後優化,再固化”./ 330

17.1.1 在學習西方先進管理方麵,我們的方針是“削足適履”./ 330

17.1.2 堅定不移地把西方公司科學的管理體係在華為落地./ 333

17.1.3 華為的管理哲學是“雲”,一定要下成“雨”纔有用,“雨”一定要流到“溝”裏纔能保證執行的準確度./ 334

17.2.不斷改良,先立後破,無窮逼近閤理./336

17.2.1 管理變革的“七反對”原則./ 336

17.2.2 不斷改良,不斷優化,無窮逼近閤理./340

17.3.管理變革的關鍵是落地./ 344

17.3.1 堅定不移地把管理變革進行到底,這是我們走嚮國際化的根本保證./ 344

17.3.2 變革要先易後難./ 347

17.3.3 要加強變革戰略預備隊建設,鞏固管理變革的成果./ 348

17.4.開放、妥協、灰度./ 349

17.4.1 開放、妥協的關鍵是如何掌握好灰度./349

17.4.2 一個企業活的靈魂,就是堅持因地製宜,實事求是./ 352

17.4.3 用規則的確定來應對結果的不確定./ 353

17.5.管理變革的目的是多打糧食和提高土壤肥力./354

17.5.1 管理變革的目的是提升一綫作戰能力、多打糧食./354

17.5.2 把危機與壓力傳遞到每一個人、每一道流程、每一個角落./ 357

17.5.3 利潤一定是我們最後的目標./ 358

17.6.華為公司最大的浪費是經驗的浪費./ 359

17.6.1 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359

17.6.2 通過編寫案例總結經驗、共享經驗、開闊視野./361

17.6.3 通過訓戰結閤,培養掌握綜閤變革方法的金種子,播撒到各地去生根開花結果./ 362

17.7.世界上隻有善於自我批判的公司纔能存活下來./364

17.7.1 “惶者生存”,不斷有危機感的公司纔能生存下來./ 364

17.7.2 隻有強者纔會自我批判,也隻有自我批判纔會成為強者./ 367

縮略語錶./ 371

後記./ 375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