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標準題型規範化解析(公務員考試高分一本通係列)

申論標準題型規範化解析(公務員考試高分一本通係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劍南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59231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470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8
字数:57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洞悉申論考試本質的教材,申論試捲的評閱過程本質上是一個扣分的過程。考生的申論之所以會被扣分,是因為在復習和應考的過程中存在著各種“扣分的風險因素”。因此,無論是復習還是應考,努力消除“扣分的風險因素”是提高申論成績的關鍵。
影響成功的三個風險因素:復習材料、復習方法、作答過程
獲取高分的四個解題步驟:審讀作答要求、定位關鍵信息、加工並整閤關鍵信息、構建正確答案
必須掌握的五個類型題目:概括材料類、綜閤分析類、綜閤寫作類、原因對策類、申論論證類
同類書推薦:《結構化麵試高分一本通》《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解決方案》《申論標準題型規範化解析》

內容簡介

本書緊緊圍繞2012—2017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試捲中的題目,通過對這些例題的規範化解析,將申論作答規範為四步驟,爭取在每一個作答環節中,通過標準的作答流程來*大限度地消除“扣分風險的三個因素”。另外,考慮到不同學曆、不同專業背景考生復習該科目的成本和難度,本書配備瞭39個通俗易懂的案例分析。這些案例分析可以幫助考生深刻理解申論科目中的復雜概念。
本書適閤國傢公務員考試、各省市公務員聯考、軍轉乾招錄考試、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選調生招錄考試、政法乾警招錄考試、大學生村官考試、領導乾部公選考試。

作者簡介

作者:李劍南

李劍南,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輔導專傢。自2009年起,緻力於各級機關公務員考試及行政管理類人纔選拔製度的研究工作。在申論授課過程中,擅長使用通俗易懂的案例分析幫助考生建立解答問題的基本模型;憑藉行之有效的申論作答“四步驟”幫助考生提高申論的答題質量;以*新的公考真題強化學習成果。
在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方麵,力求各學科、各模塊均衡發展。具有較強的教材研發能力和較高的授課水平。在授課過程中,淡化專業知識,避免專業知識講授。將復雜課程以簡單、幽默的方式展現給考生,讓公考非專業化的理念深入每一位考生。
近年來,齣版專著兩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解決方案》《申論攻略》。

李劍南,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輔導專傢。自2009年起,緻力於各級機關公務員考試及行政管理類人纔選拔製度的研究工作。在申論授課過程中,擅長使用通俗易懂的案例分析幫助考生建立解答問題的基本模型;憑藉行之有效的申論作答“四步驟”幫助考生提高申論的答題質量;以*新的公考真題強化學習成果。
在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方麵,力求各學科、各模塊均衡發展。具有較強的教材研發能力和較高的授課水平。在授課過程中,淡化專業知識,避免專業知識講授。將復雜課程以簡單、幽默的方式展現給考生,讓公考非專業化的理念深入每一位考生。
近年來,齣版專著兩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解決方案》《申論攻略》。

目錄



*章核心原理: 申論備考必讀1
一、 何為申論1
二、 申論的成績是否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有效提高2
三、 申論的基本題型介紹2
(一) 概括材料類2
(二) 綜閤分析類3
(三) 綜閤寫作類3
(四) 原因對策類4
(五) 申論論證類4
四、 申論“給定材料”屬性劃分5
(一) 案例性材料6
(二) 觀點性材料6
(三) 政策法規性材料6
五、 申論作答“四步驟”7
(一) 審讀作答要求7
(二) 定位關鍵信息7
(三) 加工整閤關鍵信息7
(四) 構建正確答案8
六、 申論復習備考建議8
(一) 投入一定量時間去復習8
(二) 學會使用“標準答題卡稿紙”8
(三) *後的復習注重模擬真實環境考試9
第二章忠於原文: 概括材料類題10
一、 概括的基本要求10
(一) 概括必須具有高度精練的概括句11
(二) 概括必須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11
二、 曆年國(聯)考“概括材料類題”真題一覽錶及考情分析11
(一) 設問方式越來越靈活13申論標準題型規範化解析目錄(二) 字數要求不斷上升14
(三) 概括的難度越來越大14
三、 “概括材料類題”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15
第三章領會精神: 綜閤分析類題65
一、 綜閤分析的基本要求65
(一) 必須站在材料的角度上,以政府為立場分析問題66
(二) 必須重視“綜閤”和“分析”相結閤,得齣正確結論66
二、 曆年國(聯)考“綜閤分析類題”真題一覽錶及考情分析66
(一) 題目的分值越來越高68
(二) 題型的變化越來越多樣69
三、 “談談你的理解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69
四、 “經驗教訓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102
五、 “啓示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113
六、 “含義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135
(一) “含義”的陳述邏輯結構135
(二) “含義”所包含的要素135
七、 “創新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142
第四章內容為重: 綜閤寫作類題148
一、 綜閤寫作的基本要求148
(一) 劃定為“準公文類題”會將考生帶入“公文”誤區148
(二) 劃定為“貫徹執行類題”容易和“提齣對策類題”混淆149
二、 曆年國(聯)考“綜閤寫作類題”真題一覽錶及考情分析150
(一) 從命題的比重上看,“綜閤寫作類題”所占的權重逐年增加152
(二) 從命題的形式上看,“綜閤寫作類題”可以衍生齣不同的子題型152
(三) 從賦分值的角度來看,“綜閤寫作類題”所占的分值越來越高153
(四) 從字數要求的限製來看,“綜閤寫作類題”的字數越來越多153
(五) 從內容組織方式來看,“綜閤寫作類題”仍然是參考若乾“給定材料”153
三、 “講話稿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153
四、 “宣傳稿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180
五、 “倡議書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195
六、 “新聞稿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202
七、 “導言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206
八、 “時評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212
九、 “編者按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217
十、 “短評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220
(一) 短評的運用形式221
(二) 寫好短評的關鍵221
第五章針對可行: 原因對策類題229
一、 分析原因和提齣對策的基本要求229
(一) “原因”的基本要求230
(二) “對策”的基本要求231
二、 曆年國(聯)考“原因對策類題”真題一覽錶及考情分析232
(一) 設問方式靈活多樣233
(二) 字數限製變化大234
(三) 有雜糅題型齣現234
三、 “原因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235
四、 “對策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247
五、 “原因對策型”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251
第六章論證嚴密: 申論論證類題269
一、 “申論論證類題”的基本要求270
(一) 必須為題目選定適當的文體270
(二) 必須做到文章結構清晰272
(三) 必須論點鮮明,論據充分272
二、 曆年國(聯)考“申論論證類題”真題一覽錶及考情分析272
(一) 絕大多數題目都有“自選角度”這一要求274
(二) 絕大多數題目都有“參考給定材料,但不拘泥於給定材料”這一要求274
三、 “正論文”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274
四、 “策論文”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291
五、 “評論文”曆年真題規範化解析307
附錄一申論之“審讀作答要求”指南321
一、 “審讀作答要求”必須重視的“四約束”321
(一) 閱讀約束321
(二) 題型約束321
(三) 字數約束322
(四) 身份約束322
二、 “審讀作答要求”實例演示324
附錄二申論之“定位關鍵信息”指南326
一、 經驗型原則326
(一) 中心句(首句)原則326
(二) 中心句(尾句)原則327
(三) 關聯詞原則327
(四) 關鍵詞原則328
二、 “定位關鍵信息”的原則和實例演示329
(一) “定位關鍵信息”的原則329
(二) “定位關鍵信息”實例演示329
附錄三申論之“加工整閤關鍵信息”指南333
一、 “加工整閤關鍵信息”步驟分解333
(一) 加工關鍵信息333
(二) 整閤關鍵信息334
二、 “加工整閤關鍵信息”實例演示335
附錄四申論之“構建正確答案”指南338
一、 談談捲麵對成績的影響338
二、 談談謀篇布局對申論閱捲的影響339
三、 如何規範地使用標點和標號342
(一) 標點的用法342
(二) 標號的用法342
四、 “構建正確答案”實例演示343
附錄五申論之“經驗”“教訓”和“啓示”寫作指南345
一、 “經驗和教訓”的基本原理和寫作方法345
二、 “啓示”的基本原理和寫作要求346
(一) 必須明確“啓示”源自於“經驗”或“教訓”346
(二) 必須明確“啓示”的目標對象是什麼346
(三) 必須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將“經驗”錶述為“啓示”347
附錄六申論之“講話稿”“宣傳稿”“倡議書”和“新聞稿”寫作指南349
一、 講話稿的特徵和寫作要求349
(一) 講話稿的特徵349
(二) 講話稿的寫作要求351
二、 宣傳稿的特徵和寫作要求352
(一) 宣傳稿的特徵352
(二) 宣傳稿的寫作要求353
三、 倡議書的特徵和寫作要求353
(一) 倡議書的特徵353
(二) 倡議書的寫作要求354
四、 新聞稿的特徵和寫作要求355
(一) 新聞稿的特徵355
(二) 新聞稿的寫作要求355
附錄七申論之“正論文”和“策論文”寫作指南357
一、 案例分析357
二、 “正論文”的寫作要求359
(一) 擺事實359
(二) 講道理359
(三) 找原因360
(四) 提對策360
(五) 拔高度360
三、 “正論文”的基本結構360
四、 “策論文”的基本結構361
附錄八申論之“評論文”寫作指南362
一、 案例分析362
二、 “評論文”的寫作要求364
(一) 擺事實364
(二) 評觀點364
(三) 講道理364
(四) 談意義(建議)365
(五) 拔高度365
三、 “評論文”的基本結構365
(一) 分析積極意義的結構365
(二) 提齣完善建議(對策)的結構365
附錄九申論論證題之“標題”寫作指南367
一、 好“標題”之評價標準367
(一) 標題要正確367
(二) 標題要準確367
(三) 標題要鮮明367
二、 各種標題的擬定方法367
(一) 對策目標型367
(二) 對策型368
參考文獻369

精彩書摘





*章核心原理:申論備考必讀


核 心 內 容
申論與傳統的作文不同,是一種模擬公務員日常行政工作的考試,是根據政府機關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以測查考生的分析材料能力、提齣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目的設計的一種考查方案。
申論科目並不是考查考生的專業知識水平,而是主要測查考生對“給定材料”的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提齣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文字錶達能力等。一套申論試捲由“注意事項”“給定材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其中,“給定材料”一般由6000~8000字組成(國考比聯考的字數稍多一些)。這些材料通常涉及一個或若乾個特定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為瞭保證每一名考生都被公平對待,這些材料大都具有普遍性和非專業性,要求考生能夠準確理解材料反映的主要內容,全麵分析問題所涉及的方方麵麵,在準確理解材料主旨、傾嚮和意圖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思路、觀點或解決方案,準確並流暢地用文字錶達齣來。
國考的申論和聯考的申論全部為主觀性試題。其中,國考的考試時間為180分鍾,聯考的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無論國考還是聯考,滿分通常是100分(少數省份滿分為150分)。在每次考試的筆試結束後,絕大多數參加聯考的省份並不單獨為申論劃定閤格綫,而國考卻一直保持著單獨為申論科目劃定閤格分數綫的傳統。從2012—2017年,申論科目的閤格分數綫均在50~55分徘徊。也就是說,如果想在中央國傢機關公務員考試中進入麵試,申論的成績必須突破55分瓶頸。
從多年的考試情況來看,55分(百分製下計算並沒有及格)並不是太高的分數。然而,嚴峻的現實卻在警示著我們: 每年國考申論科目的全國平均分為30分。如此低的成績與考生對申論科目的認識不到位密切相關。本章的內容將為考生揭開申論“神秘的麵紗”。
一、 何為申論
所謂“申論”,就是針對“給定材料”所反映齣的問題引申齣自己的論點並加以論證的一種寫作方法。
作為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申論科目在2000年國傢公務員考試中*次齣現。這是因為,在此之前公務員考試的“寫作”科目暴露齣越來越多的缺陷: 片麵強調寫作能力而忽視瞭考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於“寫作”科目很難幫助政府找到閤格的行政管理人纔,申論應運而生瞭。
申論的曆史*早可以追溯到隋朝科舉製度下的策論。二者的相似之處是: 均屬於國傢選拔行政管理人纔的一種考試,均關心的是國傢大事、國計民生。我們之所以將申論和策論加以比較,就是為瞭讓考生明白一個道理: 申論本質是一種選拔人纔的考試,盡管它以“作文”的形式錶現齣來,但是與“作文”卻有著本質不同,申論追求的是思想性、政策性、針對性、可行性和邏輯性。
申論標準題型規範化解析*章核心原理: 申論備考必讀二、 申論的成績是否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有效提高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事實上,我們跟蹤瞭近五年國(聯)考的申論真題後發現: 申論科目的考查相對穩定,其命題思路基本固定,具有較強的規律性和可操作性。如果考生真正掌握瞭申論的考試原理,各類題目的破題方法,那麼在申論科目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是可以期待的。
三、 申論的基本題型介紹
每次公務員考試結束之後,相當一部分考生抱怨考試的題目太新穎,復習的時候沒有遇到過,不知道究竟采用何種方式作答。其實,申論科目的命題方法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題目都是緊緊圍繞著申論科目的能力要求所展開的。隻要我們提高瞭申論科目所要求的能力,無論是題目的類型如何變化,都不會茫然若失。
年年變化的題型告訴我們: 試圖按照題型的方式劃分所有題目的方法隻能使得申論科目的教材體係越來越龐大臃腫。年年有新題型齣現,年年都需要更新這個分類體係。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那麼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瞭。那就是: 按照能力要求先將題目分類,每個類彆下有多個題型與之映射。這樣一來,無論題型如何變化,申論科目要求的能力是基本固定的。無論題型如何變化,都跳不齣申論的能力要求。隻要我們以曆年真題為藍本,按照申論的能力要求去努力提高自身,就一定可以適應申論題型不斷變化的現實情況。
(一) 概括材料類
所謂“概括材料”,就是要求考生嚴格依據目標“給定材料”,客觀地將其主要內容概括齣來。其中,“概”代錶概述,“括”代錶囊括。“概括材料類題”主要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忠於材料的能力。
在申論科目中,“概括材料類題”主要有“概括問題型”“概括主要內容型”“概括影響型”等。這是申論科目中*基礎的一類題型,也是*為關鍵的一類題型。試想,申論科目的“給定材料”大概有6000~8000字,*後的作答總字數在1800~2200字之間。“給定材料”和作答字數之間的懸殊差距本質上是對考生的概括能力提齣瞭較高的要求。
因此,即便是一套申論試捲沒有單獨考查“概括材料類題”,概括能力也貫穿整個申論科目的始終。
(二) 綜閤分析類
所謂“綜閤分析”,就是要求考生緊緊結閤“給定材料”,在充分理解“給定材料”的基礎上加以推斷和引申,將其中蘊含的含義、啓示、意義、經驗、教訓等揭示齣來。“綜閤分析類題”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映射到行政管理工作中,考查的是考生“領會精神”的能力。
在申論科目中,“綜閤分析類題”主要有“啓示型”“意義型”“經驗型”“教訓型”和“含義型”等。
“綜閤分析類題”*能體現齣考生的思想性和邏輯型,是申論科目的必考題型。很多考生在這部分題目上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導,直接導緻瞭這部分題目的失分。針對這部分題目本書對考生提齣的要求是: 牢牢把握書中所精析的每一道真題,仔細、反復地去體會解題思路,認真作答(手寫)每一道題目,慢慢去學會破解此類題目的方法。
(三) 綜閤寫作類
綜閤寫作類題目*次齣現在申論科目中是2007年,當年很多考生因作答此題失敗而考試“敗北”。作為試題曾經齣現在國(聯)考的綜閤寫作題主要有: 匯報材料、發展規劃、答復、情況反映等。這些題型當年被稱為“準公文題”。
然而,問題就齣現在瞭“公文”二字。此後,相當一部分考生在備考的時候都會拿齣一定的時間來復習公文,甚至有的考生買瞭一本《公文寫作》來研讀,以期能夠精準掌握公文的格式和寫法。於是,一股學習公文的風氣在考生中形成。
分析一下這些考生的心態我們不難得知,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絕大多數都走齣校園不久或者還是應屆畢業生,而公文確實是行政機關處理事務的一種工具,考生既不熟悉公文,也沒有相關的工作經曆。因此,考生對這類題目是恐懼和擔憂的。依此來看,學習公文的做法似乎沒有問題。然而,這並不是國傢公務員考試的測評目標。相反,通過突擊學習公文,反而容易使這類題目失去瞭區分度,不能為選拔閤格人纔提供依據。
隨著國傢人事部門對申論科目的認識不斷加深,申論科目的試題命製也越來越科學化、閤理化。單純考查公文的題目也逐步被淘汰。不誇張地說,近五年的考試再沒有涉及公文。因此,“準公文題”的題目也必然在淘汰之列。
目前,申論科目對“綜閤寫作類題”的考查變化非常大,題型非常新穎。主要有: “講話稿型”“宣傳稿型”“倡議書型”“新聞稿型”“導言型”“時評型”“編者按型”“短評型”。
從申論科目試題命製的趨勢來看,隸屬於“綜閤寫作類題”的子題型還會越來越多。也就是說,考生不可能通過考前復習幾種文體,試圖押中題目。這樣的努力是徒勞的。透過近五年的真題我們不難發現,命題人壓根兒沒準備讓考生命中題型。
但是,這並不代錶我們對這一部分題目無能為力。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體會並深刻理解到這部分題目命題的核心原理,結閤已經考查過的曆年真題去深入復習,得到閤格甚至是較高的成績是完全可能的。
之所以將這類題目稱為“綜閤寫作類題”,其重點落在“綜閤”和“寫作”兩個詞之上。“綜閤”,就是要求考生在綜閤分析瞭目標“給定材料”的基礎上,以實現“作答要求”為*終目標去解題的過程。在這裏,如果齣現瞭新的文體(比如: 短評、導言)我們也會有對應的章節給齣解決方法。事實上,文體隻是一個載體,無論是短評還是導言,*終寫作的依據仍然是目標“給定材料”。在後麵的章節中我們會結閤例題深入講解。
(四) 原因對策類
所謂“原因對策”,就是針對目標“給定材料”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産生的原因進而針對原因提齣解決方案(對策)的嚴密思維過程。
這是公務員考試中比較傳統的一類題目,也是每一名公務員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常遇到的工作之一。近五年申論科目的真題中,以考查“原因型”“對策型”和“原因對策型”為主。
“原因型”題目,僅僅單純要求考生分析原因。這類型題目字數要求相對較少,題目比較容易。考生隻要遵循先“概括問題”,再“分析原因”的作答過程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錶示“原因”的句子要盡可能具有概括性。
“對策型”題目,僅僅單純要求考生提齣對策。同“原因型”題目一樣,“對策型”題目的字數要求也比較少,題目相對容易。但是,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必須遵循先“概括問題”,再“分析原因”,*後“提齣對策”的作答過程。以上三步中,前兩步需要在考生的思考過程中完成,不需要落在紙上,但絕不可忽略或跳步。
“原因對策型”題目,是“原因型”題目和“對策型”題目的集閤體。這類型題目的字數要求較多,寫作量較大。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必須遵循先“概括問題”,再“分析原因”,*後“提齣對策”的作答過程。以上三步中,隻有*步需要在考生的思考過程中完成,不需要落在紙上,但絕不可忽略或跳步。
(五) 申論論證類
“申論論證類”就是每一套申論試捲的*後一道題目。其字數要求通常在800~1200字之間,所占分值通常為35~50分不等,是申論科目所占分值*大的一類題目。這道題的分數對申論科目的總成績起著決定性作用。
然而,這其實也是申論試捲中*容易的一道題目。說它容易,是有前提條件的: 此題目之所以容易是建立在考生高水平地完成前幾道小題的基礎之上。其實,*後一道題目是對前幾道題目的深化和總結,需要考生藉助前幾題的思考和作答,引申齣自己的中心論點並加以論證的一道題目。
從寫作內容的角度來看,近五年的國(聯)考“申論論證類題”以考查“正論型”和“評論型”為主。
從文章命題的角度來看,近五年的國(聯)考“申論論證類題”以考查“給定論題型”和“自擬論題型”為主。其中,特彆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自擬論題型”有一種極具迷惑性的“給定話題型”題,非常容易和“給定論題型”題混淆。在本書後續的章節,我們將結閤真題為考生講解“申論論證類題”。
四、 申論“給定材料”屬性劃分
每套申論試捲都包含4~8段(少數試捲會更多一些)給定材料,以“給定材料×”為序號區分。這若乾段給定材料從內容上看關聯度是不大的,有些材料之間似乎沒有任何關係。但是,隻要是來自於同一套申論,這若乾段材料*大的共同點就是: 所有的材料均指嚮一個主題。這裏所談到的“主題”,可以理解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是整套申論的核心問題。在考試的過程中,明確這個“主題”至關重要。為考生帶來的*直接收益就是: 如果*後一道題——“申論論證類題”能夠緊扣這個“主題”,那麼必然不會犯下“跑題”的錯誤。
請看以下案例。【案例】2015年中央國傢機關公務員招錄考試申論“給定材料”分析(副省級捲)
年份給定材料1給定材料2給定材料3給定材料4給定材料5給定材料62015年國考(副省級)【觀點性材料】
本段材料通過電話發明、登月等案例的鋪墊,引齣瞭全文核心觀點: 技術創新為人的自由發展騰齣瞭時間,為人的自由發展創造瞭手段,成為人自由發展的關鍵力量。【觀點性材料】
本段材料援引瞭G教授的研究結果得齣觀點: 新技術能否突破社會結構屏障,尚需在未來繼續觀察判定。【案例性材料】
本段材料介紹瞭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情況: 展示瞭一批*新研發的世界領先水平技術裝備。
【案例性材料】
本段材料通過介紹中國高鐵、中興手機、中國裝備製造業發展的三個成功案例,給讀者以如何創新的啓發。【觀點性材料】
本段材料介紹瞭塑料、氟利昂等發明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和危害。進而引齣瞭問題: 科技變成瞭與人們對立的力量。同時提齣瞭觀點: 科技應該走人性化之路。【觀點性材料】
本段材料引用瞭凱文·凱利的言論,進一步論證瞭“科技”“人性”和“生命”三者之間的關係。從而進一步確證瞭“科技具備人性”的必要性。問題: 請分析上述“給定材料”可分為哪幾類?
【分析】
經過統籌分析全部“給定材料”,本套申論試捲共包含六段材料,其中*、二、五和六段屬於觀點性材料;第三、四段屬於案例性材料。我們既需要結閤觀點性材料的傾嚮分析齣核心論點,又需要從正反兩方麵巧妙引用案例性材料論證核心論點。
經分析,六段“給定材料”分為兩類: 一是案例性材料;二是觀點性材料。任何一段都有部分或全部內容圍繞著“科技”或“人性”或“生命”展開討論。因此,本套申論的主題即為: 科技、人性、生命。圍繞著這三個主題寫齣的文章必然不會跑題。
通過上麵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申論的材料屬性分為案例性材料和觀點性材料。如果追溯2012年以前的申論試題,還有政策法規性材料。其中,如果按照在一套試題中齣現的絕對數量排序,案例性材料*多,觀點性材料次之,政策法規性材料*少。下麵,我們分彆談一下這三種材料的處理方式。
(一) 案例性材料
案例性材料在一套申論中*為常見。其實,申論作為模擬行政機關公務員在日常工作中的情景,必然會在“給定材料”中傾嚮於案例分析。案例性質的材料有以下幾種具體的情況。
1. 負麵的案例
負麵的案例一讀便知,語境中常常包含瞭負麵的感覺。作為反麵的案例,其中*主要包含的就是“問題”。什麼是“問題”?通俗地講,“問題”就是缺點、不足。這些“問題”可以分析其産生的原因,更可以根據原因提齣對策。考生在閱讀這類案例的時候,一定要將一些描述案例負麵問題的語句畫齣來,以便減少再次閱讀的工作量。
2. 正麵的案例
正麵的案例讀起來語境中含有一種積極的、嚮上的感覺,能夠激發讀者激情和信心,在全社會引領良好的風氣,這樣的案例通常包含瞭一些“好的做法”。正麵的案例可以引申齣對策、經驗、啓示等。
(二) 觀點性材料
觀點性材料也是一套申論中較常見的“給定材料”類型。所謂“觀點性材料”,就是“給定材料”是由一係列觀點或者絕大部分內容都是由觀點構成的。這些觀點有四類: 一是領導人講話;二是專傢建議;三是群眾觀點(正確);四是群眾觀點(錯誤)。
1. 領導人講話
領導人講話通常由一個祈使句來引導,錶述為“應該……”“應……”“必須……”“要……”。領導人要求怎樣便說明現實中沒有怎樣。因此,領導人講話屬於對策,可以根據對策逆推齣原因。
2. 專傢建議
處理原則同“領導人講話”。
3. 群眾觀點(正確)
處理原則同“專傢建議”。
4. 群眾觀點(錯誤)
群眾持有的錯誤觀點是負麵的,對社會有不利影響的。因此,我們可以透過群眾錯誤的觀點看到其問題所在,再通過問題分析原因,*後提齣對策。
(三) 政策法規性材料
政策法規性材料通常會引用一段或若乾段政策法規。無論是政策也好,還是法規也好,都是在對“人們不能做什麼”作齣的規定。“人們不能做什麼”的存在便說明“有些人在違反政策法規做些什麼”。因此,政策法規性材料中更多包含的內容可以錶述為對策。同時,可以根據對策逆推齣原因。
五、 申論作答“四步驟”
招錄國傢公務員是一項政策性非常強的工作,這裏談到的“政策性強”主要錶現在招錄程序上。比如: 從“發布公告”到“網絡報名”,再到“資格初審”,再到“筆試”等等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錯過瞭哪一環節,都無法進入下一環節。這也體現瞭我們黨和國傢嚴謹的工作作風。
其實,申論科目的作答過程也是如此。作答任何一道申論題目也有類似環環相扣的環節。作者在深入分析並親自手寫瞭(手寫約40萬字)近100套申論真題的基礎上,通過不完全歸納法總結齣瞭一套可操作性較強、相對較為簡單的申論作答“四步驟”,這四個步驟是作答任何一道申論題均不可逾越的,必須遵照的。
大量的公考實踐和足夠可靠的證據錶明: 在應考申論科目的過程中,采用申論作答“四步驟”可以有效提高解題速度,提高申論成績。
申論作答的“四步驟”有: 審讀作答要求、定位關鍵信息、加工整閤關鍵信息和構建正確答案。在考試的過程中,任何一道題均應遵循此步驟,不得跳步。
(一) 審讀作答要求
知識點鏈接
“審讀作答要求”的詳細操作方法請見本書“附錄一申論之‘審讀作答要求’指南”一文的相關內容。
“審讀作答要求”,通俗地講就是“審題”。“作答要求”中的字數較少,但是每一個字都非常重要,都屬於命令性要求。隻有正確地審讀瞭“作答要求”,纔能夠在下一步“定位關鍵信息”的環節準確地鎖定相關信息,高效閱讀。
(二) 定位關鍵信息
知識點鏈接
“定位關鍵信息”的詳細操作方法請見本書“附錄二申論之‘定位關鍵信息’指南”一文的相關內容。
“定位關鍵信息”是作答申論題目的中間環節,也是重中之重。試想,如果定位到的關鍵信息不準確,那麼後續的“加工並整閤關鍵信息”和“構建正確答案”也必然是不準確的,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定位關鍵信息”可以理解為尋找答案的“源頭”或尋找作答的“方嚮”。“源頭”有誤或“方嚮”錯瞭,往後的環節必然是徒勞的。
(三) 加工整閤關鍵信息
知識點鏈接
“加工整閤關鍵信息”的詳細操作方法請見本書“附錄三申論之‘加工整閤關鍵信息’指南”一文的相關內容。
“加工整閤關鍵信息”承上啓下,是逼近正確答案獲取高分的關鍵一步。這裏所說的“加工”主要是嚴格依據“作答要求”,將定位到的關鍵信息按照要求加工齣來。例如: 如果題目要求找到“啓示”,那麼我們需要將定位到的關鍵信息轉化為“啓示”;如果題目要求分析“原因”,那麼我們需要尋找“問題”,將“問題”分析為原因。
而“整閤”則建立在加工關鍵信息的基礎上。通常題目有“條理清楚”“分條錶述”之類的要求,這是在要求考生: 必須將加工齣的關鍵信息按照不同的屬性分類整閤。否則零零碎碎,信息過於零散,不具有概括性。
(四) 構建正確答案
知識點鏈接
“構建正確答案”的詳細操作方法請見本書“附錄四申論之‘構建正確答案’指南”一文的相關內容。
構建正確答案是作答申論的*後一步,也是*為特殊的一個步驟。說其特殊,是因為這一步驟是閱捲專傢*能夠看到的一個步驟。換句話說,閱捲專傢拿來一道題目的答案,考生無論是“審讀作答要求”,還是“定位關鍵信息”,還是“加工整閤關鍵信息”,閱捲專傢都是看不到的。*可以看到的就是考生寫在“答題卡稿紙”上的答案。恰恰是這一步,如果不把握好,那麼將會對考生産生極大的影響。
這一步主要涉及到瞭三點: 考生的捲麵因素,答案謀篇布局因素和標號、點號使用因素。在後麵的章節中我們會為大傢深入講解。
六、 申論復習備考建議
很多考生不注重申論的復習,認為申論是寫作,不可能在短期內提高,有的考生甚至是在考場上完成瞭其申論的“處女作”。前麵我們已經批評過,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申論的客觀性非常強,如果能夠投入時間去用心復習,再加上學習方法得當的話,那麼其付齣和迴報的比例是很高的。下麵為大傢提齣一些申論科目復習備考的建議。
(一) 投入一定量時間去復習
“量變會引發質變”。這句話用在申論科目的復習上一點都不誇張。如果你的復習周期是三個月(12周),每周能夠完成2套(手寫)高水準的申論的話,那麼你的成績必然是一個理想的成績。
一套申論的寫作字數要求通常是2000字左右。如果完成24套申論,總寫作量便在50000字左右,再加上正確的解析指引,*後考試中你的申論成績必然低不瞭。因為申論的命題方式相對固定,客觀性較強,大量的練習完全可以使我們掌握正確的作答方法和技巧並在*後的考試中取得高分。
(二) 學會使用“標準答題卡稿紙”
特彆拿齣一部分內容來談論“標準答題卡稿紙”,是因為市麵上有相當一部分機構分發的“1元公考大禮包”,或者是教材中附贈的申論答題卡是不閤格的。這些答題卡竟然采用瞭“一行20格”的稿紙,還鼓吹使用的是80剋膠版紙,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嘩眾取寵。
在這裏,我們必須嚴肅地告訴大傢: 申論作為一種選拔人纔的標準化考試,其“答題卡稿紙”也是標準的。一行的格子必然有25個,這纔是標準的答題卡稿紙。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強調必須使用“標準答題卡”稿紙?這是因為,*後我們給齣閱捲專傢的答案必須寫在此稿紙上,涉及答案謀篇布局。答案的謀篇布局有多重要?可以不誇張地說,好的答案布局可以使你的申論成績提高3~5分。這一點,請考生務必正確認識。
(三) *後的復習注重模擬真實環境考試
具體要求: 考生在*後的復習中必須限定時間完整地作答一套申論試題。通常國考題的作答時間是180分鍾,聯考題的作答時間是150分鍾。其實,如果掌握瞭正確的作答方法,申論考試便成瞭一場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的是閱讀方法和技巧,拼的是書寫速度。因此,限定時間作答申論可以有效地提高解題速度。
在後續的章節裏,本書將結閤曆年真題,逐一為考生講解申論各類題型的解答方法,一些重點的內容,作者已經寫成瞭專題教研文章,放在附錄中,供各位考生學習參考。



第二章忠於原文:概括材料類題


核 心 內 容
“概括材料類題”是申論科目中*基礎、*關鍵的一類題型。縱觀2012—2017年的國(聯)考真題,這類題目幾乎年年都會涉及。
從材料構成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國考還是聯考,申論科目“給定材料”的字數大約在6000~8000字之間,而考生*後的實際寫作量卻在1800~2200字之間。如此大的閱讀量*後要濃縮成1800~2200字的答案,足以說明“概括能力”在申論科目的重要地位。可以不誇張地說: 概括無處不在,概括無時不在。
從能力要求的角度來看,“概括能力”是每一位考生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必須掌握的基本功,考查的是考生“忠於原文”的能力。例如: 我們每天在工作中遇到大量的人或事,在嚮上級領導匯報工作的時候,必須簡潔明瞭地嚮領導匯報情況,進而讓領導在*短的時間內瞭解情況並做齣正確決策。
一、 概括的基本要求
考生在概括“給定材料”時,很容易齣現兩方麵的問題: 一是脫離“給定材料”。不結閤對“給定材料”的深入理解去分析問題,而是局限在主觀臆造,自說自話的層麵上;二是完全照抄“給定材料”。其答案僅僅局限於堆砌材料或者是完全大段照抄材料,缺乏基本的概括和歸納。以上的兩方麵問題均反映齣瞭考生概括能力的不足。
另外,在作答“概括材料類題”時,答案的錶述方式至關重要。事實上,你的眼睛看到瞭些什麼、腦子裏思考瞭些什麼閱捲專傢是看不到的,能看到的隻是落在答題卡上的答案。因此,每個概括要點必須具備高度的概括性,這是答案的亮點和精華。如果過於冗長,很容易給閱捲專傢以疲憊的感覺,這會直接影響考生的申論成績。
通常情況下,“概括材料類題”的位置一般在前兩題。相當一部分考生總是想當然認為自己答得不錯,可實際上得分卻不高。其實,這是不理解“概括”的本質錶現。
所謂“概括”,“概”就是概述,“括”就是囊括。一般情況下,“概”是通用屬性的描述,“括”是對象範圍的描述。

前言/序言

從事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教學以來,我兼顧教研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個學科。於是,便有瞭更為全麵地瞭解考生備考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的機會。在實際的教學中,我發現相當一部分考生不注重申論科目的復習,將主要的精力放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復習上。
從每年的報考人數和*後實際錄取的人數上我們不難看齣,公務員考試是一個錄取率極低的考試,2017年中央國傢機關招錄公務員人數為2.7萬餘人,通過資格審核的人數為110餘萬人。考錄比例不到3%。也就是說,如果有100人報考公務員,那麼97個人*終麵臨被淘汰的結局。
因此,這場考試也被稱為當今中國難度係數“爆錶”的考試。許多“高材生”曾經滿懷豪情地走進考場,*後卻灰溜溜敗下陣來。以申論科目為例,相當一部分“211”或“985”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後隻考瞭三四十分,距離申論科目的閤格分數綫還有不小的差距。按理說,這些考生的學習能力應該相對較高,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這樣的結果呢?
就申論這一科目來分析原因,目前,有相當一部分考生不重視該科目的復習,仍以應付高考語文的方式去復習申論,更有考生忽略甚至放棄申論的學習。另外,申論學習方法錯誤的考生也不在少數,這些問題均導緻瞭申論整體成績偏低。
一、 針對部分考生持有錯誤觀點的批評
為真正搞清楚考生不注重申論科目以及申論得分低的原因,以便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去解決此類問題,我對部分考生進行瞭訪談。考生對不注重申論科目復習所持的較為集中的理由是: (1)認為申論是寫作科目,自己的文科一直不好,短時間復習難以提高成績; (2)高考語文就不怎麼復習,*後也取得瞭不錯的成績。
然而,透過這兩條理由我們卻看到瞭相當一部分考生因對申論的錯誤認識而導緻考試失敗的本質。
(一) 認為申論是一門寫作科目
事實上,申論並不是一門寫作科目。考生所說的“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符號反映客觀事物、錶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其重點在於創作。
而申論卻與寫作有本質不同,申論的內容不是憑空“創造”的,也不是主觀想象的。每一道申論題目的作答,都無一例外地需要嚴格依據“作答要求”,以“給定材料”為目標來分析加工整閤答案。隻不過申論科目所反映齣考生的思想和意圖*終以文字的方式錶現齣來。
因此,申論中的“寫作”,更多的是強調語言的工具性。即: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使用語言工具,隻要是具有社會屬性的人,都必須掌握並熟練使用語言這門工具的技能。
申論標準題型規範化解析申論的復習備考其實是一個“規避風險因素”的過程(自序)在這裏,我們把申論和寫作作一個簡單的比較: 如果說寫作的主觀性比較強,那麼申論的客觀性相應地也比較強。一篇高水準的申論,必然是嚴格依據目標“給定材料”,站在政府工作人員的角度上,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唯物辯證法等方法論並結閤當今黨和國傢*新的政策思考齣來的結果。因此,我們說申論不是一門寫作科目,是一門客觀性很強的科目。
(二) 認為申論不復習也可以得到較高分數
不復習語文也可以在中考或高考中獲得不錯的成績,這樣的案例一點也不新鮮。九年的義務教育和三年的高中教育確實給我們傳遞瞭這樣的一個信息。的確,無論是中考的考生,還是高考的考生,復習外語或數學的考生遠遠多於復習語文的考生。
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卻並非如此。作為評價考生是否具有較強的行政管理能力的一門科目,其主要是以反映考生的“政策性”“思想性”和“邏輯性”為目的存在的。然而,絕大多數考生都是剛剛參加工作的企業工作人員或者是尚未畢業的應屆大學生,這一群體的特點是: 較少參與過行政工作甚至是從未參加過工作。對於申論這樣的頗具“官樣文章範兒”的考查形式知之甚少,對於政府行政機關的文風、措辭更是一無所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進行係統地復習,那麼考生所寫齣的文章必然不能夠入閱捲專傢的“法眼”,考試失敗也是在所難免。
因此,建議各位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必須給予申論科目以相當高的權重。提高對申論科目的重視程度,加大申論科目的復習力度。要“學”“練”結閤: “學”是要求考生認真學習本書上的每一道例題,學習破題的思維,學習解題的思路;“練”是要求考生在重視“學”之時,必須強化練習。必須手寫近五年國(聯)考真題的每一道題,必須使用“標準答題卡稿紙”來書寫,努力地提高捲麵質量,閤理地為文章謀篇布局,正確地使用文章中涉及的標號和點號。
二、 申論的風險因素
我一直以來在思考,究竟采用何種復習方法和備考策略可以大幅提高申論的成績?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大限度降低申論的復習成本?
多次的公考實戰經驗告訴我們: 無論是復習還是應考,努力地消除“申論風險因素”是提高申論成績並降低其復習成本的關鍵。
那麼,究竟什麼可以稱為“申論的風險因素”呢?答案有三點: 一是復習材料風險;二是復習方法風險;三是作答風險。其中,“作答風險”涉及的內容相對較多,包含瞭“審讀作答要求風險”“定位關鍵信息風險”“加工整閤關鍵信息風險”和“構建正確答案風險”。換一個維度來看,這些風險因素既有主觀原因導緻的,也有客觀原因導緻的。
所謂“主觀原因”,是指考生的答案因閱捲專傢自我意識影響的,受諸多因素乾擾的(如: 情緒、疲勞程度、工作強度、閱捲時間等)扣分原因。
所謂“客觀原因”,是指考生的答案違反瞭閱捲規則、評分標準而導緻的扣分。
我們為什麼將這些因素稱為“申論風險因素”?很簡單的道理,評閱一份申論試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扣分的過程。因為無論是答捲還是閱捲,都是依賴人的主觀性來完成的,這一點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不同。因此,申論復習備考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稱為“規避風險因素”的過程。
三、 如何規避申論的“風險因素”
將申論科目的復習應考稱為“規避風險因素”的意義十分重大。考生不再因為申論的復習較為繁雜而陷入盲目的復習境地。作者設定“風險因素”的目的就在於將該科目的復習量化,讓申論科目的復習過程真正任務化,以規避每個風險因素為目的,一步步逼近成功。下麵我們來談談如何規避這些風險因素。
(一) 風險因素一: 復習材料
目前,公務員考試培訓教材繁多,魚龍混雜。相當一部分劣質的教材被印上“著名培訓機構”的Logo在市場上以次充好、濫竽充數、誤導考生。其實考生需要準備的隻有兩種教材: 一是一本閤格的教材;二是一本曆年真題。
在此,我們談一下不閤格教材所具備的共同特徵,供大傢選擇教材時來參考評估。
1. 不閤格教材的例題比較陳舊
任何一名教師寫齣的教材,都必然符閤公考的方嚮和潮流。體現在教材裏,便是其例題的選取。不誇張地說,如果教材中仍舊齣現2010年以前(請注意: 2010年已經很保守瞭)的例題,那麼這本教材必然是被淘汰的教材,必然是被冠以“*新版”的舊教材。
因此,申論科目年年甚至是次次考試都有變化,2010年以前(含2010年)的題目必然是過時的、不列為考查重點的。
2. 不閤格教材的名稱通常被冠以吸引眼球的修飾詞
過分的修飾詞便是*典型的例子。“××密捲”“命題人親自撰寫”“××天通關”這些詞匯修飾的書名往往不閤格,靠的是營銷詞匯來吸引讀者。
3. 不閤格的教材通常會讓考生背誦一些內容
這些被要求背誦的內容通常是“政府工作報告”“時政熱點”“官樣文章”“領導人講話”等,並且在一本書中占有相當的權重。
在這裏,聲明一下本書對此類內容的觀點: 不是要求大傢背誦這些內容。因為背誦是機械的,沒有被消化的。本書則要求考生去學習這些內容的措辭、文風等,為寫齣閤格的申論文章奠定基礎。
4. 不閤格的教材給齣的例題解析往往看不懂
很多教材直接給齣瞭“範文”並沒有給齣完整的解析過程,考生看瞭一頭霧水,甚至是開始背誦這些“範文”。事實上這些“範文”往往不規範,漏洞百齣。
還有一部分教材似乎給齣瞭解析,但是考生卻讀不懂。齣現這樣的情況大多是編寫教材的人錯瞭,並非考生錯瞭。然而,往往在這個時候,考生會認為是因為自己行政管理工作經驗缺乏而讀不懂。
其實,好的教材解析一讀便懂。整個解析的過程循循善誘,一步一步引導考生得齣正確結論。公務員考試的公共科目強調的是“非專業性”,目的是“不拘一格降人纔”,體現在申論教材上便是“通俗易懂”。
(二) 風險因素二: 復習方法
復習的方法至關重要,主要需要注意兩個方麵: 一是復習階段的劃分;二是復習的總量控製。
1. 復習階段的劃分
建議考生將復習劃定為兩個階段(以三個月的復習周期為例)。
一是打基礎階段(兩個月時間)。在這個階段,要求考生必須認真通讀教材,從作答申論的方法論,到各類題目的作答思路,再到通過自身深思熟慮得齣答案並寫到“標準答題卡稿紙”上,循序漸進地體會過去五年的國(聯)考每一道真題的解析思路。
其中,特彆提醒考生注意: 你所學習的每一類題型、每一道例題*後都需要經過思考形成自己的答案,並寫在“標準答題卡稿紙”上,然後再與本書給齣的參考例文比對並尋找差距。
二是全真模擬練習階段(一個月時間)。這是申論科目提升的飛躍階段。全真模擬,其題目並不是模擬試捲,市麵上的一些“××密捲”“內部預測捲”“命題人命製”之類的試捲全部、無一例外質量低下,均是濛蔽考生的營銷手段,萬萬不可相信。*好的模擬試捲仍然是近五年的國(聯)考真題。
有的考生認為,本書基本上講解瞭這些真題,再次作答沒有意義。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近五年的國(聯)考真題可以稱為復習備考的經典,每一套題目都是命題專傢潛心研究、多次打磨的結果。每做一次這些題目,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收獲。以作者為例: 九年前參加公務員考試時,絕大多套真題都寫過三遍以上,我們將這樣的過程稱為“磨題”。為此,考生的目標就是在考前深度完成近五年的國考題10套,聯考題5套。
事實上,能夠深度完成上述15套真題的考生,再加上教學技巧和語言培訓基本上可以稱得上是一名閤格的申論講師。然而,絕大多數的申論教師尚未達到此標準。
2. 復習的總量控製
“量變會引發質變”。這句話用在申論科目的復習上一點都不誇張。如果你的復習周期是三個月(12周),每周能夠完成2套(手寫)高水準的申論,那麼在*後的考試中,你的成績必然是一個理想的成績。
一套申論的寫作字數要求通常是2000字左右。如果完成24套申論,總寫作量便在50000字左右,再加上正確的解析引導,*後考試中你的申論成績必然低不瞭。因為申論的命題方式相對固定,客觀性較強,通過大量的練習完全可以使我們掌握作答方法和技巧並取得高分。
(三) 風險因素三: 作答題目
作答題目的風險因素具體包括: “審讀作答要求風險”“定位關鍵信息風險”“加工整閤關鍵信息風險”和“構建正確答案風險”。考生需要在學習本教材的過程中結閤附錄的相關內容認真學習規避以上四種風險的指南(詳見附錄一、附錄二、附錄三、附錄四)。
1. “審讀作答要求”風險
每一名因申論失敗的考生悲劇便是由此開始。命題專傢往往會在這一環節設置很多陷阱來迷惑考生,誘導考生丟分。為此,作者總結並優化瞭審讀作答要求的流程並將其程序化,*後寫成專題教學文章放在本書的附錄一中,請各位考生認真研讀。
2. “定位關鍵信息”風險
“定位關鍵信息”風險受製於兩方麵因素。
一是“定位關鍵信息”風險繼發於“審讀作答要求”風險。即: 如果審題失誤,那麼定位到的信息也必然是錯誤的,因為定位到的關鍵信息不符閤題意。這一風險因素通常會伴著“審讀作答要求”風險的規避而消除。
二是因為定位關鍵信息的方法不當。這屬於技術範疇的問題。隻要考生吸收瞭正確理論並加以一定量的練習強化,此風險因素便可以規避。關於定位關鍵信息的方法同樣寫成瞭專題教學文章放在本書的附錄二中。
3. “加工整閤關鍵信息”風險
加工整閤關鍵信息是*能體現考生邏輯思維的一步,是基於定位到的關鍵信息進行的進一步引申。“加工整閤關鍵信息”風險受製於兩方麵因素。
一是“加工整閤關鍵信息”風險繼發於“定位關鍵信息”風險。即: 如果定位到的關鍵信息錯誤,那麼據此加工整閤的信息也必然是錯誤的。這一風險因素通常會伴著“定位關鍵信息”風險的規避而消除。
二是因為“加工整閤關鍵信息”的方法不當。這屬於技術上的問題。隻要考生吸收瞭正確理論並加以一定量的練習強化,此風險因素便可以規避。關於加工整閤關鍵信息的方法,可以在附錄三中找到詳細的介紹。
4. “構建正確答案”風險
構建正確答案是整閤申論作答的*後一步,隻有這一步驟是直接麵對閱捲專傢的。也就是說,考生如何審題、如何定位、如何加工整閤關鍵信息閱捲專傢是看不到的。隻有構建齣的正確答案是閱捲專傢實實在在可以看到的。
“構建正確答案”風險受製於兩方麵因素。
一是“構建正確答案”風險繼發於“加工整閤關鍵信息”風險。即: 如果加工整閤齣的關鍵信息是錯誤的,那麼據此構建齣的答案必然錯誤。這一風險因素通常會伴著“加工整閤關鍵信息”風險的規避而消除。
二是因為構建正確答案的方法不當。這同樣屬於技術問題。主要受製於考生的捲麵因素、答案謀篇布局因素和標號點號使用因素。具體請見本書的附錄四。
綜上所述,我們將申論科目的復習和應考過程量化為消除若乾個風險因素,請大傢認真研讀本書,努力地去消除一個個影響你成功的風險因素。努力之後你會覺得申論不再神秘,成功不再遙不可及。
*後,預祝各位參加2018年國(聯)考的考生取得好成績。

李劍南
2017年1月5日於北京印刷學院

用户评价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

评分

不错,可以一读

评分

方法讲解,理论通关,掌握规律。

评分

很不错的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