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他們是手藝人也是守藝人
因為堅守
他們在這個喧囂世界
顯得格外珍貴
內容簡介
即使世界再喧囂、社會再浮躁,總有那麼一些人,因為一份熱愛、一份情懷、一份夢想、一份期盼,在堅守一種手藝、一種傳統。即使過程艱辛、未來不可知,卻從未放棄。因為這份堅守,他們在這個一切急速嚮前奔的社會裏顯得格外珍貴。
作者花費4年的時間,尋訪瞭30多位中國傳統手藝人,對他們的生活、工作進行瞭跟蹤拍攝和采訪,記錄下瞭當下中國傳統手藝人的堅持和夢想,以及他們的生存狀態,和傳統手藝的發展現狀與睏境。
錶達自己國傢的著作,也是一本嚮中國普通老百姓通俗介紹中國政府的政策外交、經濟方針、國際戰略和自我定位的著作。
作者簡介
白英 ,山西省攝影傢協會會員,CFP、東方IC、中國國傢地理新媒體簽約攝影師,多傢平麵、網絡媒體撰稿人,網易、搜狐旅遊名博客。擅長拍攝風光、古村、民俗等題材。作品多次在CCTV2、《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播齣與刊登。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用影像的力量托起瞭平凡而偉大的中國手藝人!
――中國攝影傢協會副主席 王悅
中國手工藝,是什麼模樣?或許我們能從《中國手藝人》裏找到答案。它是製作技藝,是尋常百姓生活裏的器物,是舌尖上的美味,亦是曆史留傳下來的信仰。作者用鏡頭記錄著平凡的手工藝,留下瞭一個個真實的手藝人形象,記錄下中國人的鄉愁,讓人們通過手工藝,對這個區域的曆史與民族文化有瞭鮮活的認識。
——《中華手工》雜誌 副主編 編輯部主任 孫凝異
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無數個名不見經傳的手藝人憑著他們在平凡事業上孜孜不倦的追求,用耐心成就初心,用匠心書寫瞭中華民族的傳奇。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副主席 國傢等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傳承人 吳元新
《中國手藝人》一書,通過記錄和采訪各類傳統手藝人,用獨到的視角、溫暖的文字傳達齣瞭對傳統手藝人及所從事技藝的深刻認知和內心敬仰。留住影像,就是留住瞭手藝傳承的記憶,留住瞭手藝人守藝的經典寫照。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國傢等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平定刻花瓷製作技藝代錶性傳承人 張文亮
中國自古人傑地靈,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傳統工藝數不勝數。《中國手藝人》一書,展現瞭中國不同領域手工藝技術的形成和優秀工藝美術作品産生的要因,是一部非常值得關注的書。
——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國傢等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平遙推光漆器代錶性傳承人 薛生金
目錄
用匠心記錄匠人
指尖上的藝術
黑白雅韻 陶藝大師張文亮
傳世銀緣 彝族銀飾工匠
滿天紅霞 剪紙能手屈永霞
晉韻悠悠 磚雕工匠李鎖文
掌底流韻 漆器泰鬥薛生金
刀筆生花 木雕俊傑梁俊維
指尖流雲 彩麵塑藝人付海雲
金石拓韻 碑拓專傢王銀海
咬閤鎖扣 秸稈工藝師趙潤生
指尖上的生活
藍白之魅 印染大師吳元新
火光交響 玻璃工人郭纔軍
泥火傳奇 滎經砂器人
漸行漸遠 張籮人白明印
鐵杵成針 最後的製針人裴嚮南
木香久留 箍桶匠人王金良
箋色古光 手工紙匠李保根
韆錘百煉 堅守的鐵匠尹俊傑
指間舞蹈 最後的柳編人李世德
指尖上的美味
韆年餘味 曬鹽女次仁玉珍
龍筋古味 黃瓜乾製作人郤孔林
甜蜜絕活 糖畫藝人呂少勇
自傢味道 土爐月餅烤製人牛文明
原汁原味 手工粉條新把式高永軍
十足酸味 做醋人蔡軍
自然香味 梁榨鬍麻油的四兄弟
清新鄉味 豆腐手藝人張江
指尖上的寄托
舞焰弄火 焰火手藝人尹來庭
鏨刻時光 銅器手藝人王氏兄弟
潑金撒銀 鐵花藝人艾繩軍
明燈寄情 燈盞盞古會會長張兵
佛香純淨 手工製香人段玉萍
流光溢彩 貢花製作人鬍懷英
紮製幻境 紙紮匠人盧瑞珠
如意吉祥 麵羊製作人霍承武
笑臉北獅 龍獅道具傳人馬小增
精彩書摘
《民間中國係列 中國手藝人》:
早在秦代,山西平定的土地上就有瞭生産陶器的痕跡。平定窯舊有“西窯”之稱,始於唐,興於宋,跨越元、明、清,直到民國爐火依然延續,是山西四大“土貢窯”之一。平定黑釉刻花瓷,以其黑亮的釉麵、古樸的裝飾、精練的造型,為古今中外眾多陶瓷愛好者和收藏傢所喜愛。
離平定縣城不遠的冠山鎮冠莊村曾是刻花瓷的燒製地,《平定縣誌》就記載著清乾隆年間冠莊村建瓷窯的曆史,至光緒年間瓷窯已發展至十餘座,曾為皇傢貢品。如今的冠莊村有一座“平定文亮刻花瓷砂器研究所”,這個研究所沒有高門大院、敞亮廠房、現代機械,而是一處平常甚至有些古老破舊的院落,院子正中央是一處青石壘就、古樸蒼涼的老窯,還有一間原生態的手工作坊,一座座土陶窯、馬蹄窯、倒焰窯、梭式窯散落四處。這裏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平定刻花瓷的浴火重生之地,是平定刻花瓷代錶性傳承人:張文亮的工作間。
文亮已故的父親張聰老先生,是古陶瓷專傢水既生先生的學生,他與同事設計製作的黑釉刻花纏枝牡丹紋梅瓶曾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奬創作設計製作一等奬,是當年當之無愧的“平定刻花瓷”掌門人。20世紀50年代,父親剛到陶瓷廠上班時,刻花瓷已經曆經瞭自金以來的幾百年低潮期,幾近失傳。在中國古陶瓷研究會理事、古陶瓷專傢水既生先生的幫助下,當年的平定冠莊瓷廠試點進行手工業陶瓷齣口實驗,文亮的父親以其樸實忠厚、好學上進、刻苦鑽研的精神贏得瞭水既生先生的傾囊相授。60年代,平定刻花瓷參加廣交會,大放異彩。
小的時候,張文亮經常跟著父親去陶瓷廠(平定冠莊陶瓷廠)玩,用泥巴捏雞鴨、捏貓狗。父親對藝術的熱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文亮,讓他對刻花瓷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感。中學畢業那年,正是改革開放後鄉鎮企業蓬勃發展之際,文亮隨父學藝,到陶瓷廠做起瞭專職的“玩泥人”。除瞭因為對畫畫的喜歡,當時的文亮並沒有太多抱負,隻是覺得乾體力活比較纍,畫畫則相對輕鬆一些。哪裏想到,真正到廠裏上班後,卻成瞭一名雜工……跟父親學配料、跟大爺學燒窯、跟舅父學拉坯、跟東北請來的師傅學雕塑,基本上陶瓷製作的各道工序都學瞭一遍。每天,同事們都下班瞭,張文亮還獨自在廠裏的石頭輪子上練拉坯。不過,雖然辛苦,文亮還是覺得那是件幸福的事。有時候,他還會跟著父親去文化館找書看,有一次,父親藉到瞭一本《魚的圖案》,文亮喜歡得不行,就把書裏麵的圖案全部抄下來。20世紀80年代,工藝美術方麵的書籍並沒有現在這麼豐富,所以,每當在雜誌、煙盒、火柴盒上麵看到自己喜歡的圖案,他都會收集起來。1990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周淑蘭教授帶學生來廠裏實習,看到文亮對傳統的陶瓷藝術有潛質和熱情,迴到北京後,經常寄一些傳統陶藝的裝飾技巧方麵的資料給他。文亮一邊看資料,一邊練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就直接去北京請教周教授。
……
民間中國係列-中國手藝人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