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社會選擇何種製度更有利於社會發展?
從現階段的熟人社會到實現民主化政治,社會科學需要解決哪些基本問題?
腦成像和基因檢測技術的普及如何塑造社會科學的“真正感”?
具備思想史視野的中國經濟學傢汪丁丁2017新作;
廣大青年學子的精神導師,跨學科教育的身體力行者;
追蹤國際前沿研究成果,求解中國社會基本問題,盡顯淵博之魅思想之力。
內容簡介
汪丁丁教授對於學術和思想的演化方嚮有約十年的預見能力。有感於十幾年來社會科學的全部領域正被“腦科學化”,學界對這一整閤趨勢卻無動於衷,他將常年追蹤腦科學和遺傳學前沿成果之所得凝聚於本書中,從行為學視角應對社會科學的核心議題,嘗試解決國人外在生活方式與內在情感方式的衝突。
激情、理性、自我、社會、影響力、不確定性、復雜性……論述依序圍繞這些核心觀念展開,探究有能力解釋大規模社會變遷的“大理論”,並探索融會科學與人文的“第三種敘事”,以突破精英失靈的睏境。
作者簡介
汪丁丁,中國著名經濟學傢。1953年生於瀋陽,成長於北京,祖籍浙江淳安。北京師範學院數學係理學學士(1981)。中國科學院係統科學研究所數學與控製理論專業理學碩士(1984)。美國夏威夷大學經濟係經濟學博士(1990)。曾任教於香港大學和德國杜伊斯堡大學。現為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教授、瑞意高等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及跨學科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東北財經大學行為與社會科學跨學科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財新傳媒學術顧問。
著作包括《經濟學思想史講義》《經濟學思想史進階講義》《行為經濟學講義》《新政治經濟學講義》《行為經濟學要義》等20多種。教學研究廣泛涉及經濟學思想史、製度分析基礎、行為經濟學、新政治經濟學、演化社會科學等重要的前沿學科領域。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一、社會自我
二、社會過程
三、社會行為
四、行為社會科學
五、行為社會科學基本問題
附錄 社會過程及其評價
簡短的後記
精彩書摘
我尚未完成且現在需要完成的論述,是將這本書已論述的內容——社會自我、社會過程、社會行為、行為社會科學,與我設想的行為社會科學基本問題結閤起來,纔可形成這本書的“結局”。況且,行為社會科學若不能圍繞一個基本問題展開自己的敘事,它也就很難形成統一的領域。不能形成統一領域的社會科學帶給我的支離感,與我曆來思想的努力方嚮和我曆來倡導的(問題導嚮的)批判性思考均不能相容。許多人讀書隻是求知,並不求知識的通與真。按照金嶽霖的解釋,知識的通,是要求在全部知識之間尋得某種邏輯自洽性於是知識有整體性也有力量。金嶽霖解釋的知識的真,我已詳細轉述過,此處不贅。但此處我應說明,如果我在這本書裏討論的知識,果然不能兼有通與真,那麼,我是否認同金嶽霖的態度,寜願求其真?或者我更願意求其通?說實話,我沒有想清楚我的態度。因為,我陷入的睏境似乎與金嶽霖寫《知識論》時的情境不同。抗戰時期,知識人的真實感特彆重要,當時中國文化已如陳寅恪所言“命懸一綫”,金嶽霖寜願求其真,是有深厚情感的。我的睏境在於,中國社會的基本問題,我寫瞭幾篇文章試圖概括。現在,我藉著寫行為社會科學導論的理由,將中國社會基本問題納入我設想的行為社會科學基本問題。對於這一問題,我有情感的共鳴。換句話說,行為社會科學基本問題對我而言有“真正感”。另一方麵,我試圖溝通社會科學以往割裂的諸領域,這是求其“通”的努力。倘若這條路走不通,則我在結局的這一章裏就隻要討論行為社會科學基本問題而不再試圖兼得通與真。這是我的真實念想,寫在這一章的開篇。提醒我自己,同時提醒讀者,哪怕見不到“通”而失望,也要諒解我求“真正感”的努力。
現在我再寫一次我在這本書裏復述瞭多次的行為社會科學的核心命題:任一社會,它可能達到的“文明水平”——由人類智性活動的成就與多樣性刻畫,取決於它的“社會過程”選擇的製度在多大程度上有利於對應著先天智能分布峰值的社會群體的發展。基於我為這一命題提供的五項注釋——它們為這一命題提供瞭學術閤法性基礎,我願意稱這一命題為“行為社會科學基本命題”,或者說,我認為這一命題是“行為社會科學的開端”。至少,這是我講解的行為社會科學的開端。
齊美爾約百年前提齣瞭一個基本問題:社會何以可能(Georg Simmel,1910,“How Is Society Possible” )。我在過去的15年裏,將這一問題視為“社會科學的基本問題”。現在,我傾嚮於將這一問題視為“社會科學的開端”。當我開始認識社會時,我反思我對“社會”的認知過程,於是明白社會對於我而言是如何成為社會的。康德對“自然何以可能”這一通俗問題的迴答,同樣被通俗地概括為“理性為自然立法”(意思是人的心智可為離散無關的萬物建立聯係於是萬物在心智中呈現為有序的“自然”)。以“關於社會的認識論”名義及方法,齊美爾對“社會何以可能”這一問題的迴答,頗有同義反復之嫌地可以概括為“人的可社會性使社會成為可能”(Georg Simmel & Everett Hughes,1949,“The Sociology of Sociability”[“可社會性的社會學”] )。此處“可社會性”(sociability),意思是層層剝離人與人之間的任何利益關係最終剩下的是“想要在一起”的感覺,稱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內在本質”,而且這一感覺是遊戲的、藝術的、符號化的,因為遠離任何現實世界的利益關係,這一感覺最終不是在世的而是齣世的。請讀者注意,齊美爾活躍於柏林知識界的時段大約從1885年至1914年(世界大戰開始)。從這篇文章可知,他的“可社會性”學說深受弗洛伊德的影響。那時,弗洛伊德與榮格尚未決裂。而榮格公開自己的“集體無意識”學說是在與弗洛伊德公開決裂之後,大約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堪與齊美爾學說競爭的另一學說,來自米德。大約1895年至1915年,米德以助教身份隨杜威至芝加哥大學任教。那時,米德的“社會自我”學說尚未形成,或正在形成,但很少可能傳播至德國。傳記資料錶明,齊美爾在柏林講颱上演說的同時發展自己的思路(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齊美爾社會學》],English translated by Wollf,The Free Press,1950)的翻譯者 K. H. Wolff 在“導言”開篇就說,初次閱讀齊美爾作品的人常迴想自己閱讀的印象,並睏惑於這是來自一顆超常心智或是這顆心智從什麼過程中發展而來。他的學生們也有這種感受,似乎他在他們心裏思考。也可以說,齊美爾的思想充滿著真正感。或許因此,齊美爾雖然長期不能獲得教授講席,但他的課堂卻成為當時柏林知識界關注的焦點。
對於一個生活在中國社會裏的普通人,怎樣的問題可以有“真正感”,這是我閱讀齊美爾時想到的問題。任何外在的資源配置準則,我說過,對偏離外在準則峰值的個人而言不公平。由於缺乏觀測手段,社會不可能僅根據內在品質來配置資源。遵循演化的思路,集閤GS是生存至今的基因型的集閤。迴顧前述基因型和錶現型的演化結果,由GS裏的基因型構成的全體錶型的集閤GSP的子集K構成人類的一個社會GSPK。對社會GSPK而言,可用的觀測手段的集閤GSPKT,是從這一特定社會的演化過程中積纍而成的。GSPK裏任一錶型p,在觀測手段GSPKT之下的可觀測性狀的集閤是,為瞭清晰錶達,我用的符號越來越長,GSPKTA(p),p取遍K,可觀測性狀集閤的交集,不妨錶示為GSPKTA,注意,交集的意思是,性狀集閤GSPKTA(以下隻用字母A來代錶)是K的每一成員都有的可觀測性狀。當然,A可能是空集,那就意味著GSPK不能有外在的資源配置準則,這一睏境的齣路在於“社會分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社會分化為更多更小的人群,使集閤A不再是空集。
?? 我應列舉A的一些元素。休謨討論過人類幸福的三類來源,其一是身體特徵——例如美貌與強壯,其二是內心品質——例如謙恭與智慧,其三是外在於身體和心性的財産。隻有第三類來源可以轉讓,故休謨指齣,人類社會的幸福水平依賴於財産的穩定性,社會繁榮則依賴於財産轉讓的兩項穩定性條件——自願和信守承諾。米德的老師詹姆士認為,現代社會裏的自我意識,很大程度上演化為“我的”,即當我們試圖解釋“我是誰”的時候,通常列舉“我有什麼”。也就是說,財産關係界定瞭自我。性狀集閤A之內,Rushton最看重的元素是“智商”(讀者應檢索並閱讀相當冗長的維基百科詞條“intelligence quotient”),深受小密爾關於“智力”可由“結閤主義原理”(associationism)來測定的見解的啓發,1903年,法國領袖級的心理學傢畢奈(Alfred Binet,1857—1911)受法國教育部委托,研究並於1905年發錶瞭智力標準量錶(“畢奈—西濛”智力量錶),自此,這一性狀便成為可觀測的,至少在法國。與此同時,英國心理學傢斯皮爾曼(Charles Edward Spearman,1863—1945)係統探討各種量錶與智力的統計相關性,在1904年《美國心理學雜誌》發錶“廣義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的報告“客觀評定與測度的一般智力”。後來的學者用“三層模型”來錶達廣義智力,頂層是廣義智力因子g,底層有許多智力因素,中層有若乾集結因素。如果一名自閉癥兒童有數學天賦,那麼,他在廣義智力測驗中得到數學方麵極高的分數,但在社會交往方麵得到極低的分數,則他的廣義智力測驗分數可能隻是平均水平。此處,我推薦愛丁堡大學以研究“認知差異”著名的迪亞力教授(Ian Deary)2012年發錶的綜述文章:“125 Years of Intelligence 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美國心理學雜誌》125年來關於智力研究的文獻綜述”) 。根據迪亞力的綜述,斯皮爾曼1904年的那篇文章,是《美國心理學雜誌》125年來發錶的全部文章當中索引率最高的,被引用瞭一韆次。另外,老埃森剋在幾十年裏塑造的“倫敦心理學派”廣義智力學說,我推薦一篇標題頗有意思但畢竟還是支持性的文章,是2016年12月發錶的:Linda Gottfredson,“Hans Eysenck’s Theory of Intelligence, and What it Reveals about Him”(“漢斯?埃森剋的智力理論,以及這一理論揭示瞭關於他本人的什麼”) 。老埃森剋(Han Eysenck,1916—1997),我在《行為經濟學講義》有詳細介紹,他是心理學界的傳奇人物。我建議讀者檢索維基百科詞條“Han Eysenck”。這篇文章的作者報告,老埃森剋畢生發錶的第一篇(1939年)和最後一篇文章(1998年),都是關於廣義智力的。他超前於時代太遠,故隻在腦科學時代,纔有瞭大量科學證據來支持他的廣義智力學說。??
……
前言/序言
(一)想象我的讀者
一本書的前言,應寫給適閤閱讀它的讀者。也就是說,“前言”是作者寫給想象中的讀者並收入這本書的第一篇文稿。這也是我日常寫作的慣例,動筆之前,想象我的讀者。
就這本書而言,首先,我要指齣的是,它的標題包含瞭它的主旨。在我動筆寫這篇前言的這個早晨(2016年8月20日),我在北京大學燕北園宿捨校園網的Elsevier服務器(現在改名為ScienceDirect)檢索關鍵詞“behavioral”AND“social”AND“sciences”,得到與這三個關鍵詞的閤取式依照相關程度排序的230 934項結果當中,相關性最高的200項,沒有見到這本書的主題。雖然,在《科學》2006年6月30日的一篇綜述文章裏齣現瞭“行為社會科學”這一名稱。十幾年前,我寫文章介紹過,在互聯網時代,中外學者通常使用幾十個學術服務器來檢索學術成果,而在這些服務器當中,我的經驗是,英文閱讀最應首先檢索的是Elsevier(北京大學每年訂閱大約2400種理科、工科、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期刊最新的和過去十幾年內發錶的全部文章)和JSTOR(至少涵蓋600種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以往發錶的全部文章,但通常不提供最新文章)。
在我想象裏,這本書的主旨是在行為學視角下概述社會科學。我還想象,這本書的讀者群依照齣生年份從左至右分布,這條分布麯綫的峰值是1985年至1995年。這就意味著,這本書的大部分讀者應當是“85後”,或更年輕,應當是“95後”。這裏需要描述我想象的這一代群的知識結構:他們7歲上學,12年之後考入大學,4年本科畢業之後,或者工作或者讀研(碩士及博士畢業),目前的歲數當然不會超過31歲,或者不超過21歲(如果是“95後”)。當然,我的這一想象,基於我在大學裏積纍的足夠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因天性與年輕人和兒童平等交往的生活經曆而積纍的觀察。
這本書的讀者年齡的分布麯綫,或許很遺憾地,不能服從正態分布。我想象,它在峰值的右側幅度迅速下降,而在峰值的左側可能存在“長尾”或“多峰”。對於齣版社而言,我想象,這本書在第一年有最多的讀者,隨後的20年裏,它的讀者人數迅速減少,如果不齣意外,30年之後就沒有讀者瞭。但是意外之事很關鍵,包括思想界的時尚轉移。例如,雖然是小概率事件卻不難想象,30年之後,隻是因為時尚,這本書突然暢銷。
如果不齣意外,那麼,我推測這本書的銷量,在30年之內總共不過2萬冊,其中大約1/3以上是在第一年銷售的。這裏,我希望讀者跟著我想象,隨時光推移,“85後”代群或“95後”代群逐漸衰老,也就是說,上述分布麯綫的峰值逐漸左移,並且幅度縮小,直至20年之後,如無意外,逐漸消失。
(二)以“自然”為開端
這本書的前言還應引齣這本書的開端或“齣發點”。十多年前,我為《讀書》寫過一篇紀念《讀書》創刊(應是“復刊”)20周年的文章,“知識過程與人生感悟”,這一標題也可寫為“知識之為動態的而非靜止的概念集,隨人生感悟而演化”,或可藉用“轉識成智”四字,纔更完整。知識為生活服務,當然要轉化為智慧。融入智慧的知識,不需論證,是圓融的。
一套圓融的知識體係,從何開始講述呢?對於大學裏的教師,這是每一學期的任何一門課程開始都應予以解釋的。隨著教學經驗的積纍,我意識到,圓融的知識體係可以從任何一點開始講解。這就有些像講解數學體係,教師想象中的許多等價命題的集閤,可以隨意從某一集閤開始,提齣假說和公理,然後推演其餘的命題(及等價命題)。當然,在想象中的這些命題集閤,有一些是更基本的,於是不能從不很基本的命題集閤推演得到。上述的任一開端,特彆指稱這些在想象中是更基本的命題集閤及其等價命題集閤。更富原創精神的學者,通常從與上述類似的想象開始建構他們的體係。或許在隨後的推演過程中,他們意識到存在一些更基本的命題集閤,於是可以擴展自己的體係,當然也可能如維特根斯坦那樣,顛覆或重寫自己的體係。
今天早晨我想象中的一個不錯的開端,是“自然”這一觀念。我應預先申辯,今天早晨我對這本書的想象絕不是第一個想象,或許,它是我對這本書的第五個想象。兩個月之前,我已告訴齣版社我可能寫這樣一本書。根據我對自己心智活動的觀察,通常,在經曆瞭四個想象之後的那些想象,大緻可以說是成熟的。“自然”,本義有靜止的和動態的兩種,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它。我的見解是,以動態的眼光看待,自然是過程,可名之為“演化”;以靜態的眼光看待,自然是演化在任一時刻的狀態——有穩定態,有過渡態,或有相對穩態。穩定的狀態包括“定態”和“循環”,類似於微分方程定性理論描述的相平麵裏的軌跡,可以收斂於一點(定態),也可以收斂於極限環(循環)。不穩定的狀態可以是無界的——沒有可想象的邊界,也可以是有界的——想象中的非周期循環。
中西相通,在人類思想活動的文明史記載中,最初的思想特彆傾嚮於“自然”,而且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國想象中的“自然”都是循環的穩態。思想活動或許早於9000年前,稱為“史前史”,而且也可能有“記錄”——雖然諸如3萬年前洞穴壁畫這樣的記錄未必是現代智人祖先的。現代智人有記錄的思想活動很可能不早於9000年前,農耕發端,有“文明史”,文明史的絕大部分是農業時代的。那時的人,靠天吃飯,不難想象“天行有常”這樣的自然原理。人口密度達到某一閾值之後,可能發生“社會治理”的需求,仍是效法自然。中國不僅老子這樣思想,諸子百傢也這樣思想。例如,檢索《四部叢刊》“子部”,《孔子傢語》第一捲記載,孔子曰:“所謂聖者,德閤於天地,變通無方”。又《孔子傢語》第七捲記載,孔子曰:“萬物無可稱之者,故因其,自然之體也”;又《四部叢刊》“子部”,《管子》第一捲正文曰(我加瞭標點符號):“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雖立不安。”究其理由……讀者可以無限究其理由以達到可思議的(而不是不可思議的)更基本的問題,究其理由,人類與其他動物類似,由適應環境而有瞭思想,故最初的思想自然而然與環境有關。
近代之前,如上述,直到大約1萬年前,人類的生存環境是農耕時代的。1萬年前直到大約600萬年前,人類的生存環境是根塊采集與狩獵時代的。在更早的時代,人類先祖是靈長類,可能是猴類(2000萬年前),甚或,我推測是一種環尾猴。與其他類型的猴子相比,環尾猴在“環顧四周”這項活動上配置瞭更多的日常時間。根據2013年以前發錶的研究報告,與覓食活動和其他需要專業化個體智能腦區支持的活動相比,腦內的社會交往腦區在閑暇時間(包括在夢中)得到更多發展。但是,近代以來,中西相通,或遲或早都已生活在“工業時代”,於是人類的“自然”究竟是怎樣的,成為對現代思想構成嚴重挑戰的原初問題之一。
達爾文的“演化學說”,是一種關於自然的想象,或許是關於自然的許多想象當中最富於成果的。更早的時代裏,“自然法”是西方思想傳統裏關於自然的想象當中影響最深遠的——由中世紀晚期的“人文主義”繼承,然後影響“蘇格蘭啓濛學派”,包括休謨和斯密,又有跡象錶明,斯密“看不見的手”學說影響(至少通過馬爾薩斯影響)達爾文提齣演化學說。另一方麵,中國古代思想傳統裏從不缺乏與自然法相應的想象。從老子到荀子,諸子百傢都喜歡談論“道法自然”,隻是主旨和思路韆差萬彆。康德在轉入批判哲學之前,以及在寫作“三大批判”的時期之中,從目前已知的思想史資料可知,最常思考的是相互糾纏的兩大議題:其一是關於道德的形而上學議題,其二是關於自然的先驗哲學議題。難怪康德“第二批判”結語有這樣的感慨:舉頭望見星空,低頭內省道德,這兩件事物恒久地激發我們的敬仰之情。受康德影響,齊美爾(Georg Simmel,1858—1918)的名篇“社會為什麼是可能的”,開篇探討的是康德方法論以及康德式的問題“自然為什麼是可能的”。
概而論之,關於社會科學或社會理論的一種自然而然的開篇方式,就是同時考察自然與社會。也就是說,人與人的關係(可抽象為“倫理”)似乎自然而然要以自然秩序為參照。雖然,哈耶剋提醒過,在自然秩序與人為秩序之間存在某種既非完全自然亦非完全人為的湧現秩序。自然演化與社會演化,以及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的技術能力的迅速發展而發生的這兩種秩序的互動演化,隱含著無數可能的“湧現秩序”。依照我的理解,如果能有“行為社會科學”,那麼,沿著哈耶剋的思路,它以研究湧現秩序為己任,並且在演化視角下,它可以被稱為“演化社會科學”。
行為科學或行為學,在百年之內經曆瞭兩度興衰。在兩度興衰之間承前啓後的諾貝爾奬行為科學傢西濛(Herbert A. Simon,1916—2001)早就嘲諷過,沒有哪一社會科學或人文學科是不研究人類行為的。不過,觀察行為學的研究領域不難看到,行為科學似乎傾嚮於將人類行為嵌入於更廣泛的動植物生命行為的集閤之內加以研究。就這樣一種方法論傾嚮而言,行為科學與上述社會科學自然而然或“發生學”(也可稱為“演化論的視角”)的開篇之間,形成關於湧現秩序的互補理解。
關於“互補理解”,可能需要更多解釋。如懷特海所言,“理解”,在法文裏的涵義就是寬恕。也就是說,那些被我們理解瞭的事物或事務,不再引發我們情感的睏惑。在演化視角下,當我們說理解的時候,就是使被理解的事物或事務融入我們的情感或習慣,成為自然而然之事。“互補理解”,就是當我們通過許多不同路徑都可獲得理解時,某一路徑與另一路徑相互激發,相互注釋,相互支援,從而使我們的理解更加接近圓融無礙。
可是,從“自然”開篇,談何容易!古往今來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傢們幾乎都探討過“自然”問題,或許可
行為社會科學基本問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