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學者文庫:中國民族語言文字大辭典》介紹瞭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各地學者對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的成果,包括專著和大量的學術論文。粗略統計,已經選收並介紹瞭約700部專著。這些都是學者們多年來在某一領域潛心研究的成果。它們或者填補瞭某一領域的空白,或者對某問題有瞭新的發現、提齣瞭新的看法和搜集到新的資料。這些都是寶貴的精神財産。我們從全國各類刊物中挑選齣的3000多篇論文,它們涉及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文學、文化方麵宏觀或微觀的問題,其範圍甚為廣泛,多是作者們的力作,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本辭典對這些論文萃取其精華寫成簡介,以便讀者能根據所提供的信息做進一步的探究。這部分也是本辭典的亮點之一。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緒論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研究史的迴顧
第一部分: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和文字
(一)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介
(二)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簡介
第二部分:有關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術語、曆史文獻
(一)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常用的術語
(二)有關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重要曆史文獻和民間流傳的語文作品
第三部分:有關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著作
(一)專著簡介
(二)論文簡介
第四部分:從事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研究、翻譯、教育工作的專傢、學者簡介
附錄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條目索引
後記
前言/序言
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關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研究工作如雨後春筍般飛速發展,新的著作不斷問世,新的人纔不斷湧現,各項工作呈現欣欣嚮榮的態勢。為瞭充分反映這一盛況,嚮世人展示有關中國少數民族語文方麵的豐碩成果和有關信息,編寫一部綜閤性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大辭典正閤時宜。本書定名為《中國民族語言文字大辭典》是因為它囊括瞭有關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各方麵的內容。為瞭讓讀者對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的調查研究有一個總的印象,在前麵的“緒論”裏對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研究的曆史作一個簡略的迴顧。內容包括20世紀前50年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研究、20世紀50-60年代的中國民族語言調查研究和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民族語言調查研究三大部分。本書對第三部分的介紹尤其著重,分九個部分詳細介紹瞭近30餘年在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研究方麵的成果。
本書正文首要介紹的是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和文字的情況。目前,由中國政府確認的56個民族絕大多數都有自己的語言,有的民族還使用兩種或更多的語言。如藏、門巴、景頗、瑤、怒、裕固、高山等民族使用的語言都有兩種或兩種以上。而漢族除瞭絕大多數使用漢語各種方言以外,還有幾個地方漢族成分的人使用的是“非漢語”,如廣東西北部地區有8萬餘人使用“標話”,海南島北部臨高縣以及澄邁、瓊山一些地方有50萬餘人使用“臨高語”,海南島西部東方市和昌江縣約有10萬人使用“村語”,他們的民族成分都是漢族,但都分彆使用一種“非漢語”作為母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主要是在20世紀50年代,中央政府對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語言進行瞭全麵的普查,於20世紀80年代陸續齣版瞭包括59種語言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誌叢書》。近30年來,經過學者們的不斷努力,又陸續發現並調查瞭數十種過去鮮為人知的語言。有的語言使用人數雖然不少,但由於使用者是漢族或其他民族,其語言地位尚不能最終確定,無法以某一民族語言來命名,而大部分的新發現語言使用人口都很少,多處於“瀕危”狀態,甚至有的行將消失。這些語言既不是漢語方言,也與居住在其他地區的同一民族人所說的語言有所不同。這些“身份不明”的語言,過去多被人忽視,或者被誤認為是某一語言的方言。對這些瀕危語言加以調查整理,尋找它們的歸屬,把它們公之於世,豐富中國的語言學寶庫,這是我們研究者的責任。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的國土內已經發現並認真調查、識彆的“非漢語”近70種。加上原來已介紹過的語言,在中國境內有131種。這些語言大部分已由研究者們做瞭初步的研究,並陸續齣版瞭有關的研究專著。本辭典對這131種語言都一一進行介紹。另外,中國的少數民族,過去大多數沒有自己的文字,有的雖有文字,但使用得也不很普遍,有的已經消亡。還有,在曆史上中國各個時期曾經使用過的十幾種古文字,雖然早已廢棄不用,但它們都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在當時也曾發揮過作用。這些都是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産。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政府投入瞭巨大的財力、物力為一些沒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創製瞭拼音文字,或者改進瞭文字,這些文字有的已經起到應有的作用,有的還處在新創或試驗階段,要發展成為成熟的文字尚需時日。不管這些文字將來的發展前途如何,以後還需時日的磨煉,讓它在使用中日臻成熟、不斷完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簡介這一部分是本書的重要內容之一。語言簡介每篇隻限在2000字左右,每一篇之後還附有最核心的基本詞100多個。文字部分的簡介仿照語言簡介,字數多少視需要而定。
在術語和曆史文獻部分,凡是在調查研究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方麵所用到的術語,曆史上有關某一民族在語文方麵的資料、重要的曆史文獻都在本辭典的收集範圍。收錄的原則是,術語類條目隻收錄與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有關的那些,而所列舉的例子也盡量使用少數民族語言中較為常見的,並盡量詳盡,以增大其信息量。文獻類條目隻選取其中比較重要的、影響比較大的。
本辭典還介紹瞭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各地學者對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的成果,包括專著和大量的學術論文。粗略統計,已經選收並介紹瞭約700部專著。這些都是學者們多年來在某一領域潛心研究的成果。它們或者填補瞭某一領域的空白,或者對某問題有瞭新的發現、提齣瞭新的看法和搜集到新的資料。這些都是寶貴的精神財産。我們從全國各類刊物中挑選齣的3000多篇論文,它們涉及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文學、文化方麵宏觀或微觀的問題,其範圍甚為廣泛,多是作者們的力作,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本辭典對這些論文萃取其精華寫成簡介,以便讀者能根據所提供的信息做進一步的探究。這部分也是本辭典的亮點之一。
本辭典還鄭重地介紹在少數民族語言調查研究、教學、翻譯編輯方麵作齣過一定貢獻的專傢、學者。他們在數十年的工作生涯中鍥而不捨、努力耕耘,付齣瞭很大的辛勞。本書所徵集的對象首先是已退休多年且具有高級職稱的科學研究人員、教學人員、翻譯編輯人員,在過去的年代裏,由於條件所限,各種“政治運動”蹉跎瞭他們的歲月,而展現他們的平颱又不多,盡管這樣,他們還是做齣瞭一定的成績。我們希望利用這部辭典盡量展示齣來,以錶達人們對他們的尊重。另外,在這個研究領域裏的一大批後起之秀,在最近30多年的辛勤工作中,新的成績不斷湧現,標誌著這項事業日益繁榮發達,後繼有人。本辭典共介紹瞭約500位學者。可以肯定,因為有瞭新老人物介紹的篇章而使本辭典更為精彩。
參加本辭典撰稿的有300多位學者,由於得到瞭他們的大力支持,編寫工作纔能順利進行,在此嚮各位專傢、學者緻以誠摯的謝意!同時又由於種種原因,還有不少學者沒有聯係上,他們的個人簡介有的由他人代筆,由於各人的資料詳略有異,其簡介也不能很全麵詳盡,而少數缺乏資料的隻好暫付闕如,不過對他們的優秀著作本書已盡量收集,並加以介紹。
本辭典條目的排列方法是首先按內容分類,每一部分內的條目按照拼音次序排列先後,查找非常方便。書後附有一個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條目索引,以幫助讀者查閱有關內容。
由於內容龐大復雜,遺漏現象不可避免,謹請讀者不吝賜教。
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學者文庫:中國民族語言文字大辭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