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美人》一本書讀懂中國古典美人外秀慧中,蘭心蕙質的奧秘。
以薑莊、西施、李夫人、卓文君、甄妃、綠珠、王昭君、班婕妤、西施、楊貴妃作為個案進行詳細討論,這些古代著名美女對讀者具有吸引力。
內容簡介
《美人》是一本專門研究中國古代的美人文化的學術普及讀物。
《美人》首先討論瞭中國古代關於美人的定義和概念,探討瞭美人的條件、品評標準、品藻的語匯、美人的道德特質等。本書從先秦時代的美人開始講起,一直到唐代為止。以薑莊、西施、李夫人、卓文君、甄妃、綠珠、王昭君、班婕妤、西施、楊貴妃作為個案進行詳細討論。
本書對於美女標準的探討結閤瞭內在與外在的諸種條件,美女除瞭外形的美麗、身材的姣好,更為重要的內在的情操之美、品德之高尚。
該書的主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作者本人的古代文學和曆史的功底保證瞭該書探討的層次和深度。
作者簡介
賴慶芳,香港大學文學學士,香港大學哲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博士。
曆任香港大學中文係導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導師,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傳譯及翻譯學係兼任講師,北京大學曆史係客座教授。現任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係副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曆史學係文學碩士班兼任講師,日本國立島根大學亞太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著作有《南宋詠梅詞研究》《通識中國文學》等。
目錄
序 言 1
第1章 美人的定義 1
1.1 何謂“美” 1
1.2 何謂“美人” 2
1.3 美女的稱呼 3
第2章 先秦時期的美人 15
2.1 先秦時期的美女形象 ——北方美人 15
2.2 先秦審美條件 17
2.3 先秦時期的美女形象 ——南方美人 21
2.4 先秦絕色美人——西施 26
第3章 漢代文學展示的美女 41
3.1 民間樂府詩中美女 37
3.2 文士賦篇裏的美女 40
3.3 如何理解漢代重視女子年齡 42
第4章 漢代著名的美人 47
4.1 傾國傾城李夫人 48
4.2 後宮第一王昭君 53
4.3 美麗纔女班婕妤 62
4.4 白富美惟卓文君 72
4.5 被曆史掩埋的貂蟬 82
第5章 魏晉六朝美人 106
5.1 魏晉士子描述的美人 106
5.2 蓬頭垢麵亦國色——甄妃 109
5.3 三斛珍珠換美人——綠珠 120
第6章 魏晉時期著名美男子 134
6.1 魏晉美男子的外在條件 135
6.2 魏晉美男子的內在品質 142
6.3 美男子其他條件 147
第7章 唐代美女的內在美 156
7.1 美人之品德要求——貞節操行 157
7.2 美人之品德要求——仁義之心 159
7.3 美人之品德要求——癡情專一 162
7.4 美人的內在要求——知禮重孝 164
第8章 唐代美女的外在美 173
8.1 唐詩展現的美女外錶 173
8.2 唐傳奇展現的美女外在條件 175
第9章 唐代的美人 182
9.1 唐代女性肥碩之說 182
9.2 一生受寵楊貴妃 186
9.3 寵遇第一獨孤皇後 202
各章圖錶附錄 214
參考文獻 242
精彩書摘
2.4 先秦絕色美人——西施
清代徐震《美人譜》評說:曆來令人思慕的美人有二十六位,首三位乃西子、毛嬙及夷光。[32] 徐震相信西子及夷光乃兩個不同的美人,而現代學者傾嚮相信西子即夷光[33],亦即是西村的施姓美女施夷光。然而,亦有人提齣“施”乃姑娘之意,故“西施”即西村的姑娘之意,卻不知所據何書。
西施的生平事跡,眾所周知;然而,西施之美麗程度,非人人知之。西施乃越國諸暨苧蘿一村莊(今杭州一帶)的女子,亦可謂中國古代首位美女間諜,以美色迷惑吳王夫差,為越國復國大計而自我犧牲。
西施的高尚情操,為曆朝史傢稱贊;西施的美貌,令她的命運變得不平凡。《吳越春鞦》記載勾踐令使者於國內尋找美女,纔在苧蘿山賣柴維生的傢庭,覓得名為西施及鄭旦兩位美女。使者為她們訂製羅裳錦衣,教她們言行舉止,讓她們於土城山學習,並到臨都城培訓,三年後學成獻給吳王夫差。
西施在被挑選之前,純是一名浣紗女。據《孔皋會稽記》所載,西施曾於土城山邊浣紗:永興縣東北六十裏,有土城山,山邊有一塊石塊,據說是“西施瀚沙石”。[35] “瀚”字疑與“澣”字通用;“澣”是“浣”之意,即是西施昔年浣洗的石塊。
西施之美如何?
《慎子》記載毛嬙和西施是天下至美的女子[36],可見先秦時期,毛嬙及西施乃天下公認的美艷女子。
西施的容貌如何?史籍沒有記載,卻見於諸子之文。《莊子》記述西施之美,連她心痛時緊皺雙眉亦顯得美艷動人:西施身體有少許毛病——患有心絞痛,痛時會雙眉緊皺;鄰裏的醜女見她皺眉的樣子異常美麗好看,返歸後亦捧著心口緊皺雙眉;鄰裏的富貴人見到醜女如此狀態,留在傢中閉門不齣外;貧窮的人看見醜女如此模樣,領著妻兒趕忙避開她而行。莊子感嘆醜女隻知皺眉之美態,而不知皺眉為何會美麗好看。[37] 常人皺眉是不好看的,但西施因為容貌異常美麗,即使皺眉亦讓人感到美艷動人;反之,醜女本已長得不好看,再皺眉則更難看瞭。
西施之美艷,據雲隻閤天上有,非人間所能覓;人人見到她會為之驚魂動心,視她為神女、神人。據晉代王嘉《拾遺記》所載:越國有兩名美女,一名夷光(西施),一名修明(鄭旦),以獻於吳王夫差。吳王珍而重之,以華美的椒花宮殿安置二人,又以一串串細珠為垂簾,而嚮內偷望的人沒有一個不為她們的美貌而動心消魂,都說她們是神仙。吳王因為受美色迷惑,怠懶國傢政事。及至越國士兵攻入城門,纔抱著兩名美人逃入吳苑(即長洲苑,今江蘇吳縣西南)。[38]《拾遺記》記述:越軍攻陷吳國,見西施與鄭旦兩位美人立於竹樹之下,皆以為是神女(現代稱作女神),隻管觀看而不敢侵犯。[39] 可見,不論是吳國或越國人,皆視西施為神人仙女。
28 | 美 人
西施之美能傾國傾城,她與鄭旦竟令叱吒風雲的吳王夫差不愛江山愛美人。西施在吳國之時,得夫差百般寵幸。據聞每次她入巿集,百姓若想一睹她的美貌,先要付錢。《孟子注疏》引《史記》之言雲:越王勾踐獻西施,吳王夫差十分寵幸她。每次她入巿集,人們想見她的,要先捐付一文錢。[40]
西施之美,美得令人願意付錢看。即使她的圖像也令人賞心悅目,漢代王符曾雲:繪畫西施及毛嬙之圖畫來觀看,可令人賞心悅目。[41]
但他亦明白絕色美女不能為凡人所有,故補充說:不及醜陋的妻妾可以隨意使喚於眼前。[42] 王符之言明顯點齣美女與醜女之彆——美女非人人可擁有,亦非凡夫俗子可使喚;醜女則可以隨意使喚,伴隨自己身邊。
西施年紀若何?
西施之美艷令她名留青史,但亦令她年輕命喪。《墨子》曾指齣西施之所以被沉溺於江中,是因為她長得太過美艷所緻。[43]
坊間有兩句順口溜:“西施死時四十四,四十四時西施死。”順口溜不知何人所作,卻或多或少令人相信西施大概卒亡於四十歲之後。中國文學及戲麯更有不少美麗的傳說,雲西施與越國大夫範蠡隱居避世,泛舟五湖。事實是西施年輕時,還是美艷無比之時就被殺害瞭。以下是筆者對西施生卒年的粗略推算:
勾踐十二年時(公元前485年),越國使者尋得西施,以古代女子十四五歲可齣閣為例,假設西施該年約十四五歲。她被使者發掘後,接受三年歌舞言行教習後入吳國——即十七八歲左右被獻給吳王夫差。吳國於公元前473年滅亡,其時西施已服侍吳王約九年。吳國亡後不久,她亦被殺。則西施之生卒及活躍時期,該為公元前500—前473年之間,死時隻有二十六七歲左右。對古人而言,二十多歲的她是美艷的少婦;對現代人而言,她隻是一名青春女子。
西施之死
有關西施之死,主要有三種說法:一雲她與越國大夫範蠡泛舟五湖而去,過著隱居生活,安逸終老。二雲她為吳王夫差所殺而沉溺於江中。三雲她為越王勾踐沉死於江中。
第一種說法有唐代陸廣微《吳地記》支持。陸氏記述:勾踐令範蠡尋取西施以奉獻吳王夫差,西施於路上與範蠡私通,三年纔到達吳地,期間生育一孩子。兩人行至嘉慶縣南一百裏的亭時,兒子已一歲而能說話,故將該亭名為“語兒亭”。陸氏又引《越絕書》雲:西施令吳國滅亡後,再迴到範蠡身邊,兩人泛舟五湖而去。[44]
然而,今存漢代袁康所撰之《越絕書》根本沒有此記載。何況,兩人私情之說於情理亦不通。西施與範蠡皆知身負復國大任,前者雖乃天真少女,早知己身歸國有;後者乃越國大夫,知亡國之恨,如何敢在此國仇傢恨未雪之時,百姓未可安居樂業之際,明目張膽私通生育?更何況,範蠡送西施至吳國,不會隻有他一人護送,身旁的侍衛及婢女皆在,如何私通生孩子而不為人傳至越王勾踐或吳王夫差耳中?何況《墨子》早有西施之沉死江中皆因長得美貌之說,印證西施最終被殺,又何來復歸範蠡而泛舟五湖之事?
明代學者徐樹丕不認同第一種說法,他提齣第二種說法:當吳國將亡之時,吳王夫差逃至陽山自盡,自盡之前必先殺西施,以令己之所愛不為仇人所辱。若西施為人沉江而死,亦必定是吳王夫差親自下達的命令。範蠡具有高尚情操,又是有智慧之士,娶亡國妃子為妻,是不可能之事。[45]
徐氏認為吳王殺西施閤乎情理,但範蠡娶西施則不可能。先秦時代,一國滅亡後,其妃子夫人會為新君所納或強占,以羞辱前朝君主。吳王夫差如不想所愛妃子落入敵人懷裏,待自己後死受辱,將愛妃先殺掉亦有可能。尤其是,如果夫差終悟自己中瞭美人計,後悔昔日不聽忠臣伍子胥之言,令伍子胥沉溺江中,今日亦有可能因怨恨而使人以相同手法殺西施。問題是:一、吳王夫差異常寵愛西施,多年情深意重,能否狠心下令殺之則成疑問。二、越國攻破吳國都城,正值兵荒馬亂自身不保之時,是否還有心思大費周章沉西施於江中?要殺也是一劍痛快解決。為此,徐氏的說法亦存有疑團。
第三種說法源自《吳越春鞦逸篇》之言:吳國滅亡後,越國將西施沉於江中,步昔日伍子胥被放進皮袋沉江的後塵。[46]明朝楊慎《丹鉛餘錄》亦雲:吳國名臣伍子胥被譖而死,西施亦有齣力。伍子胥死時,是用鴟夷(皮革製的囊袋)袋之而沉溺江中。吳國亡後,越國亦將西施沉死於江中,以報伍子胥之忠誠;而範蠡離開越國時,亦自號鴟夷子。[47]
楊慎之說等於認同西施在越國攻破吳國都城之時未死,亦暗閤晉代王嘉《拾遺記》所言,越國士兵見西施及鄭旦兩人時,因為兩人的美艷,以為是神女而不敢侵犯。吳國滅亡後,越國有更多時間考慮如何處置西施,亦可大費周章將她沉溺江中。問題是:為何沉溺西施以報吳國伍子胥之忠誠?原因可能有三:
一、古人迷信,忠烈臣子伍子胥之死乃西施直接造成,怕其精魂來擾,故殺西施以安撫伍子胥之貞魂,免越國受擾;
二、在上者刻意殺西施以昭示越國臣民,大凡禍害忠臣者,皆不得好下場;
三、因西施之美艷,令天下君王不能自持,殺之以免越國步吳國之後塵——因美色而亡國。
此三點原因,顯見越王勾踐奸狡之心,為得天下而不惜以為國犧牲的女子做祭品。與此同時,更可顯見先秦時代女性地位低微,盡管西施乃天下絕色美人,也不外乎成為政治人物的棋子。《墨子》雲:現今正當世代淩亂,尋求美女的人眾多,美女雖然不齣門戶,人們亦多登門求取。[48]當權者為求達到目的而不惜韆金求索美女,達成目的後則棄如敝屣。西施之死,除瞭因為她長得美艷的緣故,亦因為她遇上一個狡詐的國君勾踐。
範蠡自號“鴟夷子”離開越國,相信乃西施死後之事。筆者相信範蠡取此綽號有自嘲之意——嘲諷自己是該被放進皮囊投棄江中的人。若果尋得西施的越國使者正是範蠡,護送她入吳國的也是他,則範蠡可謂是那個親手斷送西施一生幸福,奪走她性命的人。若果西施沒有被選進吳宮,她大可嫁得有情郎,生兒育女,相夫教子,過著安逸的生活,晚年成為含飴弄孫的祖母。因為被選入吳國,要以己身侍奉敵國君王,功成身退後又被己國君王勾踐殺害。範蠡號“鴟夷子”,既是自嘲,亦是對昏君越王勾踐的諷刺,對捨身為國的美人(西施)終身的悼念。為此,若雲範蠡對西施無憐惜之情是說不通的;但若雲他與西施有私情則欠缺真憑實據。
正史有關西施的記載甚少,僅見於越王勾踐及吳王夫差的事跡中。西施死後,其事跡廣泛流傳民間,成為文學及戲麯的題材,曆韆古而不衰。直至現代,人們好以西施代錶美人,也流行說“情人眼裏齣西施” ——在情郎的眼中,心儀的女子如何醜陋也變得像西施一樣美。西施之美與高尚的品德永存世間,後人紀念她而雕刻的石像,更見於中外地區。
前言/序言
序 言
2013年五六月到北京大學曆史係講學,講的是晉代美男子。返迴香港後一個多月,收到北京大學齣版社王立剛先生的電郵,希望替齣版社撰寫一本有關曆代俊男美女的書籍。能得到中國頂尖大學齣版社的邀約,深感榮幸。與此同時,香港的中華書局編輯部經理黎耀強先生亦邀約為此書齣版繁體版。筆者獲得內地和香港兩地齣版社的厚愛,內心實在感激,也堅決用心完成此書。
由於教學工作異常繁重,又適逢學院進行評審工作,能抽空撰寫書籍的時間不多。預計2014年鞦季可交的書稿,結果延至2015年暑假纔能繳交。此段時間,實在感激王立剛先生及黎耀強先生給予的時間寬限。筆者將兩份閤約放置書桌上,以示時刻不忘齣版事宜,亦藉此推動自己努力嚮前。
此書的研究始於2001年,其時尚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圖書館查看古籍、爬梳詩詞,迄今已有十餘年。筆者本以為可輕鬆完成書稿,後來纔發現要將論文的論述變為淺白易懂的著作,原來一點也不容易。撰寫之時,已盡力刪去引文,或將原文收入注析;部分內容前後修訂達十幾二十次,還是感覺尚可再修改,更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
曆上的美女俊男,除瞭正史、筆記小說或詩詞有點滴記載以外,其餘記錄可謂闕如;有很多曆史疑難,至今未有定論。筆者在剖析美女俊男的形象之餘,嘗試探索個中的可能性,務求深入瞭解他們。由於篇幅有限,想寫的內容實在太多,此書暫隻能傾嚮資料較多的美女,故俊男的部分較少。(唯望未來能夠撰寫一部講述古代美男子的專書。)
中國古代雖有眾多美貌女子及俊俏之士,本書未能一一盡錄,僅篩選部分人物予以析論。篩選的標準基於兩項:(一)不選心惡奸猾令人發指的人:美在外貌而醜在內心,實非真正的美人。(二)挑選資料較多的著名曆史人物,可作較深入討論。此書的宗旨乃透過史籍的考查,探究古代的審美準則。惟美女形象多見於文學作品,故不得不引用詩詞文賦佐證。因探討唐代士子心目中的美人形象及需具備的內在品德,而傳奇故事能提供豐富的參考數據,故采而論之。由於書本的篇幅有限,筆者隻能論述先秦時代至唐朝的人物,揭示古人心目中的美女俊男。書中有關曆史美女俊男的事跡,較易閱讀,亦富趣味性。惟因資料有限,若有未盡善之處,還望賢達讀者多多包涵。
賴慶芳
2015年炎夏撰於香江寓所
美人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