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詩經》本名《詩》,又稱《詩三百》,是中國現存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瞭西周初年至春鞦中葉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另有六篇有目無辭。至漢代,傳習《詩經》的有魯、齊、韓、毛四傢,魯、齊、韓三傢傳的是“今文經”,在西漢被立為官學,極為興盛;毛詩傳“古文經”,至東漢時盛行,並在後世傳授廣,影響很大。
東漢時鄭玄為作《箋》。《毛詩》以解釋字義為主,鄭《箋》主要是發明毛義,並對《毛詩》作補充,但也兼采“今文”三傢之說,又參以己見。至唐代孔穎達進一步疏解《毛傳》《鄭箋》而作《毛詩正義》四十捲,對《詩經》正文、《毛傳》和《鄭箋》均加補注,所補充的內容包括對《毛傳》和《鄭箋》的解釋、字句訓詁、名物考證、徵引資料等,它是匯集唐以前各傢關於毛詩學說的一部注疏,保存瞭《毛傳》中的注釋字義及古代的訓詁。
《毛詩詁訓傳》是現存完整的《詩經》注本。此次影印所據底本為國傢圖書館藏宋刻巾箱本。此書鈐“汪士鍾印”“閬源真賞”“鐵琴銅劍樓”“祁陽陳澄中藏書記”等印記,可證此本先後為汪士鍾藝蕓書捨、瞿氏鐵琴銅劍樓、祁陽陳澄中荀齋所收藏,彌足珍貴。
內容簡介
毛詩詁訓傳二十捲,(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釋文,宋刻巾箱本。本書是現存完整的《詩經》注本,全書以解釋字義為主,其章句訓詁大抵取自先秦典籍,保存瞭許多古義。東漢時,鄭玄為之作箋,唐代孔穎達進一步疏解《毛詩》《鄭箋》,作《毛詩正義》,使《毛傳》在經學研究領域的地位不斷提高。陸德明博采漢魏六朝諸傢訓詁資料,成《經典釋文》。約從南宋起,《經典釋文》中的各部分被分彆輯入各部經傳的注疏中,今本《毛詩正義》中輯有陸德明的《音義》。此書鈐“汪士鍾”“閬源真賞”“鐵琴銅劍樓”“祁陽陳澄中藏書記”等印,今藏國傢圖書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冊
捲一 國風
周南
召南
捲二 國風
邶風
捲三 國風
墉風
衛風
捲四 國風
王風
鄭風
捲五 國風
齊風
魏風
捲六 國風
唐風
秦風
捲七 國風
陳風
檜風
曹風
第二冊
第三冊
前言/序言
《詩經》本名《詩》,又稱《詩三百》,是中國現存最古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瞭西周初年至春鞦中葉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另有六篇有目無辭。“詩三百篇”最初都是可以配樂演唱的樂歌,因樂調分類而得名《風》《雅》《頌》,並以此為序編排。其中《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樂調,共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和《小雅》,指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的樂調,有彆於各地的土風,《小雅》實為七十四篇,另有六篇有目無辭,《大雅》三十一篇;《頌》是宗廟祭祀用的舞麯,收入這一部分的詩歌也用於祭祀,共三十一篇。
至漢代,傳習《詩經》的有魯、齊、韓、毛四傢,魯、齊、韓三傢傳的是“今文經”,在西漢被立為官學,極為興盛;毛詩傳“古文經”,至東漢時盛行,並在後世傳授最廣,影響很大。關於為《詩》作傳的是大毛公毛亨還是小毛公毛萇,自漢代以來說法不一。《漢書·儒林傳》:“毛公,趙人也,治《詩》,為河間獻王博士。”可見小毛公毛萇曾治《詩》。東漢鄭玄《詩譜》雲:“魯人大毛公為《詁訓傳》於其傢,河間獻王得而獻之,以小毛公為博士。”三國時期吳人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荀卿授魯國毛亨,亨作《詁訓傳》以授趙國毛萇。時人謂亨為大毛公,萇為小毛公。”這兩處則直接說大毛公毛亨為《詩》作詁訓傳,因此大毛公說應該更為可信。
東漢時,毛詩盛行,諸多經學傢如衛宏、鄭眾、賈逵、馬融、鄭玄均治《毛詩》,尤其鄭玄為之作《箋》。《毛詩》以解釋字義為主,在闡釋句義上主要傾嚮於“以史證詩”,將詩與政教倫理結閤起來,一定程度上使許多詩歌遭到瞭麯解。鄭玄作的《箋》主要是發明毛義,並對《毛詩》作補充,但也兼采“今文”三傢之說,又參以己見,因此對有些詩的解釋就和《毛詩》不同瞭。
此後三國、兩晉、南北朝都有許多學者來闡發毛詩和鄭義,但大都失傳瞭,至唐代孔穎達進一步疏解《毛傳》《鄭箋》而作《毛詩正義》四十捲,對《詩經》正文、《毛傳》和《鄭箋》均加補注,所補充的內容包括對《毛傳》和《鄭箋》的解釋、字句訓詁、名物考證、徵引資料等,它是匯集唐以前各傢關於毛詩學說的一部注疏,保存瞭《毛傳》中的注釋字義及古代的訓詁,使《毛詩》在經學研究領域的地位不斷提高,也便於後人讀懂《詩經》。唐代陸德明博采漢魏六朝諸傢訓詁資料,注釋儒傢群經及《老子》《莊子》,成《經典釋文》。約從南宋起,《經典釋文》中的各部分被分彆輯入各部經傳的注疏中,今本《毛詩正義》中輯有陸德明的《音義》,他給經文、傳文、箋文中的字注音,也兼注字義。後收入匯刻的《十三經注疏》中。
《毛詩詁訓傳》是現存最早的、完整的《詩經》注本。此次影印所據底本為國傢圖書館藏宋刻巾箱本,二十捲,每半葉十行,行十七字,注文小字雙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雙邊或四周雙邊。《鐵琴銅劍樓善本書目》著錄:“此南宋巾箱本,分捲與唐石經同。第一捲首行題‘毛詩捲第一’;次、三行題‘唐國子監博士兼太子中允贈齊州刺史吳縣開國男陸德明釋文附’;四行題‘周南關雎詁訓傳第一’;以下題‘毛詩國風’,以下題‘鄭氏箋’。第二捲以後無‘唐國子’雲雲二行,餘悉同前。”“傳、箋下即接釋文,不加識彆。惟所音經、注字,皆作陰文。於文多所刪改,與原書及注疏本不同。宋諱匡、殷、桓、覯、慎字有闕筆,而敦字不闕,孝宗以後刻本也。是本勝處往往與唐石經及宋小字本、相颱本閤。”此書鈐“汪士鍾印”“閬源真賞”“鐵琴銅劍樓”“祁陽陳澄中藏書記”等印記,可證此本先後為汪士鍾藝蕓書捨、瞿氏鐵琴銅劍樓、祁陽陳澄中荀齋所收藏,彌足珍貴。
苗文葉
二○一七年五月
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宋本毛詩詁訓傳(套裝全三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