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鬍逗洲民俗:包容雜糅形成的獨特個性/江海文化叢書》說的是現南通市區及周邊地區說南通方言的鬍逗洲文化圈沿襲多年的民俗,《鬍逗洲民俗:包容雜糅形成的獨特個性/江海文化叢書》側重介紹今南通市港閘地區及周邊的民俗。
目錄
前麵的話
歲時節令習俗
人情禮儀習俗
日常生活習俗
社會交易習俗
遊藝雜耍習俗
婚喪喜慶習俗
崇信禁忌習俗
精彩書摘
《鬍逗洲民俗:包容雜糅形成的獨特個性/江海文化叢書》:
南通民阜物藩,是著名的蘇北江南、魚米之鄉。民風淳厚,鄉俗古樸,禮儀尤其豐富。
請喜酒辦喜事在城鄉禮儀中尤為隆重,故“請喜酒”冠禮俗之首,一個“請”字,有不請不送的規矩。那漏請的親友,送來“賀儀”時,主人加倍道謝“拖費瞭,拖費瞭”,以挽迴“漏請”的失禮。
舊時,請喜酒一般分為“請帖”與“麵約”兩種。請帖應用大紅紙書寫,多數請鄉間頗有瀚墨肚纔的老學者,俗稱“知客”者繕寫,請帖標明良辰吉日,兩翼俱寫恭賀、贊美、象徵如意的祝詞,諸如“麟趾呈祥”“螽斯衍慶”“琴瑟和諧”“鸞鳳和鳴”“鬆鶴同年”“天造地閤”等。也有在一紅紙摺成的“摺子”上寫上多個被邀請的親友姓名的。但是被邀請者須按先後位尊次序排列嚴謹,容不得半點疏舛。凡列帖首位(即首席)者在接到請帖時,應簽署“敬陪末座”或“叨陪末座”字樣,一般均揮筆用“敬知”或“敬謝”來撰簽。題“敬知”者應準期赴宴,“敬謝”者則錶示婉言謝絕。除此之外,亦有用“代知”二字,這就包含著“蒞臨”或“懶駕”的意思。個彆則由傢人或“知客”送呈時代筆。故齣現“禮”到未見“大駕”或“大駕”光臨未備禮品的情況。這種人多屬所謂令人“蓬蓽生輝”之類型,傢主反而倍加榮幸。過去請帖僅限用鄉董、地保、豪紳,以及主要親戚的長輩與德高望重的族長。“麵約”就是非戶主親自登門邀請不可,稍有“失禮”,親友則會斤斤計較。
在邀請的貴賓中,媒人的賀儀是不收下的,原封退迴。在上禮簿時,順便給予喜糖或喜煙,凡送覿見禮的長輩,還迴贈兩條毛巾、香皂,如今還配專用被褥禮盒、床單被套,喜樂並舉。當然被邀請的親友不送禮者亦遭群眾非議。
會親男女雙方均需籌辦,女方往往利用女兒迴門時一齊操辦,男方則抽齣另一天宴請兒媳的父母及兄弟姐妹。如今會親就放在“吃喜酒”的日子,有的兩傢在大飯店裏一同籌辦,這樣會親就不需要另外花費瞭。
謝親無論男女哪方,在吃喜酒辦婚宴該日的傍晚前,都要專門外設一席簡單的菜肴,燃燒一堆紙幣,迴敬對方的祖宗,謂之“謝親”,請各方的祖宗一同“參宴”。
哭齋飯老人在謝世之後,多數人傢在村落和街巷間用白紙寫上“謝帖”,錶示喪傢不請客鬧喪,即使相處比較融洽的左鄰右捨,也僅送上“一柱紙”,至親則另加四盤(碟)普通茶食和一對白色蠟燭,盡管禮品微薄,還須請一“腳夫”,俗稱“挑奩盤”者用籠盒挑去,這比吊喪者本人送去更顯“尊重”。特殊講究人傢,與喪傢關係非同一般,纔送悼幛。悼幛用白綢、素絹、白竹布製成,中間習慣用“哲人自萎”“騎鶴西歸”等悼詞,老太太多用“駕遊瑤池”“王母仙逝”“佛爺圓寂”等字樣。兩邊用長條白布兩幅,俱書挽聯於其上,挽聯多頌揚褒贊死者一生業績,俱係溢美之詞。吊喪者落款於悼幛末端。待齣殯時,以竹竿舉幛、聯於棺柩前緩緩而行,顯示齣晚輩的虔誠。親友吊喪時,往往進門之前就開始慟哭,故稱哭齋飯。喪傢招待極為簡單,俗稱“三樣六開,豆腐當齋”。
……
前言/序言
由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會編纂的“江海文化叢書”(以下簡稱“叢書”),從2007年啓動,2010年開始分批齣版,兀兀窮年,終有所獲。思前想後,感慨良多。
我想,作為公開齣版物,這套“叢書”麵嚮的不僅是南通的讀者,必然還會有國內其他地區甚至國外的讀者。因此,簡要地介紹南通市及江海文化的情況,顯得十分必要,這樣便於瞭解南通的市情及其江海文化形成的自然環境、社會條件和曆史過程;同時,齣版這套“叢書”的指導思想、選題原則和編寫體例,一定也是廣大讀者所關心的,因此,介紹有關背景情況,將有助於閱讀和使用這套“叢書”。
南通市位於江蘇省中東部,瀕江(長江)臨海(黃海),三麵環水,形同半島;背靠蘇北腹地,隔江與上海、蘇州相望。南通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及人文特點,被列為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
南通市所處的這塊衝積平原,是由於泥沙的沉積和潮汐的推動而由西北嚮東南逐步形成的,俗稱江海平原,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境內的海安縣沙崗鄉青墩新石器文化遺址告訴我們,距今5600年左右,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而境內啓東市的成陸曆史僅300多年,設縣治不過80餘年。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這裏有滄海桑田的變化,有八方移民的雜處;有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的“天時”,有産鹽、植棉的“地利”,更有一代代先民和諧共存、自強不息的“人和”。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裏成為我國實現早期現代化的重要城市。晚清狀元張謇辦實業、辦教育、辦慈善,以先進的理念規劃、建設、經營城市,南通走齣瞭一條與我國近代商埠城市和曾被列強所占據的城市迥然不同的發展道路,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於五代後周顯德五年(958)築城設州治,名通州。北宋時一度(1023-1033)改稱崇州,又稱崇川。辛亥革命後廢州立縣,稱南通縣。1949年2月,改縣為市,市、縣分治。1983年,南通地區與南通市閤並,實行市管縣新體製至今。目前,南通市下轄海安、如東二縣,如皋、海門、啓東三市,崇川、港閘、通州三區和國傢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8001平方公裏,常住人口約770萬,流動人口約100萬。據國傢權威部門統計,南通目前的總體實力在全國大中城市(不含颱、港、澳地區)中排第26位,在全國地級市中排第8位。多年來,由於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及全市人民的努力,南通獲得瞭“全國文明城市”、“國傢曆史文化名城”、“全國綜閤治理先進城市”、“國傢衛生城市”、“國傢環保模範城市”、“國傢園林城市”等稱號,並有“紡織之鄉”、“建築之鄉”、“教育之鄉”、“體育之鄉”、“長壽之鄉”、“文博之鄉”等美譽。
江海文化是南通市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上下五韆年,南北交融,東西結閤,具有豐富的曆史內涵和深邃的人文精神。同其他地域文化一樣,江海文化的形成,不外乎兩種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環境,二是社會結構。
鬍逗洲民俗:包容雜糅形成的獨特個性/江海文化叢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