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通信技術(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現代通信技術(第4版)


廉飛宇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06-0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09694
版次:4
商品編碼:1232746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0
字數:4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現代通信技術(第4版)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現代通信技術(第4版)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現代通信技術(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扼要介紹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後結閤現代通信技術涉及的各個領域,分彆詳細介紹瞭微波與衛星通信、光縴通信、移動通信、計算機網絡通信、通信業務網和接入網的基本知識、組織結構和運作原理,同時也介紹瞭各個通信領域技術的新發展和新成果。本書旨在使不具備通信專業知識的讀者快速建立現代通信技術的整體概念,掌握現代通信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為進一步學習通信專業知識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本書可以作為高職高專通信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以作為高職高專電子、計算機等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

作者簡介

廉飛宇,河南工業大學骨乾教師,對於通信專業教學研究有較高的造詣,具備較為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和教材編寫經驗,其在電子工業齣版社編寫齣版的《現代通信技術》一書獲得市場廣泛認可,目前已修訂至第四版。

目錄


第1章 現代通信技術概述 (1)
1.1 信號、信道與信息的傳輸 (1)
1.1.1 信號 (1)
1.1.2 信道 (3)
1.1.3 信息的傳輸方式 (5)
1.2 通信係統 (6)
1.2.1 通信係統的基本模型 (6)
1.2.2 通信係統的分類 (8)
1.2.3 通信係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10)
1.3 通信網 (11)
1.3.1 通信網的結構 (11)
1.3.2 通信網的分類 (13)
1.4 通信業務 (14)
1.4.1 音視頻業務 (14)
1.4.2 數據通信業務 (17)
1.4.3 多媒體通信業務 (19)
1.5 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21)
習題1 (22)
第2章 數字通信基礎 (23)
2.1 模擬信號數字化 (23)
2.1.1 抽樣 (23)
2.1.2 量化 (24)
2.1.3 編碼 (25)
2.2 信號的基帶傳輸 (26)
2.2.1 模擬信號的基帶傳輸 (26)
2.2.2 數字信號的基帶傳輸 (26)
2.3 調製與解調 (28)
2.3.1 模擬調製與解調 (28)
2.3.2 數字調製與解調 (34)
2.4 復用技術 (40)
2.4.1 頻分復用技術(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40)
2.4.2 時分復用技術(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42)
2.4.3 波分復用技術(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43)
2.4.4 碼分復用技術(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44)
2.5 差錯控製和校驗碼 (44)
2.5.1 差錯的産生原因及其控製方法 (44)
2.5.2 奇偶校驗碼 (45)
2.5.3 循環冗餘碼(CRC) (48)
2.6 現代交換技術 (49)
2.6.1 電路交換 (49)
2.6.2 報文交換 (50)
2.6.3 報文分組交換 (51)
2.6.4 各種數據交換技術的性能比較 (52)
習題2 (52)
第3章 數字微波與衛星通信 (54)
3.1 數字微波通信係統概述 (54)
3.1.1 時分多路復用原理 (55)
3.1.2 傳輸容量係列 (55)
3.1.3 數字微波通信的關鍵技術 (56)
3.1.4 數字微波接力通信的主要特點 (58)
3.2 數字微波信號的最佳接收 (58)
3.2.1 最佳接收機結構 (58)
3.2.2 最佳接收原理的應用 (60)
3.3 微波接力通信 (62)
3.3.1 微波接力頻道的構成 (62)
3.3.2 天饋綫和分路係統 (64)
3.4 微波傳播 (70)
3.4.1 自由空間傳播 (70)
3.4.2 菲涅耳區 (71)
3.4.3 平坦地麵的反射 (71)
3.4.4 大氣摺射 (72)
3.5 微波綫路的分類 (73)
3.5.1 按地區分類 (73)
3.5.2 按餘隙分類 (73)
3.6 衰落及抗衰落 (73)
3.6.1 衰落原因及分類 (74)
3.6.2 分集接收 (74)
3.6.3 自適應均衡技術 (75)
3.7 衛星通信概述 (76)
3.7.1 衛星通信的概念 (76)
3.7.2 靜止衛星通信的特點 (79)
3.7.3 衛星通信的工作頻段 (81)
3.7.4 衛星通信的優點 (83)
3.7.5 衛星通信係統的組成 (84)
3.8 衛星通信的多址技術 (84)
3.8.1 多址方式概述 (84)
3.8.2 頻分多址(FDMA)方式 (86)
3.8.3 時分多址(TDMA)方式 (87)
3.8.4 空分多址(SDMA)方式 (88)
3.8.5 碼分多址(CDMA)方式 (90)
3.9 VSAT衛星通信係統 (90)
3.9.1 VSAT概述 (90)
3.9.2 VSAT網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92)
3.9.3 VSAT分類及特點 (95)
3.9.4 VSAT網絡結構及組網形式 (95)
3.9.5 VSAT係統的工作頻段 (97)
3.9.6 VSAT網絡體係結構 (97)
3.9.7 VSAT數據網多址協議 (99)
習題3 (105)
第4章 光縴通信 (107)
4.1 光縴通信概述 (107)
4.1.1 光縴通信的發展曆史 (107)
4.1.2 光縴通信的工作波長 (108)
4.1.3 光縴通信的特點 (108)
4.1.4 光縴通信係統的基本組成 (109)
4.2 光縴與光纜 (109)
4.2.1 光縴的結構及其分類 (109)
4.2.2 光縴的導光原理 (111)
4.2.3 光縴的損耗特性及色散特性 (113)
4.2.4 光縴的連接 (115)
4.2.5 光纜和光纜的敷設 (116)
4.3 光源和光電檢測器 (119)
4.3.1 光源 (119)
4.3.2 半導體光電檢測器 (124)
4.4 光縴通信係統 (126)
4.4.1 光發射機 (126)
4.4.2 光接收機 (127)
4.4.3 光中繼器 (128)
4.5 光的波分復用 (130)
4.5.1 光波分復用係統的結構 (130)
4.5.2 光波分復用的主要特點 (131)
4.5.3 密集波分復用技術 (132)
4.6 同步數字體係SDH (132)
習題4 (133)
第5章 移動通信 (135)
5.1 移動通信概述 (135)
5.1.1 移動通信的特點 (135)
5.1.2 移動通信的分類 (137)
5.1.3 移動通信的工作方式 (138)
5.1.4 移動通信的工作頻段 (139)
5.1.5 移動通信係統的組成 (140)
5.2 移動通信係統的組網技術 (140)
5.2.1 大區製移動通信網 (141)
5.2.2 小區製移動通信網 (141)
5.2.3 信道配置 (143)
5.2.4 信令 (144)
5.3 GSM移動通信係統 (144)
5.3.1 概述 (144)
5.3.2 GSM係統的組成 (145)
5.3.3 GSM係統的網絡結構 (147)
5.3.4 編號方式與頻率配置 (148)
5.3.5 GSM係統移動管理 (150)
5.3.6 路由選擇 (153)
5.4 CDMA移動通信係統 (154)
5.4.1 概述 (154)
5.4.2 擴頻通信原理 (156)
5.4.3 CDMA數字蜂窩係統的信道組成 (157)
5.4.4 CDMA的係統結構 (159)
5.5 第三代移動通信係統 (160)
5.5.1 概述 (161)
5.5.2 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網絡標準 (162)
5.5.3 WCDMA移動通信係統概述 (166)
5.5.4 CDMA2000移動通信係統概述 (171)
5.5.5 TD-SCDMA技術 (173)
習題5 (176)
第6章 計算機網絡通信 (177)
6.1 計算機網絡概述 (177)
6.1.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組成與分類 (177)
6.1.2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180)
6.1.3 計算機網絡體係結構 (182)
6.2 物理層 (187)
6.2.1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187)
6.2.2 物理層的傳輸媒體 (189)
6.3 數據鏈路層 (189)
6.3.1 數據鏈路層協議 (190)
6.3.2 以太網的數據鏈路層 (190)
6.3.3 以太網技術 (194)
6.4 網絡層 (198)
6.4.1 網絡層概述 (198)
6.4.2 網際協議IP (199)
6.4.3 網際控製報文協議ICMP (203)
6.4.4 網絡層的其他協議 (204)
6.5 傳輸層 (205)
6.5.1 傳輸層概述 (205)
6.5.2 傳輸控製協議(TCP協議) (205)
6.5.3 用戶數據包協議UDP (207)
6.6 應用層 (208)
6.6.1 WWW全球信息網與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 (208)
6.6.2 DNS域名係統 (210)
6.6.3 E-mail電子郵件傳輸協議 (212)
6.6.4 Telnet協議 (213)
6.6.5 FTP文件傳輸協議 (214)
6.6.6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215)
6.6.7 NFS網絡文件係統 (216)
習題6 (216)
第7章 通信業務網 (218)
7.1 概述 (218)
7.2 電話網 (219)
7.2.1 電話通信網的組成 (219)
7.2.2 電話網的網絡結構 (220)
7.2.3 編號計劃 (223)
7.3 寬帶綜閤業務數字網(B-ISDN) (224)
7.3.1 B-ISDN業務的特性及信息傳遞方式 (224)
7.3.2 ATM技術原理 (225)
7.3.3 B-ISDN/ATM的網絡分層結構 (227)
7.3.4 B-ISDN/ATM的用戶/網絡接口 (229)
7.3.5 ATM網組成 (229)
7.3.6 寬帶通信網的業務 (231)
7.3.7 寬帶信息網絡建設實例―――上海寬帶信息網 (234)
7.4 因特網 (235)
7.4.1 什麼是因特網 (235)
7.4.2 因特網的發展曆史 (236)
7.4.3 因特網的結構特點 (236)
7.4.4 因特網的關鍵技術 (237)
7.4.5 Internet的體係結構 (238)
7.5 因特網的基本服務 (241)
7.5.1 WWW服務 (241)
7.5.2 電子郵件服務 (243)
7.5.3 文件傳輸服務 (244)
7.5.4 遠程登錄服務 (244)
7.5.5 Usenet網絡新聞組服務 (245)
7.5.6 電子公告牌服務 (245)
7.6 互聯網提供的新業務 (246)
7.7 三網融閤 (249)
習題7 (250)
第8章 接入網 (251)
8.1 接入網概述 (251)
8.1.1 接入網的基本概念 (251)
8.1.2 接入網的特點 (253)
8.1.3 接入網的結構功能 (253)
8.1.4 接入網的拓撲結構 (255)
8.1.5 接入網的綜閤業務 (256)
8.2 接入網中的接口 (258)
8.2.1 接口類型 (258)
8.2.2 V5接口 (260)
8.3 雙絞綫接入網技術 (266)
8.3.1 不對稱數字用戶綫(ADSL)接入技術 (266)
8.3.2 甚高速數字用戶綫(VDSL)接入技術 (269)
8.4 混閤光縴/同軸電纜接入網技術 (270)
8.4.1 HFC的網絡結構 (270)
8.4.2 HFC的頻譜 (272)
8.4.3 Cable Modem (273)
8.4.4 CableModem的係統結構 (274)
8.5 光縴接入網技術 (275)
8.5.1 光縴接入網的基本概念 (275)
8.5.2 光縴接入網的功能結構 (277)
8.5.3 FTTx+LAN接入方式 (280)
8.6 無綫接入網技術 (282)
8.6.1 無綫接入技術概述 (282)
8.6.2 本地多點分配業務係統(LMDS) (283)
8.6.3 無綫局域網(WLAN)接入技術 (286)
習題8 (289)
參考文獻 (290)

前言/序言

第4 版前言

本書自2010 年齣版第3 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很多高職高專院校通信專業已把它作為專業基礎課教材。在此謹嚮廣大本教材使用者錶示真誠的謝意。

此次修訂,盡可能對第3 版的疏漏失誤之處進行修正,同時本著教材編寫的完整性、係統性原則,增加瞭微波通信、計算機通信等內容,對某些過時陳舊、專業性太強的內容進行瞭刪減,突齣瞭計算機網絡通信以及通信的新發展、新技術方麵的內容。

21 世紀是通信信息時代,第5 代通信、寬帶上網、移動通信、衛星、光縴通信等迅速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顯而易見,這是基於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彆是以移動通信、計算機通信、光縴通信、衛星通信為代錶的現代通信技術的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通信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滲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不僅通信專業的學生,而且非通信專業的學生以及其他領域的技術人員都迫切要求學習通信知識。因此,為瞭使不同專業的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基本掌握現代通信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瞭解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我們將以往單獨設置的《通信原理》、《微波與衛星通信》、《光縴通信》、《移動通信》、《計算機網絡》、《接入網》等課程綜閤成一門《現代通信技術》課程,編寫瞭這本教材,以適應教學的需要。

全書共分為8 章。第1 章介紹現代通信技術的基本概念,第2 章介紹通信的基礎知識,第3 章介紹微波和衛星通信,第4 章介紹光縴通信,第5 章介紹移動通信,第6 章介紹計算機網絡通信,第7 章介紹通信業務網,第8 章介紹接入網。本書計劃學時為64 學時。

本書是在硃月秀老師編寫的第3 版的基礎上,由廉飛宇老師修訂完成的。鑒於修訂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2017 年9 月



現代通信技術(第4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現代通信技術(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現代通信技術(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