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作為一種思想操練的五四》: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陳平原帶你走進五四。
內容簡介
《作為一種思想操練的五四》是作者專論“五四”的一本書,收錄十一篇文章,文章長短及體例不一,有論文,有隨筆,也有答問。隻是在將“五四”作為思想的磨刀石這一點上,取共同立場。答問部分夾雜個人閱曆與感受,明顯帶有主觀性。可即便是專業論文,也都是曆史研究與現實關懷相互纏繞。“五四”既是曆史,也是現實;既是學術,更是精神。《“少年意氣”與“傢國情懷”——北大學生之“五四記憶”》與《波詭雲譎的追憶、闡釋與重構——解讀“五四”言說史》二文,尤為用力,不無新意,有心人能讀齣那些壓在紙背的心情。
作者簡介
陳平原,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著有《觸摸曆史與進入五四》《韆古文人俠客夢》《讀書的“風景”》等著作多部。
目錄
序 言
1 作為一種思想操練的五四
16 “新文化”如何“運動”
——關於“兩代人的閤力”
49 波詭雲譎的追憶、闡釋與重構
——解讀五四言說史
78 “少年意氣”與“傢國情懷”
——北大學生之“五四記憶”
127 何為/何謂“成功”的文化斷裂
——重新審讀五四新文化運動
140 走不齣的五四?
155 兼及“思想”“文采”與“行動”
158 與五四對話
──答《光華雜誌》張靜茹問
166 年長一輩應為後來者搭建舞颱
——答新華社記者任沁沁問
173 新文化運動是一個播種的時代
——答《鳳凰周刊》記者徐偉問
185 整個20世紀都是五四的時代
—— 答《東方曆史評論》許知遠、莊鞦水問
精彩書摘
作為一種思想操練的五四
十年前,我在《觸摸曆史與進入五四》的“導言”中說過:“人類曆史上,有過許多‘關鍵時刻’,其巨大的輻射力量,對後世産生瞭決定性影響。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你都必須認真麵對,這樣,纔能在沉思與對話中,獲得前進的方嚮感與原動力。對於二十世紀中國思想文化進程來說,‘五四’便扮演瞭這樣的重要角色。作為後來者,我們必須跟諸如‘五四’(包括思想學說、文化潮流、政治運作等)這樣的關鍵時刻、關鍵人物、關鍵學說,保持不斷的對話關係。這是一種必要的‘思維操練’,也是走嚮‘心靈成熟’的必由之路。在這個意義上,‘五四’之於我輩,既是曆史,也是現實;既是學術,更是精神。”a十年後重讀這段話,我依舊堅持此立場。今天的主題演說,就談以下四個問題:第一,為什麼是五四;第二,風雨兼程說五四;第三,“走齣”還是“走不齣”;第四,如何激活“傳統”。
一、 為什麼是五四
晚清以降,麵對“三韆年未有之大變局”,一代代中國人奮起搏擊,風雲激蕩中,齣現眾多波瀾壯闊的曆史事件。有的如過眼雲煙,有的欲說還休,有的偶爾露崢嶸,有的則能不斷召喚閱讀者與對話者——五四無疑屬於後者。五四運動的規模並不大,持續時間也不長,為何影響竟如此深遠?我用以下三點理由,試圖做齣解釋。
第一,五四運動的當事人,迅速地自我經典化,其正麵價值得到後世大部分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的認可。有的事件嚴重影響曆史進程,當初也曾被捧到天上,隻是經不起後世讀者的再三推敲,逐漸顯現頹勢,甚至成瞭負麵教材(如太平天國或“文化大革命”)。五
四運動的幸運在於,剛剛落幕便被正式命名,且從第二年起就有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可以這麼說,五四成瞭近百年來無數充滿激情、關注國傢命運、理想主義色彩濃厚的青年學生的“精神烙印”。長輩們(政治傢、學者或普通民眾)不管是否真心實意,一般不願意與青年直接對抗,故都會高舉或默許五四的旗幟。
第二,五四運動雖也有“起承轉閤”,但動作幅度及戲劇性明顯不如八年抗戰。不過,後者黑白分明,發展綫索及精神維度相對單純,不像前者那樣變幻莫測、豐富多彩。如果不涉及具體內容,我曾用三個詞來描述五四的風采。第一是“泥沙俱下”,第二是“眾聲喧嘩”,第三是“生氣淋灕”。每一種力量都很活躍,都有生存空間,都得到瞭很好的展現,這樣的機遇,真是韆載難逢。談論五四,對我來說,與其說是某種具體的思想學說,還不如說是這種“百傢爭鳴”的狀態讓我怦然心動,歆羨不已。
第三,某種意義上,五四運動的意義是“說齣來”的。迴過頭來看,20世紀中國,就思想文化而言,最值得與其進行持續對話的,還是五四。一代代中國人,從各自的立場齣發,不斷地與五四對話,賦予它各種“時代意義”,邀請其加入當下的社會變革;正是這一次次的對話、碰撞與融閤,逐漸形成瞭今天中國的思想格局。b有的事件自身潛力有限,即便鼓勵你說,也不值得長期與之對話;有的事件很重要,但長期被壓抑,缺乏深入且持續不斷的對話、質疑與拷問,使得其潛藏的精神力量沒有辦法釋放齣來。而五四運動的好處在於,既有巨大潛力,又從未成為“禁忌”。
二、風雨兼程說五四
曆史上難得有這樣的事件,當事人的自我命名迅速傳播開去,且得到當時及後世讀者的廣泛認可。塵埃尚未落定,1919年5月9日《晨報》上已有北大教授兼教務長顧兆熊(孟餘)的《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生之示威活動與國民之精神的潮流》,5月26日《每周評論》則刊齣學生領袖、北大英文係學生羅傢倫的《“五四運動”的精神》,5月27日的《時事新報》上,張東蓀的《“五四”精神之縱的持久性與橫的擴張性》同樣引人注目——“潮流”“運動”“精神”,關於五四的命名與定性竟如此及時且準確。此後,一代代文人、學者、政治傢及青年學生,便是在此基礎上建構有關五四的神話。
說五四不僅僅是曆史事件,更是近百年中國讀書人重要的思想資源、極為活躍的學術話題,甚至可以作為時代思潮變化的試金石,我相信很多人都能接受。美國學者舒衡哲在《中國的啓濛運動——知識分子與五四遺産》第六章“五四的啓示”中,辨析新中國成立後官方對五四的看法,以及諸多紀念活動和迴憶文章,還有同時期知識分子的抉擇與掙紮。這一章的結語很是悲壯:“‘五四’不隻被看作鼓舞知識分子勇士的精神食糧,它將成為照亮中國的政治文化生活的一把‘火炬’。”a而我的《波詭雲譎的追憶、闡釋與重構——解讀五四言說史》則選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文藝報》等四種報刊,觀察其在五四運動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以及八十周年時的社論及紀念文章,並將其與同時期的政治思潮相對應,看關於五四的言說如何隱含著巨大的政治風波、思想潛力以及道德陷阱。
前言/序言
序言
碩士及博士階段專攻中國現代文學,自然而然,人生及學術路上,不斷與五四對話。談論小說敘事模式(《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上海人民齣版社,1988年),辨析現代學術轉型(《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北京大學齣版社,1998年),五四當然是重要的支點。至於直接討論新文化運動的,起碼有《觸摸曆史與進入五四》(北京大學齣版社,2005年;Touches of History: An Entry into ‘May Fourth’ China, translated by Michel Hockx, LEIDEN·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11),以及《“新文化”的崛起與流播》(北京大學齣版社,2015年)。此外,還與夏曉虹閤編過《觸摸曆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廣州齣版社,1999年;北京大學齣版社,2009年)。清點下來,很遺憾,關於五四運動,我至今沒有總括性著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始終認定,“新文化”是晚清與五四兩代人共同創造的(參見本書《“新文化”如何“運動”——關於“兩代人的閤力”》)。這一兼及晚清與五四的思路,目前在學界仍屬邊緣,需打好地基,方能有大的建構。
除瞭收入本書的諸文,我還有若乾關於五四的應景之作。說“應景”並無懺悔的意味,對於研究現代中國文學/文化/思想/政治的學者來說,因五四而切入當下話題,乃責無旁貸。因為,就像我在彆處說過的,五四之於我輩,既是曆史,也是現實;既是學術,更是精神。
本書所收十一文,長短及體例不一,有論文,有隨筆,也有答問。隻是在將五四作為思想的磨刀石這一點上,取共同立場。答問部分夾雜個人閱曆與感受,明顯帶有主觀性。可即便是專業論文,也都是曆史研究與現實關懷相互纏繞。若《“少年意氣”與“傢國情懷”——北大學生之“五四記憶”》與《波詭雲譎的追憶、闡釋與重構——解讀五四言說史》二文,自認頗為用力,且不無新意,可有心人照樣能讀齣那些壓在紙背的心情。
在這個意義上,本書並非立論謹嚴的史著,而是帶有論戰性質的評論。也正因此,不列參考書目(隻是隨文注齣),也不強求體例一緻。如此單刀直入,若能勾起讀者對五四的興緻,進而閱讀、思考與爭辯,則本書“功莫大焉”。
2017年4月30日於京西圓明園花園
作為一種思想操練的五四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