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同步跨入新常態和新時代。新時代意味著解決新矛盾、新問題,完成新使命,進而更加迫切需要新思維、新方法、新答案。如何正確認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如何準確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方位,如何牢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如何更好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換,如何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如何穩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如何完善以公有製為主體、國有製為主導、多種所有製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如何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如何防範金融風險、搞好實體經濟,如何通過“一帶一路”構築全球新格局,如何全麵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水平,這些新的重大課題均需要我們作齣科學的理論應答。
基於此,本書嘗試性地組織瞭一批頗具代錶性的著名經濟學傢,圍繞一係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深刻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建設的大邏輯和真命題,時刻厘清馬剋思主義與西方各種錯誤思潮的界限,把脈中國和世界經濟未來發展的新走勢。”
産業升級是對外直接投資外溢效應的集中體現。本書從理論、經驗和實證三個維度,分析瞭對外直接投資與母國産業升級之間的理論邏輯,探討瞭對外直接投資影響母國産業升級的內在機製,總結瞭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傢的先行經驗,嘗試性提齣瞭中國經驗。在深度分析基礎上,研判展望瞭未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態勢,並給齣相應的政策建議。
程恩富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學部主席團成員兼馬剋思主義研究學部主任、中國社科院大學首席教授;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會長、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2018年改名為中國政治經濟學學會)會長;第十一屆至十三屆全國人大代錶。
專題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3
推動政治經濟學的發展與創新(衛興華)/3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八個重大原則(程恩富)/4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當代新特徵(李建平)/1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兩種解讀及其分析(孔丹)/18
專題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方位/22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方位:曆史、現實、未來(周新城)/22
新時代中國模式對世界的啓示(陳平)/29
中國經濟:新時代、新思維、新戰略(李稻葵)/31
專題三: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37
新時代將加速經濟新常態下的民富國強進程(程恩富)/37
將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作為改革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指標(何秉孟)/45
以人民為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程恩富)/48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要求(王天義)/56
專題四:新發展理念是當今中國發展之道/58
五大發展理念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內涵的深化拓寬和高度概括(吳宣恭)/58
習近平總書記新發展觀解析(顔鵬飛)/65
基於新發展理念,構建中國特色的發展經濟學(馮金華)/68
專題五:牢牢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換/77
怎樣正確解讀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問題(衛興華)/77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問題(劉國光)/80
根據所有製實際重新分析當前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吳宣恭)/83
專題六:科學準確把握政府與市場關係/90
準確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市場與政府、市場與計劃的關係(劉國光)/9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雙重調節論(程恩富)/93
科學認識和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何自力)/95
市場機製能解決産能過剩問題嗎?(王誌偉)/98
兩種根本不同的改革觀(高梁)/104
專題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09
資源配平實現方式的新探索(文魁)/109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餘斌)/114
論供給側改革的理論依據和政策選擇(李翀)/120
專題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128
現代化經濟體係:發展的戰略目標(鬍鞍鋼)/128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簡新華)/130
建設現代化經濟新體係(顧鈺民)/132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何乾強)/134
專題九:譜寫新時代國企改革發展新篇章/137
論“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和“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的一緻性(宋方敏)/137
做強做優做大國企必須分清理論是非(何乾強)/148
對“混閤所有製經濟”、“交叉持股”概念科學性的唯物主義再認識(龍斧)/151
專題十:堅定不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155
鄧小平“第二次飛躍”論與習近平“統”的思想關係之考察(程恩富)/155
創造農村就業,推進鄉村振興(鬍鞍鋼)/162
中國農地製度和經營方式創新研究(簡新華)/163
“三權分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土地産權模式的創新(顧鈺民)/180
專題十一:防範金融風險,振興實體經濟/187
從銀行類金融機構成長看我國金融體係的改革方嚮(曹和平)/187
中國股市改革、金融監管與反腐敗(楊斌)/192
我國兩大係統性風險及其防範(方興起)/205
正確認識服務業占比的意義(何自力)/209
專題十二:“一帶一路”構築全球新格局/211
“一帶一路”是我國大踏步地“走齣去”的大智慧大手筆(丁冰)/211
迎接“中國時刻”:漸進式改變國際規則是國內發展的訴求(李稻葵)/214
“一帶一路”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廣闊之路(丁一凡)/216
專題十三: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絕對領導/223
為什麼必須堅持加強和完善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衛興華)/223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重要特徵(楊承訓)/225
社會主義加市場是中國的核心競爭力(李玲)/229
如何看待中國共産黨的成功經驗(丁一凡)237
我買這本書,純粹是因為我最近在工作中遇到瞭不少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問題,覺得自己的知識儲備遠遠不夠。我們公司最近在考慮新的投資方嚮,涉及到一些新興産業,我對這些産業的未來發展前景、相關的政策扶持、以及潛在的風險都不是很瞭解。我聽說一些著名的經濟學傢對這些問題有深入的研究,並且他們的觀點往往能為企業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就覺得它可能正是我需要的。我希望這本書裏能有一些關於産業升級、技術創新、以及國傢經濟發展戰略的討論。特彆是對於那些正在崛起的新興産業,比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等,我想知道這些産業的驅動力是什麼?它們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未來的發展空間有多大?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識彆和評估這些新興産業投資機會的框架或方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用的信息,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我希望這本書能幫我打開思路,讓我能夠更自信地參與到公司的戰略討論中去,並且做齣更明智的決策。
评分最近總是聽到“新時代經濟”這個說法,感覺好像有什麼大事要發生瞭,但具體是什麼,我一直有點模糊。我不太懂經濟,但又想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想被落下。這本書的題目聽起來很貼切,正好解答瞭我心中的疑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最簡單、最接地氣的方式,把“新時代經濟”到底是什麼,它和以前的經濟有什麼不同,它會帶來哪些影響,這些問題解釋清楚。我不需要太多的專業術語,也不需要復雜的數學模型,我隻想知道,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這個“新時代經濟”意味著什麼?我的工作會不會受到影響?我的生活水平會不會提高?我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生活方式來適應這種變化?我特彆關注書中會不會提到一些關於消費升級、或者說新的消費模式的討論?比如,現在大傢都在說“體驗經濟”、“共享經濟”,這些概念到底是怎麼迴事?它們是不是“新時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不再對這個陌生的概念感到恐懼,而是能夠理解它,甚至擁抱它。
评分我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齣於一種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知的好奇。我一直認為,瞭解經濟運行的規律,是認識我們所處社會最基本的一步。尤其是在這個信息爆炸、變化加速的時代,我常常感到一種信息過載的焦慮,既想抓住機遇,又擔心錯失風險。這本書的題目,尤其是“縱論”二字,讓我覺得它能夠提供一種宏觀的視角,對新時代的經濟進行一次全麵的審視。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涉及一些關於經濟結構性調整、增長模式轉變,甚至是國際經濟格局演變等宏大的議題。我希望作者們能夠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為我們描繪齣新時代經濟的藍圖,並分析其中蘊含的機遇與挑戰。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如何平衡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構建更加公平包容的經濟體係的討論。畢竟,一個真正“新時代”的經濟,不應該僅僅追求GDP的增長,更應該關注社會的整體福祉和人類的長遠發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拓展我的視野,提升我的認知水平,讓我能夠以更長遠的眼光,去理解和參與到我們這個時代經濟的變革之中。
评分說實話,當初吸引我下單這本書,主要是看中瞭“著名經濟學傢”這幾個字。我一直認為,經濟學傢的洞察力是常人難以企及的,他們往往能從紛繁復雜的錶象中捕捉到事物發展的本質。尤其是在當下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經濟形勢瞬息萬變,各種“黑天鵝”事件層齣不窮,我們普通人想要理解這些變化,預測未來走嚮,實在是力不從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匯集一批真正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傢,他們能夠分享他們的獨到見解,為我們揭示新時代經濟的底層邏輯。我特彆關注那些敢於挑戰傳統觀念、提齣創新性理論的學者,他們的思考方式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啓發。比如,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傳統經濟理論是否還能有效解釋一切?新的生産力要素是什麼?價值的創造和分配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這些都是我迫切想瞭解的問題。我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的預測,以及應對這些趨勢的策略建議。當然,我更希望的是,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批判性思維的訓練,讓我們不被錶麵的繁榮所迷惑,而是能夠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斷。畢竟,經濟學不應隻是少數人的智力遊戲,更應是普羅大眾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评分這本書的題目聽起來就相當有分量,“著名經濟學傢縱論新時代經濟”,光是這幾個字就足以勾起我這個普通讀者對當下經濟發展脈絡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理解經濟運行的規律,尤其是我們身處的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對於個人財富的增長、對國傢發展的方嚮都至關重要。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對宏觀經濟、産業變動、乃至國際貿易摩擦都津津樂道,但我總感覺自己缺瞭一塊拼圖,信息零散,理論基礎薄弱。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能夠獲得一個係統性的、由權威人士解讀的關於“新時代經濟”的圖景。我很期待書中能有哪些經濟學傢,他們各自的學術背景和研究方嚮又是什麼?他們又會從哪些角度切入,來剖析這個“新時代”的經濟特徵?是側重於技術創新驅動下的産業升級,還是聚焦於全球化浪潮中的新挑戰與新機遇?亦或是探討收入分配、社會公平等更具民生關懷的議題?我希望這本書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論文堆砌,而是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生動的案例,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看得懂,並且能有所啓發。畢竟,經濟學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服務於社會,改善民生,而不是束之高閣的理論。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對我們所處的時代有一個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