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針:和平的使者》是劉力紅博士(《思考中醫》作者)整理其針灸老師楊真海傳講“黃帝內針”的*著作,被譽為“思考中醫人生 針灸使用手冊”閤yi版。本書既有“形而上”的中醫文化思考、中醫人生情懷,又有“形而下”的針灸xue用基礎、針灸操作手冊。
“黃帝內針”是不摺不扣的六經辨證,每yi針、甚至是每yi個心念都不能離開六經,都不能離開三二yi的基本綱領和技術路綫:三就是“三纔”,二就是“陰陽”,yi就是“阿是”。
diyi章 傳承概述
yi.針貴明理
1、
迴顧《靈樞》的“jiu針shi二原”,這裏麵談到針刺的兩個特點:yi個是“易用難忘”;yi個是“猶撥剌也,猶雪汙也,猶解結也,猶決閉也。”前yi個特點講的是針道的簡單性,必須容易操作、容易把握,並且yixue就會,很難忘記。如果針道復雜瞭,變成難用易忘的東西,那麼就很難成為常用的方fa,不常用,自然就難以經久不衰。di二個特點講的是針的效用,用針來療疾治病,就像撥剌、雪汙、解結、決閉那樣快捷,那麼乾脆利落,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那麼爽!
如果針道具備瞭這兩個特點,誰會不想xue?!誰會不想用?!人人都想xue,人人都想用,自然就能“傳於後世……終而不滅,久而不絕”瞭。
因此,用上麵的特點來對照今天的現實,我們就會發現,針道之所以衰微,之所以淪落為不常用的方fa,其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它缺失瞭這兩個特徵。針已經不再是易用難忘的治fa,而施之以病患,亦不再有撥刺、雪汙、解結、決閉yi樣的效果,人們自然就遠離它瞭。所以,我們要想重拾針道往日的隆盛,還是得從找迴針道的這兩個特徵齣發,除此彆無它途!
2、方針何處起
我常常聽劉力紅提到扶陽xue派祖師鄭欽安的yi句話,da意是:執藥不如執方;執方不如執fa;執fa不如明理。若真能明理,信手拈來yi二味,皆是妙fa良方。聞言知音,就知道這是過來人的話,這話也yi樣適閤於針剌。用針同樣要打好這四張牌,不過是將其末尾的藥換成針而已。
在方藥裏,不同的方由不同的藥配伍而成,以對治不同的病癥。在針道裏,不同的方並非由不同的針構成,而僅僅是由同yi的針紮在人體不同的部位便組成瞭不同的方,以達不同的治療目的。有些時候,甚至部位相同,隻是紮針的時間改變瞭,也能成為不同的方,進而治療不同的病癥。
在人體,不同的空間部位有不同的經絡分布,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經絡運行,所以,在針道裏麵,構成方的要素並非不同的針,而是不同的時空!時空不同為什麼方針就變瞭呢?因為時空不同,天地就不同,天地不同,陰陽自然不同,方針dang然就有差異瞭。所以,談針必須統統迴歸陰陽,迴歸陰陽纔有道,迴歸陰陽纔可能易用難忘,迴歸陰陽纔有可能使針剌驅疾的作用猶如撥剌、雪汙、解結、決閉yi樣。
時逢因緣聚閤,我們將在這裏比較深廣地傳講《黃帝內針》的理fa方針,傳講的路徑不離陰陽,da傢xue習的路徑同樣不離於此,這yi點必須時刻牢記!
《黃帝內針》就其單純的技fa而言,已簡至不能再簡,花上shi天半月的時間就能基本掌握;而其效又甚宏,可以用立竿見影來描述。是完全符閤上述兩個特徵的針fa!dang然,至簡之fa必寓至深之理!這個至深意味著它的含藏性和承載性,含藏yi切,承載yi切!所以,yi旦透過針fa弄明瞭這個理,則不唯針道在裏麵,人事亦在其中矣。
二、黃帝內針的傳承
1、我是如何xue針的
現在傳講的這個針fa叫黃帝內針,也許咋聽黃帝內針這個名字會認為起得太da,但,它是名符其實的。黃帝內針的傳承shi分深遠,它不是憑空起來的yi個針fa,更不是我們創造的yi個針fa,而是yi代yi代地相傳下來。dang然,代代相傳裏麵也蘊含著與時俱進,也蘊含著豐富發展。我是從父親楊運清先生那裏接過瞭這個傳承,而父親卻從師爺鬍傢禹手中接過fa脈。鬍傢禹師爺我還自小見過,而傢禹師爺以上有名可考的shi多位,則隻有在fa捲中見到其名瞭。
我的傢鄉位於湖北宜昌五峰縣仁和坪鄉,世代務農。有yi天,鄉裏來瞭yi位老人,並在這裏住瞭下來,老人的名字就叫鬍傢禹。老人孑然yi身,加之年歲漸da,生活的諸多不便可想而知。父親對此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不時地煦寒問暖,周濟日用。時間久瞭,傢禹老人也不免對父親另眼相看。也是時候到瞭,某日裏老人突然對父親說:你這般如兒女yi樣待我,我也沒什麼可以報答,隻有yi身本事,不知你是否願xue?父親爽快地答道:願xue!接下來便是yi段師徒密授的傳承往事。
傢禹老人傳授的這個fa脈屬於道傢,fa脈的內容很豐富,有祝由、有用針、有用藥。父親之前,代代皆為單傳密授。傢禹老人也就是我的師爺於yijiu六六年故去,享年八shi。師爺故去後,父親便獨擔fa脈,苦苦支撐。那個歲月,這些東西都被dang作封建糟粕,沒人敢xue,也沒人有興趣xue。因為掙不得工分,dang不得飯吃。我因為運氣好,1976年趕上zui後yi班工農兵車,上瞭成都地質xue院,xue習區域地質調查及礦産普查。
daxue畢業後,分配至核工業部東北地勘局二四七da隊工作。在地質江湖裏經風曆雨瞭近二shi載後,不由生起倦意。此時看到日漸衰老的父親眼裏飽含的無奈與期待,yi種說不齣的自責頓時塞滿瞭整個心胸。不孝有三,無後為da!對這句話的理解,通常都隻限於兒女的層麵,認為沒有生個yi兒半女,延續宗嗣,是為不孝。dang然,子嗣為後,固無非議。而對於yi個fa脈、yi門xue問,如果沒有傳承,不也是無後嗎?!至少在我眼裏,這應該是更嚴重的無後。想到這yi幕,不禁冷汗濕襟!該如何去亡羊補牢呢?我選擇瞭跟我的地質專業多少有點兒瓜葛的針fa(因為兩者都與金屬有關)切入。在已過不惑之年後,接續祖脈的新的人生就這樣正式地開始瞭。雖然,針fa以外的其它東西此時已經無fa顧及,但,畢竟在醒悟之後我為此盡瞭全力。
好事總是多磨,正dang我全身心投入針道,需要父親更多地關照和引領時,老人卻在過完八shi歲生日後(2000年)棄我而去。離開瞭fa脈的直接哺育,逼使我從上至《內經》下至百傢針典中尋求滋養,如今迴想起來,亦是yi段充滿艱辛和喜悅的往事。
2、對傳承的思考
《黃帝內針》能夠走到今天,並有ji會以這樣的形式在這裏傳講,經曆瞭從父親手中接過fa脈,經曆瞭後來的“獨自”打拼,算來已近二shi個年頭。流光歲月雖如白馬過隙,但個中的甘苦仍是曆曆在目。yi個fa脈、yi門xue問、甚或是yi門普通技藝,如何接手?如何傳遞?如何找到承接?遇到睏難怎樣解決?這裏麵都有鮮活而切身的感受。
我們傳講的黃帝內針,它依據的是哪部經典呢?dang然是《黃帝內經》!尤其是《內經》的《素問》部分。自古都說:真傳yi句話,假傳萬言書!這話說得對不對,我不敢妄下結論,但至少是有道理的。那麼,黃帝內針的傳承,有沒有這樣的yi句話呢?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da傢,有!這句話就在《素問》的di五篇“陰陽應象da論”裏:“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如果要再加上yi句作補充,這句還在這篇裏,就是“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可以說,這是全部黃帝內針的要中之要,典中之典。也可以說,是全部黃帝內針的口訣。道傢有句名言,叫做“得訣歸來方看書”!未得訣不是不可以看書,而是看書的意義和作用不da,得瞭訣就不yi樣瞭。為什麼不yi樣?da傢可以慢慢感受!
以上我們傳講瞭黃帝內針的口訣,也可以說,da傢今天就已經得到瞭這個囗訣!這個口訣其實並不限於黃帝內針,它也是整個《內經》的口訣,是整個中醫的口訣。希望da傢用這個口訣去xue習中醫,去乾好中醫,更用這個口訣指導下的黃帝內針去“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身。”
為什麼自古xue問都講究傳承?英雄要問齣處呢?因為有傳承跟沒傳承完全是兩迴事,至少在力量上是兩迴事。劉力紅跟我xue針沒幾天,就來跟我談感受,他說:師父啊,真是奇怪,過去我也不是完全沒有用針,針灸的yi些口訣至今仍然記得很牢,比如“麵口閤榖收”。可是牙疼的病人紮瞭閤榖仍然叫痛,這之後慢慢就放棄瞭。可是自從在這兒xue瞭黃帝內針,牙疼的病人還紮閤榖(dang然是按照口訣原則來取閤榖),怎麼針yi進去,疼痛就不見瞭呢?針沒有變,閤榖穴也沒有變,可是效果變瞭。這就是有傳承和沒傳承的區彆!
在我對黃帝內針已經能夠比較成熟的把握,自我感覺這個fa脈的傳承已經完全到瞭自己身上,臨床用起來可謂是得心應手、立竿見影,手到癥除。這個時候我開始思考傳承的問題。是像祖輩那樣,找到yi個秘密的傳承人單傳下去呢?還是另作打算?如果是單傳,我有現成的條件,我們生的是兒子,符閤傳男不傳女的要求。但是,看到針灸的現狀,看到今天針灸所持有的療效,看到太多的中醫人竟然不會針灸,看到小小的病患被摺騰到不治,我的內心強烈的衝動著,我想將這本屬於中華da地的神針廣傳,讓它走進韆傢萬戶,讓它造福於人民。使小病頓除不成中病,中病不成da病,為guojia的醫保分憂。每每想到於此,就有股股暖流溫潤心胸,讓我充滿力量。而dang冷靜下來,想到“漫泄天寶”四個da字,想到有人持此針fa,不去治病救人,反去圖財吊病,這個時候,冷汗就串串地往下流。究竟怎麼辦呢?就在這樣的左右為難中猶豫傍惶瞭好長yi段時間,zui終廣傳的心還是占瞭上風。
今天藉此傳講的ji會,有意無意地披露瞭yi段往事,說實在也很難說準確到底是什麼讓我下的這個決心。隻是覺得xue術應是天下的公器,不管哪yi門、哪yi傢,但凡能成些氣候,都離不瞭經典。如果離瞭經典而成yi傢,那麼這yi傢注定也不長遠。經典就像母親,生齣各傢各派,母親已順應時代公諸天下,兒孫們還有什麼猶豫呢?!想到這些以後,各種各樣的顧慮就慢慢釋懷瞭。
正如楊海鷹先生說的,今天我就像yi個穿越時空的管道,黃帝內針通過這個管道流傳給da傢,至於da傢能否真實的得到,能夠得到多少?實在要看da傢與傳承的相應程度,也就是說,要看da傢誠不誠,要看各位能不能擇善而固執之。
di二章 fa於陰陽 和於術數
黃帝內針的fa理離不開陰陽,在在處處都是陰陽的體現。因此,這yi章的重點將圍繞如何幫助理解陰陽的問題來展開。dang然,我這裏並非想要講yi部完整的教科書,因為有關中醫的這些東西,從理論到臨床都多的是,針灸的也不例外。而黃帝內針從整體而言,其fa理源自《內經》,與後世諸說也都不相違背。隻是它乾淨利落,又如蓮之汙泥不染,卻是今天難得yi見的東西。所以,本著黃帝內針的特質,我可能隻講yi些相對特彆之處,而不打算作中醫的知識性普及。
我要明確地告訴da傢,黃帝內針就是不摺不扣的六經辨證,而且也許是更為徹底的六經辨證!因為每yi針、甚至是每yi個心念都不能離開六經,都不能離開三而二之的原則。三就是三纔,二就是陰陽,dang然慢慢我們還會談到yi。三二yi是黃帝內針的基本綱領,也是她的技術路綫,在以下的傳講中,我會反反復復地談,da傢則要反反復復的琢磨。
在針道裏麵,尤其在黃帝內針裏麵,我們經常會用到“立竿見影”這個成語,竿立在陽光下,竿影會立即齣現。那麼,針刺也yi樣,針紮進去瞭,針刺的效果也要立即齣現!為什麼呢?為什麼這麼神奇?因為君火本來就神奇!君主之官,神明齣焉。因此,考量針刺的療效,能不能立竿見影?能不能猶拔剌也,猶雪汙也,猶決閉也,猶解結也。實在是要看看能否發揮君火的作用?能否實現守神?!
在黃帝內針的實踐過程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前些年,我每年都會花相dang的時間在藏區做義診。yi次到青海的貴德縣義診,齣現瞭不少看似不可思議的奇跡。好幾個失明失聰多年的患者,針紮進去,竟然馬上就能看到、聽到,yi些疼痛的患者更是針到痛除。dang地的yi位領導,母親是西醫,dang他迴傢將親眼目睹的狀況說與母親後,母親對此錶示強烈的懷疑,但對這些熟悉的案例及擺著的事實又無fa否定。思來想去,認定必是針中做瞭什麼手腳。於是吩咐兒子每天偷偷地拿走幾根針,連續好些天,也沒有發現針裏有什麼破綻,zui後不得不五體投地,並老實坦白瞭上述過程。
實在地說,黃帝內針不能包治百病,它也會碰到很多疑難,甚至碰到不能解決的問題。但是,類似上述的神奇,類似上述不可思議的案例,卻是數不勝數,幾乎每yi天都在發生。從這些現象,我們既看到瞭經典所言真實不虛,亦能據此判斷,針道何以在dang年是shouxuan的治fa。
如上所述,同氣相求,要在有求必應!這是黃帝內針取穴定位的不二原則。取穴能否效如桴鼓?能否立竿見影?全在同氣相求上!在黃帝內針體係,同氣相求又叫求同氣。同氣求準瞭,自然是有求必應。同氣求不準,往往石沉da海,杳無音訊。所以,就整個黃帝內針而言,在fa理上,我們明瞭同氣相求是為瞭有應;在技fa上,求同氣就要精益求精。所謂求同氣,就是求病證的同氣,病證在哪裏?在三纔的哪yi部?諦屬於哪yi經?這個能夠確定後,那麼治也就確定瞭。治就是取同氣,病證在哪yi部,治所取的穴就在哪yi部,病證在哪yi經,治所取的穴就在哪yi經。因此,辨證實際上是明氣,施治實際上是求同,若我們能將這各各不yi的“同氣”融匯貫通,進而處處在在都能找到同氣,信手拈來,便就有求必應瞭。
二、yi陰yi陽之謂道
迴顧中醫的曆史,漢以後纔有流派形成,但是,流傳得zui廣的,還是非傷寒莫屬。為什麼呢?我想根本的原因是,六經辨證在天然上它就靠近陰陽。本來針道其實也有這個優勢的,因為穴位都立在經絡上,經絡都立在陰陽上。可是走著走著,就走到瞭穴位的主治功用上,忘記瞭經,忘記瞭陰陽。我想這亦是針道所以衰微的內在原由。
黃帝內針與現今流行的諸多針fa相較,在技fa上它不行針,不追求針感,甚至完全不講迎隨撚轉補瀉,這恐怕是yi個重da的、也是易於引起爭議的差異。然而,隻要取穴得dang,入針便有桴鼓之效。這便是因為位的不同已經有瞭陰陽的不同,已經具備瞭變化的條件。
參明瞭陰陽,yi個位上的改變就連帶著陰陽的改變,而yi旦牽涉到陰陽,它就不孤立瞭。它是天地之道,是萬物綱紀,足可以觸yi發動萬ji。為什麼有時候yi根針紮對瞭,它會效顯神奇,它會齣乎意料?yi根針有那麼da的作用嗎?不!yi根針很普通,但,yi根針若觸及瞭陰陽,它就連帶齣天地、萬物、變化、生殺,就連帶著yi切的可能性。是這些可能性在作用我們,而非僅限於yi根根普通的針。
中醫人所受的zui基本的訓練,是整體觀、是辨證論治,在這樣的訓練下,能治yi個病就能治yi百個病、yi韆個病,能治yi髒的病,就能治所有髒的病。因為萬病不離陰陽!所以,現在我希望da傢能夠把認識調整過來,中醫的全科是指五術具全。你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砭石,你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針刺,依此類推。而不是需要針刺的,推到針灸科;需要颳痧的,推到砭石科;需要吃中藥的,推到中醫科。這些都是中醫,都可以在yi個科裏解決,這纔叫全科!
從更根本的層麵說,中醫就是為全科而準備的,因為它在理上是貫通的,五術皆齣yi理,就是陰陽。這yi點需要提請特彆的注意,因為現代科技的分析觀念,它呈現在運用方麵,就是分科越來越細。過去我們常說隔行如隔山,今天不是瞭,今天是隔科隔室就如隔山瞭。這樣yi來,yi個心髒yi個脾胃都老死不相往來,還說什麼整體觀呢?完全沒有瞭!所以,我在這裏傳講黃帝內針,da傢yi定不能僅僅dang針道來聽,這裏麵yi定是全科的,針道明白瞭,其它的自然也會明白。
為什麼《素問》在談到治療的時候要反復強調:無問其病,以平為期。無問其病,就是不管你是什麼病,是感冒發燒還是腫瘤,原則都yi樣,都是“以平為期”!這yi點也可說是中醫很特彆的地方,或者是中醫zui不易為西醫理解的地方。我前麵在談到全科的時候,提及過這個問題,yi位稱職的中醫,dang他能夠治療感冒,那麼,他也就能夠治療腫瘤。dang然,難度上會有差異,但,理fa上,甚至方藥、方針上,都沒有差異。如果認為不yi樣,認為有差異,那麼,實際上他已然離開中醫的本位瞭。他可能以為像腫瘤這麼嚴重的病,西醫都要上放化療瞭,中醫不應該也有些特彆的辨證方fa嗎?其實沒有!都yi樣,都是以平為期!所以,dang有yi個感冒的病人需要用桂枝湯時,我們給他用桂枝湯,而dangyi個腫瘤的病人患的是桂枝證,我們yi樣的也要用桂枝湯!
由於現代醫xue的普及,人們生活的語境基本都西醫化瞭,這無疑也dada地影響瞭現今的中醫人。有個什麼問題,病人會直接問:醫生我這個心髒病怎麼治?我這個胃病怎麼治?或者yida堆的檢查後,報告齣來瞭,告訴你心髒有問題、肝髒有問題、血糖高瞭,這對中醫來說,等於是給你下瞭套,可我們現今的中醫沒幾個不往裏鑽,這yi鑽,中醫的本來必定迷失。我在這裏是想很嚴肅的告訴da傢,如果我們想xue習黃帝內針,更進yi步想xue好黃帝內針,這個圈套尤其不能鑽!我們還得老老實實,迴過頭來走辨證論治的老路。不管他是什麼病,也不論西醫查齣瞭什麼樣的指標,這些統統都得放下。《傷寒論》16條有這樣的shi二個字:“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劉力紅博士稱其為仲景的shi二字薪傳。我認為這也是黃帝內針的shi二字薪傳!它的落腳是隨證(癥)治之,而不是隨病治之,更不是隨指標治之!所以,證是中醫的眼目,是中醫人的下手處。因為隻有證纔能告訴我們,真正的“病”在哪裏?陰陽在哪裏?本在哪裏?
為什麼曆代針灸都很看重足陽明的三裏穴?甚至有“若要安,三裏常不乾”的口訣。其實就是注重土德養護。可以說,如何養護土德?如何維係土德?如何使衰敗的土德重建?是黃帝內針的竅中之竅,訣中之訣!
土德是廣泛的,五常中的信是土德,八德中的孝也是土德,所以,我們不僅僅隻是用五術來養護土德,用針用藥dang然可以很好地營建土德,比如上麵的足三裏,比如《傷寒論》的da小建中湯。但,我更想跟da傢說的是,不怨能夠維護土德、和氣能夠維護土德,而且這個維護的層麵更深、更徹底!因此,健康就不單單是醫生的問題,更重要的環節其實是自身,這yi點da傢務須明白。
土德在中,維係土德其實就是開發中的作用,中的作用展現,就能正氣存內,邪不可乾,正氣存內,就能平人不病,即便生病,也將陰陽自和者必自愈。因此,如何維係土德,開顯中用,實在是黃帝內針的重頭戲。我們每yi針紮下去是否能夠靈驗?是否真如拔剌、雪汙yi般,其實就看這個中能否開顯齣來。上yi章的開shou,我談到瞭本門針fa的至簡至深,至簡是技fa,至深就必須於土德在中裏去挖掘。
黃帝內針在理fa方針上的同氣相求已如前述,可以說zui後我們的針要落在何處?韆落萬落,就要落在同氣上。落在同氣,纔能相求,纔能相應,纔會效如桴鼓。因為中醫除瞭講經還要識絡,經為主乾,絡為網輔。或曰經為經,絡為緯,共同經營髒腑內外、四肢百骸。針fa上有yi句流傳很廣的口訣,da意是“寜可失穴,不可失經”,而在黃帝內針的體係裏,我們需要改yi改:穴可失,經可離,同氣不能丟!如果同氣不失,即便離經離穴,它亦在經在穴;若是同氣丟失,即便在經在穴,亦如離經離穴yi般。
劉力紅博士是前年鼕天開始跟我xue針,xue針後不久,他便將針道的口訣用之於導引,並由此體悟齣甚深的導引要領。對此,我是shi分地贊許,並且認定他所談及的導引纔是《內經》導引的心fa所在。漢以後談導引,尤其是馬王堆3號漢墓齣土瞭《導引圖》,以肢體的動作與呼吸相配閤,隻能算是外導引。
劉力紅博士去年以來,在很多場閤介紹他的導引心得,我認為這個導引應屬於內導引的範疇,是更接近於《內經》的導引。《內經》的導引為五術之yi,前麵介紹五術的時候曾提到過,它齣自《素問》的dishi二篇“異fa方宜論”中。原文:“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齣也。”從字麵上看,東南西北中,五方五位各齣yi術,隻是界別的差異,但是,我們仔細思量,導引這yi術確有它根本的不同。砭石、毒藥也好,jiu針、灸焫也罷,這些都必須取自身外,是外來附加到身體的yi種作用。或者說是必須通過外來途徑纔能産生的作用和治療。但是,導引卻不同,它是完全在自身上發生的,它不需要通過外來的途徑。因此,從自我養療,從自主健康的角度,五術中唯yi能實現這yi目的的,隻有導引yi術。所以,導引從中央齣,就不僅僅是因為中央食雜而不勞,易患痿厥寒熱的問題瞭。它更深的意義在於,通過感而實現ji體陰陽的自和,通過感而促進自身陰陽的互生、互化、互通、互用,從而達成上以養心,中以養身,下以療疾,三醫和閤的境界。
導從心入,所以必須透過感來實現。引的造字很有意思,左為弓,弓之用乃射,射左身右寸,寸者心也。所以,射有什麼意思呢?射講的是身與心!引之左為身心,引之右這yi“丨”是什麼呢?是貫通!因此,實際上導引就是透過感來實現身心的貫通,身心能夠貫通,自然就形與神俱瞭。導引從中央齣,那麼,感從何處入呢?亦是從中央入,從任脈所在的這個前正中入。從此處入,而後透過感來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實在地講,感的過程也就是陰陽相引的過程,為什麼能引齣和?引齣生?引齣化?引齣通?引齣萬般的作用?更實在地說,是因為透過感引齣瞭“中”!
我在這裏可以告訴da傢,導引是黃帝內針的入門,我們不能稀裏糊塗的xue習這門針fa,雖然這也會有作用。但是,若想深入它,進而真實體會它的神奇之處,那就必須進入導引,必須去切身感受這個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的討程。如此我們方能領會為什麼要陰病治陽,陽病治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上取下,以下取上?
三、內針秘義
黃帝內針的fa理da緻已如前述,若想更進yi步地深入,dang然還得溫習經典。經典如鏡,我們要想照見自己,看看到瞭什麼程度?就yi輩子離不瞭它。所以,讀經典實在不僅僅是我們普通的讀書xue習,有些時候,讀不讀或者讀幾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參,你要去感。為什麼說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呢?這是中國文化的特質所在。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文化它不在乎知識積纍瞭多少?而在於你通沒通?因為yi旦通瞭,事情就好辦啦,我們經常講yi通百通,這是不虛的。關鍵看我們在哪通,怎麼通!而通常常得藉助感,感並不在乎你讀瞭多少?反而看重的是“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有時甚至會yi句話、yi個字眼逼急瞭,你便通瞭。下麵這yi部分也許不像上述的內容成章成節,具有連貫性,但,卻是字裏行間閃爍齣來的感而遂通,是需要特彆留意的。
1、內針
本門針fa之所以依托黃帝,到此也許不會再有da的疑義。那麼,為何要命之為內針?難道還有外針嗎?內外在中國文化裏麵其實也是蠻特彆的yi對範疇。內外也是陰陽,是相對,因此,有內必有外。不過我們在考察中國文化的曆史時,卻發現很多時候它似乎更強調內的yi麵。比如《黃帝內經》,盡管《漢書》也記載瞭《外經》之名,而且到瞭明代由陳士鐸先生傳齣瞭《外經微言》,亦即現今流行的《黃帝外經》。但,作為中醫的主脈,仍是以《內經》為歸依。而作為三傢之yi的佛教,更是將自己的經藏稱為內典。其所強調的五明,因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內明,亦是有內而無外。道傢有內丹和外丹的修煉,但更注重於內丹。故而對於內外而言,內為根本,外為枝葉,枝葉的茂盛決定於根本之深厚。從更通俗yi點的層麵來說,我們常常談到內行與外行,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甚至還有行傢裏手yi稱,行傢便指的是內行。行傢yi齣手,便知有沒有!這些都是對內的強調,對內在的強調。所以,從這裏也可以看齣,中國文化它更注重於內涵,注重內在的氣質。因為有諸內必形於諸外。外可以說是枝葉,是形式,是外錶,是技fa等等,有內之外是有根之外,這個外可以長久;無內之外,這個外也就曇花yi現。我們若以孔子為例,考量孔聖的yi生,其實他內心zui敬佩的還是隱者。所謂隱者,就是內在極充沛,而外卻絲毫不顯,雖然不顯,亦是光照韆鞦!在《說文解字》裏,內與中是可以同意互訓的,中者內也,內者中也。而談到中,那就不得瞭,是天下之da本!上麵的章節我們花瞭不少時間來談中,談中的妙意,談中的妙用。da傢不妨細細迴味,我這裏不作重復。在《素問·五常政da論》裏,有這樣yi段話:“根於中者,命曰神ji,神去則ji息;根於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而前麵我們談論針道的層次時,引用瞭《素問》的上工下工說,謂之“上工守神,下工守形。”如果dang初我們對上工守神究竟守個什麼?還有yi些虛無縹緲之處,那麼,此刻該要是會心yi笑瞭。守神亦就是守內,亦就是守中,抓住瞭內,抓住瞭中,亦就抓住瞭神ji之所根,亦就把住瞭上工的門戶。《周易》坤卦之文言曰:“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發於事業,美之至也。”文言的這段話藴意廣da,所謂內聖外王雖見於《莊子》,其實齣於此處。而我更希望將它作為內針的鏡,以便da傢能夠不時地用它來照見心身、照見人生的每yi段路程、乃至照見每yi針!
為什麼我強調導引?甚至認為要想在黃帝內針裏上yi些境界,導引就是入門的功夫,這個功夫若是沒有,很難領會針道的妙趣。所以,雖然是談針道,我們仍需多在鹹卦裏麵參,仍需多去會會感!
針fa的秘訣是什麼呢?就是針對!能找準對,就找到瞭針的入處。可以說,針對是針fazui深邃、也是zui簡潔的竅訣,是黃帝內針的傢底!若是摸清瞭這個傢底,便可在內針這yi行dang傢做主,便沒有什麼難處瞭。 針yi定要“對”,不能“錯”瞭。什麼是對呢?比如病在左,必須刺右;病在右,必須刺左;病在上,必須刺下;病在下,必須刺上;病在前,可以剌後,病在後,可以刺前;病在中,男刺左,女刺右。dang然,這個對是底綫,還必須結閤同氣,這樣也就萬無yi失瞭。
中國文化的中道思想是非常突顯的,早在《尚書》的“da禹謨”就有zhuming的“允執厥中”yi說。此說被視為上古聖王的傳心之fa,也被視作上古聖王的治國綱常。雖是四字,其實是yi,亦就是yi個“中”!那麼,如何執好這個“中”呢?這便成為中國文化的不傳之秘,也是中國文化難以言錶的地方。 考察中國文化的曆史,能夠傳承上述上古聖王道統心fa的,其唯孔子乎?!隻是孔子在《論語》裏麵也多是指桑說槐,透些消息而已。如《論語·子罕dijiu》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什麼“空空如也”,什麼“叩其兩端而竭焉”,實不知是個甚麼趣處?直到《中庸》這裏,子思纔勉強將祖父的端倪露齣:“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所謂“空空如也”亦好,“叩其兩端”也罷,不過是為瞭“用其中”而已矣。中道空空如也,無所用之,若欲用之於民,惟有執其兩端。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簡言之,就是“執兩用中”,以我個人的看fa,可以說這就是整部《中庸》的眼目所在,也是黃帝內針的眼目所在。
我們前麵強調過導引,乃至將導引視為針道的入門,導引更根本的意義在哪裏呢?其實就是要導引齣中來。而yi旦我們透過導引,建立起對中的不同層麵的覺受,那麼,針道的玄冥幽微便能於心中、於手下瞭瞭分明。言至於此,我已感到無話可說。古人講:fa無定fa,萬fa歸宗!實際上,歸宗亦是歸中!於針道而言,或yi針、或兩針、或多針,亦是數之可yi,推之可shi,數之可shi,推之可百,百之da猶不可勝數,然其要yi也。這個yi就是歸中,能歸中者,shi針百針針針皆道,不能歸中,即便yi針,亦是多餘!言到此處,雖然無話可說,仍是要添上幾句。稍有針灸基礎的也許會疑問,針刺很重要的東西除瞭取穴就是手fa。手fa的目的是為瞭實現補瀉,提扡撚轉也好、迎隨也好,都是為此。所謂補以圓、瀉以方,是針刺補瀉的基本原則,內針好像都不提這些,那麼,內針的補瀉由什麼來實現呢?內針的補瀉由中來實現!中除瞭上述的諸多錶達,它也是自然,也是天道!《老子·七shi七章》雲:“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有餘損之為瀉;不足補之為補。天道的補瀉是自然而然,所以,隻要中的作用起來瞭,補瀉便自然天成,毋假人力。
觀芭蕉之葉,葉分左右為兩,左陽而右陰。葉脈之為中者,既生於左,亦長於右,無所偏之,無所倚之,如是亦謂平等!平等則有中,平等則見中,平等而與性閤,平等而與智會,平人則無病!中國文化搞到zui後,都是在兩裏麵滾,滾得勻稱瞭,不是青yi色,或許有個樣子齣來!六祖惠能da師悟道渡江後,所作的diyi番開示,便是針對跟追而來的惠明:“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不思善、不思惡,亦就是執兩,執兩實在也是兩不執。或者也可思善、也可思惡,不過不以善為善、亦不以惡為惡。如此便可曰平等,平等瞭中自現前,平等瞭便是那本來麵目!內針的本來原本也是那中,倘能由此中的影子窺見那中,便是不枉人生yi場!
di三章內針規範
從今日起,黃帝內針的傳講將進入di三個環節——內針規範。所謂規範,其實就是內針操作的具體原則和方fa。初xue的人,或者急於求成的人,往往眼睛就盯著這yi章,狠不能yi氣xue成!盡管黃帝內針的操作原則的確簡單,三五天xue會不是難事。但是,要想功夫純熟,要想功夫上颱階,要想在針道裏得些造化,還是得慢慢來,還是得yi步步從前麵兩章開始。
shou先,xue習中醫尤其是針道,不能不明傳承。《黃帝內經》齣世至少已經二韆年,熱鬧也應有幾百年,而現今各類的針灸教材、針灸書籍更是數不勝數。內關、閤榖、足三裏,人身的諸多da穴擺在那裏,從我們齣生起就帶在身上。這些都是上等的“好藥”,都是絕品,百分之百的道地,絕對沒有汙染!可為什麼真正能用、會用、用好、用靈的不多呢?這就與傳承有關。有傳承與沒傳承完全是兩迴事,有瞭傳承如何得到傳承,又是關鍵的關鍵。我們花費瞭yi個章節的時間來談傳承的問題,實在是因為經曆瞭、感受瞭,不能不說實話!
再就是fa理,fa理yi定要明,要認真參究。這yi點得變著花樣,反反復復。fa理至簡,不離陰陽,不離三纔,然而必是參透瞭簡,方能得其深廣。
有瞭傳承,有瞭fa理,便如有瞭神靈,規範在手而能以不變應萬變。沒有傳承,昧瞭fa理,規範隻是幾條繩索,終將捆住自己。在進入規範前,跟da傢囉嗦幾句,quandang作婆心苦口!
yi、識證(癥)
di二章中我們提到過仲景《傷寒論》的shi二字薪傳,“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這裏的重點不在病上,也不在脈上,而在證上。這是中醫尤其是內針修習特彆需要注意的地方。在現代知識體係裏,yi談到醫xue,我們必然會想到病,想到髒腑,離開瞭病,離開瞭髒腑,便會無從下手。比如肺炎、肺結核、肺氣腫,肺炎要抗菌消炎,肺結核要抗結核治療,肺氣腫呢?肺氣腫沒招瞭,隻能對癥處理。所以,在現代醫xue裏,對癥屬於無可奈何,找不到病因隻好對癥處理。它將著眼點,更多的放在瞭病上,而非癥上。中醫則正好反過來,它更多地關注於癥的有無、癥的變化。證與癥的涵義不完全相同,過去更多的是用證,證可以包含癥的內涵,而癥則未必能夠包含證。隻是用久瞭,da傢都不去細究,自然慢慢就相通瞭。
證是患者對身體問題的綜閤錶達,這個錶達既包括瞭癥,也就是疾病的錶現,也包括瞭病因,同時還隱含著ji體針對問題所給齣的自治方案。因此,證實際上涵括瞭病癥、病因、病治,是三閤yi。對於證有瞭這樣的認識,我們纔不會輕忽它,纔不至放過ji體呈現的每yi個蛛絲馬跡。隻有到瞭這個時候,纔談得上辨證施治,纔談得上隨證治之。dang然,問題又來瞭,辨證施治,辨證施治,是不是證沒瞭,病就好瞭呢?這實在是yi個不易迴答的復雜問題。但,至少在理論上可以這樣認為。隻是ji體對於問題的錶達和呈現,這本身就是yi個da問題。記得我在di二章談及“諫議之官”的時候,曾引述過坤卦文言的:“臣弒其君,子弑其父,”的案例。這個案例充分說明瞭因問題呈現或錶達途徑的障礙,從而導緻積重難返的災難發生。我們可以迴顧di二章的相關內容,幸許能夠理齣yi個頭緒。
所謂證(癥)還可以錶述成是ji體能夠感受到的異常,而ji體常見的證(癥)不外酸、麻、脹、痛、癢、熱、寒等,dang然還有二便的異常、飲食的異常、呼吸的異常、睡眠的異常等等。
如果證限於局部,比如身體某個部位疼痛,甚至某個區域紅腫,那麼根據經絡的循行部位及下麵將要細述的原則,可以立即知道方針。
隻是有些證的定位並不能如此清晰,如失眠,如惡寒、發熱,失眠是頭失眠還是腳失眠呢?這都不好說,隻能說某人失眠瞭。不能定位的證則需通過定性來抉擇,這就需求助於《內經》,求助於《傷寒》。仍以失眠為例,這是dang今shi分常見的證,現在的《中醫內科》教材將它分成若乾型,而從內針的角度,它是yi個問題,就是陽不能入陰!陽不入陰怎麼辦?從陰引陽就能解決!你可以從厥陰去引陽,比如刺太衝、剌內關、剌da陵、勞宮;你也可以從少陰去引陽,比如刺通裏、神門、刺湧泉;還可以從太陰去引陽,比如剌魚際、剌太白、公孫,若是三陰同刺,yi個三陰交足矣![觀濤按:此案例所舉,有些太過特例,應該引入三焦同期、經絡同氣,引齣如何由病性引齣經絡?]
從失眠的辨治,我們似能品齣yi些中醫的味來。我們說哪yi個是治失眠的穴呢?似乎沒有!可穴穴又都能治失眠!唐初的許胤宗言:“醫者意也,在人思慮。”放在針道是再適閤不過。隻要不齣fa理,穴位的功用是由醫者來決定的,功夫純熟瞭,你要它乾嘛,它就乾嘛!如果僅能限於乾嘛,將某個功用與穴位挷定,那絕非針道的本來。中醫的很多東西實際非常簡單,我父親常講,這就是yi層窗戶紙,yi捅就破瞭。dang然,yi破也就不值錢瞭。好在我的願不在於錢,而是要人人都能知、都能用,便就不在乎捅破它瞭。
二、總則
總則就是黃帝內針臨證下手的原則,這些原則其實在上yi章裏已經分頭交代過,這裏隻是集中地再作yi次強調。
總則yi:上病下治,下病上治;
總則二: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總則三:同氣相求;
總則四:陰陽倒換求。
總則yi和二是沿用瞭《素問》的說fa,除瞭“陰陽應象da論”,“繆刺論”也有類似提及。這裏的病若換作證其實更相適宜,即:上證下取,下證上取;左證右治,右證左治。上下左右是定格,尤其是左右,更是定中之定,是da規範、da原則,不能違背。因為上下左右亦即陰陽,所以也是《素問·陰陽應象da論》“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的翻版。除瞭上下左右分陰陽,內外前後亦是陰陽,如內側為陰,外側為陽,前為陰(胸腹),後(背)為陽。dang然,加上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便有無限的可分。如能在臨證和日用中,細心琢磨,久之必得要領。
為什麼說左右是定中之定呢?就是這個原則絲毫不容商量!比如證在左,左頭痛、左胸痛、左腹痛、左膝痛、左腳痛,先不論針何經何穴?但,統統都必須在右側下針!反之亦然,這就是定格!至於上下相取,為什麼不納在此定中之定呢?因為上下還可商量,內針總則四的陰陽倒換求,即可視為商量的結果。
同氣相求前麵已經強調過瞭,它是總則中的總則,是總則中的核心,是方針的依止處!或者也可以說是黃帝內針的眼目。因為針zui後落嚮何處?落針後的效果如何?都要看這個同氣求得好不好。
同氣shou先是同名經的同氣,經名如果相同,其氣亦同。如陽明經,不論是手陽明還是足陽明,都屬同氣。同理如太陰經,則無論是足太陰還是手太陰,都屬同氣。shi二經的其餘八經,以此類推。有瞭同名經的同氣原則,很多問題就好辦瞭,比如手陽明經某循行區域齣現狀況,不管是痛還是別的什麼,我們既可以取對側的手陽明區域,也可以取對側的足陽明相應區域,這都屬於同氣相求,有求自然有應!
所謂三纔或三焦同氣,就是上(天部)與上同,中(人部)與中同,下(地部)與下同。同氣是重點,下麵我會為da傢細細展開,這裏隻是先預預熱。比如四肢,腕踝屬上焦天部,腕踝就是同氣。所以,腕關節的證可以從踝關節治,踝關節的證可以從腕關節治。再具體yi些,右踝的問題,可以從左腕上尋求解決的方針;右腕的問題,可以從左踝上尋求解決的方針。這便是三個總則,“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同氣相求,”的融閤。再比如,肘膝屬中焦人部,肘膝即是同氣。yi般我們隻認為脾胃是中焦,肘膝怎麼也是中焦呢?在我們眼裏,yi樣是中焦!放到臨證,如有脾胃的問題怎麼辦?取肘膝就能解決!
總則四為陰陽倒換求,這是黃帝內針的yi個特點。還以上述的同氣為例,踝腕、膝肘為上中二焦,那麼,肩胯呢?肩胯即屬下焦地部,是為同氣。按照同氣相求的原則,本來髖胯的問題求之於肩就行瞭,但是,考慮到方便和安全的因素,黃帝內針的取穴範圍嚴格地限製在肘膝以下。肘膝以上,屬於禁針區域。dang然,急救可以例外!那麼,下焦的問題、地部的病證,如何解決呢?再巧妙地用yi次“下病上取”就解決瞭!所以,髖胯、肩部等下焦地部的問題,yi律都可以從上焦天部的腕踝來解決。這就是陰陽倒換求!融會上述四則,嫻熟瞭,便能夠fa無定fa,隨處下針,應手而效。
三、三焦同氣
迴到文人通醫上來。而這條路恰恰是中國獨有的優勢,因為我們有中醫!隻有中醫能夠辦到這yi點,西醫可能很難辦到!對於西醫而言,文人怎麼通它?既便通瞭也沒轍,因為無fa操作!如果中國的文人士子都能通醫,都能解決自身的問題、傢庭的問題,以及身邊親友的問題,至少是能夠解決小的問題、普通常見的問題。小的毛病、普通的毛病解決瞭,da的毛病便失去瞭由來,真正禍及生命的危證險證纔能避免,醫保纔有真正實現的可能!那麼,黃帝內針能不能作為這條路上的探索者?能不能做這條路上的先鋒?這個念頭多年來yi直伴隨著我,有多少個翻來覆去的不眠之夜是在這個念頭裏打滾。為瞭實現這yi願望,尤其是要在行業日益規範的fa製社會裏使這個念頭落地,shou先需要的是安全!不求有功,先保無過,是前提中的前提!為此,我在保持原有傳承脈絡的基礎上,進行瞭小心而da膽的調整和嘗試,將針刺範圍鎖定在肘膝以下的四肢末端,從而在安全層麵牢築起瞭確保的da堤!至於針刺的效用,因將三焦同氣之fa則發揮極至,而絲毫不損。尤其近年以來,我有意在完全沒有醫xue經曆的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中收取“徒弟”,其中zui小的隻有八歲,文化層次zui低的隻上過初中。然而,就是這群完全不搭界的“弟子”,da都能夠通過不長時間的xue習,掌握黃帝內針的基本運用,快的甚至shi天半月就能上手。
傳講到這裏,實在有些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我能深深地感到,《黃帝內針》的問世將意味著什麼?!這真正是這個時代的福祉!是上天的恩賜!是曆代傳承祖師da德的切願!dang然,黃帝內針的受益人群shou先是華語世界的人們,但我很希望它能在zui快的時間裏走嚮世界,尤其走嚮非洲,走嚮缺醫少藥的地方,走近正被疾苦煎熬的同胞!
從理論上來講,隻要我們會用黃帝內針治療yi個病證,解決yi個問題,那麼就應該能用它治療所有的病證,作用所有的問題。dang然,熟悉和貫通需要時間、需要過程。所以,我很強調內針的xue人從yi開始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務須做到每下yi針都能從總則中找到依據。我經常講,我們運用的是yi種規律、是道,而不是有限的經驗。上麵為什麼我用瞭“作用所有的問題”而不用“解決所有的問題”呢?因為問題的形成會有諸多因素,解決自然就不隻yi途。但,為什麼能夠作用所有的問題呢?針道作用的發揮,很重要的是依賴於經絡,而人身的構成,從四肢至整個軀體都有經絡循行。經絡所構造的這個網絡沒有絲毫盲區,因此依憑經絡的作用,亦就沒有盲區瞭。
很多事情真的不可思議,以黃帝內針的傳講而言,真正的開講始於三亞,之後陸陸續續都在南方,比如南寜。而在傳講將要結束的時候,因緣又把我們帶到瞭古有南昭之稱的da理。再過幾日便要端午瞭,端午即正午,亦即正南、正夏,忽然眼前浮現“結夏”二字,且就以此為題,圓成黃帝內針的傳講。
結於夏,亦就是結於南,亦就是結於jiu針,這yi切雖非刻意,卻似乎處處透顯著“jiu針從南方齣”的蘊意!dang然,結夏zui原始的涵義應屬佛陀dang年製訂的結夏安居。印度的夏日炎熱非常,且有長達三月的雨季,正好據此安居。結夏既有護生之意,亦有以期自修自度,積厚養深。對於內針的xue人而言,亦可籍以培育da醫之精誠!
而在我的心目中,還有另外yi個想fa,就是三月之期,正好可以作為內針的修習之期。如果將來要做黃帝內針的教育或培訓,三月為期足矣!通過三月的xue習,xue人應能基本熟練的掌握內針的fa理及操作應用。三月可為內針的結業之期!為什麼不說畢業呢?內針雖然至簡至易,但修xue卻無有止境,yi輩子的功夫都不嫌長。
顯示全部信息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