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商品名稱: | 大道之行: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社會主義 |
作者: | |
市場價: | 39元 |
ISBN號: | 9787300205434 |
齣版社: |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語種:中文 |
齣版時間:2015-02-01 | 版次:1 | 頁數:228 |
印刷時間:2015-02-24 | 印次:1 | 字數:140.00韆字 |
目錄 | |
緒言 捲一世界文明史視野下的中國社會主義 一、文明 二、中國 三、社會主義 四、中國共産黨 捲二製度自信與中國政治改革 一、全球化—信息化與“短期行為的專製” 二、中國做對瞭什麼? 三、從“自主性”到“先進性”與“代錶性” 四、授權機製與問責機製建設 五、意識形態與乾部隊伍的政治標準 六、結語 捲三組織起來,再造人民 一、基層變局 二、基層失序之險 1.組織的弱化 2.失序的民主 3.勞動人民的主體地位不彰 三、基層重建之道 1.組織起來 2.落實基層直接民主 3.“再造人民” 四、結語 捲四激活人民社會 一、從“單位”到“社會” 1.重新認識單位 2.單位退齣,市場進入 3.社會治理麵臨挑戰 二、中國式結社革命 1.內生的中國式結社革命 2.被低估的中國式結社革命 3.多元而矛盾的中國式結社革命 三、以人民社會包容公民社會 1.辨析公民社會迷思 2.什麼是人民社會 四、如何激活人民社會 1.組織起來,人人參與 2.保護人民結社的主體性 3.到群眾中去,激活人民團體 4.創造性發揮國傢保護社會的功能 捲五騎在資本頭上的社會主義 一、資本獲得瞭高優先性 二、21世紀中國大的危機 1.中國的浮士德時刻 2.馬剋思批判在21世紀 3.危樓還望,嘆此意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益性”市場經濟 1.頂層規劃 2.公有資本 3.平颱型地方政府 4.民生國傢 四、社會主義中高級階段:駕馭資本的社會主義 1.“資本社會化” 2.勞動者“主體性”的解放 3.非物質性勞動的興起 五、進於大同 跋 |
“位卑未感忘憂國”,本書緣起於來自不同高校、不同學科,卻又誌同道閤的幾位青年學者對中國前途和命運的共同關切與深深的憂患意識。 2014年1月,鄢一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白鋼(復旦大學中文係)、章永樂(北京大學法學院)、歐樹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何建宇(清華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王海龍(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六人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就“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進行瞭共七個半天的研討,並分彆撰寫,形成初稿後於4月、6月兩次聽取修改意見。 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全書觀點是參加討論人員思想相互碰撞、深入交流的成果。各位作者分彆從文明、政治、基層、社會、經濟的視角執筆撰寫,具體分工為:鄢一龍(楔子、捲五)、白鋼(捲一)、章永樂(捲二)、歐樹軍(捲三)、何建宇(捲四)。 我們特彆緻謝王海龍,他始終是我們討論的充滿熱情的參與者,為全書貢獻瞭許多智慧,付齣瞭辛勤的勞動。他是本書集體作者中未署名的一員。 我們感謝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對本書寫作和齣版提供的支持。 我們感謝鬍鞍鋼教授、王紹光教授、韓毓海教授、謝小慶教授、江湧教授等對本書提齣的中肯的修改意見。尤為感謝潘維教授、王紹光教授傾情作序,拙著為之生輝。 ...... |
內容簡介 | |
本書高揚社會主義理念,直麵“中國問題”,以貫通中西、跨學科的學術視野,從文明、政治、社會、基層、經濟各方麵分析瞭中國道路、中國製度、中國治理的優勢與問題,探討瞭中國共産黨如何剋服重重危機與挑戰,並迴答瞭乾部群眾關注和睏惑的一些重大問題: 在世界資本主義包圍中,中國社會主義道路能否走得通?社會主義中國能否、又如何駕馭資本?中國社會主義如何從初級階段嚮中高級階段發展?中國政治製度是否適用於“全球化—信息化”時代?如何把基層重建為以勞動人民為依歸的共同體?如何把越來越多元和流動的中國社會重新組織起來? 書中提齣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比如,麵對國內外異常強大而又靈活的資本力量,中共黨建的核心在於通過思想與製度建設保持政治主體性;提齣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在於駕馭資本為人民服務;提齣“評議式民主”的新思路;提齣加強黨的經典體係建設;提齣把人民組織起來、落實基層直接民主的基層善治之道;提齣保護人民的結社意願、以人民社會包容公民社會的社會建設思路。 |
作者簡介 | |
鄢一龍,1976年生,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助理教授,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著有《目標治理:看得見的五年規劃》、《2030中國》(閤著)。 白鋼,1977年生,復旦大學中文係副教授、復旦大學思想史研究中心秘書長,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曆史比較語言學博士,著名語言學者,對中西文明史有深入研究。 章永樂,1981年生,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博士,著有《舊邦新造:1911-1917》等。 歐樹軍,1977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係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博士,著有《國傢基礎能力的基礎:認證與國傢基本製度建設》。 何建宇,1975年生,清華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博士,主持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社團發展的政治經濟學》。 |
用于政治学习的。
评分还行吧还行吧看看不错还行吧还行吧看看不错
评分还行吧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角度比较客观。
评分用于政治学习的。
评分很有思考的一本专著
评分书不错,内容罢了……
评分不错
评分好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