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解剖學(精裝) | ||
| 定價 | 148.00 | |
| 齣版社 | 福建科學技術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03年01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林玲 | |
| 裝幀 | 精裝 | |
| 頁數 | 415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533520717 | |
| 重量 | 2220 | |
計算機X綫斷層掃描 22
X綫對比增強劑 25
以磁共振為基礎的技術
磁共振掃描的原理 28
磁共振圖像模式和脈衝序列 38
計算機X綫斷層掃描 22
X綫對比增強劑 25
以磁共振為基礎的技術
磁共振掃描的原理 28
磁共振圖像模式和脈衝序列 38
以超聲反射為基礎的技術
超聲的産生和特性 41
超聲與組織的相互作用 43
超聲成像模式 44
多普勒效應和多普勒成像 46
以放射性核素為基礎的技術
閃爍掃描成像 47
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和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 49
術語和定位 50
上肢
肩,前後位X綫 55
肩,軸位X綫 55
鎖骨,前後位X綫 56
肩胛骨,斜位X綫 56
肩和上臂,前後位X綫,1歲兒童 56
肩和上臂,前後位X綫,5歲兒童 57
肩和上臂,99mTc-MDP,閃爍掃描,12歲兒童 57
肩,軸位CT 58
肩,冠狀位MR 58
肩,軸位MR 59
上臂,上1/3,軸位MR 60
上臂,中段,軸位MR 60
肘,軸位CT 61
肘,前後位X綫 62
肘,側位X綫 62
肘,冠狀位MR 63
肘,肱橈關節,矢狀位MR 63
前臂,前後位X綫 64
前臂,前後位X綫,2歲兒童 65
前臂,鏇後位,中段,軸位CT 66
前臂,鏇前位,中段,軸位MR 66
腕,背掌位X綫 67
腕,側位X綫 67
腕和手,軸位CT係列 68
腕,冠狀位MR 72
腕,腕管,冠狀位MR 72
手,前後位X綫 73
手的骨齡 73
手的發育,男性 74~77
手的發育,女性 78~81
手,背掌位綫,老年 82
手,背掌位,99mTc-MDP,閃爍掃描,12歲兒童 82
肩,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數字減影) 83
前臂,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 83
手,背掌位X綫,動脈造影 84
肩,前後位X綫,靜脈造影 85
下肢
骨盆,女性,前後位X綫,傾斜 88
骨盆,男性,前後位X綫,傾斜 88
骶髂關節,軸位CT(骨窗) 89
骨盆,99mTc-MDP,閃爍掃描 89
髖,前後位X綫 90
髖,Lauerstein,X綫 90
骨盆,前後位X綫,3個月兒童 91
骨盆,X綫,7歲兒童 91
髖,軸位CT 92
髖,矢狀位MR 93
髖,冠狀位超聲,3月兒童 93
股,軸位MR 94
膝,前後位X綫 96
膝,屈麯位,側位X綫 96
膝,半屈麯位,傾斜X綫(“髁間凹投射”) 97
膝,屈麯位,周圍X綫 97
髕骨變異(2%),前後位X綫 97
膝,屈麯位,側位X綫,老年 98
膝,側位X綫,11歲兒童 98
膝和小腿,前後位,X綫新生兒 99
膝,99mTc-MDP,前後位閃爍掃描,12歲兒童 99
膝,軸位CT 100
膝,冠狀位MR 103
膝,矢狀位MR 104
膝,內側半月闆,X綫,膝關節造影,鏇轉序列 105
小腿,前後位X綫 106
小腿,前後位X綫 ,6歲兒童107
小腿,前後位X綫,1歲兒童 108
小腿,99mTc-MDP,閃爍掃描,12歲兒童 108
小腿,中部,軸位MR 109
小腿,下1/4,軸位MR 109
踝,前後位X綫 110
踝,側位X綫 110
足,背蹠位X綫 111
足,側位X綫 112
足,斜位X綫 112
足,斜位X綫,3月兒童 113
足,背蹠位X綫,5歲兒童 113
踝和足,矢狀位MR 114
踝,冠狀位MR 114
踝,軸位MR 115
跗骨,軸位MR 115
蹠骨,橫斷麵MR 116
足,99mTc-MDP,閃爍掃描,14歲兒童 116
髂和股動脈,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 117
膕動脈,側位X綫,動脈造影 117
下肢深靜脈,輕度鏇轉,前後位X綫 118
小腿深靜脈,前後位X綫,鏇轉序列 119
下肢淋巴管,前後位X綫,淋巴造影 120
脊柱
頸椎,前後位X綫 122
寰椎和樞椎,前後位X綫,張口位 122
頸椎,側位X綫 123
頸椎,斜位X綫 123
寰椎和樞椎,軸位CT 124
寰椎和樞椎,冠狀位CT 124
頸椎,軸位CT 125
頸椎,側位X綫,脊髓造影 126
頸椎,斜位X綫,脊髓造影 127
頸椎,正中位MR 127
頸椎,旁正中位MR 127
胸椎,前後位X綫 128
胸椎,側位X綫 129
胸椎,軸位CT 130
腰椎,前後位X綫 131
腰椎,側位X綫 132
腰椎,斜位X綫 133
骶骨,側位X綫 133
腰椎,軸位CT 134~135
腰椎、第壹骶椎,傾斜軸位MR 136
腰椎,前後位X綫,脊髓造影 138
腰椎,側位X綫,脊髓造影 138
胸椎,軸位CT,脊髓造影 139
腰椎,軸位CT,脊髓造影 139
腰椎,正中位MR 140
腰椎,旁正中位MR 140
胸腰椎,側位X綫,新生兒 141
胸腰椎,側位X綫,12歲兒童 141
胸腰椎,側位X綫,老年 142
頭
顱,前後位X綫 144
顱,側位X綫 144
顱,X綫,Towne’s位 145
顱,側位X綫,老年 145
顱,前後位,傾斜X綫,5個月兒童 146
顱,側位X綫,5個月兒童 146
顱,側位和後麵觀,99mTc-MDP,閃爍掃描 147
顱底,軸位CT 147
頭,冠狀位CT係列 148
耳軸位CT係列 154
淚管,前後位X綫,淚道造影 159
眶,矢狀位CT 159
鼻旁竇,前後位X綫 160
鼻旁竇,前後位傾斜X綫 160
鼻旁竇,側位X綫 161
上頜竇,冠狀位CT(骨窗) 161
鼻旁竇,冠狀位CT係列 162
顳下頜關節,斜位X綫,經上頜骨 166
顳下頜關節,斜位X綫 166
顳下頜關節,側位X綫,斷層成像 167
顳下頜關節,冠狀位CT(骨窗) 167
牙,鏇轉全景,X綫成人 168
牙,鏇轉全景X綫,5歲兒童 169
牙,全口腔檢查,X綫 170
牙,第壹前磨牙,X綫 170
腮腺,斜位X綫,涎腺造影 171
下頜下腺,側位X綫,涎腺造影 171
頸動脈,側位X綫,動脈造影 172
頸動脈,側位X綫,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172
腦
腦,軸位CT係列 174
腦,軸位MR係列 183
腦,冠狀位MR係列 204
腦,矢狀位MR係列 233
腦動脈,MR血管造影,Willis環 244
頸內動脈,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 248
腦靜脈,前後位X綫 248
頸內動脈,側位X綫,動脈造影 249
腦靜脈,側位X綫 249
椎動脈,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 250
腦靜脈,前後位X綫 250
椎動脈,側位X綫,動脈造影 251
腦靜脈,側位X綫 251
腦,兒童,CT血管造影 252
腦,兒童,CT血管造影 253
腦,超聲,新生兒 254
頸
喉,前後位X綫 260
喉,側位X綫 260
咽,前後位X綫,吞鋇 261
咽,側位X綫,吞鋇 261
頸,軸位CT係列 263
甲狀頸乾,X綫,動脈造影 270
甲狀腺,橫斷麵,超聲 271
甲狀腺,前麵觀,閃爍掃描 271
胸
胸骨,斜位X綫 274
胸廓,前後位X綫 274
胸,99mTc-MDP,閃爍掃描 275
胸,前後位X綫,1個月兒童 275
胸,後前位X綫,深吸氣 276
肺,133Xe吸入,閃爍掃描 276
胸,側位X綫 277
老年胸,側位X綫 277
胸,軸位CT係列 278
心,軸位MR 311
心,冠狀位MR 312
主動脈弓和大動脈,前後位X綫(輕度斜位),主動脈造影 313
主動脈弓和大動脈,斜位X綫,主動脈造影 313
心,前後位,心電影血管造影,兒童 314
心髒,側位,心電影血管造影,兒童 315
肺動脈,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 316
肺動脈,側位X綫,動脈造影 316
左心室,側位X綫,心血管造影 317
左冠狀動脈,動脈造影 318
右冠狀動脈,動脈造影 319
二尖瓣和主動脈瓣,胸骨旁,長軸斷麵,超聲 320
右和左心室,胸骨旁,短軸斷麵,超聲 321
二尖瓣,胸骨旁,短軸斷麵,超聲 322
主動脈瓣,胸骨旁,短軸斷麵,超聲 322
心髒四腔,通過心尖,超聲 322
食管,前後位X綫,吞鋇 323
食管,側位X綫,吞鋇 323
乳房,年輕,斜位X綫,乳房X綫照相 324
乳房,中年,斜位X綫,乳房X綫照相 324
乳房,老年,斜位X綫,乳房X綫照相 325
乳房,側位X綫,乳管造影 325
胸導管,前後位X綫淋巴造影 326
腹
腹,前後位X綫,立位 329
腹,軸位CT係列 330
男性骨盆,軸位CT係列 342
女性骨盆,軸位CT係列 346
胃和十二指腸,斜位X綫,鋇餐,雙對比 351
胃和十二指腸,側位X綫,鋇餐,雙對比 351
十二指腸,前後位X綫,鋇餐,雙對比 352
空腸和迴腸,前後位X綫,鋇餐 352
結腸,前後位X綫,鋇灌腸,單對比 353
結腸,前後位X綫,雙對比 353
直腸,前後位X綫,雙對比 354
直腸,側位X綫,雙對比 354
膽管,前後位X綫,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 355
膽管,99mTc-HIDA,閃爍掃描,前麵觀 355
膽囊,肋下矢狀斷麵,超聲 356
肝,肋下,傾斜橫斷麵,超聲 356
肝,肋下,矢狀斷麵,超聲 356
上腹,橫斷麵,超聲 357
上腹,垂直斷麵,超聲 357
上腹,橫斷麵,超聲 357
胰管,前後位X綫,內鏡逆行胰管造影 358
上腹和胰腺,軸位MR 358
脾和肝,前後位X綫,脾-門靜脈造影 359
脾,肋間矢狀斷麵,超聲 359
腹主動脈,矢狀斷麵,超聲 360
腹主動脈,前後位X綫,主動脈造影 360
腹腔乾,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 361
門靜脈,前後位X綫,腹腔動脈造影靜脈相 361
腸係膜上動脈,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 362
腸係膜下動脈,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 362
腹腔乾和腸係膜上動脈,變異(15%),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 363
腸係膜上靜脈,前後位X綫,經肝靜脈造影 364
下腔靜脈,前後位X綫,靜脈造影 364
腰淋巴係,前後位X綫,淋巴造影,第壹天 365
腰淋巴結,前後位X綫,淋巴造影,第二天 365
腰淋巴結,側位X綫,淋巴造影(第二天)和靜脈尿路造影 366
腰淋巴結,軸位CT,淋巴造影和口服對比後 366
泌尿生殖係
尿道,前後位X綫,靜脈尿路造影 368
腎動脈,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 368
腎,軸位CT,靜脈和口服對比後 369
腎,冠狀位MR,T1加權 369
腎,斜嚮斷麵,超聲 370
腎,縱嚮斷麵,超聲 370
腎,99mTc-hippuran,閃爍掃描(腎圖),後麵觀 370
膀胱,男性,前後位,傾斜X綫,靜脈尿路造影 371
膀胱,女性,前後位,傾斜X綫,靜脈尿路造影 371
尿道,男性,斜位X綫,尿道造影 372
尿道,女性,側位X綫,陰道-膀胱-尿路造影,排尿中 372
男性盆部,正中位MR 373
男性盆部,軸位MR 373
男性盆部,冠狀位MR 374
陰莖和陰囊,冠狀位MR 374
陰莖,前後位X綫,海綿體造影 375
陰莖,側位X綫,海綿體造影 375
前列腺,傾斜橫斷麵,超聲 376
睾丸,橫斷麵,超聲 376
陰莖,橫斷麵,超聲 376
子宮,前後位X綫,子宮輸卵管造影(HSG) 377
女性盆部,正中位MR 377
子宮和卵巢,橫斷麵,超聲 378
子宮,縱嚮斷麵,超聲 378
胚胎,孕齡5周,陰道超聲 378
胚胎,孕齡7周,陰道超聲 379
胚胎,孕齡7周,陰道超聲 379
胚胎,孕齡8周,陰道超聲 379
胚胎,孕齡8周,陰道超聲 380
胎兒,孕齡12周,腹部超聲 380
胎兒,孕齡12周,陰道超聲 380
胎兒,孕齡12周,陰道超聲 381
胎兒,孕齡12周,陰道超聲 381
胎盤,孕齡12周,腹部超聲 381
胎兒,孕齡18周,腹部超聲 382
胎兒,孕齡18周,腹部超聲 382
胎兒,孕齡18周,腹部超聲 382
胎兒,孕齡20周,腹部超聲 383
胎兒,18周,CRL=140mm,死産,前後位X綫 383
胎兒,18周,CRL=140mm,死産,側位X綫 384
影像診斷術語 387
索引 393
以超聲反射為基礎的技術
超聲的産生和特性 41
超聲與組織的相互作用 43
超聲成像模式 44
多普勒效應和多普勒成像 46
以放射性核素為基礎的技術
閃爍掃描成像 47
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和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 49
術語和定位 50
上肢
肩,前後位X綫 55
肩,軸位X綫 55
鎖骨,前後位X綫 56
肩胛骨,斜位X綫 56
肩和上臂,前後位X綫,1歲兒童 56
肩和上臂,前後位X綫,5歲兒童 57
肩和上臂,99mTc-MDP,閃爍掃描,12歲兒童 57
肩,軸位CT 58
肩,冠狀位MR 58
肩,軸位MR 59
上臂,上1/3,軸位MR 60
上臂,中段,軸位MR 60
肘,軸位CT 61
肘,前後位X綫 62
肘,側位X綫 62
肘,冠狀位MR 63
肘,肱橈關節,矢狀位MR 63
前臂,前後位X綫 64
前臂,前後位X綫,2歲兒童 65
前臂,鏇後位,中段,軸位CT 66
前臂,鏇前位,中段,軸位MR 66
腕,背掌位X綫 67
腕,側位X綫 67
腕和手,軸位CT係列 68
腕,冠狀位MR 72
腕,腕管,冠狀位MR 72
手,前後位X綫 73
手的骨齡 73
手的發育,男性 74~77
手的發育,女性 78~81
手,背掌位綫,老年 82
手,背掌位,99mTc-MDP,閃爍掃描,12歲兒童 82
這本《影像解剖學》簡直就是我的“救命稻草”!我是一名在基層醫院工作的影像科醫生,雖然工作瞭幾年,但有時候麵對一些復雜的影像學病例,還是會因為對某些細微解剖結構的掌握不夠牢固而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真是太及時瞭!它就像一本行走在影像世界中的解剖學百科全書,將復雜的解剖知識以最直觀、最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某個解剖區域時,會同時附上多張不同影像學檢查(X綫、CT、MRI)的對應圖片,並用箭頭和文字清晰地標示齣關鍵結構。這對於我來說,簡直是“點石成金”!我能夠迅速地將書中的解剖知識與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影像聯係起來,大大提高瞭我的判讀效率和準確性。書中對於一些常見易混淆的解剖結構,也做瞭詳細的區分和對比,比如某些骨骼的微小突起,在CT上可能呈現齣不同的形態。這本書真的讓我重拾瞭對解剖學的信心,也讓我對影像學的理解更上一層樓。
评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精裝”和“包郵”吸引瞭。作為一個資深的圖書愛好者,我對高質量的紙質書籍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收到《影像解剖學》這本書後,我更是驚喜連連!首先,它的裝幀設計非常大氣、專業,封麵硬殼,內頁紙張厚實,印刷精美,即使是黑白影像圖片,細節也呈現得非常清晰。打開書頁,撲麵而來的就是嚴謹的學術氣息和精美的視覺享受。這本書的內容安排也相當閤理,邏輯性很強,從大體到局部,層層遞進,讓我能循序漸進地學習。我尤其欣賞它在每個解剖章節後,都會配有大量的影像學實例,並且對這些影像中的解剖結構做瞭非常細緻的標注。這不僅僅是一本解剖圖譜,更是一本將解剖學與醫學影像學完美結閤的經典著作。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3D的解剖模型和影像世界中,各種結構在我的眼前一一呈現,生動而形象。這本書不僅適閤醫學生和臨床醫生,對於對人體解剖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來說,也是一本極具價值的讀物。
评分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醫學生,我正在瘋狂地惡補各種臨床知識,而影像學絕對是我的“老大難”問題。看瞭好多關於影像解剖學的書,總覺得要麼圖太少,要麼文字太乾枯,要麼就是影像和解剖完全脫節。《影像解剖學》這本書簡直就是我學習路上的“指路明燈”!它的內容非常詳實,把X綫、CT、MRI這些影像學檢查所能看到的解剖結構都講得明明白白。我最喜歡的一點是,書中不僅僅是簡單地展示圖片,而是深入地講解瞭不同影像學技術下,同一解剖結構的成像特點和錶現。比如,對於顱骨的某個小結構,在CT上的高密度錶現,在MRI上的不同信號,書裏都寫得非常清楚。而且,它的文字描述非常精煉,不囉嗦,直擊要點,配閤著清晰的插圖和影像圖片,讓我能夠迅速地建立起影像和解剖之間的聯係。我現在感覺自己看CT片子的時候,心裏更有底瞭,不再是茫然地看著一堆黑白灰瞭。
评分天呐,這本《影像解剖學》簡直是我近期最愛的醫學學習資料瞭!作為一名醫學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既能係統講解解剖學知識,又能與臨床影像緊密結閤的書籍。之前看過很多圖譜,但總感覺有些零散,知識點也比較生硬,不夠直觀。《影像解剖學》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的內容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宏觀的身體係統劃分,到微觀的組織結構,都做瞭詳盡的闡述。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不僅有精美的解剖插圖,還大量穿插瞭X綫、CT和MRI的真實影像圖片,並且標注得非常準確,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解剖結構在不同影像學檢查中的錶現。這種“影像+解剖”的模式,簡直是為我們這些臨床小白量身定做的!我尤其喜歡它對同一解剖結構在不同影像序列下的對比分析,這對於理解影像僞影、辨彆病竈至關重要。而且,書中的文字描述也非常到位,語言通俗易懂,不像有些教材那樣晦澀難懂,很多細節都考慮到瞭,比如不同層麵的切片,不同角度的掃描,書中都有詳細的圖文說明。我甚至覺得,如果能有配套的視頻講解就更完美瞭,不過目前這本書已經讓我受益匪淺瞭。
评分我是一名放射科的進修醫生,雖然已經接觸瞭幾年影像學,但總覺得自己在基礎解剖知識上還不夠紮實,尤其是在理解一些復雜影像學錶現的時候,常常會感到力不從心。《影像解剖學》這本書可以說是給瞭我一個極大的提升。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本“工具書”,可以隨時查閱。書中對於各個解剖區域的講解非常係統,並且用大量的影像學圖片進行佐證,讓我能夠非常直觀地看到不同影像學檢查下的解剖結構。我尤其喜歡它對一些特殊解剖變異的介紹,這在實際工作中非常實用,可以幫助我避免誤診。而且,書中對於不同影像學序列的特點也有詳細的說明,比如T1、T2加權成像,DWI成像等,以及它們在顯示解剖結構上的優勢和局限性。這本書真的是把影像學和解剖學完美地結閤起來,對於我這樣想要進一步提升自己影像判讀能力的醫生來說,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