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居集(上下冊)100種珍本古醫籍校注集成 | ||
| 定價 | 58.00 | |
| 齣版社 | 中醫古籍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04月 | |
| 開本 | 32 | |
| 作者 | (清) 吳澄著, (清) 劉從明, 校注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共2冊 | |
| 字數 | 580000 | |
| ISBN編碼 | 9787515208602 | |
-------------
-----------
這本《不居集》真是來得太及時瞭!最近一直在研究明清時期的醫學思想,尤其對當時一些失傳已久的方劑和診療方法很感興趣。市麵上很多古籍影印本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字跡模糊不清,有的排版混亂,閱讀起來著實讓人頭疼。而這套《不居集》,我拿到手就感受到它的厚重和精良。開本適中,紙張質感非常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充滿瞭閱讀的儀式感。更重要的是,它收錄的這100種珍本古醫籍,真的是我夢寐以求的寶藏。我翻看瞭幾部,像是《脈訣辨疑》和《傷寒括要》,以前都隻是在古籍目錄裏見過,內容一直無從考證,這次能有幸看到它們的校注本,真的太激動瞭!校注者(清)劉從明的注解非常詳盡,不僅解釋瞭字詞的含義,還對原文的疑難之處進行瞭深入剖析,引經據典,邏輯嚴謹,讓我對這些古老醫學理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感覺就像請瞭一位經驗豐富的國醫大師在身邊隨時指導一樣,這對於深入研究和應用古方的人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
评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醫學知識,就藏在那些曆經時間考驗的經典之中。《不居集》的齣現,恰恰印證瞭這一點。我是一名對古代養生學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雖然不是專業科班齣身,但對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一直心生嚮往。我比較關注那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養生保健方法,比如食療、藥膳、以及一些簡便易行的養生功法。翻閱《不居集》時,我驚喜地發現其中有不少篇目正是我所期待的。例如,我翻到瞭關於“食療本草”的部分,裏麵詳細記載瞭各種食物的藥用價值和食療方,這對於我這種喜歡自己動手調理身體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本活的寶典。劉從明先生的校注,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考證,而是將古人的智慧用現代人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很多地方還結閤瞭臨床實踐的經驗,讀起來既有知識性,又充滿瞭啓發性。我特彆欣賞其中對於某些方劑的解釋,不僅說明瞭藥物的配伍原則,還點齣瞭其治療的病機,讓我能更清晰地理解為什麼古人會用這樣的方法來治療疾病。這本書讓我覺得,學習中醫養生,原來可以如此親切而實用。
评分這套《不居集》絕非等閑之輩,它的價值在於其曆史文獻的稀缺性和學術研究的深度。《不居集》之所以能吸引我,在於它所代錶的那種對傳統文化精髓的尊重和傳承。我是一名對中國古代醫學史有著研究熱情的學者,深知很多珍貴的醫學典籍因為年代久遠、流傳不廣而瀕臨失傳。這次《不居集》的齣版,可以說是為我們打開瞭一扇窺探曆史深處的大門。它收錄的100種珍本古醫籍,很多都是首次以校注本的形式麵世,這對於醫學史研究、文獻學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我特彆注意到其中一些關於曆代名醫經驗的記載,以及對一些重要學術思想的梳理,這為我們理解古代醫學的發展脈絡提供瞭非常寶貴的綫索。校注者劉從明先生的功力可見一斑,他在校勘過程中,不僅對文本進行瞭嚴謹的考證,還對其中的醫學理論進行瞭深入的闡釋,這使得我們這些後學者能夠更準確、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我認為,這套書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其內容本身,更體現在它所承載的對中國傳統醫學文化的尊重和發揚。
评分這套《不居集》,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醫學經典。《不居集》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極其的厚重和精緻。我是一名對中國古代哲學和醫學交叉領域特彆感興趣的讀者,我一直認為,醫學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種智慧,一種生活哲學。這套書所收錄的100種珍本古醫籍,正是我一直想要尋找的那種能夠體現古代醫者“天人閤一”、“道法自然”思想的著作。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醫學理論的闡釋,比如關於“五行生剋”在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以及“陰陽平衡”在養生保健中的重要性。劉從明先生的校注,不僅在學術上嚴謹,而且在文風上也很雅緻,他能夠將古人的深邃思想用一種通俗易懂、卻又不失原意的語言錶達齣來,讓我能夠深深地體會到古代醫者對生命和自然的敬畏。這本書讓我覺得,學習醫學,不僅僅是學習治療疾病的方法,更是在學習一種看待世界、看待生命的態度。這套書,真的是一本能夠滋養心靈的寶藏。
评分購買《不居集》純屬偶然,但卻意外地打開瞭我對古代中醫理論學習的新世界。《不居集》這本巨著,著實讓我嘆為觀止。我平時喜歡鑽研一些古籍,但苦於很多古籍版本年代久遠,字跡模糊,甚至存在不少錯訛,使得理解上睏難重重。而這套《不居集》,采用的是非常精良的印刷工藝,紙張厚實,印刷清晰,而且裝幀也非常考究,無論是放在書架上還是在手中閱讀,都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更讓我欣喜的是,它所收錄的100種珍本古醫籍,都是經過(清)劉從明先生精心校注的。我隨意翻開幾部,例如《脈經辨誤》和《本草匯編》,裏麵的校注都非常細緻。他不僅糾正瞭原文的不少錯誤,還對一些難以理解的古語和術語進行瞭解釋,甚至還引用瞭大量其他醫籍的佐證,使得原文的意思更加明朗。對於我這樣一個業餘愛好者來說,這套書無疑是一份寶貴的學習資料,它讓我能夠更輕鬆、更準確地接觸到那些珍貴的醫學遺産,並且能夠從中獲得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