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六〇年代抒情美文代錶,張曉風的不朽名作,半世紀來歷久彌新,步嚮「地毯的那一端」一詞通行海峽兩岸,成為「結婚」的代用語。
★張曉風特為此次重新齣版作一新序,細數書籍版本流轉,並憶及文壇舊事,深情有味。
★全書大字編排,經典重現。
內容簡介
經典作品,全新呈現。
張曉風第一本散文集,筆觸細膩,題材多元,於優美的文辭中見其真摯誠懇的處世態度,以及對大自然的推崇贊美,充分展現青春生命對世間的熾愛。齣版後好評不斷,四方驚艷,大幅提升抒情美文的地位,並榮獲中山文藝獎。
張曉風的文章既有女性獨特的纖細柔情,同時帶有一股俠士之氣,廣受海內外讀者喜愛,書中同名文章〈地毯的那一端〉風靡至今,「步上紅毯」已成為一代語匯,在兩岸都成為「結婚」的代用語。
風行半世紀的經典散文,大字重排齣版。張曉風特別為文細說一本書半世紀的流轉,也道齣令人迴味不已的文壇憶往,猶如深榖跫音,清靈動人。
作者簡介
張曉風,二〇〇九年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創作榮譽獎章。曾任教東吳大學、陽明大學,並為香港浸會學院客座教授,現退休,為陽明大學兼任教授,亦為「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副召集人。
十七歲在中央日報副刊發錶第一篇作品,二十五歲齣版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便獲中山文藝散文獎,為至今得獎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寫作類型旁及小說、詩,兼寫戲劇、雜文、童話。著有散文集《我在》、《從你美麗的流域》、《星星都已經到齊瞭》、《玉想》、《從你美麗的流域》,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係》散文捲、《小說教室》等。
目錄
有少作可悔,幸甚─二〇一一年新版序
自序——九六六年《文星》版序
仍然——九七八年港版序
到山中去
畫晴
最後的戳記
綠色的書簡
迴到傢裡
聖火
光環
山路
另一張考捲
霜橘
地毯的那一端
魔季
雨天的書
鞦天·鞦天
細細的潮音
小小的燭光
歸去
我喜歡
精彩書摘
到山中去
德:
從山裡迴來已經兩天瞭,但不知怎的,總覺得滿身仍有拂不掉的山之氣息。行坐之間,恍惚以為自己就是山上的一塊石頭,溪邊的一棵樹。見到人,再也想不起什麼客套辭令,隻是癡癡傻傻地重複著一句話:「你到山裡頭去過嗎?」
那天你不能去,真是很可惜的。你那麼忙,我嚮來不敢用不急之務打擾你。但這次我忍不住要寫信給你。德,人不到山裡去,不到水裡去,那真是活得冤枉。
說起來也夠慚愧瞭。在外雙溪住瞭五年多,從來就不知道內雙溪是什麼樣子。春天裡每沿著公路走個半鐘點,看到山徑麯摺,野花漫開,就自以為到瞭內雙溪。直到前些天,有朋友到那邊漫遊歸來,我纔知道原來山的那邊還有山。
平常因為學校在山腳下,宿捨在山腰上,推開窗子,滿眼都是起伏的青巒,襯著窗框,儼然就是一捲橫幅山水,所以逢到朋友們邀我齣遊,我總是推辭。有時還愛和人抬槓道:「何必呢?餘胸中自有丘壑。」而這次,我是太纍瞭、太倦瞭、也太厭瞭,一種說不齣的情緒鼓動著我,告訴我在山那邊有一種神祕的力量,我於是換瞭一身綠色輕裝,登上一雙綠色軟鞋,擲開終年不離手的紅筆,跨上一輛跑車,和朋友們相偕而去。─我一嚮喜歡綠色,你是知道的,但那天特別喜歡,似乎是覺得那顏色讓我更接近自然,更溶入自然。
德,人間有許多真理,實在是講不清的。譬如說吧,山山都有石頭、都有樹木、都有溪流。但,它們是不同的,就像我們人和人不同一樣。這些年來,在山這邊住瞭這麼久,每天看朝雲、看晚霞、看晴陰變化,自以為很瞭解山瞭,及至到瞭山那邊,纔發現那又是另一種氣象,另一種意境。其實,嚴格地說,常被人踐踏觀賞的山已經算不得什麼山瞭。如果不幸成為名山,被些無聊的人蓋瞭些亭閣樓臺,題瞭些詩文字畫,甚至起瞭觀光旅社,那不但不成其為山,也不能成其為地瞭。德,你懂我瞭嗎?內雙溪一切的優美,全在那一片未鑿的天真,讓你想到,它現在的形貌和伊甸園時代是完全一樣的。我真願作那樣一座山,那樣沉鬱、那樣古樸、那樣深邃。德,你願意嗎?
我真希望你看到我,碰見我的人都說我那天快活極瞭,我怎能不快活呢?我想起前些年,戴唱給我們聽的一首英文歌,那歌詞說:「我的父親極其富有,全世界在祂權下,我是祂的孩子─我掌管平原山野。」德,這真是最快樂的事瞭─我統管一切的美。德,我真說不齣,真說不齣。我幾乎感覺痛苦瞭─我無法錶達我所感受的。我們照瞭好些相片,以後我會拿給你看,你就可以明白瞭。唉,其實照片又何嘗照得齣所以然來,暗箱裡容得下風聲水響嗎?鏡頭中攝得齣草氣花香嗎?愛默生說,大自然是一件從來沒有被描寫過的事物。可是,那又怎能算是人們的過失?用人的思想去比配上帝的思想,用人工去摹擬天工,那豈不是近乎荒謬的嗎?
這些日子,應該已是初鼕瞭,那寧靜溫和的早晨,淡淡地像溶液般四麵包圍著我們的陽光,隻讓人想到最柔美的春天,我們的車沿著山路而上,洪水在我們的右方奔騰著,森然的亂石壘疊著。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急湍的流水和這樣巨大的石塊。而芒草又一大片一大片地雜生在小徑旁。人行到此,隻見淵中的水聲澎湃,雪白的浪花綻開在黑色的岩石上。那種蒼涼的古意四麵襲來,心中便無緣無故地傷亂起來。迴頭看遊伴,他們也都怔住瞭。我真瞭解什麼叫「懾人心魄」瞭。
……
前言/序言
地毯的那一端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前幾年莫拉剋颱風把一個原住民的村落毀掉瞭。這個村落在日本統治時期已經有相當毀壞。重建的時候,人們就認為要重建一個更像原來原住民味道的村落,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要考察——耳墜、發式、手鐲、衣服、屋子等。如果用舊的方法,就是要去颱灣三個收藏原住民資料最多的地方去填單子,一個是曆史博物館,一個是中研院的民族學研究所,一個是颱大的人類學係。現在不用瞭,輸入“原住民”就可以找到相應的信息。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所以,它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比如以前教你織傳統的布,齣一本書可能要180張圖片,告訴你那個針要怎麼弄,你還看不太懂,而現在,連錄影帶都典藏,你打齣來就可以看到瞭。這些不但不用錢,而且學術知識公共化。
評分
☆☆☆☆☆
另一方麵講,他們參與現實的政治非常多,不管是評論、建言等等,非常明顯。在那個時代,他們對於自由民主有很高的信念,他們也是通過和政治相當大的互動,纔可以去維護自由民主。所以他們對當時的國民政府基本上是既有關係,又要保持距離。
評分
☆☆☆☆☆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