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車輛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
1.1麯軸,半軸與凸輪軸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
1.1.1麯軸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
1.1.2半軸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3
1.1.3凸輪軸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2
1.2活塞環,活塞銷,活塞杆與連杆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9
1.2.1活塞環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9
1.2.2活塞銷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2
1.2.3活塞杆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7
1.2.4連杆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8
1.3氣門挺杆與氣門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42
1.3.1氣門挺杆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42
1.3.2氣門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54
1.4車輛轉嚮係統,推杆,搖臂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83
1.4.1汽車轉嚮係統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83
1.4.2推杆(內燃機推杆)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87
1.4.3搖臂件(汽車發動機的搖臂和搖臂軸)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87
1.5油泵柱塞副與噴油嘴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89
1.6汽車齒輪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95
1.7工程機械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00
1.7.1破碎機顎闆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00
1.7.2破碎機闆(環)錘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03
1.7.3掘土機鬥齒和鏟齒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04
1.7.4建築機械主動圓錐齒輪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08
1.7.5履帶闆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10
參考文獻113
第2章金屬切削機床典型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14
2.1概述114
2.1.1金屬切削機床零件熱處理的特點114
2.1.2機床零件常用的熱處理工藝115
2.1.3機床零件的熱處理工藝性118
2.1.4機床零件熱處理工藝性的閤理選擇121
2.2機床主軸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31
2.2.1機床主軸的工作條件,常見失效形式與性能要求131
2.2.2機床主軸材料及熱處理的閤理選擇132
2.2.3主軸材料的熱處理技術要求132
2.2.4機床主軸的加工工藝流程134
2.2.5典型機床主軸材料及熱處理工藝134
2.2.6機床主軸材料及熱處理工藝典型實例分析136
2.3機床絲杠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53
2.3.1絲杠的工作條件,失效形式與性能要求153
2.3.2絲杠材料的閤理選用154
2.3.3絲杠的熱處理工藝特點155
2.3.4絲杠熱處理的質量檢測157
2.3.5絲杠熱處理工藝缺陷及改進措施158
2.3.6機床絲杠熱處理典型實例分析159
2.4機床導軌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76
2.4.1導軌的工作條件,失效形式與性能要求176
2.4.2導軌材料的閤理選用177
2.4.3機床鑄鐵導軌熱處理工藝特點178
2.4.4鑲鋼導軌的熱處理工藝特點180
2.4.5直綫滾動導軌的熱處理工藝特點181
2.4.6導軌的質量檢測與控製182
2.4.7導軌的熱處理缺陷及預防措施186
2.4.8機床導軌典型熱處理實例分析187
2.5機床床身,工作颱等基礎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198
2.5.1熱時效(人工時效,低溫退火)199
2.5.2振動時效技術(VSR技術)200
2.5.3自然時效201
2.5.4典型金屬切削機床床身等基礎件熱處理實例分析202
2.6機床附件等典型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04
2.6.1分度頭蝸杆熱處理典型實例分析204
2.6.2分度頭主軸的熱處理工藝特點及典型實例分析211
2.6.3機床心軸的熱處理工藝特點212
2.6.4機床卡盤,卡爪的熱處理工藝實例分析215
2.6.5機床彈簧夾頭的熱處理工藝216
2.6.6機床花鍵軸的熱處理工藝221
2.6.7機床離閤器摩擦片的熱處理工藝特點224
2.6.8機床其他典型零件熱處理實例分析228
參考文獻231
第3章礦山,石化機械及建材設備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32
3.1氣動鑿岩工具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32
3.1.1鑿岩機活塞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32
3.1.2鑿岩機釺尾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36
3.1.3鑿岩機成品釺杆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39
3.2石油管道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40
3.2.1工藝管道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41
3.2.2石油套管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44
3.3石油鑽探工具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46
3.3.1石油鑽杆接頭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46
3.3.2抽油杆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50
3.3.3石油鑽機零件(鏈闆,滾子和銷軸等)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53
3.3.4吊環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56
3.3.5吊具(夾)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58
3.3.6石油鑽機螺鏇錐齒輪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59
3.3.7轉盤齒輪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62
3.4泥漿泵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65
3.4.1缸套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65
3.4.2閥體與閥座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67
3.4.3活塞杆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69
3.5化工機械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70
3.5.1壓力容器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70
3.5.2液化氣儲罐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74
3.5.3壓縮機閥片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75
3.6建材設備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76
3.6.1破碎機顎闆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76
3.6.2破碎機闆(環)錘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80
3.6.3掘土機鬥齒和鏟齒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81
3.6.4建築機械弧齒錐齒輪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84
3.7液壓元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86
3.7.1葉片泵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86
3.7.2齒輪泵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90
3.7.3柱塞泵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93
3.7.4液壓閥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296
參考文獻298
第4章農機具與輕紡機械類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00
4.1農機具零件熱處理概述300
4.2農機具典型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04
4.2.1犁鏵和犁壁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04
4.2.2圓盤和鏇耕刀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08
4.2.3收割機刀片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11
4.2.4粉碎機錘片與篩片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14
4.3預防農機具零件熱處理缺陷的措施318
4.3.1裂紋與開裂産生原因和預防措施319
4.3.2變形或畸變産生原因和預防措施320
4.3.3腐蝕産生原因和預防措施320
4.3.4硬度不足或不均産生原因和預防措施321
4.3.5組織不閤格産生原因和預防措施321
4.3.6常見錶麵處理缺陷産生原因與對策323
4.4輕紡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32
4.4.1自行車中軸,碗和擋類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32
4.4.2自行車飛輪,鏈條類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37
4.5紡織機針布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42
4.6紡機羅拉,錠杆和鋼領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44
4.6.1紡機羅拉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44
4.6.2錠杆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47
4.6.3鋼領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50
4.6.4針筒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52
參考文獻354
第5章能源與軌道交通裝備類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55
5.1火電設備典型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55
5.1.1概述355
5.1.2轉子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55
5.1.3汽輪機葉輪與葉片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62
5.1.4鍋爐構件及輸汽管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70
5.2鐵路客貨運輸車輛典型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73
5.2.1鋼軌與機車車輪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73
5.2.2鐵路尖軌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79
5.2.3鐵路機車大型彈簧鋼片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83
5.2.4鐵路機車,車輛螺鏇彈簧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85
5.2.5鐵路Ⅱ型彈條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87
5.3快速軌道交通列車(牽引齒輪)典型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91
5.4高速鐵路列車(車軸)典型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與規範393
參考文獻395
坦白說,我從這本書裏獲得的直接應用價值,比我預期的要少一些。我是一名實際操作者,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一些大批量生産的機械零件,比如軸承、齒輪、連杆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更具體、更標準化的操作規程,或者是一些針對性很強的工藝參數範圍,能夠直接套用到我的工作中。例如,書中提到某類鋼材的滲碳深度要求,但對於如何精確控製滲碳溫度、滲碳劑的種類和用量、滲碳時間等關鍵因素,以及如何檢測滲碳層深度和硬度分布,都沒有給齣詳細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這讓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理論手冊,而不是一本操作指南。我需要的是那種能夠幫助我減少試錯成本,提高一次閤格率的“秘籍”。另外,書中對於一些熱處理設備的選型和使用,也缺乏介紹。不同的爐型、不同的加熱方式(如感應加熱、火焰加熱)在實際應用中有什麼優缺點?如何根據零件的材質、形狀和生産批量來選擇最閤適的設備?這些信息對於提高生産效率和降低能耗都非常重要,但書中這方麵的內容卻非常有限。雖然我理解這本書的編寫目的是涵蓋“典型零件”,但對於我們一綫操作人員來說,更實用的信息,往往隱藏在那些看似“普通”的細節之中。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下冊”之前,我其實已經讀完瞭“上冊”,所以對這本書的整體風格和內容深度還是有所期待的。但說實話,這本書在一些我想深入瞭解的地方,似乎留有“餘地”。比如,在處理一些精密機械零件時,我特彆關注各種迴火方法的細微差彆,以及它們對材料性能産生的具體影響,尤其是在抗疲勞性、韌性和硬度之間如何找到最佳平衡點。這本書雖然列舉瞭許多常見的零件類型和對應的熱處理工藝,但對於某些特定閤金鋼在不同溫度、不同保溫時間下的組織演變過程,以及這些微觀變化如何宏觀地體現在零件的宏觀性能上,描述得不夠詳盡。我期望能有更深入的微觀分析,比如像相圖的解讀、位錯運動的描述,或者碳化物析齣的動態過程,這些內容能讓我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某種工藝會産生某種效果,從而在實際操作中做齣更優化的調整。而且,書中在介紹一些新型的熱處理技術,比如等溫淬火或者真空熱處理時,對這些技術的原理、適用範圍以及與其他傳統工藝的優劣對比,還可以再多展開一些,這樣不僅能拓寬讀者的視野,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評估引入新技術的可行性。總的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紮實的基礎框架,但在一些進階的理論探討和案例分析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在培養讀者獨立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方麵,可以更進一步。
评分我是一名對材料科學充滿好奇的學生,在閱讀《典型零件熱處理工藝與規範(下)》時,我更多地是在尋找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這本書雖然涵蓋瞭許多常見的零件類型和熱處理方法,但很多地方的解釋都止於錶麵。例如,當書中提到“淬火組織為馬氏體”時,我希望能更進一步瞭解馬氏體相變的具體機製,包括其原子結構的變化、形核與生長的過程,以及它與奧氏體之間的能量關係。同樣,在介紹“迴火軟化”時,我希望能瞭解碳原子在迴火過程中的擴散行為,以及它如何影響位錯的運動和材料的韌性。書中提供的公式和數據,雖然有參考價值,但缺乏對這些理論基礎的深入講解,使得我對這些概念的理解不夠透徹。此外,這本書在介紹不同熱處理工藝時,對於它們在不同工業領域中的應用案例,可以更加豐富。例如,航空航天、汽車製造、精密儀器等行業對零件性能的要求各不相同,采用的熱處理工藝也可能存在很大差異。如果能結閤具體的行業背景,介紹不同領域中典型零件的熱處理挑戰和解決方案,將有助於我更全麵地認識熱處理技術在現代工業中的重要作用。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初步的認識框架,但要真正掌握這門技術,我還需要更多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案例。
评分這本《典型零件熱處理工藝與規範(下)》給瞭我一些啓發,但同時也帶來瞭一些新的睏惑。在閱讀過程中,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工具鋼和模具鋼的熱處理部分,因為這些材料的性能要求非常苛刻,微小的工藝差異都可能導緻最終産品的巨大差異。書中有提到一些常見的淬火介質和迴火方式,以及它們對硬度、耐磨性和韌性的影響。然而,我一直在尋找更具體的數據和實驗結果來支撐這些論述。比如,對於同一種工具鋼,使用油淬和鹽浴淬火,在不同冷卻速度下,其馬氏體轉變的臨界點和最終的組織形態會有怎樣的差異?書中給齣的數據往往是“淬火後硬度達到XX HRC”,但對於這種硬度的來源、以及它在微觀層麵是如何形成的,缺乏更深入的解釋。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圖譜,例如金相顯微照片,來直觀展示不同熱處理工藝下鋼的微觀組織結構。此外,書中對於一些特殊零件,例如薄壁件或形狀復雜的零件,在熱處理過程中容易産生的變形和開裂問題,雖然有所提及,但具體的預防措施和矯正方法,描述得相對籠統。我希望能有更詳細的說明,例如如何通過閤理的裝夾方式、預熱溫度、淬火冷卻速率控製等手段來減小變形,或者在發生變形後,有哪些有效的手段可以進行矯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個基本的參考,但對於需要精細化操作的領域,它提供的指引還需要更具象化和可操作性。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個很好的“目錄”,但對於很多“條目”裏麵的具體內容,還需要進一步挖掘。我是一名長期從事産品研發的工程師,在設計新産品時,經常需要考慮材料的選擇和熱處理工藝的優化。這本書列舉瞭許多典型的零件和對應的熱處理規範,這對於我進行初步的設計方案非常有幫助。但是,在很多關鍵問題上,這本書的描述過於籠統,缺乏詳細的論證和數據支持。比如,在討論某一種閤金鋼的滲氮工藝時,書中僅僅給齣瞭一個溫度和時間範圍,但我更想知道的是,在這個範圍內,不同溫度和時間的組閤對滲氮層深度、硬度、以及錶麵抗磨損性能的具體影響是怎樣的?是否存在一個最佳的工藝窗口,能夠最大化地獲得我所期望的性能?書中對於如何進行這些工藝優化,或者如何通過實驗來驗證和確定最佳工藝參數,幾乎沒有涉及。我希望能夠看到一些關於實驗設計(DOE)在熱處理工藝優化中的應用,或者是一些基於仿真模擬的熱處理過程預測方法。另外,在處理一些特殊的熱處理問題,例如錶麵裂紋的形成機理、熱處理過程中引入的殘餘應力及其對零件壽命的影響,以及如何有效地消除或控製這些不利因素,書中可以提供更深入的分析和解決方案。這本書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但要將其轉化為實際的創新能力,還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