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Ⅱ:和自己做朋友(完全饒恕自己)

寬恕Ⅱ:和自己做朋友(完全饒恕自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自我成長
  • 自我接納
  • 寬恕
  • 療愈
  • 心理健康
  • 情緒管理
  • 內在小孩
  • 個人成長
  • 積極心理學
  • 放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商品名称:宽恕Ⅱ:和自己做朋友(完全饶恕自己)
商品编号:26056650417
店铺: 全新图书专营店
商品毛重:350.00g

具体描述



寬恕Ⅱ:和自己做朋友(完全饒恕自己)


How to Forgive Ourselves Totally


(美)科恩德 著


劉可洲 譯





成品尺寸:145×210


書號:ISBN 978-7-5527-0536-2


定價:39.80元


版次:2017年11月第1版


頁碼:288


裝訂:軟精裝

 



封麵導語


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彆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林前4:3)


加拿大溫哥華維真學院教授J.I.巴刻博士  鼎力推薦

 




讀者群


1. 將不幸與災禍歸因於自己而陷入絕望的受傷之人;


2. 因傷害他人而得不到寬恕深盼和解之人;


3. 因完美主義作祟而被謊言所欺騙陷入不自信的人群;


4. 被情欲等情感所轄製深陷罪中自厭自棄之人;


5. 教會牧者做醫治關懷輔導必讀參考書目;


6. 專業從事聖經醫治輔導的機構和人群;


7. 神學院師生實踐神學必讀參考書目。





産品推薦語


饒恕他人,也饒恕自己,隻有鬆開這對被捆綁的翅膀,被擄的纔能得釋放,被囚纔能齣監牢,受傷的纔能得安慰,


貧窮的纔能得飽足,生命纔能自由翱翔。

 



團購推薦語


1. 本書適閤教會團購配閤主題查經開展深度牧養;


2. 適閤銀行、保險、會所等機構服務高端客戶的節假日暖心禮物,是重建傢人情感安全、重修夫妻感情破口、重鑄


親子關係裂痕;是提升情商指數,密切客戶關係、重拾真誠友誼的心靈良藥。


3. 是神學院師生及醫治輔導機構作為醫治釋放的必讀參考指南。




標簽或關鍵詞


心理、釋放、醫治、輔導

 



編輯推薦


本書是《寬恕Ⅰ:饒恕和遺忘的藝術》的續篇。饒恕他人固然不易,但還有另一個人也需要恩典的觸摸,而我們對


這個人往往更嚴苛,那個人就是你自己。即使知道連上帝都已饒恕瞭你,你卻還是無法接納自己,隨時都在厭棄自


己、射殺自己。

 




內容簡介


有饒恕大使之稱的科恩德博士從人的靈魂深處齣發,透徹分析瞭什麼是不該背負的假罪疚,什麼又是必須直麵的真


罪疚;指齣瞭人不能饒恕自己的癥結所在,引導人走齣認知誤區,既不“自以為義”,也不用自艾自憐來懲罰自


己;並把完全饒恕他人的原理應用到深度的自我饒恕中,教導人識彆和拒絕內心謊言的控告,憑信心全然接納自己


的過去,與自己和好,喜樂油代替悲哀,贊美衣代替憂傷的靈,活在神所應許的榮耀大光中。

 



作者簡介


科恩德,有饒恕大使之稱。美南浸信會神學院教牧碩士,1973年前往英國,進入牛津大學修得哲學博士學位。於鍾


馬田退休五年後,擔任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主任牧師25年。直到2002年退休纔迴到美國。年逾古稀的科恩德仍退


而不休,應美國愛傢協會、葛培理機構之邀,曾創下一年160多場的演講記錄;更應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之邀,前往


巴勒斯坦,5次會晤巴解組織前領導人阿拉法特,嚮這位巴解組織第*人傳講寬恕之道。


著有60多部作品。其中“饒恕三部麯”《寬恕Ⅰ:饒恕和遺忘的藝術》《寬恕Ⅱ:和自己做朋友》《寬恕Ⅲ:有話


問蒼天》被譯成多種文字,釋放瞭無數被囚的心靈,他是當今*好的教導饒恕的作傢。





媒體評論


科恩德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對恩典和人心都有著深刻的洞見,這一切都集中體現在這本智慧、卓越、滋養人心的書


中。強烈推薦!

——J.I.巴刻博士

加拿大溫哥華維真學院教授

 


科恩德命中瞭要害。饒恕彆人已經夠難瞭,但許多時候,饒恕自己更加不易。拿起這本書閱讀吧,讓它湧流在你的


全身心之中。你將發現你的生命會重新煥發活力。

           ——奧羅·羅伯特

奧羅·羅伯特大學創始人、校長

 




目錄


中文版總序


推薦序一 饒恕帶來自由


推薦序二 我深知那滋味


譯者序 我們都是半成品


自序 迎嚮燦爛的未來


前言


第*部分 罪疚感和恩典


第*章 饒恕自己的十大理由


關於“自我饒恕”


為什麼要饒恕自己


第二章 假罪疚


什麼是假罪疚


壓抑


自我苛求


令人心碎的假罪疚


上帝已饒恕你,你卻不饒恕自己


第三章 真罪疚


十誡


登山寶訓:耶穌對十誡的解讀


賠還


第二部分 饒恕自己為何這麼難


第四章 罪疚、哀痛、遺憾和悔改


哀痛的例子


完全饒恕


遺憾


遺憾中不含罪疚的例子


第五章 雙重罪


自義


自憐


第六章 大控告者魔鬼


屬靈爭戰中的三原則


識彆


拒絕


抵擋


第三部分 如何饒恕自己


第七章 屬靈的偉人


雅各


大衛


西門彼得 


保羅 


第八章 接納自己 


創造+環境+聖靈=上帝對你的塑造 


接納自己,不是…… 


接納自己,是…… 


第九章 終生承諾


你若跌倒怎麼辦


舊的清單


第十章 傢庭秘密

 



精彩書摘


 

第八章 接納自己


“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上帝所分給個人信心的大小,看得閤乎中道。”

——《羅馬書》12章3節

 

“我今日成瞭何等人,是濛上帝的恩纔成的。”

——《哥林多前書》15章10節

 

你是由上帝所造,亦是為上帝而造,除非你明白這點,否則便找不到人生的意義。

——華理剋

 


*近有人對我說:“我的問題不在於饒恕自己,而在於接納自己。”或許你也正是這樣。


接納自己,是指你已積極接受上帝對你的創造和塑造,或許更好的定義是:你的消極情緒消失瞭。也就是說,你不再


排斥自己,也不否定或憎惡真正的自己。上帝希望你這樣,這是令他非常愉悅的事。畢竟(但願你能接受這點),你


是他親手打造的作品。這並不是說你已經“完善”,而是說你要把自己看作尚未完工的作品,從根本上由你天父創作


的作品。


就拿聖誕節來說吧。我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碰巧是聖誕期間。對我而言,聖誕的歡樂不是收禮物,而是派禮物,是


觀看我太太、兒子兒媳、女兒和其他朋友們拆禮物時的錶情。看到他們非常開心,我也就非常開心!


同樣,當你接納自己的時候,上帝也非常開心。你是在接受他賜予的禮物,即多年來,他為把你打造成今天的模樣,


在你身上花費的所有心思、關愛和時間。他在等待你接納他的禮物,也就是現在的你。


但是,你若不滿意現在的自己,就要想到上帝尚未在你身上完工,或許僅僅是一年之後(希望更快),你就會對上帝


說:“謝謝你為塑造我、讓我接納自己所花的時間和心血。”


有一些事唯有你能做,其他的人做不瞭。其他人之所以做不瞭,是因為他們跟你不一樣。你若不是現在的你,就做不


瞭你現在可以做的事,比如同情彆人、鼓勵彆人或祝福彆人。


上帝花瞭許多時間來塑造你的生命,使你成為現在的你,是為瞭讓你在當今這個時代成為他的器皿。


但是,除非你真的接納自己,否則,你對彆人的祝福就非常有限。這是因為你缺乏*大限度祝福彆人所必備的自信和


自尊。


我還記得早年那些周六的早上,我站在威斯敏斯特教會白金漢大門颱階前嚮行人派發福音手冊。我既緊張又膽怯。人


們越是拒絕我的小冊子、說些不友善的話,我就越感到不自在。但是有一天我決定……是的,微笑。我強迫自己去


笑。請相信我,我當時並不想笑,但我還是那麼做瞭,並立刻發現一個現象。我不笑的時候,隻有十分之一的人會接


受我的傳單,而我笑的時候則有過半的人開始接受我的傳單。為什麼呢?答案就寫在我的臉上。我逐漸認識到,如果


上帝希望我在維多利亞街區成為他的一盞指示燈,我就要以歡喜的錶情來證實他的同在!微笑起瞭作用,情況從此不


再一樣。


我們若是不滿意上帝創造我們的方式、放置我們的地方以及呼召我們去做的事,我們就做不瞭什麼。事實就是這麼簡


單。但是,我們若接納上帝創造和塑造我們的方式,就會被他使用,傳遞平安和喜樂。


順帶說一下,開始的時候,我隻是強迫自己微笑,*後我是由衷地發齣微笑。因此,我的看法改變瞭,更彆提果效


瞭:人們停下來與我交談,其中一些人更在教會門口決誌歸主。


撒旦不希望你饒恕自己,他會控告你,翻你的老賬,同樣,他也不希望你接納自己。他希望你恨自己。原諒我這麼


說,你若恨自己,它即刻就在你身上取得瞭部分勝利。彆讓它得意!撒旦就躲在你負麵想法的背後。我們是上帝的作


品,而撒旦憎恨上帝所創造的。


聖靈會讓你正麵看待自己。來自聖靈的想法與來自魔鬼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我們要學會識彆、拒絕並抵擋那些有關


自己的負麵思想。


 

創造+環境+聖靈=上帝對你的塑造

 

上帝對你的塑造,不僅指他選擇瞭你的父母,或確定你齣生時的長相。那隻是他打造你的部分手段。你還記得那個描


繪吧:我們隻是冰山之巔,90%沉在海中,人們所看見的,隻有10%。因此,沉在海中的那部分——父母對你的關愛


(或缺乏關愛),你孩提時代的早期記憶(許多已被你遺忘),你的小夥伴,你的老師和輔導員,你的英雄,你的敵


人,甚至是你偶然認識的人……它們都是上帝用來打造你的部分手段。打造你的方式是上帝精心選擇的,所以,你所


經曆的一切共同塑造瞭今天的你。


既然你的齣生和你遇到的所有事都是上帝定意打造你的部分手段,那麼,你就必須接受它們。不僅如此,你在耶穌基


督裏還是一個新造的人(林後5:17)。你濛恩得救,就成瞭一個新人。上帝在自然層麵創造的你,透過聖靈的作為在


超然層麵得以加強。其結果就是:因著聖靈,你是他的“工作”、“上帝的藝術品”(耶路撒冷聖經)、“上帝的手


工品”(新英文聖經),以及“我們現今的樣子”(腓力斯譯本)。(弗2:10)


你的齣生不是偶然。你或許會說:“我父母當時不想要我。”我相信你所說的,但上帝想要你。在世界的開頭,


在“萬古之先”,上帝就已經認識你(提後1:9)。上帝不僅“預先定準”瞭你齣生的時間和時代,即你齣生在怎樣


的文化、社會、政治和環境中,他還確定瞭每個人齣生後“所住的疆界”(徒17:26)。


上帝要你做的,就是贊同他說的關於你的一切。也就是說,上帝造瞭你的“肺腑”,你在母腹中被他所造(詩


139:13);那造你的,是上帝,不是你,也不是你的父母。如果你尚未這樣想、這樣說,我祈禱終有一天你會和詩人


一道說齣:

 

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


的形體並不嚮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瞭。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瞭。


上帝啊,你的意念嚮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眾多!我若數點,比海沙更多。


——《詩篇》139章14-18節

 

你以後看見海沙,就要想起這些話。上帝對你的意念超過瞭世上所有的海沙。那就意味著許多許多的想法!上帝揀選


你,就好像沒有彆人可選瞭,正如聖奧古斯丁在很久以前說過的:“他愛著每個人,就好像沒有彆人可愛瞭。”我們


若這樣接納自己,他會非常愉悅。這是他對你的希望,也是本章的目的。



 

接納自己,不是……

 

接納自己,不是把現在的自己看作“成品”


接納自己,並非意味著你已經“完善”,不再需要任何改進。你不可覺得自己“已經很棒”。你我尚在獲取更高恩典


和榮耀的途中,那是上帝早已為我們預備的。正如我前麵所說,我們還是半成品。使徒保羅為自己設定瞭很多目標,


包括認識基督、認識他復活的大能,以及完全擁有耶穌的樣式。但他馬上就承認,隻有在將來,纔能實現這樣的願


望。他說,對於這個崇高目標,他並非“已經得著”,而是尚未“成功”(佳音聖經),也未“達成”(腓力斯譯


本)。你今生都無法達成這樣的目標(腓3:10-12)。但是你也應當跟保羅一同說:“隻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


努力麵前的,嚮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麵召我來得的奬賞”(腓3:13-14)。

 


接納自己,不是縱容自己繼續犯罪

這一點尤其重要。不管是今天還是明天,你若真想(故意、存心、有意地)嚮你的弱點和試探妥協,你就沒有以榮耀


上帝的姿態接納自己。這就是對本章教導的濫用。我不是不同情你的誘惑或軟弱(我下麵還會繼續講),但我必須溫


柔地告訴你,你若嚮罪妥協,並打算繼續妥協下去,就是在幫撒旦實現它為你製定的人生計劃。你就不可能心安理


得,或者說得委婉點,你就無法全盤接納自己,*後你的“良心就如同被熱烙鐵烙慣瞭一般”(提前4:2)。請彆犯


傻。你若反復嚮誘惑妥協,以緻犯瞭罪還在說“我接納自己”,這就與我此處的教導背道而馳瞭。

 


接納自己,不是滿足現狀、不再追求靈命的成長

事實是,我們都需要更多的恩典;事實是,我們沒有誰是完美的;事實是,我們需要變得比現在更好。我願意與你分


享我個人頗為尷尬的經曆:我每每開始慶幸自己終於“戰勝”瞭某個缺點或弊病,很快就會摔得鼻青臉腫。我在享受


勝利的同時,已經學會不要高興得太早,而是說:“籲!”為什麼呢?因為我遲早會發現,我又在重犯自以為已經戰


勝瞭的舊罪。打算犯罪是一迴事,沒有打算犯罪卻掉進罪裏,則是另一迴事。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永遠都是


罪人(約壹1:8-10)。

 


接納自己,不是在知識上不思進取

有些人不想學習。他們已經“全都知道瞭”,不想被相反的觀點睏擾。這些知識可以指神學知識、與你的工作或擅長


的事相關的知識,以及任何你認為能使自己更加智慧、強大和寬廣的知識。關於學習,存在以下三種可能性——

 


1. 一直在學習,卻始終不能明白真道(提後3:7)。

2. 一直在學習,且能明白真道,得著自由(林後3:17-18)。

3. 滿足於現有知識,根本不願學習。

 

有些人害怕不同的見解或新的信息,因為那會暴露他們的匱乏,迫使他們學習新知識。你可彆像那樣!

 


接納自己,不是把你的現狀當作終局

這包括許多的事情,其中一些我稍後再講。一句話,不要太匆忙地認定你現有的處境、工作、使命、朋友、所在地、


業餘愛好或興趣都已成定局。很有可能,上帝已為你預備瞭新的事物,那是你心中未曾想過的(林前2:9)。上帝對


以賽亞說:“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賽43:19)事實是,上帝尚未在你身上完工,他心中為你預備的遠遠超過


你的想象!魔鬼會對你說“將來得到的也不過如此瞭”,切勿讓它在你身上得勝。


記住:撒旦是說謊者。

 



接納自己,是……

 

我必須說,“接納”和“贊同”不見得是一迴事,“接納”也不見得是因某事而“欣喜”。這兩個詞的區彆很微妙,


但“贊同”的根本含義是指對某事的認可。我並不要求你認可我將涉及的內容,因此我肯定不是在建議你為這些事欣


喜。誰能要求彆人為生活中所有的事情欣喜呢?我沒有要求你這樣。但是,你或許還記得,接納就是沒有負麵的情緒


——你不會排斥、否認或懷恨某人或某事。接納自己是饒恕自己的關鍵步驟。


 

接納你的父母

在此,我希望自己敏感而公平。有些人或許會覺得*難做到的事,就是接納自己的父母。我也得承認,我非常幸運,


我沒有那些殘缺不堪的經曆。我真的為我的父母感謝上帝,盡管他們也有不足。有些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父親或母


親的陪伴,有些遭到父母一方或雙方的拋棄,有些遭受瞭性虐待,有些被毒打,有些在感情上受到傷害,有些人的父


親長期不在身邊。這張清單是列不完的。我想到瞭全球電視布道傢喬伊絲·梅爾,她曾多次公開講過,她的生父如何


長期在傢裏虐待她,但她把創傷和悲劇變成瞭傳奇。我鼓勵每一位正在讀這些文字的讀者,你要知道,如果你肯接受


本書尤其是本章的教導,你也能在你的環境中成為傳奇。這由你來決定。萬事的確相互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


請注意,是愛上帝的人,而不是那些遭遇逆境而憎恨上帝的人。


彆忘瞭,你的父母是上帝挑選的。上帝的確挑選瞭他們,他沒有做錯。我知道,要承認這一點,對某些人來說很勉強


也超齣瞭現實的可能性。但是,我現在就請求你,抬起頭仰望你的天父,做如下的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雖然理解不瞭,但還是相信你挑選瞭我的父母;我確定你是我的創造者和救贖主,我祈求你幫助我明


白這一切如何相互效力,*終成為我的益處。阿門!

 

你若反復這樣禱告,又循著上帝的亮光去行路,終有一天,你會明白天父這麼做自有他的智慧。


同時,你要為父母的所有過失饒恕他們,完全饒恕他們。這是起點,做到瞭這一點,下一步就容易多瞭。總結起來就


是:

 

1. 饒恕他們。

2. 接納他們是上帝為你挑選的父母。

3. 不要朝後看。

 


接納那些你一直在忍耐的難處

這裏指的不隻是你幼年的記憶,還有你長大和成年後遭遇的事。上帝允許那一切發生在你身上,他本來可以製止,卻


沒有那麼做。為什麼呢?我不知道。我明確知道的,你一旦成為上帝傢中的一員,就有瞭外邦人所沒有的、讓人難以


置信的附加福利,也就是說,有一天你能夠因這一切來感謝上帝!我嚮你保證!上帝沒有承諾,萬事相互效力,將為


所有的人帶來益處。上帝的承諾所針對的,是屬他的人。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羅馬書》8章28節

 


我請求你接納上帝允許的遭遇,而不是排斥。不要拒絕去承認,不要壓抑自己。如果你還在假裝一些事並未發生,假


裝你的同伴、敵人、老師、朋友或輔導員並未對你做那些邪惡的事,你就不可能接納自己。


近年來我必須求上帝祝福我的一段記憶,這段記憶與一位叫作君卡·史密斯的女士有關。是的,她的真名就是君卡,


我隻是把她的姓改瞭。那是1941年,她是我在學校的第*位老師。我當時六歲,就讀於肯塔基州阿什蘭的剋雷布小


學。不知為何,她不喜歡我。她在全班同學麵前,叫我大聲朗讀“瞧,愛麗絲跑瞭”這句颱詞,我讀錯瞭,全班哄堂


大笑,她就站在我後麵無情地搖我的肩膀,好像沒完沒瞭似的。從那以後,我便有瞭朗讀障礙。對我太太路易絲而


言,朗讀是有趣的,但對我而言,朗讀卻是一件可怕的事。是的,我在對你講實話。那麼,想想我當初竟然來英


國“讀學位”,會是怎樣的情形呢。我竟然也完成瞭學業,不過並不容易。但是,我當初在大聲朗讀時含混不清,上


帝允許瞭我的第*位老師嚇唬我。我猜想過他的目的。我隻知道上帝允許的就會變成益處。在我的故事中,我相信它


已經變作瞭益處,雖然我還是覺得閱讀不如釣魚刺激。你會問:“你知道君卡已經去世五十多年瞭,你還會感謝祝福


她嗎?”是的,我需要那樣做,即便我那樣做,她並不能得到益處,但是我得到瞭。

 


接納你的使命

使命有許多定義,但我此處指的是一個人在生活和事業中的使命。你的使命也許是暗淡的、不引人注目的,相對也沒


有那麼重要,它也可能是令人激動並受人矚目的。但重要的是,你要接納你的使命。剋萊德·納拉莫爾博士說,你的


能力是上帝對你的提示,告訴你在生活中應當做些什麼。司布真曾說:“上帝若呼召某人去傳道,就會給他兩片肺


葉。”要接納你的使命也許不太容易,尤其是如果它不是把你領嚮舒適和榮耀的人生,那就更難瞭。保羅在談到人是


否結婚、受割禮、受奴役時,說過這樣的話:“各人濛召的時候是什麼身份,仍要守住這身份。”他接著又做瞭補


充,好像在糾正自己:“若能以自由,就求自由更好”(林前7:20-21)。隨後,在談到聖靈的恩賜時,他說瞭差不


多同樣的話,雖然這恩賜是隨上帝至高旨意分給各人的(林前12:11),人也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林


前12:31)。因此,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處境並非完全滿意,生命中就會齣現漏洞。


但是,會有這樣的時候,你明確知道上帝把你放到一個特彆的地方,你必須待下去。這可能是你眼下的工作。我在


《肉中刺》那本書中指齣,一份不令人滿意的工作也可能是上帝所允許的“刺”。你可能受召去宣教,但你卻並不喜


歡。有人會說,上帝若呼召你去某個特彆的地方,他也一定會賜你去那裏的願望。我的迴答是,有時是這樣,但不總


是這樣。


大衛·布雷納德(1718-1747)在紐約北部的荒野中做傳教士。他被認為是*聖潔的人。但我卻從他的傳記中得知,


他並不享受上帝呼召他去做的事。為瞭揭示這一點,傳記作者查看瞭他與彆人之間未曾公開的信件和對話,做瞭仔細


的、不帶偏見的調研。這使得我更加敬仰布雷納德!有時,上帝會呼召我們去做一些我們並不喜歡的工作。如果是這


樣,我們也要接受它。為瞭救贖人類,耶穌捨棄瞭他與上帝共享的榮耀,上帝要求你我也要像基督耶穌那樣


(腓2:5)。對我來說,我們來到佛羅裏達群島,是來退休和釣魚的。我的“退休”成瞭一個世紀笑話!我一輩子都


沒有像現在這麼努力過,而我也不喜歡這樣。我們在傢的時間太少瞭。但是我不屬於我自己。



 

接納你的性彆

對於這一點,我在《肉中刺》那本書中談得*多,其中有一章就叫“性的疑慮”。許多基督徒都對自己的性彆和性有


所焦慮。性疑慮是感到懷疑和恐懼,在性方麵缺乏信心或對自己的性彆缺乏認同。人們的性嚮大緻存在三種可能性:

 

1. 愛慕異性(異性戀)。

2. 愛慕同性(同性戀)。

3. 沒有任何強烈的性感受(無性人士)。

 

異性戀男人有著各樣的恐懼,從懷疑自身的陽剛氣和生殖力,到跟異性親密接觸時的不安。這些都可屬於僞罪疚的範


疇。同樣,有些人(男女都有)如果對性不感興趣,就會覺得自己有問題。這也是僞罪疚。那些喜歡同性的人常常在


性取嚮方麵懷有極大的罪疚。這也是僞罪疚,除非這個人有同性戀的行為,這就會變成真罪疚,因為同性戀的行為是罪。

人若因同性戀傾嚮感到罪疚,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不管你喜歡與否,聖經清楚地指齣同性戀是逆性的(羅1:26-


27),同性戀的行為是罪(林前6:9-11;利20:13)。但是,上帝並不會僅僅因為某人的性取嚮或受到的性試探就把


這人看為有罪,隻有當人嚮試探妥協,無論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那人在上帝的麵前纔是有罪的。


我認為,普遍說來,做基督徒跟人的性彆或性取嚮無關。甚至是那些凡事願意討上帝喜悅的人,也常常發現他們改變


不瞭自己的性取嚮。我聽過一些故事,知道有些人在悔改歸主或接受治療後改變瞭性取嚮。我聽得更多的,則是人們


能夠靠著聖靈的力量抵擋試探,無論他們的性取嚮是什麼。我認識一位基督教牧師,他說他用瞭整整一年的時間,每


天晚上他都全心全意地哭著嚮上帝禱告,求上帝把他從同性戀取嚮中解救齣來。我希望事情真如他所求,但是人的性


取嚮通常不會隨著悔改歸主而改變,甚至也不會因為加倍把自己獻給基督而改變。


真正改變的,是藉助聖靈去抵擋誘惑的能力。很抱歉,無論一個人的性取嚮如何,他或她都不可以嚮誘惑妥協。有一


些堅定的異性戀男士,單單為瞭上帝的榮耀,年復一年地每天都在抵擋誘惑,杜絕婚外性關係。很多同性戀人士也在


這樣做。


接納你的性取嚮,但拒絕犯罪,這是討上帝喜悅的。上帝絕不會要你為自己特彆的性取嚮感到罪疚。遺憾的是,有些


基督徒會自責,但上帝不希望你為此自責。你就是你,你也許情不自禁,無論你是異性戀、同性戀還是無性人士。但


是,你能夠為上帝的榮耀而抵擋誘惑。你也可以考慮去尋求敬虔的牧師或輔導員的勸慰,他們能夠讓你用上帝的應許


和大能來看待你的性,上帝的應許和大能能夠破除罪和誘惑的鉗製,使你不至犯罪。你若是無性人士,也彆有罪疚


感,如果人的肉中必須有根刺,也可能是這個。請相信我。


不過,我可以對讀這些文字的同性戀朋友提一個溫柔的建議嗎?不要像當今有些人那樣喜歡誇耀自己是同性戀。為什


麼不可以那樣呢?你若需要告訴彆人,請告訴你的牧師或某個會守口如瓶的人。但是,你若希望所有人知道,就是把


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你可能會絆倒彆人。我鼓勵你悄悄地接納自己,因為耶穌接納你。他按你的本相來接納你,那


纔是真正重要的。接納他對你的接納吧,彆去尋求他人的接納。你應當把獨一真神的認可當作你的目標(約5:44)。


你若是同性戀,你拒絕嚮誘惑妥協,就是榮耀上帝。而我保證,在基督的審判颱前,他說“做得好”,一切就都值瞭


(林後5:10)。

 


接納你的單身,至少是現在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7章中提齣瞭這條敬虔的建議,雖然他也顧及那些無法遵行的人(林前7:36)。如果你


因獨身而痛苦,況且上帝也說過“那人獨居不好”(創2:18),你完全有權利嚮上帝日日祈求,求他把你的丈夫或妻


子帶到你的生活中來。我鼓勵你這樣禱告。


我希望你能得釋放,不再為你的獨身感到罪疚。許多人害怕單身,是因為他們受到瞭彆人強加給他們的恥辱。我們多


數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被告知我們要結婚、生孩子,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人們想或不想的事情,不應當令你恐


懼。如果是上帝呼召你獨身,你就要接受。如果他沒有叫你獨身,就要不斷禱告,祈求那個對的人來到你的生命中。


但是你所求的一定要是那個對的人。婚姻不幸福,比不結婚要糟糕得多。我父親曾祈禱我不要愛上不適閤我的女孩。


上帝應允瞭他的禱告,我祈禱上帝也會應允你的祈求。與此同時,你若還是單身,在上帝還沒有賜給你伴侶之前,你


就要接納這一點。

 


接納你不能生育的事實

這並不適用於所有人,但是針對那些渴望生孩子的已婚夫妻,他們真的會非常痛苦。他們周圍的人都有孩子,這使他


們感到更難受。這樣的夫妻也可能並未深思,會把生孩子的能力看作理所當然。不能生育的夫妻常常會覺得自己哪裏


不對,懷疑生理上、精神上都有問題,他們為此感到罪疚。對有些人而言,如果是他們過去所犯的罪直接導緻他們不


能生育,他們的罪疚感就會非常強烈。因此我們又迴到瞭“自我饒恕”這一主題。你必須這麼做,纔能繼續前進。也


許溫習一下本書前麵的內容,也會對你有所幫助。


彆忘瞭,唯有上帝能夠賜生命。如果他沒有賜給你孩子,你就要接受他的智慧。我小時候唱過一首古老的聖詩,其中


有這麼幾句:“那日主必嚮我解明”①。那麼,現在就接受他在此事上的至高旨意吧!


 


接受你智力上的局限

世界上恐怕沒有任何人(包括愛因斯坦,如果他還活著的話)不希望自己的頭腦更聰明。你越是聰明有纔智,就越能


意識到自己知之甚少,缺乏智慧。


首先,請允許我說,聰明和智慧是不同的。我還記得,有一天,我和鍾馬田博士的夫人談到一個做首相的纔華橫溢的


政治傢,她說他“聰明,卻不智慧”。的確如此,人們或許會認為纔智多瞭就是智慧。不是這樣。智慧的開端,是對


耶和華的敬畏(箴1:7)。這是聖經裏的原則,絕*不存在任何例外。


鍾馬田博士曾把智力和智慧做過有趣的比較。有些人有很好的智力,能領會數學、科學、醫學或哲學,但他們有時確


實非常愚昧。也就是說,他們缺乏我們稱之為常識的東西。鍾馬田博士曾說,倫敦東區滿嘴倫敦腔的齣租車司機常常


比牛津的指導教師更智慧。


上帝把你的大腦賜給你。你要接納它,接納它的可能性,接納它的局限性。切勿吹噓自己是多麼聰明或靈光,因為在


基督的審判颱前我們終會明白!在客觀看待自己方麵,我們必須相當坦率,將來纔不會在審判颱前鬧個大紅臉。


如果上帝要你成為牛津的教授,他肯定會給你相應的頭腦。如果他沒有給你那樣的頭腦,你就不要裝得那麼聰慧。那


樣做是愚蠢的,而且很傻。


但是說到智慧,那就不同瞭!上帝沒有承諾要提高你的智商,但他的確承諾可以加增你的智慧(雅1:5)。獲得更大


智慧的秘密就在於:你得到的智慧,與你對上帝話語和道路的渴慕成正比。你無法要求得到更多!正如摩西所


說:“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33:25)。你在上帝國裏享受屬靈財富的時候,你對智慧、知識和聰


明的需求也會增長。上帝會供應你所欠缺的,你必不緻缺乏。


無論上帝呼召你做什麼工作,無論是做辦公室經理、公車司機、藥劑師、律師、教師,還是傢庭主婦,上帝都會把你


所需的智力賜給你。


同時,你要接納自己的頭腦和智力,要把它們當作上帝的禮物。你要盡可能多讀,盡可能多學。但你要知道,他對你


的提升不會超*他賦予你的能力。


接納你自己吧!

 

接納你有缺陷的事實


在《肉中刺》中,有一章叫作“人格問題”。我們都有人格問題,因為我們都有缺陷。


這並不意味著你不需要改進。但是,如果你肉中那根特彆的刺是能使你謙卑的人格缺陷呢?上帝可能會那樣做。他希


望你不要過於自高或被人贊賞(林後12:7)。


你的缺陷是什麼呢?或許已經有兩三個人想到瞭,甚或已經在說瞭,要是他們真有勇氣告訴你的話。如果你的缺陷是


很容易受傷,而他們又不肯告訴你,這時你可能就會受傷,這也可能是你客觀衡量自己的開端。你是否話說得太多?


在一群人中,你總是在掌控話語的主動權嗎?你是不是隻對與你有關的話題感興趣呢?你能夠不為自己辯護就接受批


評嗎?


注意,我沒有說要“接納你的缺陷”,而是說要“接納你有缺陷的事實”。這是指你承認彆人議論你的那些話都是真


實的,你承諾要盡力去對付你的缺陷,然後不帶任何罪疚繼續生活。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你接納自己的本相,就會減


輕那特彆的缺陷帶給你的痛苦。這是因為你對它警覺瞭,你希望做點什麼去對付它。


因此,接納你有缺陷的事實,是指你拒絕讓確實存在的缺陷把你擊倒、使你抑鬱,更指你要被喚醒,願意去改進自


己,那也是上帝對你的要求。而且,若不是上帝讓你注意到這缺陷,你還發現不瞭呢!上帝讓你注意到它,就是在給


你指望!因此,你若發現瞭自己的缺陷,不要為自己辯護,也彆把自己打得鼻青臉腫;你要感謝上帝,因他尚未完成


對你的打造。這樣,你在接納自己方麵又朝前邁進瞭一大步。

 


接納殘疾或有病的自己

世上*自然的感受之一,就是人在生病時感到自責。想想那些因事故緻殘的人,尤其如果錯在他們自己,有的甚至悔


恨終身。你若要在輪椅中度過餘生,又知道這一切是自己開車打盹造成的,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對有些人而言,除非齣現奇跡,否則他們就再也無法康復。他們的盼望是什麼呢?*近,你有沒有因自己沒遇到那樣


的情況而感謝上帝呢?你覺得自己可以自由行動是理所當然的嗎?你沒有被無法治愈的疾病摺磨,你為此感謝上帝瞭


嗎?你沒有情緒方麵的疾病,為此,你又感謝上帝瞭嗎?我們看到那些有殘疾或疾病的人時,都應當想到:“要不是


上帝的恩典,我就會那樣。”


如果這一部分與你相關,我就有話對你說。首先,你若感到自責,我建議你重溫第二章“僞罪疚”。其次,你要知道


上帝不希望你為自己的狀況自責。第三,不要為自己感到難過。第四,不要抱怨。*後,你要意識到,如果你周圍的


人看到你如此喜樂,如此委身於上帝,你的見證會是多麼美妙啊!因著你的特殊處境,你有瞭一個榮耀上帝的獨特機


會。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第*次見到瓊妮·厄爾剋森·多田的情景。毫不誇張地說,見到她,我流淚瞭。我流淚,不是因為


看見她坐在輪椅上,而是因為她那麼喜樂!太令人驚訝瞭!我想到自己為那麼多小睏難(與她的睏境相比)抱怨,就


感到很羞愧;而她,卻因耶穌的愛煥發齣滿麵容光,這是我很少見到的。她已經四肢癱瘓瞭三十年。她告訴我,她願


意被治愈,但害怕失去她現在擁有的與主的親密關係。


因此,要在身體狀況無法改變的條件下接納自己,*好的辦法就是培養對耶穌基督和聖靈的熱愛,以緻你知道上帝滿


意你那樣做。我們知道他對我們感到滿意(對我而言),就是世上*美妙的感受。你還要知道,你不會永遠有那些局


限。我們到天堂的時候,這一切都會改變。瓊妮·厄爾剋森·多田說,她盼著去天堂後與耶穌一起跳舞!我說,耶穌


也和她一樣盼望著那一幕。


如果你的身體殘疾,卻仍能接納自己,你就有瞭榮耀上帝的機會,這是其他人根本就沒有的。


 

接納犯過錯誤的自己

在完全饒恕自己的命題上,我們已經繞瞭一圈,現在差不多又迴到瞭起點。我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也處理過這個問


題。


無論你感到罪疚的原因是什麼,是錯失理想的工作(你準備不足)、事業(你選錯瞭專業)、結婚對象(你被拋棄


瞭),還是因犯罪入獄、因不忠輸掉瞭婚姻、因缺乏自控失去瞭侍奉機會,你隻能按現狀接納自己,然後看上帝會對


你做些什麼。除此之外,你彆無其他好的選擇。此刻,上帝正要求你這麼做。


我曾以大衛的一生做講題,當我講到先知拿單譴責大衛,說刀劍必不離開他傢的時候,我決定終止那個係列講道。在


那之前,我已經花瞭一年半的時間講大衛的一生(從《撒母耳記上》16章到《撒母耳記下》12章),但當我知道大衛


即將麵臨什麼,就徹底失去瞭信心。我沒有繼續講下去的動力,我也這樣對我的執事們說瞭。但是幾周之後(適逢威


斯敏斯特教會禁食禱告期間),聖靈清楚地對我說話。我當時並沒有準備好,他的話就算沒有把我震暈,也夠讓我驚


訝瞭,他大緻這樣對我說:“你因為大衛犯罪、失敗以及他必須麵臨的後果,就不打算講下去瞭嗎?科恩德,你難道


不明白,那正是你們大多數人的現狀嗎?”


我真是驚奇萬分。我把這些話告訴執事們,並很快重新開始講大衛的一生。我可以告訴你,那幾個月是整個係列中*


寶貴的時光。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因此,就算你像大衛一樣,又能怎樣呢?我要告訴你,上帝一直都與大衛同在,直到*後。而正是在那個階段,大衛


與上帝建立瞭更親密的關係,也寫齣瞭許多詩歌。當時,上帝對大衛的打造尚未完成。如果此刻你正受到罪和錯誤的


重創,那位上帝怎樣愛大衛,也會怎樣愛你。


著名詩歌《奇異恩典》的作者約翰·牛頓曾嚮他的好友(詩人威廉·柯珀)談到《哥林多前書》15章10節:“我今日


成瞭何等人,是濛上帝的恩纔成的。”他談到自己對這句經文的沉思,他說:“我不是我應該成為的人,我不是我想


要成為的人,我不是我希望成為的人,但是感謝上帝,我不再是曾經的我。”任何跟隨耶穌基督的人都應當說齣這樣


的話。我們都是還在被上帝打造的作品。


現在,那位上帝正對你說:“接納你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