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過於勞纍,本書作者釋行貴禪師於一九九六年被診斷齣罹患晚期結腸癌,並已擴散到子宮、卵巢、骨盆、腹壁等處。病後,禪師放下俗事(病前在醫院做大夫),歸隱少林,深研禪醫,經過一番調養鍛煉後,癌癥自愈,遂以此經驗治病醫心,救人無數。本書匯集瞭作者20年抗癌經曆,50年治病經驗,一輩子修行智慧。
DIYI篇 疾病為啥找上你
人無精氣神,疾病纏上身
病是自己“求”來,還須自己攆走
畏果不畏因,病根永難清
改掉壞毛病,健康伴你行
無事則生非,心安病自去
病去如抽絲,治療須堅持
懶惰百病生,健康須勤奮
心病則身病
過午不食——髒腑也需要休息
你跟自己過不去,病就跟你過不去
戰勝自己,無畏人生
付齣不求迴報,行善莫問功德
怒氣來時健康去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過度皆傷身
生活慢一點,身體好一點
該睡不睡,反受其纍
一日之計在於晨,菩薩喜歡勤奮的人
很多病是想齣來的
第二篇 治病要先治心病
“畏因”纔能健康
富貴榮華終是南柯一夢
心亂之人病難愈
佛在心頭坐,何須他山求
足跡有多遠,心就有多大
治病如握沙,攥得越緊流得越快
自覺覺他,自利利人
自強不息,疾病遠離
緣來欣然拿起,緣去釋然放下
前腳不放下,後腳怎抬起?
人生苦短,何不慢慢走?
人行百善,不如守念一日
但行耕耘,莫問收獲
接受就是ZUI好的修行
知足常樂,物極則反
成功貴在有恒
彌勒相伴,笑口常開
盡孝是世間ZUI好的藥
第三篇 禪醫裏的養生智慧
少林功夫的真諦
常念“阿彌陀佛”,讓你受用終生
少林寺四季養生六字訣
一片好樹林,讓鍛煉效果加倍
睡好子午覺,輕鬆活到老
保持陰陽平衡,纔能身體健康
該發泄時就發泄
少林閉氣功
常懷慈悲心,多行慈悲事
心存正念,百邪難犯
吃苦也是修行
活好當下,你就是菩薩
紅塵紛擾,一笑置之
助人者人自助
治病關鍵還得靠自己
往事不可追,錯過方覺遲
閑來數數花瓣,悶氣自然消散
明月鬆間照,煩惱順水流
自我暗示治癌癥
第四篇 禪醫裏的處世智慧
幸福會幫助你戰勝疾病
夠吃就好,夠用就行
苦是你的緣
慢慢慢慢地修煉,學會善待所有人
念一句阿彌陀佛,消一個妄念
收心轉意,活在當下
ZUI大的利己是利他
煩惱如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過分獨立就是孤立
把每天都當成ZUI後來過
布施如雨,惜福如金
勤儉不可分,興敗皆由人
心平氣和運自順
你為什麼會在籠子裏?
寬恕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做人一定要學會感恩
不要有那麼多的欲望
第五篇 禪醫裏的人生智慧
人能將心比心,世間再無紛爭
放下心頭的負擔
真心助人豈圖報?
一定要多讀好書
禍福無常,來去隨緣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淡泊明誌,寜靜緻遠
放低自己
釋行貴禪師:主任中醫師,河南省政協委員,佛光寺、古禪寺住持。少時拜於少林寺德禪大師門下,學習正宗少林禪醫,苦修易筋經、洗髓經、八段錦等養生健體之法。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曾在中國各地及美國、德國、加拿大、英國等五十多個guojia講學。廣行布施,僅在河南省內就捐款建成希望小學三十二所。
本書是一本跨界的書,它集中醫養生、禪學勵誌於一身,用心乃大藥的禪醫悟語,為浮躁的心態帶來清涼甘露,為糾結的情緒送來美麗鮮花。
降伏疾病,健康人生
患瞭癌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就等於是被判瞭死刑。我在1996年就被確診為癌癥晚期,到現在已經過去將近20年瞭,可我卻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輕。這跟我從小學習少林禪醫有很大關係,跟我研習佛學,並從中汲取瞭大量智慧也是分不開的。
但遺憾的是,又有多少患瞭癌癥的人能擺脫死亡之神的束縛,重新擁有健康的身體,與傢人同享歡樂呢?
與此同時,世上還有很多人,隻不過患瞭些常見病,或者根本沒病,僅僅是遇到瞭一點點生活中的煩心事,就開始焦慮、煩躁、抑鬱,搞得天天不開心。
鑒於此,我寫下此書,把我的領悟分享給大傢,讓生病的人們不再害怕,讓生氣的人們不再煩惱,大傢一起健健康康、甜甜美美地生活。
我是個“愛講話”的齣傢人,經常有人請我去講課、看病,閑暇時分我就在寺裏給大傢看病、談心,從不讓自己閑著。很多患病的人因此而痊愈,很多煩惱的人因此而開朗,當我ZUI終把這些經曆集結起來,就匯成瞭此書。所以,這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作品,而是一本匯集瞭我20年抗癌經曆、50年治病經驗、一輩子佛學智慧的書。
因緣聚會,方成此書。在這裏,我首先要感謝賜我智慧的佛祖,是他給我指明瞭前進的道路。然後要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人,是你們在我重病的時候,給瞭我堅強。我還要感謝那些我幫助過的人,如果我是一條魚的話,你們就是江河湖泊,是你們讓我明白瞭每天活著的意義,讓我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ZUI後,還要感謝中國中醫藥齣版社以及負責本書的編輯老師們。我是一名中醫專傢,而中國中醫藥齣版社是齣版中醫藥圖書的quanwei齣版社,我的著作能在此社齣版,這是對我的極大認可。這本書從交稿,到審閱、校對,再到齣版,凝聚瞭中國中醫藥齣版社老師們的心血,是他們的耐心、精心和一絲不苟,終於使這本書完美付梓。
這是一個匆匆忙忙的社會,我們也因此得瞭很多“忙病”,既有身病也有心病,讓我們學會放下,一起努力,消除疾病,共同健康!
南無阿彌陀佛!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