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說什麼+如何修證佛法+定慧初修三冊 南懷瑾著述 大陸完備經典的南師作品集 中國哲學

金剛經說什麼+如何修證佛法+定慧初修三冊 南懷瑾著述 大陸完備經典的南師作品集 中國哲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金剛經
  • 南懷瑾
  • 佛學
  • 哲學
  • 修證
  • 定慧
  • 中國哲學
  • 經典
  • 佛教
  • 心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汇智光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2018031901
商品编码:26349206272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金剛經說什麼 
作 者: 南懷瑾 著  
定價: 42.00
ISBN號: 9787309116137
齣版社: 復旦大學齣版社
開本: 16
裝幀: 平裝
齣版日期: 2016-3-3
印刷日期: 2016-3-3
編輯推薦
正版全新
南懷瑾著作權閤法擁有者颱灣老古公司授權
南師生前多次親加審定,風行大陸三十載,今以全新版本推齣平裝版——大陸完備、經典的南師作品集!
上下五韆年,縱橫十萬裏。經論三大道,齣入百傢言。

《金剛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錶性經典之一,也是般若類佛經的綱要書。它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名中的“蜜”,一作“密”),一捲,由姚秦鳩摩羅什於弘始六年(四〇四)譯齣。問世之後,即在社會上廣泛流傳,纂要、注解、夾頌、宣演、義記、采微、集解、科釋、宗通、決疑、大意、直說等各種注疏達一百多種。經中主要論述瞭“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一切現象(物理的和心理的)“性空幻有”的理論。
本書為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有關《金剛經》的講記。作者依據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相當於章),然後逐品做瞭講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頌做總結,以闡發自己的研究心得。《金剛經》中的疑難之處,於中剖析得淋灕盡緻。
茲經版權方颱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授權,復旦大學齣版社將老古公司二〇一二年七月第二版校訂齣版,以供研究。
內容介紹
《金剛經說什麼》內容簡介:
本書為南懷瑾先生有關《金剛經》的講記。作者依據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相當於今天的章),然後逐品做瞭講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頌做總結,以闡發自己的證悟心得。《金剛經》中的疑難之處,於中剖析得淋灕盡緻。

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定慧初修 
作 者: 南懷瑾 著 
定價: 30.00
ISBN號: 9787309116151
齣版社: 復旦大學齣版社
開本: 16
裝幀: 平裝
齣版日期: 2016-3-1
印刷日期: 2016-3-1
編輯推薦
正版全新
南懷瑾著作權閤法擁有者颱灣老古公司授權
南師生前多次親加審定,風行大陸三十載,今以全新版本推齣平裝版——大陸完備、經典的南師作品集!
上下五韆年,縱橫十萬裏。經論三大道,齣入百傢言。

“戒”(戒律)、“定”(禪定)、“慧”(智慧),是佛教全部學說的三大組成部分。戒,是用來防非止惡的;定,是用來息慮靜緣的;慧,是用來斷除煩惱的。它們之間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瞭佛教人士修學的基本內容。本書收錄瞭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所作的一組佛學講演錄。其中,前三篇是有關修習“戒”、“定”、“慧”三學論述的摘要(首篇《修止觀與參話頭》為南懷瑾的老師袁煥仙先生所作),後六篇是作者對《觀無量壽佛經》(淨土宗的根本經典之一)以及禪觀、般若正觀、觀音法門、淨土法門等所作的通俗的講解。
茲經版權方颱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授權,復旦大學齣版將老古公司二〇一一年五月第十二版校訂齣版,以供研究。
內容介紹
《定慧初修》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南懷瑾先生的一組佛學講演錄。其中,前三篇是有關修習“戒、定、慧”三學論述的摘要,後六篇是作者對《觀無量壽佛經》(淨土宗的根本經典之一)以及禪觀、般若正觀、觀音法門、淨土法門等所做的通俗講解。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目錄
修止觀與參話頭
戒學
定學
慧學
修定與參禪
初修禪定入門方法
定慧影像
參禪指月
禪淨雙修調和論
觀無量壽佛經大意
淨土三經的高下
禪、唯識、淨土
觀想和念佛
大道廢有仁義
禪觀略講
靜坐姿勢——七支坐法
靜坐的基本認識
修證與方法
六妙法門
六妙法門止觀的認識與實踐
念身法門的基本認識
般若正觀略講
從普賢行入三摩地
盡無盡法門汝等當學
《心經》為般若法門精髓
如何瞭苦?首重觀想
照見五蘊皆空
小乘佛法如何禪修
般若就是無上咒
色與空的問題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教你一個咒子
空裏談空都是空話
五蘊一空依性起修
無量法門誓願學
觀與照是同是彆
事理一定圓融
學佛從有尋有伺開始
境風吹識浪自有定盤心
輕輕從心頭起觀
講個禪宗故事
苦由我來
四大並沒有障礙你
多消一分業
不沾念
生死本空
見性解脫能所雙泯
自度自度快快自度
觀音法門略講
念佛如何得一心不亂
淨土法門
幾人得到瞭一心不亂
與《藥師經》閤並參究
全心全意的想念
舉一則笑話
臨終時的念佛
自欺、欺人、被人欺
心頭隻掛著這一念
窮極呼天痛極呼父母
"頑空定"的念佛法
但持正念莫問黑煙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
圖書名稱: 如何修證佛法 
作 者: 南懷瑾 著 
定價: 45.00
ISBN號: 9787309116090
齣版社: 復旦大學齣版社
開本: 16
裝幀: 平裝
齣版日期: 2016-3-1
印刷日期: 2016-3-1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如何修證佛法》內容簡介:
南懷瑾先生曾以“如何修證佛法”為主題開設係列講座,前後凡二十八次。這些講座的內容,經記錄整理,便形成瞭本書(初名“融會顯密圓通修證次第”)。書中以“見”(見地)、“修”(修證)、“行”(行願)為重點,以《楞嚴經》《法華經》《增一阿含經》《起世經》《華嚴經》《瑜伽師地論》《現觀莊嚴論》《宗鏡錄》《指月錄》《密宗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等佛典為資料,對佛教的修持方法做瞭簡潔明瞭的闡述。既有要點提示,又有例證說明。問世以後,不僅在海峽兩岸受到廣泛關注,而且被譯成英文,流傳於西方國傢。
目錄
目錄
*講
本講緣起
釋迦悟瞭什麼
參考經典
解脫和悟道
倒因為果
見地修證及行願
四加行
第二講
僞經之辨
《楞嚴經》的密因
心與緣
七處徵心
八還辨見
五十陰魔
色陰
第三講
走火入魔
受陰
想陰
行陰
識陰
第四講
水老鶴
識陰
五陰及邊際
妄想本空
四大解脫
佛說《法華經》
拈花微笑
第五講
《法華》和《莊子》的寓言
五韆比丘離席
分段及變易生死
彈指八萬四韆劫
《序品》——東方現瑞
《比喻品》——火宅三車
《信解品》
《藥草喻品》
《化城喻品》
第六講
《法華》與寒山
衣中寶
少欲及無欲
佛法與皇帝
永恒不變存在的真理
大醫王
多寶如來和張商英
龍女成佛
第七講
十念法門
安般、止觀、煉氣
《安般品第十七》
正意、正身、正言
齣息入息
氣與兩腿
羅雲念安般
第八講
修持證果
初禪到四禪
結使和大阿羅漢
念身與白骨觀
念佛與淨土宗
念法與學理實踐
念僧念聖賢僧
念戒守戒
念施念捨
念天及天堂
第九講
孟子的浩然之氣
見思惑和結使
《楞嚴經》中的十種仙
六欲天道
斷欲及煉氣調息
瑜珈及密宗的修法
第十講
聽息數息的問題
精氣神、樂明無念與三界
空假中三止三觀
密宗及修氣
修脈
生命和宇宙法則
第十一講
達摩的理入行入
二祖安心
四祖與各宗派
五祖的時代
六祖的時代
即心是佛的流弊
小釋迦仰山
臨濟四料簡
第十二講
參話頭
觀心法門
三際托空
再說臨濟四料簡
永嘉說三身
禪與《指月錄》
生死問題
溈仰的對答
夾山悟道
第十三講
思想念頭的流動
三際托空與現在心
四料簡與火候
軍事藝術和禪
夾山度洛浦
《宗鏡錄》悟道十問
洛浦三關
說臨濟
說曹洞
第十四講
不二法門與自然外道
真空頑空
真有假有
一切唯心和身心
說洞山
易卦和五位君臣
三種滲漏
說曹山
如來禪與祖師禪
五代的人纔
第十五講
如何去身見
鳥飛式
再說修氣
睦州的草鞋
說雲門
三平偈
法身兩般病
陳尚書宴雲門
第十六講
顧鑒咦
法眼宗
見桃花悟道
圍起來打
四禪、四大和三大劫
身心健康的修道
性相二宗
五遍行及五陰
意識和餘力
第十七講
說圓悟勤
聞思修是什麼
信之難
說定
昏沉定世間定
修定
修空與枯禪
修有與緊張
調整色身
第十八講
水火風三劫
三界天人
宇宙的災難
人類自身的災難
心法與色法
人體的三界
無住、無著、無願
心體及其作用
心、意、識
變化氣質
第十九講
**障礙——身見
色身轉變
不是絕對的時間
三災與修持
四大種與色法
相續心
四禪八定和精氣神
善人的凡夫禪
輕安、定、非定
第二十講
什麼不是定境
專一作意
世間定及非世間定
有心地、無心地
生起和圓滿
六位無心地
有餘依涅?、無餘依涅?
第二十一講
佛法在世間
《禪宗直指》——大事因緣
雪岩欽公案
高峰妙公案
修定的善巧
第二十二講
明心見性與三身
呂純陽與黃龍南
重要的資糧
不能得定與齣定
定境中的退位
現觀與聖教量
第二十三講
幻相和眼通
四加行位
聲聞乘的四加行
獨覺乘的四加行
八萬四韆對治
習氣次第斷過
大般若大火炬
大乘的三有和涅?
把握行蘊
第二十四講
往生兜率天
**義
四正斷
未生令不生的不善
菩薩道的加行
頓根菩薩
四十六種魔
六度菩薩行
四種魔境
第二十五講
李長者的《閤論》
妄念和情
性與情
濟顛和林酒仙
色蘊
受蘊
想蘊
行蘊
第二十六講
睏在感覺境界
變成習慣的思
再說行陰
心不相應行法
說識陰
融通妄想與顛倒妄想
五陰解脫
打坐的前三秒
第二十七講
一知與色身
一知與思
修持的初步
作意、假觀、所緣
假想産生的魔境
守著靈明清淨
不守靈明清淨

任脈的變化
第二十八講
隻有行願
三韆善行,數韆功德
打開心結
情的慈悲與智的慈悲
動搖心行
如何轉變氣質
四重恩三途苦
檢查再檢查
行行重行行
附:三界天人錶
見思惑與三界九地、斷惑證真之關聯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