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簡史係列,以短小的篇幅濃縮世界,以簡潔的敘述概括曆史。錯綜復雜的世界曆史,在本套書中被濃縮成一塊小點心,你可以一次啃完。
★觀覽世界曆史的全貌,發現現代世界的形成之路。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世界史》內容劃分為易消化的小闆塊,涵蓋歐洲、中東和遠東曆史。本書帶你進行5000年的時間穿越,六大洲的世界遊行。.從“初齣現的王國和文明”講到“新世界秩序’,世界的曆史仍將延續……。
★曆史藏在數字中。
具體的數據讓曆史變得更加清晰,並能迅速揭示曆史發展的規律。不同的數字可以改變我們觀察曆史的視角,它記錄曆史的生動細節。《數字解讀世界史》篇幅簡短精要,卻比較全麵地迴顧瞭全球的曆史。艾瑪?瑪麗奧特繼《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世界史》之後又一經典之作。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世界史》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世界史》內容簡練,卻包含瞭全世界主要的曆史大事件,從遠古文明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不論是亞曆山大大帝,還是迦太基共和國的繁榮期及其後來被羅馬所滅,不論是阿拉伯王朝的興起還是中國的唐朝,亦或美國南北戰爭及女性參政權,還有法西斯主義和共産主義的興衰,讀者們都能在本書中讀到。本書語言通俗,條理清晰,讀者很容易便能梳理清楚時間與事件的對應關係,瞭解現代世界為何是我們所見的這般模樣。
《數字解讀世界史》
本書記載瞭從公元前8000年到21世紀之間100多個世紀的世界曆史,將世界發展的脈絡通過數字呈現齣來。宏觀數據可以梳理曆史上的大變遷,如人口的大規模遷徙、帝國的擴張……微觀數據也可能對世界史産生過深遠的影響,它們透露著世界發展的細節。從人類早期文明到二戰結束,《數字解讀世界史》以時間為軸,用數字呈現世界曆史麯摺的發展進程。
艾瑪·瑪麗奧特(Emma Marriott):畢業於華威大學現代史學係,著有《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世界史》(History of the World in Bite-Sized Chunks)、《數字解讀世界史》(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Numbers)、《我所熟知的曆史》(I Used to Know That:History)、《糟糕的曆史:我們怎樣誤解瞭過去》(Bad History:How We Got the PastWrong)等多部作品。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世界史》
第一章 最初齣現的王國和文明
中東和非洲
蘇美爾
古埃及:古王國
古埃及:中王國和新王國時代
古巴比倫
赫梯王國
亞述
腓尼基
遠東
印度文明
吠陀時代和印度教
早期的中國文明
歐洲
剋裏特文明
邁锡尼文明
美洲
奧爾梅剋文明和查文文明
第二章 古代世界
中東和非洲
阿契美尼德王國
帕提亞王國
薩珊王朝
希伯來人和他們“唯一的真神”
基督教的誕生
庫施王國
迦太基時代
遠東
佛教
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和印度文明鼎盛期
中國秦漢兩朝和儒傢文化
歐洲
伊特魯裏亞人和羅馬的建立
古希臘和民主的誕生
亞曆山大大帝和希臘化時代
羅馬共和國
羅馬帝國
凱爾特人
美洲
秘魯文化
美洲的其他文明
第三章 中世紀時期
中東和非洲
阿剋薩姆、加納帝國和班圖人的遷入
伊斯蘭教的誕生
阿巴斯王朝
法蒂瑪王朝
遠東
中國文化的鼎盛期
日本大化革新
伽色尼王朝
歐洲
拜占庭帝國
“野蠻人”的入侵
基督教的發展
法蘭剋帝國和查理曼大帝
維京人
斯拉夫人和馬爾紮人
東西方教會大分裂
美洲
墨西哥特奧蒂瓦坎城、瓦裏和蒂亞瓦納科帝國
瑪雅文明
托爾特剋人
第四章 動亂中的世界
中東和非洲
伊斯蘭教阿濛拉維德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
西非的馬裏和桑海王朝
西非各王國、大津巴布韋和斯瓦希裏沿岸
葡萄牙人探險和大西洋奴隸貿易的産生
塞爾柱土耳其人
十字軍東徵
奧斯曼帝國的崛起
奧斯曼帝國的復興及衰落
波斯薩菲帝國
遠東
日本的統一
濛古帝國
帖木兒王國
黑死病
中國明朝
印度莫臥兒王朝和锡剋教
歐洲
封建製度的誕生和諾曼徵服
商業的發展
百年戰爭
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與反宗教改革
歐洲殖民和貿易帝國
君主專製統治:查理一世和路易十四
美洲
阿茲特剋人
印加人
西班牙徵服者
新法蘭西
歐洲在北美的殖民地
大洋洲
歐洲在太平洋諸島的殖民
第五章 革命和歐洲帝國主義
中東和非洲
奧約帝國和亞香緹帝國
歐洲對非洲的入侵
奴隸貿易及其廢除
瓜分非洲
非洲南部納迪爾沙對波斯的統治
遠東
中國清朝的鼎盛期
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
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
日本明治維新
歐洲
俄國的崛起
18世紀初的戰爭和普魯士王國的誕生
啓濛運動
法國大革命
拿破侖戰爭和維也納協議
工業革命
工業社會、馬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
近東問題和剋裏米亞戰爭
人口遷徙
單一民族國傢的興起
美洲
美國獨立戰爭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獨立
北美擴張和“昭昭天命”
美國南北戰爭
大洋洲
詹姆斯·庫剋上校和歐洲在澳大利亞的殖民
歐洲人在新西蘭和太平洋諸島的殖民
第六章 新世界秩序
中東和非洲
抵抗歐洲殖民統治
南非統一和埃塞俄比亞帝國
奧斯曼帝國的瓦解
巴勒斯坦和猶太復國運動
遠東
中國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
日本的崛起
中國內戰
印度獨立
歐洲
三國協約和軍備競賽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及其西綫戰場
“一戰”東綫和其他戰場
“一戰”結束
“西班牙流感”
女性參政權
俄國革命和蘇聯的崛起
墨索裏尼和意大利法西斯的崛起
希特勒和納粹德國
西班牙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在日本獲勝與原子彈爆炸
美洲
“咆哮的20年代”、“經濟大蕭條”和“羅斯福新政”
拉丁美洲的發展
大洋洲
澳大利亞聯邦與新西蘭
精選書目
地圖索引
★《數字解讀世界史》
32種糧食作物
700個象形文字符號
60分與60秒
英國巨石陣裏的82塊大青石
250萬塊大石塊構建的鬍夫大金字塔
埃及30個王朝
第25個王朝
木乃伊製作70天
疆域麵積相當於20個古埃及的古代王國
24指為一肘
282條法規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跡
1萬塊模闆
第一個製作鐵器的文明
1300個房間的迷宮
12000隻貝類動物
10萬塊甲骨
黃道帶十二宮圖
失蹤的以色列十支派
七河之地
180萬字
40噸重的巨神頭像
羅馬七丘
世界人口的1/5
2400公裏的波斯禦道
三種語言
一神教
女性掌管著40%的土地
古希臘的四個時代
每4年一次的奧林匹剋運動會
雅典軍隊9韆到1萬;波斯軍隊 2萬到10萬
20歲以上的男性公民
50萬到70萬紙莎草紙捲
希臘式建築的三種風格
80歲左右
儒傢五經
8韆個真人大小的兵馬俑
漢尼拔的37頭大象
1/3的高盧人被殺
6437公裏的絲綢之路
1000步
四福音書
1個連隊有100人?
羅馬軍隊的1/8
羅馬帝國僅存在瞭60年
30萬人死亡
0的概念
君士坦丁堡的2座防禦牆
600萬歐元
基督紀元0年
伊斯蘭教的五功
X+Y=?
十二圓桌騎士
雙艇輕舟
240便士
三葉草
29.5302天
隻有4部書
600座金字塔
中國長安的100萬城市居民
2490公裏的大運河
10000頁
100位維京海盜
1萬諾曼大軍
120英畝
2600萬串吊錢
十字軍9次東徵
15萬馬剋的贖金
濛古人殺掉瞭3000萬人
1/200的人口
9麻袋被割下的耳朵
馬可?波羅父子三人
十三青銅頭像
百年戰爭
歐洲死亡2500萬人
2至7天
12000名穿著絲綢的奴隸
一年100萬件陶瓷
140萬平方公裏
63艘船和28000名水手
1200萬印加人
48根繩
一天20英裏
人祭2萬人
10位古魯
3年時間印刷齣版古登堡《聖經》
頭高占人身高的1/8
95條論綱
亨利八世的6位妻子
15萬枚圖格哈
丁香帶來的2500%的利潤
算錯瞭15500公裏
180人管理500萬到1000萬人口的大帝國
銀子占據西班牙王室年度收入的15%至20%
8裏亞爾
從5000萬到500萬
431286個漢字
世界60%的糧食作物來自美洲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130艘船
15萬奧斯曼軍隊
薩菲王朝第5任國王
102名船員和2隻狗
第14個孩子
新法蘭西的15000人
第2次布拉格扔齣窗外事件
煙草獲利500%到1000%
100英畝土地
一株鬱金香3000荷蘭盾
59名弑君黨人
11.5%的人被害
江戶城被毀掉60%至70%
閉關鎖國2個世紀
13200棟房子和140座教堂被毀
45.52剋拉的藍鑽石
英國人的9項基本權利
一年40萬人因天花而亡
1240萬奴隸
平均預期壽命隻有23歲
3百萬到5百萬人的亞香緹帝國
俄國90%的天然氣和煤儲量
普魯士軍隊8.3萬人
乾隆的《四庫全書》
250∶1
泰姬陵建造成本的兩倍
45韆剋德國泡菜
342箱茶葉
55位代錶
13根條紋
3個階級
法國新紀年元年——1792年
4韆剋羊毛
紡1000根棉綫
平均預期壽命18.5歲
778名罪犯
250個原住民民族
25萬軍隊
拿破侖百日王朝
歐洲五大強國
一英畝土地4分錢
拉丁美洲的7000名英國誌願者
25萬噸生鐵
馬剋思提齣的6個曆史發展階段
歐洲8個新的單一民族國傢
2.5%的意大利人說意大利語
大遷徙
1/3的愛爾蘭人以土豆為生
54°40’或開戰
9萬美國本土居民
21英裏電纜
2萬箱鴉片
2000萬人喪生
1/15的美國軍人喪生
3841000個棉包
戰爭開支的21%都來自個人所得稅
第13條修正條款
133名奴隸被扔齣船
達爾文的502頁《物種起源》
美國的4萬百萬富翁
亨氏57
66座摩天大樓
280名封建領主大名被廢
專利號174465
1%的靈感加99%的汗水
歐洲七國瓜分非洲
約26000名波爾婦女和兒童被殺
白人擁有90%的南非領土
4億5000萬盎司純銀
2000年封建統治的結束
1/2的人沒有選舉權
“要造八艘,不能等候!”
悲慘十日
850萬軍人死亡
400英裏長的戰壕
3/4的將士因頭部受傷而亡
92000位俄國將士被俘
400萬殖民軍隊
3870輛法國坦剋
一分鍾100萬美元
彼得格勒20萬工人罷工
甲流(H1N1)
五年計劃
1/5的人擁有一輛小汽車
90分鍾造一輛車
國際貿易量減少瞭60%
甘地24天的食鹽進軍
毛澤東的8萬人長徵
200萬納粹黨人
猶太人占總人口數的1%
4萬人加入國際縱隊
30萬平民遭到屠殺
6個德國裝甲師
1030馬力的勞斯萊斯PV-12發動機
1/5的英國戰鬥機飛行員犧牲
同盟國一次襲擊派遣1000架轟炸機
360萬入侵部隊
8艘美軍戰艦被毀
一天20支煙
1.59萬億億次組閤設置
娘子關33761人被害
奧斯維辛集中營100萬猶太人死亡
諾曼底登陸的5個登陸地點
B-29超級空中堡壘投下的原子彈
超過5000萬人死亡
聯閤國51個成員國
數字展望未來
參考書目
索引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世界史》
中東和非洲
蘇美爾
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中,美索不達米亞的意思便是“兩河之間的土地”)平原位於底格裏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河榖上,大約公元前5000年,蘇美爾人在平原南部安居下來(今伊拉剋),世界第一大文明就從這些人的手中誕生。在這裏,他們種植瞭大量小麥和其他農作物,有瞭富餘的糧食,便在這裏站穩瞭腳跟。這裏雖然土地肥沃,卻容易積澇成災,於是,他們又將富餘的糧食與來自遙遠的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人做交易,從他們手中換得金屬和工具,用這些工具開齣瞭河道和許多溝渠。
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居住的地方齣現瞭一些城邦,其中最大的一個是烏爾,有4萬人口。他們創造瞭最早的象形文字,後逐漸進化成一係列簡單的楔形文字(原文cuneiform一詞在拉丁語中是楔形的意思),這種文字是用蘆葦稈做筆,在半乾的泥土上刻壓而成。蘇美爾人還建立瞭復雜的行政與法律體係,發明瞭有輪的交通工具和陶工鏇盤,建造瞭用石柱撐起的圓頂大塔廟和房屋。
約公元前2350年,阿卡德王國(蘇美爾北部的一個古老國度)國王薩爾貢創建瞭蘇美爾第一大王國。所有蘇美爾王國的城市,從敘利亞到波斯灣,都在他的統治之下。第一大王國滅亡於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2150年後,烏爾城邦的統治者重建瞭蘇美爾政權,並統治瞭阿卡德。隨著埃蘭(蘇美爾東部的一支文明)的入侵,公元前2000年前後,烏爾王朝滅亡,蘇美爾人居住的地方進入巴比倫王國的創建者亞摩利人的統治之下。
古埃及:古王國
非洲最早的偉大文明是約公元前5000年,人類在尼羅河東北岸上定居時齣現的。現在認為,這些早期的人類來自撒哈拉地區,距當時2000年前,氣候變化還未使撒哈拉變成沙漠,非洲最早的農村就在這裏形成。氣候的變化也使尼羅河河榖一帶形成瞭許多濕地,對從事農業的人而言,這樣的地方最具有吸引力。
尼羅河河榖的人口繁多,城鎮也發展起來,這個地區分成瞭兩個埃及王國。傳統的埃及年錶記載,公元前3200年,當時的統治者法老美尼斯閤並瞭埃及的兩個王國,形成瞭統一的國傢。
古埃及初期,又稱古王國(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130年),由數位有權勢的法老統治,在技術、藝術和建築領域取得瞭重要的成就。這一時期,齣現瞭象形文字,建起瞭獅身人麵像和吉薩金字塔(數以萬計的普通埃及人在建造過程中死去)。金字塔是法老去世後的住所,與太陽神教密切相關,金字塔的楔形類似太陽的光輝,為去世的國王提供瞭通往神界的道路。
古埃及:中王國和新王國時代
古埃及王國中期,以中王國著稱(公元前1938年至公元前1630年),經過瞭一個世紀嚴重的旱災和飢荒之後,中央政權就瓦解瞭。
此後,埃及法老們加強瞭邊防,增加瞭農業産齣,開采瞭大量礦藏(有一部分是因為重新統治瞭努比亞,那裏的土壤含豐富的大理石礦和金礦)。這一時期以寶石和金器而聞名。古埃及人信奉陰司之神,他是死神,也是重生之神,因而他們普遍認為,不隻是法老,所有人死後都會進入神國。
大量建造氣勢恢宏的建築,不停地開采礦藏,加上尼羅河水災泛濫,大大削弱瞭埃及法老的權勢,外來入侵者(主要是可能來自巴勒斯坦的希剋索斯人)便奪得瞭統治權。以鐵代青銅的經濟體係,更加速瞭法老王朝的衰敗。後來,法老們重新統治瞭埃及,這一時期被稱作新王國(公元前1539年至公元前1075年),埃及文化的影響波及瞭努比亞、敘利亞和其他中東地區。這一時期是埃及曆史最偉大的篇章之一,人們建造瞭許多恢宏的廟塔,其中包括墳墓裏有彩繪的帝王峽榖。這一時期的埃及誕生瞭許多著名的法老,包括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和孩子國王圖坦卡濛。
公元前1070年,隨著埃及最後一位偉大的法老拉美西斯的去世,古埃及王國逐漸走嚮衰落,分裂成瞭幾個小的王國。大約公元前719年,庫施人用法老們的統治方式統治瞭埃及,直到公元前656年,他們被亞述人又趕迴瞭自己的國度。亞述王朝後,公元前525年,波斯統治瞭這一地區,隨後,公元前332年,亞曆山大大帝統治瞭這一地區,最終,這裏被劃入羅馬帝國的疆域版圖。
古巴比倫
美索不達米亞的政權最終北移到瞭阿卡德的巴比倫城,因而整個平原也變成瞭巴比倫王國的疆域。巴比倫王國第一個大王朝持續瞭近300年的時間,從公元前1894年開始,在漢謨拉比王(公元前1795年至公元前1750年)時期,其影響力到達巔峰。
漢謨拉比統治時期,巴比倫王國的疆域擴大到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南部(包括蘇美爾),直到北部的亞述國的一部分。漢謨拉比因頒布瞭世界上第一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而聞名,他推動瞭科學與學術的發展。
漢謨拉比死後,巴比倫王國也沉淪瞭,從公元前1595年起,赫梯人控製瞭這裏,然後加喜特人(巴比倫東部的山區居民)在這裏建立瞭一個王朝,持續瞭400年的時間。這期間,亞述從巴比倫獨立,隨後的幾個世紀,各方都在為奪得巴比倫而戰鬥不息。公元前9世紀,亞述國王統治瞭巴比倫,直到公元前7世紀末亞述王國沒落為止。
然後,巴比倫進入瞭迦勒底人(閃米特人的一個不為人所知的部落)的統治期,巴比倫王國也重新煥發生機,尼布甲尼撒二世時(公元前604年至公元前562年時在位)到達鼎盛期。他統治瞭亞述和巴勒斯坦,使巴比倫城恢復瞭往日的輝煌,重建瞭馬杜剋(古巴比倫的主神)廟,修建瞭“空中花園”。公元前539年,波斯國王居魯士大帝入侵巴比倫,巴比倫王國也就此滅亡,而巴比倫城一直到公元前4世紀仍然保持完好。
★《數字解讀世界史》
前 言
通過數字,我們可以瞭解到世界史的大部分內容。具體的數字可以使人物復雜而模糊的背景變得清晰,並能迅速揭示齣,過去所發生的事是否能産生深遠的影響。
對任何希望在短小精簡的書裏迴顧曆史的人而言,數字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它的功能是無可否認的。這並不意味著數字不能被誇大、竄改甚至弄錯——這種情況很常見——就像講話一樣,這時數字就能歪麯我們的曆史觀。
然而,盡管如此,數字確立片段,並歸檔成整齊的文件夾,用數字來標識它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數字似乎隻是代錶著我們印象裏的某個曆史片段,在麵對我們想不起來屬於哪個階段的曆史時,便能按數字排列找到相應的資料。古代世界7大奇跡,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95條論綱,亨利八世(HenryⅧ)的6任妻子,馬剋思(Marx)提齣的6個人類曆史發展階段,都證明瞭數字的能力。
不同的數字可以改變我們對曆史的視角。大量的數字告訴我們,地球上有多少人,或者戰爭中被害的有多少人。(通常,數字記錄的是過去慘痛的曆史——多少人因疾病而死亡,多少人在戰場上犧牲,或者一位國王或領袖的古怪念頭就導緻瞭多少人喪命,等等。)大的數字記錄瞭曆史的沉浮,從人口的大規模遷徙、帝國的擴張(通常也包括它們的突然滅亡),到文化和全球經濟的發展所造成的深遠影響。
但是,小的數字也意義非凡:它們記錄瞭曆史的生動細節,讓我們明白,任何細微的變化,都可能産生深遠的影響。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的完美比例,西班牙的八裏亞爾古銀幣,美國的第13次憲法修正案,這一切都對世界曆史産生瞭深遠影響。
我們的過去——特殊的,非凡的,通常也是偶然發生的事件——也能被數字記錄下來,如腓尼基人為製造1.5剋泰爾紫染料,用瞭12000隻軟體動物;美國政府花瞭1500萬美元買下瞭路易斯安那州。過去的神話傳說(至少有一部分是神話),如亞瑟王的十二位圓桌騎士,羅馬七丘(根據羅馬神話,這七丘分彆為凱馬路斯、契斯庇烏斯、法古塔爾、奧庇烏斯、帕拉蒂尼、蘇榖沙和威利亞)也因為這些數字而變得意義非凡(數字7和12受到大部分人的喜愛)。
有瞭這些數字,我們可以在時光長河裏穿梭,去比較各類重大事件。如15世紀,鄭和率領一支有200多艘海船的船隊下西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西方纔有那麼大的船隊);到20世紀30年代,1/5的美國人擁有一輛汽車(直到20世紀60年代,英國纔趕上這個水平)。我們還能夠在短時間內瞭解到那些真正創造數據的人——比如宇航員、哲學傢、工程師、物理學傢,他們都對我們的曆史産生過深遠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力至今未衰,比如印度學者阿耶波多(Aryabhata),他提齣瞭非常寶貴的0的概念;英國數學傢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發明瞭“英格瑪”密碼係統,這一發明改變瞭一場世界大戰的結局。
《數字解讀世界史》一書摘錄瞭一些曆史中最重要的數據,從早期的文明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等等。本書篇幅簡短精要,卻比較全麵地迴顧瞭全球的曆史。這些內容也隻是對數字中的曆史的一番小探索,為我們瞭解曆史打開瞭一個寬廣的切入口。我們隻是希望,將曆史做一點不同的包裝,將人類的許多成就和所犯的罪過都通過數據的形式,展現給廣大讀者。
艾瑪?瑪麗奧特(Emma Marriott)
32種糧食作物
大約1萬年前,世界上的大部分糧食作物(56種中的32種)——如大米、小麥、大麥和玉米——都生長在一塊名為“肥沃月灣”的地方,那時美洲和非洲隻生長著4種,西歐隻有一種(燕麥)。“肥沃月灣”位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附近的區域,這一區域包括瞭今敘利亞西部、土耳其南部、伊拉剋、科威特、黎巴嫩和伊朗西部。世界農業社會正是從這裏開始的。
這一地區豐富的榖物,包括野生的大麥、小麥、小扁豆、洋蔥和豌豆,都是“肥沃月灣”原野上生存的人的食糧。還有足夠多適閤馴養的野生動物——山羊、綿羊、豬和牛(五種最重要的可馴養動物,這裏有四種,第五種是馬)。這裏最初有足夠的雨水滋養作物,不需要人工灌溉,加上這些野生動物的排泄物,為作物的生長繁殖提供瞭至關重要的養分,多餘的糧食最終使人們在這個地方定居下來,發展生産技能,並逐漸發展成為世界的早期文明。
700個象形文字符號
第一種已知的文字是蘇美爾人發明的,他們位於南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最古老的世界文明之一,這一片平原正位於“肥沃月灣”之中。約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4000年之間,蘇美爾人掌握瞭原始的耕作方式,在這一帶定居下來。他們的定居點後來發展成瞭小城鎮,到公元前3000年,其中一些城邦興盛起來,最大的一個是烏魯剋,人口數達到瞭4萬。
蘇美爾的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寺廟,它既是祭祀的場所,也是政務中心。人們用這些廟宇儲存食物,也會在這裏分發食物,組織集體勞務,並控製阿富汗運來的锡以及塞浦路斯運來的青銅等原材料。
為瞭管理和記錄這一復雜的過程,蘇美爾人發明瞭文字,最古老的是在烏魯剋發現的,源自約公元前3300年的泥版文書。這種早期的文字主要是象形文字,有700多個字符,很可能公元前3300年前就在使用瞭,而且是蘇美爾文明的官員使用的,極有可能是為瞭記錄賬目的。
最終,蘇美爾的文字被傳播到瞭巴比倫、亞述、波斯等地,並逐漸演變成瞭更抽象更簡單的楔形文字(原本單詞是cuneiform,就是楔形文字的意思)。它的使用壽命將近3000年,烏魯剋滅亡於公元前2000年,之後蘇美爾被亞摩利人控製瞭。
60分與60秒
蘇美爾人的行政管理係統錯綜復雜,讓人們有瞭時間觀念,同時也促進瞭數學的發展。他們計數是以60為基本單位的,到如今,我們也是如此計時。他們將一小時劃分為60分鍾,一分鍾又等於60秒。自此,我們也畫齣瞭一個360度的圓。蘇美爾人規定,7天為一個星期,周二到周六的名字都是以五大行星的名字而命名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周一和周日分彆是以月亮和太陽的名字命名的。星期製首先傳到古希臘、古羅馬等地。古羅馬人用他們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來命名1周7天:Sun’s-day(太陽神日)、Moon’s-day(月亮神日)、Mars’s-day(火星神日)、Mercury’s-day(水星神日)、Jupiter’s-day(木星神日)、Venus’-day(金星神日)、Saturn’s-day(土星神日)。這7個名稱傳到不列顛後,盎格魯-撒剋遜人又用他們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改造瞭其中4個名稱,以Tuesday(星期二)、Wednesday(星期三)、Thursday(星期四)、Friday(星期五)分彆取代瞭Mar’s-day、Mercury’s-day、Jupiter’s-day、Venus’-day。
英國巨石陣裏的82塊大青石
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間,巨石陣建於英格蘭威爾特郡,所謂巨石陣,就是一堆直立的長石塊圍成一圈堆在一起而形成的,底座是一個巨大的土質胚盤。巨石陣內圈的雙層青石塊和砂岩塊對準的方嚮正好是仲夏太陽升起的地方,這就意味著,巨石陣是祭拜神明的地方。
82塊大青石,每塊約4噸重,是從距當地240公裏(約150英裏)遠的威爾士西南部運來的,隨後運來的是30塊砂岩石塊,每塊約50噸重,是從32公裏(約20英裏)遠的地方運過來的。由於沒有任何史料能證明巨石陣是如何建造起來的,那麼,這些巨大的石塊是如何運到當地的也仍然是個謎團。有人猜測是用車(當時已經有車瞭),但人們仍然懷疑,木質的車軸能否承受這些巨石的重量。那些威爾士的青石塊很可能是船運過來,上岸後,又由人駕著牛車將它們送往目的地。無論是哪種理論,巨石陣都證明瞭,史前人類能夠設計並建造復雜的大型建築。
250萬塊大石塊構建的鬍夫大金字塔
埃及吉薩有三座古老的金字塔,鬍夫大金字塔是其中最高的一座,高度146米(約479英尺)。古埃及的人們相信,他們的統治者死後,就會化身成為太陽神,而這座大金字塔正是為埃及法老鬍夫(Khufu,公元前2598—前2566年)所建的,按照他們的信仰,法老鬍夫死後便從這裏化身為太陽神升天。金字塔的階梯就是法老的靈魂“通往天國的階梯”,其形狀就象徵著太陽的光輝。鬍夫大金字塔與眾不同,它的外部不是階梯狀,而是光滑的石灰石,這樣便能反射太陽的光輝,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到——這象徵著法老鬍夫和太陽的光輝一樣永遠不滅。
如此浩大的工程用瞭約2萬名勞工和6韆名工匠。建造耗時約20年,當時根本就沒有車輛、吊車和滑輪等工具,這些巨大的石塊(鬍夫大金字塔用瞭約250萬塊石頭)是如何被運送到工地的也一直是一個謎。有人認為,這些石塊是從數百英裏外的采石場,由船隻從尼羅河上運過去的,另有人猜測,這些石塊齣自附近的采石場,有些石塊被堆成瞭混凝土狀,用車和杠杆運送即可。據最新研究顯示,建造鬍夫大金字塔所用的石塊是從金字塔內部鏇轉的斜坡上推上去的,完工之後,這些斜坡便封閉禁用瞭。
埃及30個王朝
約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文明興起於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河榖,大約有3000年的曆史,鬍夫大金字塔建於古埃及文明早期。法老們更替瞭30個朝代,這些朝代被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古王國、中王國和新王國時期,始於約公元前2575年,到瞭公元前30年,羅馬帝國統治瞭埃及,法老的統治也告一段落。
第25個王朝
第25個法老王朝時期,埃及處於古非洲王國庫施的統治之下,庫施王國位於今蘇丹共和國境內。約公元前727年開始,庫施人便統治瞭埃及全境,代行法老的職責,統治埃及一個世紀,約公元前654年,庫施人纔結束瞭在埃及的統治。
木乃伊製作70天
古埃及人擅長製作木乃伊,就是為人和神聖的動物重生而保存屍體。最佳的製作技術需耗時70天,先要取走屍體內部的器官,並用鐵鈎從鼻孔裏將人的大腦鈎齣來。然後,用多種鹽混閤而成的泡堿烘乾屍體,軀乾內會填滿香料和被樹脂浸化的亞麻布和木屑,然後用亞麻綁帶包裹起來。這些亞麻布裏麵還裹著護身符,被裹好的木乃伊便置放在人形的棺材裏保存。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世界曆史發展的讀者,我常常感到,很多宏大的曆史敘事,雖然精彩,但總感覺缺少瞭點什麼。這本書的“人類簡史”這個副標題,讓我眼前一亮。我認為,真正偉大的曆史著作,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帝王將相、政治事件的層麵,更應該深入探討人類文明的演進,社會的變遷,以及思想的碰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宏觀的視角,勾勒齣人類數韆年的發展軌跡,並將歐洲曆史置於這個更大的框架中進行審視。我個人比較喜歡那些能夠觸及人類共性,探究驅動文明前進的根本力量的曆史讀物。這本書的“極簡數字解讀”或許能提供一種獨特的工具,幫助我們從紛繁復雜的曆史細節中,提煉齣那些能夠解釋人類行為模式和曆史走嚮的關鍵要素。
评分說實話,我對“數字解讀”這個概念一直有些模糊的認識,但又充滿瞭嚮往。我總覺得,曆史的深度和廣度,可以用一種更科學、更理性的方式去呈現。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在“世界簡史”和“極簡數字解讀”的結閤下,似乎提供瞭一個非常吸引人的解決方案。我猜想,書中可能會用圖錶、數據模型等方式,來分析不同曆史時期的社會結構、經濟發展、軍事實力甚至文化傳播的程度。這種方式,如果運用得當,不僅能讓曆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還能幫助我們理解那些復雜曆史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我特彆期待能夠通過這種數字化的解讀,看到一些在傳統史書中不常被提及的,但卻至關重要的曆史動力。
评分我特彆欣賞這本書的書名所透露齣的“瑪麗奧特”這個名字,雖然我對其本人瞭解不多,但“英國曆史學傢”這個標簽,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嚴謹和專業的學術態度。我一直覺得,好的曆史解讀,離不開深入的研究和批判性的思考,而英國曆史學界在這方麵有著悠久的傳統。我更傾嚮於那些能夠引導讀者進行獨立思考,而不是簡單地灌輸結論的著作。這本書的“量化研究”概念,讓我對它充滿瞭好奇。我猜想,書中可能會運用一些量化的方法,比如人口增長、經濟指標、貿易路綫等數據,來分析曆史事件的影響力和發展趨勢。這樣的研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我們擺脫主觀臆斷,更加客觀地認識曆史。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讓我對歐洲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和立體,也許能看到一些之前從未注意到的聯係和規律。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一開始就吸引瞭我。那種古樸又不失現代感的風格,加上標題裏“世界簡史”幾個字,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厚重卻充滿智慧的經典著作。我本身對曆史就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歐洲那些波瀾壯闊的篇章,總能激起我探索的欲望。這本書的“極簡數字解讀”更是戳中瞭我的點。我一直覺得,曆史的宏大敘事背後,往往隱藏著無數精確的數據和深刻的邏輯,如果能用一種更簡潔、更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那無疑會大大降低我們這些普通讀者的閱讀門檻,也更容易抓住曆史發展的脈絡。雖然我還沒有開始閱讀,但僅僅是想象書中可能包含的圖錶、統計數據,以及它們如何被用來揭示曆史事件的因果關係,就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不再被海量的信息淹沒,而是能夠透過數字的冰冷,感受到曆史的溫度和人性的復雜。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讓我想到瞭許多經典的歐洲曆史讀物,比如《羅馬帝國衰亡史》或者《人類簡史》這樣的著作,它們都以其宏大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為讀者打開瞭理解曆史的大門。然而,這本書的“極簡數字解讀”和“量化研究”的提法,又似乎在挑戰傳統的研究方法,引入瞭更加科學和精確的視角。我一直認為,曆史的魅力在於其復雜性和多維性,而不僅僅是故事的講述。如果這本書能通過量化的方式,揭示齣曆史事件背後的概率、趨勢和關聯性,那麼它無疑會為我提供一個全新的認識曆史的維度。我期待它能夠像一位睿智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歐洲漫長的曆史長河,用數據和邏輯,點亮那些我曾經忽略的角落,讓我能夠更清晰地把握曆史發展的脈絡和方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