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正宗絕色川菜和火鍋
定價:29.80元
作者:宋媛 編
齣版社:中國華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11342775
字數:400000
頁碼:30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
本書詳細介紹經典川菜和火鍋的材料、調料、製法,烹飪步驟清晰,詳略得當,同時配以彩色圖片,讀者可以一目瞭然地瞭解製作要點,十分易於操作,即便你是小試牛刀的初學者,沒有做川菜和川味火鍋的經驗,也能做得有模有樣、有滋有味。
目錄
上篇 正宗地道川菜
川菜常用調味科介紹
川菜常見味型的調製
川菜的烹調特點
地道川味涼菜
6
四川老壇泡菜
什錦泡菜
泡菜拌黃瓜
7
四川泡菜
白蘿蔔萵筍泡菜
8
泡菜拼盤
泡椒萵筍
蔥油萵筍
9
川味黃瓜
川辣黃瓜
10
蘿蔔苗拌豆腐絲
成菜脆瓜皮
酸辣黃瓜
11
涼拌蓮藕
翡翠玻璃凍
12
鮮椒水蘿蔔
醬香蘿蔔乾
13
泡辣椒
涼拌虎皮椒
涼拌摺耳根
14
酸辣魔芋絲
風味蕨根
酸辣蕨根
15
蒜泥苦瓜
薑汁菠菜
16
蜂蜜西紅柿
薑汁西紅柿
蜜製聖女果
17
薑汁豇豆
薑汁蓮藕
紅油白菜梗
18
紅油酸菜
紅油桂珍菇
19
紅油春筍
紅油素雞
20
川府老壇子
深山老豆腐
辣皮蛋豆腐
21
雙椒皮蛋豆花
豆腐泡菜
川味鹵水豆乾
22
葉豆腐
23
芝麻豆皮
川味香乾
24
五香醬豆乾
五香黃豆
五香豆腐捲
25
香辣豆腐皮
紅油豆乾
26
水晶涼
豆豉涼皮
27
四川青豆涼
酸辣涼
28
紅油蓮子
辣拌土豆絲
酸椒拌蠶豆
29
麻辣毛豆
糟香毛豆
蘿蔔乾拌青豆
30
醋泡花生
椒粒皮蛋
31
美味白菜
泡菜
32
酸辣木耳
糖醋涼薯
33
酸辣絲
香脆蘿蔔
酸辣蘿蔔絲
34
糖醋小蘿蔔
辣油苤藍
香辣藕條
35
蜜汁紅棗
糖醋黃瓜
36
紅椒香椿萵筍絲
麻辣鼕筍
紅油竹筍
37
辣泡雙蘿
水晶蘿蔔
38
酸辣北風菌
油吃花菇
39
油辣雞腿菇
尖椒拌口蘑
40
芥油金針菇
雙味蘆薈
老醋泡肉
41
蒜泥白肉
42
大刀耳片
功夫耳片
花生耳片
43
層豬耳
辣椒豬皮
44
手工皮凍
泡豬尾
45
麻辣豬天梯
蕎麵拐肉
46
紅油豬肚絲
酸菜拌肚絲
47
水晶肘子
蒜汁豬臉
淋豬肝
48
麻辣鹵牛肉
四川熏肉
49
五香牛肉
川味牛腱
50
鹵蹄膀
麻辣腱子肉
香辣酥拌牛肉
51
麻辣蹄筋
麻辣牛筋
麻辣蹄根
52
涼拌牛葉
椒圈金錢肚
鹵水金錢肚
53
豉椒拌牛肉
水晶牛耳
乾拌牛肚
54
紅油肚花
麻辣羊肚絲
55
重慶口水雞
紅油芝麻雞
紅油口水雞
56
怪味雞
口水雞
57
紅油雞爪
酸辣雞爪
雙椒鳳爪
58
麻辣鳳爪
泡椒鳳爪
山椒拌雞胗
59
香麻鴨胗
紅油鴨塊
醬香鴨頭
60
老醋拌鴨掌
雙椒拌鵝腸
川式鹵水拼
61
麻辣鵝腸
62
紅油帶魚
紅油魚塊
63
醬汁剝皮魚
五香魚塊
64
香辣沙丁魚
紅油沙丁魚
65
芥味魚皮
麻辣魚皮
香辣剝皮魚
66
辣子泥鰍
酸辣魷魚捲
67
巧拌蜇頭
陳醋蜇頭
68
小椒拌田螺
酸辣海蜇
鮮香下飯川昧熱菜
69
清炒娃娃菜
闆栗娃娃菜
鉢子娃娃菜
70
辣菜
熗炒菜
酸辣白菜
71
醋溜辣白菜
芋兒燒白菜
熗炒大白菜
72
酸菜炒小筍
乾煸鼕筍
酸菜羅漢筍
73
小炒筆杆筍
油燜筍乾
74
沸騰蠶豆
迴鍋土豆
酸辣土豆絲
75
紅椒小炒菜薹
素燒野山菌
辣味茭白
76
蒜香茄子
椒鹽平菇
……
下篇 熱辣川味火鍋
內容提要
《正宗絕色川菜和火鍋(金版)》精選500餘道正宗川菜和36款經典川味火鍋,既有傳統佳肴,也有創新菜式,口水雞、麻婆豆腐,酸辣、擔擔麵;麻辣火鍋、毛血旺火鍋、酸湯魚火鍋,盡在其中。書中菜品各種做法兼顧,並囊括魚香、傢常、宮保等各種特色風味,款款經典,老少鹹宜,食後讓人迴味無窮。無論你多麼挑剔,都能找到適閤自己的口味,盡享口福。
川菜菜式多樣,調味多變,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麻辣著稱,“一菜一格,菜味”,讓人叫絕。《正宗絕色川菜和火鍋(金版)》將為你一一揭示川菜和川味火鍋的秘密,傳統的、傢常的、本味的、市井的川昧應有盡有。常用的食材,常見的調料,簡單的做法,就能創造齣各種令人陶醉不已的好滋味,讓你及傢人盡享麻辣鮮香,身心和味蕾都得到舒心暢快的享受。
很多人認為隻有的廚師纔能做齣正宗的川菜和川味火鍋,其實不然。隻要掌握瞭烹飪訣竅,在傢也能做齣地道川味。《正宗絕色川菜和火鍋(金版)》詳解_『各式地道川菜及小吃的製作方法、人氣火鍋的神秘配方,菜品烹飪步驟清晰,詳略得當,同時配以彩色圖片,讀者可以一目瞭然地瞭解製作要點,十分易於操作。即便你是沒有任何經驗的初學者,也能做得有模有樣、有滋有味。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終於拿到這本《正宗絕色川菜和火鍋(全彩白金版)》,光是翻看目錄就讓我垂涎欲滴!作為一名對川菜有著深厚感情的“吃貨”,我一直想在傢復刻那些令人魂牽夢縈的麻辣鮮香,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不是味道不正宗,就是步驟太復雜。這次看到這本書的“全彩白金版”和“彩圖舌尖上的傢常菜”的字樣,就覺得它一定能成為我的廚房救星。書中的圖片質量我非常滿意,每一道菜的成品圖都拍得色香味俱全,就像發生在眼前一樣,尤其是看到那些紅油亮麗、辣椒翻滾的畫麵,真的能瞬間激發我的烹飪熱情。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嘗試書中的經典川菜,比如迴鍋肉、麻婆豆腐,還有擔擔麵。我尤其期待書裏關於四川小吃和涼菜的部分,那些街頭巷尾熟悉的味道,是不是都能在這本書裏找到秘籍?我最怕那種隻給成品圖,步驟卻含糊其辭的書,但從書名和介紹來看,這本書的“傢常菜”定位,讓我相信它會提供詳細、易懂的步驟,即使是廚房新手也能輕鬆上手。我打算先從最基礎的涼菜開始,慢慢挑戰那些更復雜的硬菜,相信這本書一定會成為我廚房裏不可或缺的指導手冊。
评分最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帶我領略川菜精髓的烹飪書籍,終於在《正宗絕色川菜和火鍋(全彩白金版)》這裏找到瞭!我之所以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強調瞭“正宗”和“絕色”,這對於追求地道口味的我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拿到書的那一刻,就被它豐富的全彩插圖震撼到瞭,每一頁都像是一幅精心繪製的美食地圖,生動地展現瞭川菜的魅力。我特彆欣賞它對於“傢常菜”的定位,這說明它不是那些隻追求炫技的菜譜,而是真正能夠走進尋常百姓傢的實用指導。我個人對川菜的火鍋部分一直很感興趣,想知道如何纔能做齣那個鮮香麻辣、醇厚迴甘的經典味道,這本書的“火鍋”篇章,我想一定能給我帶來不少啓發。另外,對於那些“四川小吃”和“涼菜”的介紹,我更是充滿瞭期待,這些看似簡單卻極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往往最能體現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這本書的“麻辣食譜”描述,也讓我相信它會包含那些能夠真正刺激味蕾的經典麻辣菜肴。總而言之,這本書是我廚房裏的一本寶藏,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我的川菜探索之旅。
评分我一直都對中國各個地方的特色菜肴抱有濃厚的興趣,而川菜,以其獨特的麻辣鮮香,更是讓我欲罷不能。這次偶然的機會看到瞭《正宗絕色川菜和火鍋(全彩白金版)》這本書,毫不猶豫地就入手瞭。首先,這本“白金版”的書籍,無論是在紙張的質感還是印刷的精美度上,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那些“彩圖”,簡直太誘人瞭!每一張圖片都仿佛擁有生命力,將川菜的靈魂——那鮮亮的紅油、飽滿的食材、以及各種香料的交融,展現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書名中的“舌尖上的傢常菜”這幾個字,這說明這本書不僅能教我做那些大餐級彆的菜肴,更能將川菜的精髓融入到日常的餐桌上,讓我在傢也能輕鬆享受到地道的川味。我對川菜中的火鍋部分尤為期待,一直想瞭解如何纔能調製齣那種醇厚而又充滿層次感的火鍋湯底,以及那些讓人食欲大開的蘸料。同時,書裏提到的“四川小吃”和“涼菜技術”也引起瞭我的高度關注,那些麻辣爽口的開胃小菜,總能在我用餐前或者用餐時,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這本書無疑是我探索川菜世界的一本寶典,我迫不及待想要翻閱並實踐。
评分這本書的到來,簡直是為我這個業餘美食愛好者量身定做的!我平時工作忙,但又特彆喜歡在傢自己動手做飯,尤其是想念傢鄉的味道時,就格外渴望能找到靠譜的菜譜。之前也買過幾本川菜的書,但要麼圖片不夠清晰,要麼步驟寫得像天書,結果往往是花瞭錢又做不好,打擊自信。這次入手《正宗絕色川菜和火鍋》,首先就被它的“全彩白金版”吸引瞭。拿到手之後,果然名不虛傳,每一道菜的圖片都精緻得像藝術品,看著那些鮮艷的色彩和誘人的細節,簡直是一種視覺盛宴。我最看重的是菜譜的實用性,這本書的“舌尖上的傢常菜”的描述,讓我覺得它不會是那種隻適閤專業大廚的書。我個人對火鍋特彆情有獨鍾,但自己在傢做的火鍋總覺得差瞭點火候,這次希望能從這本書裏學到正宗的火鍋底料配方和調味技巧,讓我的傢庭火鍋之夜更上一層樓。同時,我也對書中提到的“四川小吃”和“涼菜技術”很感興趣,那些麻辣爽口的小零食,總是在不經意間就勾起瞭我的食欲。這本書的排版我也很喜歡,看起來乾淨整潔,更容易找到想要的內容。
评分作為一個常年混跡於各種美食論壇和社交媒體的“美食博主”兼“傢庭廚師”,我深知一本好的菜譜書的重要性。而《正宗絕色川菜和火鍋(全彩白金版)》這本書,在我拿到手的那一刻,就給瞭我一種“它就是我一直在找的那本”的感覺。首先,它的“全彩白金版”和“彩圖”的宣傳語,就已經打消瞭我對圖片質量的顧慮,翻開書頁,果然沒有讓我失望,每一道菜的圖片都堪稱視覺享受,色彩鮮艷,細節豐富,讓人光看圖片就能感受到菜品的誘人之處。我尤其看重菜譜的“接地氣”程度,這本書的“舌尖上的傢常菜”定位,讓我覺得它非常實用,不會是一些遙不可及的“高階”菜肴,而是真正能夠在傢中復刻的美味。我對川菜的感情由來已久,特彆是那些經典的川味火鍋,每一次品嘗都能讓我迴味無窮,這次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掌握一些製作正宗川味火鍋的秘訣,提升自己的火鍋製作水平。此外,書中關於“四川小吃”和“涼菜技術”的內容,也讓我覺得非常驚喜,這些小吃和涼菜往往是川菜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夠在傢製作這些,無疑是一種小小的成就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