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紅旗下》是老捨未完自傳體長篇小說遺作,手稿共十一章,一百六十四頁。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老捨自沉於北京太平湖,這部作品與他的人生,戛然而止。
老捨為旗人,隸屬“滿洲八旗”的“正紅旗”,這也是書名的由來。老捨從“我”齣生寫起,當時正是清朝末年,社會動蕩,民生凋敝。眼看著大 清王朝走嚮沒落,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們也在末路掙紮……隨著義和團興起,洋人到來,北京老百姓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一個個人物在老捨筆下栩栩如生:老實巴交的父親、善良正直的王掌櫃、尖酸刻薄的姑母、聰明能乾的福海二哥、妄自尊大的牛牧師……這些身處在動蕩曆史洪流中的大清子民,都走嚮瞭不同的命運……
##想起同是文革时殒命的大师刘宝瑞,小时候电视上看[官场斗],也是正吸人处戛然而止。此残卷转场处有些生硬,但是写起人来生动形象,他们贪图享乐、玩物丧志,八旗子弟如此,大清岂能不亡。
评分##愤怒惋惜。中国人的劣根性一直在延续。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身为旗人,对老舍笔下的旗人生活特别感兴趣。每读到一处,还给我妈念上一段。老太太就给我解释那个吃的是现在的什么,这个用的是我家以前用的什么。时光走的还是慢呀,那些浸透在生活里的吃穿用物,看似走了,其实都躲在暗处。幸亏有老舍这样的时代记录者。写作也并非毫无用处。
评分 评分##今天北京的晴天、西北风,跟书里「全北京的人都预备过年,都在这晴光里活动着」一模一样,但是旗人、剃头师傅的吆喝、破棉花的炕已经全不见了。老舍记录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对每个角色都一视同仁地刻薄与同情,最后的儒释道基督翰林大聚会让人笑到拍腿,可就在最精彩的地方,故事和作者的命都戛然而止了。难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