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商品名稱: | 呂氏春鞦(中華國學經典精粹·諸子經典必讀本) |
ISBN: | 9787550243491 |
齣 版 社: |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
定 價: | 12 元 |
作 者: | (戰國)呂不韋,編著,臧憲柱,譯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語種:中文 |
齣版時間:2015-07-01 | 版次:1 | 頁數:160 |
印刷時間:2015-07-01 | 印次:1 | 字數:130韆 |
作者介紹 | |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薑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國末年商人、政治傢、思想傢,官至秦國丞相。 |
目 錄 | |
孟春紀·本生……………………………005 孟春紀·去私……………………………008 仲春紀·功名……………………………012 季春紀·盡數……………………………015 季春紀·論人……………………………019 孟夏紀·誣徒……………………………023 孟夏紀·用眾……………………………026 仲夏紀·大樂……………………………029 仲夏紀·適音……………………………033 季夏紀·音初……………………………036 孟鞦紀·蕩兵……………………………040 仲鞦紀·決勝……………………………044 季鞦紀·精通……………………………047 季鞦紀·順民……………………………050 孟鼕紀·異寶……………………………054 仲鼕紀·長見……………………………057 覽 有始覽·去尤……………………………062 孝行覽·本味……………………………065 慎大覽·慎大……………………………070 慎大覽·貴因……………………………075 慎大覽·察今……………………………079 先識覽·察微……………………………083 先識覽·去宥……………………………088 審應覽·精諭……………………………091 審應覽·離謂……………………………097 審應覽·具備……………………………103 離俗覽·貴信……………………………106 離俗覽·舉難……………………………111 恃君覽·驕恣……………………………116 恃君覽·觀錶……………………………120 論 慎行論·疑似……………………………125 慎行論·察傳……………………………128 貴直論·知化……………………………130 貴直論·壅塞……………………………133 不苟論·自知……………………………137 不苟論·博誌……………………………140 似順論·似順……………………………144 似順論·彆類……………………………147 似順論·慎小……………………………151 士容論·上農……………………………154 |
精彩書摘 | |
孟春紀·本生① 【原文】 始生之者,天也;養成之者,人也。能養天之所生而勿攖②之謂天子。天子之動也,以全天為故者也。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則失所為立之矣。譬之若修兵者,以備寇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則亦失所為修之矣。 【注釋】 ①本生:陰陽傢的學說,即以養生為本。 ②攖(yīnɡ):觸犯。 【譯文】 zui開始産生生命的是天;養育生命並讓它成長的是人。可保養上天所産生的萬物而不觸犯它的為天子。天子的一舉一動就是做保全人的天性以及生命的事。此為設置官職的緣由所在。設置官職是為瞭保全生命。如今世上糊塗的君主,濫設官吏而導緻妨害生靈,這就失去瞭設置官吏的原本意義。就好像操練軍隊是用以防備寇賊。而現在操練軍士反用來攻擊自己,那麼便沒有瞭操練軍隊的意義。 【原文】 夫水之性清,土者抇①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壽,物者抇之,故不得壽。物也者,所以養性也,非所以性養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不知輕重,則重者為輕,輕者為重矣。若此,則每動無不敗。以此為君,悖;以此為臣,亂;以此為子,狂。三者國有一焉,無幸必亡。 【注釋】 ①抇(ɡǔ):攪亂。 【譯文】 水本來是清澈的,泥土讓它渾濁,於是水無法保持清澈。人本來是長壽的,物欲使得它迷亂,所以無法獲得長壽。外物本來是用以供養生命的,而非用生命來追求它。現在,很多被迷惑的人都拿著生命去求取外物,分不清孰輕孰重。不會辨彆輕重,那麼就會將重的看成是輕的,而把輕的看成是重的。如果都是這樣,那麼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沒有不失敗的。用用這樣的態度去當君主,是謬誤的;用這樣的態度去當大臣,會敗亂綱紀;以這樣的態度去當兒子,就會狂傲無禮。這三種情況中,國傢隻要有其中一樣,就無法生存下去,遲早會亡國。 【原文】 今有聲於此,耳聽之必慊①己,聽之則使人聾,必弗聽。有色於此,目視之必慊己,視之則使人盲,必弗視。有味於此,口食之必慊己,食之則使人喑②,必弗食。是故聖人之於聲色滋味也,利於性則取之,害於性則捨之,此全性之道也。世之貴富者,其於聲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 求,幸而得之則遁焉。遁③焉,性惡得不傷? 【注釋】 ①慊(qiè):快意,滿足。 ②喑(yīn):啞。 ③遁:通“循”,意為放縱流逸而無法自禁。 【譯文】 假如有一種聲音,耳朵聽瞭後感到十分滿意,但聽瞭後就會讓人耳聾,人就一定不會去聽。有這樣一種顔色,眼睛看瞭會感到很滿足,但是看完之後就會失明,人就一定不會去看。有這樣的一種滋味,嘴上嘗瞭會非常滿足,但吃完後就會變成啞巴,那就一定不會去吃。因此,聖人對於聲、色、滋味這些東西,對生命有利的就會選擇,對生命不利的就會放棄。這就是保全生命的辦法。世上富貴的人,對聲、色、滋味大多都不懂得,他們日夜追求這些東西,一旦有幸得到瞭,就放縱自己無法自禁。如此放縱,生命怎會不受到傷害? 【原文】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①,招無不中。萬物章章②,以害一生,生無不傷;以便一生,生無不長。故聖人之製萬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則神和矣,目明矣,耳聰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節皆通利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謀而當,不慮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於物無不受 也,無不裹也,若天地然;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惛③。此之謂全德之人。 【注釋】 ①招:箭靶子。 ②章章:明媚繁盛的樣子。 ③惛(mèn):同“悶”,憂悶。 【譯文】 一萬個人拿起弓箭,共同射嚮同一個目標,目標不可能不被射中。世上萬物茂盛,如果用來傷害一個生命,這個生命不可能不被傷害;如果用來涵養一個生命,那麼這個生命沒有不成長的。因此聖人支配萬物,是用來保全他們的天性。隻有保存好瞭天性,纔能夠精神和暢,耳聰目明,嗅覺靈敏,伶牙俐齒,全身的所有關節筋骨就都通暢利索瞭。像這樣的人,就算不說話也能夠直接取信於人,即使不做謀劃,做事也能處處得當,不用考慮太多就可以成功。他們的精神和天地相通,覆蓋宇宙。對於外物,他們沒有不接受的,沒有不包容的,胸懷如同天地一樣廣闊。即使當瞭天子也不會驕傲,當瞭普通百姓也不會煩惱。這就能夠稱為道德的人。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