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金屬建築研究

中國古代金屬建築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劍葳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丛书总序
代序(专家评论)
绪论
一、研究对象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对象界定
3.金属建筑的空间分布
二、本研究的意义
三、以往研究综述
1.西方学者、旅行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金属建筑的记录与文化阐释
2.李约瑟将金属建筑作为评价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例证
3.当代建筑史学者以材料视角切入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4.文物考古、方志、档案文献中的零散论述和资料性记录
5.作为参照系的建筑史、冶铸史、宗教研究、社会史等相关学科文献
四、本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路线
1.理论框架:金属建筑的象征与技术
2.基本方法:多学科交叉的认识之网
3.篇章结构
五、研究过程
上篇金属建筑发展史
第一章蕴积与技术储备(商周—南北朝)
一、商周青铜文明中的青铜建筑构件:地位之象征
1.铜门砧饰件与铜锧:青铜之高贵与宫室建筑之高等级的契合
2.“范金”与“合土”:关于贵金属与建筑结合的远古记忆
3.青铜建筑构件使用范围的扩大:金釭等
二、战国至南北朝的金殿思想与金属建筑构件:神仙金殿与技术发展
1.金殿理论初步形成
2.铜构件的发展
三、两汉南北朝的铜柱与塔刹:理念、技术与形象储备
1.源自本土的金属通天柱、承露盘柱、纪念柱
2.佛塔的刹柱
本章小结:金属建筑发展的两条线索——象征意义与适应性技术
第二章金属建筑的正式出现(唐)
一、未被超越的高度……:“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1.建造背景与象征意义:天下轴枢
2.形制考证
3.小结:承前肩后的天枢
二、铁塔的出现与佛经中的“南天铁塔”
1.牟平法云寺铁塔
2.五台山“则天铁塔”
3.铁塔的象征意义与理论支持:佛经中的“南天铁塔”
4.阆中铁塔:首个经幢型铁塔案例
三、佛教对“金”的崇尚与铜塔的出现
1.佛教对“金”与黄铜的崇尚
2.唐代的铜塔与金塔
四、金属屋面建筑的出现及其意义
1.金属屋面建筑:全金属殿堂象征意义和适应性技术的积累
2.汉式铜瓦、铁瓦建筑
3.西藏地区及藏式建筑中的镏金铜瓦建筑
4.记载中仿效唐代样式的日本铜屋面建筑
本章小结:铁塔、铜塔与金属屋面建筑的正式出现
第三章铁塔的建设活跃期与趋于威熟(五代—宋)
一、背景:五代至宋时期相关技术与理论的发展
1.冶铸与建筑技术的发展
2.更多佛经中出现铁塔:般若类、法华类经典中的相关记载
二、形制古朴的厂东南汉仿砖楼阁型铁塔
(一)广州光孝寺西铁塔
1.光孝寺西铁塔建、修年代
2.光孝寺西铁塔形制
(二)广州光孝寺东铁塔
1.光孝寺东铁塔建、修年代
2.光孝寺东铁塔形制
(三)梅州修慧寺干佛铁塔
1.修慧寺干佛铁塔建、迁史考
2.修慧寺千佛铁塔形制
(四)曲江南华寺降龙铁塔
1.南华寺降龙铁塔概况
2.南华寺降龙铁塔形制
三、造型秀丽的长江流域仿木楼阁型铁塔
(一)义乌双林寺东铁塔
1.双林寺铁塔建、修年代
2.双林寺东铁塔形制
(二)当阳玉泉寺铁塔
1.玉泉寺铁塔建、修年代
2.玉泉寺铁塔形制
(三)镇江甘露寺铁塔
1.甘露寺铁塔建、修年代
2.甘露寺铁塔形制
四、结构改进的山东仿木楼阁型铁塔
(一)聊城隆兴寺铁塔
1.聊城铁塔建、修年代
2.聊城铁塔形制
(二)济宁崇觉寺铁塔
1.济宁铁塔建、修年代
2.济宁铁塔形制
五、经幢型铁塔的发展:常德乾明寺铁经幢
1.常德铁经幢年代考证
2.形制:经幢型铁塔的发展
本章小结:铁塔建设活跃期中的探索与趋于成熟
第四章铁塔的变化发展与铜塔的集中出现(明)
一、明代冶炼铸造技术集大成发展背景下的金属建筑新发展
1.明代冶铸技术的集大成发展
2.明代建筑在材料领域的探索
二、初试新结构:泰安天书观铁塔
1.建造背景
2.建筑形制
三、结构与空间结合的威熟:威阳福昌寺千佛铁塔
1.建造背景
2.建筑形制
四、经幢型塔的新发展:峨眉山圣积寺铜塔,五台山显通寺西、东铜塔
(一)峨眉山圣积寺华严铜塔
1.圣积寺华严铜塔年代考证
2.圣积寺华严铜塔形制
(二)五台山显通寺西铜塔
1.显通寺西铜塔建造背景
2.显通寺西铜塔形制
(三)五台山显通寺东铜塔
1.显通寺东铜塔建造年代
2.显通寺东铜塔形制
(四)五台山清凉寺小铜塔与永川小铜塔
1.清凉寺小铜塔
2.永川小铜塔
五、形态、功能丰富多彩的明代铜塔与铁塔
1.北京长椿寺多宝佛铜塔
2.峨眉山金顶铜塔
3.五台山显通寺另外三座铜塔
4.庐山归宗寺铁塔、东林寺铜塔
5.铁塔的变体:铁醮炉
本章小结:明代铁塔的威熟与丰富多彩的铜塔
第五章铜殿的出现与建设活跃期(元—明)
一、铜殿的出现:理论与适应性技术的齐备
1.金殿理论的发展:外丹与内丹修炼的目的地
2.适应性技术的应用
二、追古之创作:武当山元代小铜殿
1.建造与迁置年代
2.建筑形制
三、天下之范:武当山太和宫金殿
1.建造背景与过程
2.建筑形制
四、遥应:明万历年间的昆明太和宫铜殿
1.建造缘起与搬迁
2.建筑形制
五、佛教的追仿:峨眉山、宝华山、五台山的三座佛教铜殿
1.三座佛教铜殿的建造背景与过程
(一)峨眉山铜殿
1.峨眉铜殿建、毁年代
2.峨眉铜殿建筑形制考
(二)宝华山铜殿
1.宝华铜殿建、毁年代
2.宝华铜殿建筑形制考
(三)五台山铜殿
1.五台铜殿建造年代
2.五台铜殿建筑形制考
六、“天仙金阙”:泰山碧霞元君祠铜殿
1.建造缘起与搬迁:制仿武当
2.建筑形制
本章小结:铜殿的出现与建设活跃期
1.从道教到佛教的铜殿建设风潮
2.金殿:武当信仰传播的形象标识
第六章铜殿的威熟与符号化发展(明末清初)
一、再造经典:清康熙年间的昆明太和宫铜殿
1.建造年代与背景
2.建筑形制
二演绎与浓缩:山西平阳地区的铜殿
(一)霍山铜殿
1.霍山铜殿建造背景
2.霍山铜殿建筑考略
(二)飞龙山铜殿
1.飞龙山铜殿建造背景
2.飞龙山铜殿建筑形制
(三)青龙山铜殿
1.青龙山铜殿建造年代
2.青龙山铜殿建筑形制考
(四)姑射山铜殿
1.姑射山铜殿建造年代
2.姑射山铜殿建筑形制考
本章小结:铜殿的成熟与符号化发展
第七章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的最后辉煌与境遇(清—近代)
一、皇家园囿中的佛教铜阁:宝云阁与宗镜阁
(一)宝云阁
1.宝云阁建造年代
2.宝云阁建筑形制
(二)宗镜阁
1.宗镜阁建造背景
2.宗镜阁建筑遗存
二、发展停滞的铁塔和铜塔
1.北海天王殿双铜塔
2.佛山经堂寺铁塔
3.重庆塔坪寺铁塔
4.宝鸡龙门洞铁醮炉、亳州关帝庙铁醮炉
三、深宫中最后的金属建筑:故宫灵沼轩
1.灵沼轩建造始末
2.灵沼轩建筑现状与原设计推测
四、近代史中的“水晶宫”:欧美铁框架建筑大发展背景下的中国金属建筑
1.身份与样式:皇家的“西洋楼式”建筑
2.技术:铁框架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3.中国古代金属建筑与近代金属建筑之间的断裂
本章小结: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的最后辉煌
上篇结语
1.金属建筑的发展历程
2.各时期金属建筑建造的分布要点
3.铁塔结构和内部空间的演进线索
4.金属建筑的命运
5.金属建筑建造的触发因素
……
下篇金属建筑专题研究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金屬建築作為中國傳統建築中獨特的一類,其形式、技術、物質、藝術,以及蘊含的象徵、文化、社會意義,都使其成為以材料視角切入建築研究的必要課題。《中國古代金屬建築研究》展現瞭此項以多學科交叉為方法,以創新性成果為目標的探索工作。作者以金屬材料為切入點,實地考察瞭現存全部可考的50餘處金屬建築實例,首次係統研究瞭中國古代金屬建築,提齣:象徵意義與適應性技術是推動金屬建築齣現、發展的兩項內在動力。圍繞此綫索,《中國古代金屬建築研究》分為上篇“金屬建築發展史”、下篇“金屬建築專題研究”進行論述,同時呈現瞭作者繪製的大量測繪圖、分析圖。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一气读完了张老师大作,上篇主要提供了刷宝指南,下篇最后一章建筑史与社会史结合真是极好看,引用张老师的一句话:金属建筑不仅仅是一座座奇异的非主流的建筑物,它们本体上镌刻、铸写的也不仅仅是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名字—它们既是宗教思想与宗教艺术的具象建筑表达,又是基层社会生机勃勃的各种网络,各种关系、斗争的真实记录与凝结。

评分

这种小而精的课题很适合做论文题目呢,况且作者已经有硕士论文做基础了,下篇的很多干货应该都来自于硕士论文;就是用数表分析实在是帅,金属含量什么的马上就出来了,加上建模上色和东南严谨的总平剖面分析图。反正是挺长见识了

评分

评分

##Encyclopedia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4.5。歪个楼,江海须弥座除了依据经典、建造时前代与当代的建筑典范(如下文举例的五代栖霞舍利塔、江南唐宋石经幢),《法式》的石作要求,提供的镇水新解释倒是让我感兴趣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